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夭夭白了李从璟一眼,“你就如此得意?”
  “如何能不得意?”李从璟此时的神情近乎眉飞色舞,徐知诰可是南唐开创者,可称一代雄主,如今却被第五所擒,这说明的不仅是实力,还有气运,“人才难得,福将更是可遇不可求,第五有这番作为,可称大福将!”
  说起这些,桃夭夭也笑道:“当日幽州之辱,曾让第五三日不眠、七日不食,这一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雪耻之机,内心苦处极深,连带着性子也变了,再没有往日里的飞扬任性。如今一雪前耻,她也该放下心结了。”
  第五这一年的状态,李从璟一直看在眼里,此时也不免唏嘘,“好在这回功成,若是再有失利,还真不知她能否扛得住。”说到这,军情处大队人马赶了过来。
  来报信的军情处锐士,本来还有话要说,但瞧见李从璟与桃夭夭这幅模样,欲言又止。
  徐知诰本人李从璟未见过,画像却是早已烂熟于胸,军情处押解有三人,当头的便是徐知诰。此时徐知诰双手被绑在身后,周边是杀气腾腾的军情处锐士,虽已身陷囹囵,却无高季兴那般颓然之态,昂首挺胸,目不斜视,面无异色,风度不凡。唯独前胸上印着一个红色脚印,也不知是哪位经历搏杀,脚底板沾了血迹的好汉烙上去的,说不出的滑稽。
  三人中最后一人是林氏,比起当日,此时的林氏风韵不减,唯独脸色更加苍白,精神也是萎靡。这是因为军情处没有给她处理伤口,把她放在自生自灭的位置上。
  当中有一中年男子,鼻青脸肿,头发散乱,衣衫不整,模样最是狼狈,不用说这便是宋齐丘了,只是他这番模样,可想而知遭受了怎样的待遇。这让李从璟有些奇怪,军情处似无理由对宋齐丘拳脚相加——或者杀了,或者不动分毫。
  李从璟来到徐知诰面前,打量一番,抱拳笑道:“杨吴徐相,久闻大名。”
  徐知诰也在打量李从璟,不卑不亢,“李唐秦王,幸会!”
  李从璟大手一挥,“松绑!”
  徐知诰站立如松,向李从璟拱了拱手,“秦王好手段,徐某佩服!”
  李从璟哈哈一笑,“彼此彼此,略胜一筹而已。”
  徐知诰道:“尚有一问,请秦王解惑。”
  “徐相但说无妨。”
  “军情处何以胜,青衣衙门何以败?”
  闻听这话,饶是李从璟跟徐知诰有过节,也不由肃然起敬。
  李从璟正色道:“无它,军情处成立日久,根基雄厚,且不论统率之能,四位统领皆独当一面之才,所部骨干历经血火、考验,亦非常人,故而能胜。”
  徐知诰恍然,“反观青衣衙门,自司首以下,再无可称英才者,败亦不可免。”这便肃然行礼,“谨受教。”
  “孤久慕徐相之名,可非虚言,待此间事了,若徐相愿意,定要秉烛长谈。”徐知诰越是举止有度,李从璟越有惺惺相惜之感,他的儿孙虽然不争气,但徐知诰以奴隶之身而成就帝业,亲手缔造南唐经济、文道之盛,放在整个五代也是明主,远非高季兴之流可比。
  话说到此处,李从璟的注意力从徐知诰身上分散出一些,终于意识到不对劲。
  捉了徐知诰,可是莫大功劳,但军情处人皆面无喜色,反而都微垂着脑袋,一个个肃立不动,说不出的压抑肃穆。在这诡异的气氛中,李从璟甚至感受了悲愤、懊恼、羞愧、不安。尤其赵象爻与李荣,站在队伍前列,垂首握拳,当此大胜之际,非只面无血色,更见满头大汗。
  李从璟蓦地像是意识到什么,又像是预感到什么,但他仍保持着笑容,似乎想要说服自己什么事都没有,他极力压制情绪以使声音显得平静,问道:“第五何在?”
  听到李从璟变调的声音,赵象爻、李荣心头巨震,他们岂能不知,李从璟连表面的平静都不能维持时,意味着什么。两人噗通跪倒,却如噎在喉,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痛声低呼:“殿下……”
  李从璟一步上前,揪住赵象爻的衣领将他从地上提起来,百多斤的汉子在他手中混若无物,他的声音已经嘶哑,面目狰狞如同野兽,“孤在问你,第五何在?!”
  双脚离开地面的赵象爻脸涨得通红,出生入死面不改色的汉子,此时虎目噙泪,“卑职无能……没能护好第五统领……殿下,第五丫头……没了……”
  圆睁的双目瞬间失了颜色,李从璟向来不动如山的身影晃了晃,面上的血色在刹那间褪得干干净净。
  他呆立在原地,脑海中一片空白,手上再没了力道,赵象爻被摔了下去。
  他如今总算明白过来,宋齐丘的狼狈模样是怎么回事。
  “殿下节哀!”赵象爻跪倒在李从璟脚前,额头死死抵着地面,“我等有罪,请殿下治罪!”
  随行的军情处齐齐跪倒,“请殿下治罪!”
  呆立了好半晌,李从璟回过神来,眼前的景致有些模糊,各色人等忽近忽远。江陵军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他无法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悲伤中,露出一个苍白无力的笑容,“尔等无罪,都起来罢。”
  转身走向军阵前的战马,李从璟若无其事的整整盔甲,声音平淡的问:“第五可曾留下什么话?”
  战马好像格外遥远,无论李从璟怎么迈动脚步,都似靠近不得,他看到战马转过脖子,朝他打了个响鼻。
  在长和城初遇第五时,她还是豆蔻年华,迫于镇将强娶,第五不得不跟随李从璟,彼时她不谙世事,给李从璟的第一印象也不大好,她说自己会杀人、年过二十,李从璟觉得这丫头一句真话也没有。
  不知从何时起,小丫头成了军情处锐士,成了军情处的利刃、李从璟的得力部属,这些年随他辗转各地,功勋卓著。
  幽州,那片苦寒之地,不仅埋葬了桃夭夭的最好年华,也埋葬了第五最青春的时光。
  青春是什么,在后世,那是任性、自我、公主病,无忧无虑,被宠爱的代名词。而第五,她的青春里只有战争,只有杀戮,只有阴谋算计。
  能抓住徐知诰,的确需要莫大气运,只是没想到这份气运,是以第五自个儿的生命为代价。
  听了李从璟的问话,赵象爻在他身后低声道:“没留下话……只听见她在喊,军情处不会一败再败……”
  “很好。”李从璟步履如常,语气从容,这个评价,不知是对这句话,还是对那个总是一身大红衣裳的少女。大红的衣裳,所以哪怕是在无法预料的时候死了,也能漂亮的走。
  李从璟忽的喷出一口鲜血。
  他猛然转过身,抽出横刀,发狂般朝徐知诰等人冲过去。奔出没两步,又是一口鲜血喷出,身子也摇晃着要摔倒。
  挣开慌忙上前搀扶的众人,李从璟手中的横刀指向徐知诰等人,疯狂的咆哮:“把他们给我拉出去砍了!”


第523章 千军万马竞南下,三尺之舌窃尔城(一)
  江陵城外东郊,寅时三刻。
  此处是徐知诰先前落脚的地点,也是第五姑娘战至最后一刻的院落。徐知诰等人已被军情处押送江陵城北门,此地却仍有百十名军情处锐士不曾离去,出现这等景象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第五姑娘还留在这里。
  军情处锐士个个神情肃然,警卫十分严密。在那座院子的正厅中,第五姑娘静静躺在矮榻上,面色柔和,若非是她的脸色过于苍白,无声无息,恐怕所有人都会以为她只是睡过去了。
  卸下所有的情感负担,此时的第五姑娘眉眼柔和,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她的五官线条并不冷异,弧线娇柔,玲珑细腻,小猫一般,是很容易惹人爱怜的那一类。
  她身上仍然是那身从无变化的大红衣裳,只是因为伤口被包扎处理的关系,多了许多白色绑带,这让这件红裳看起来没那么美了。
  床榻边,数名军情处女锐士跪立着。作为军情处四大统领之一,第五自然也有近卫,只是如今第五悄无声息躺在床上,这些近卫接下来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主死臣随。”跪立的数名女子中,年龄最长的那个开口了。说是年龄最长,也不过二十出头,她是第五的近卫队正,说这话的时候,她抽出了绑在小腿上的利刃。
  今夜的厮杀太惨烈了些,一队近卫伤亡殆尽,剩下的尽数在此了。论及伤亡,百战军中以君子都最为精锐,征战时伤亡也最大,与其相比,这样的情况军情处还是头一遭经历。
  数名女子抬起头,她们都知道队正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没有人迟疑,她们先后抽出小腿边的利刃。
  女队正最后环视众人一眼,复杂的笑了笑,“若有来世,请姐妹们护好统领,别死都这么没尊严,也辜负了统领平日里对你我的好。”
  有人潸然泪下。
  刀落下的前夕,院外传来一阵说话声,紧接着便有人进来禀报外面的情况。
  进来的人看见女队正等人的动作,脸上并无惊异,可见此等情况在他意料之中,“院外来了个和尚,也不知怎么找到的这里,说能救第五统领。”
  女队正难掩惊愕,对方怎知第五的境遇?她问道:“他叫什么?”
  “自称法号齐己,说是与秦王和第五统领有旧。”
  在莲花寺时,女队正见过齐己,知晓他与李从璟的关系,当下便起了身,“快请进来!”
  齐己一身风尘之色,面容憔悴,看得出已分外疲惫,也不知这老和尚参悟了何种天机,竟然能在此时赶到这里来。当然,这老和尚狡猾得很,倒也不能保证他这副样子不是装出来的。
  无论如何,诊过第五姑娘后,齐己微微松了口气。
  女队正急切道:“大师,第五统领可还能救?”
  “阿弥陀佛,凡事皆有因果,一切皆有定数,强求不得。”齐己双手合十,正一派高人风范,眼神触及到一个个女魔头杀人般的眼神,立即话锋一转,“当然,幸好女施主并无致命伤,贫僧也没有来晚。”
  给第五姑娘用药很费了一番周折,事毕之后,齐己便离开小院。明月高悬,前时夜空中的黑云不知何时已经消散,齐己抬头驻足,凝视夜空,久久不曾挪动。
  也不知他看到了何物,齐己忽然掏出几枚铜钱,蹲下身来,就地卜了一卦。
  常人很难想象,一个和尚竟然通晓《周易》。
  “命理本是定数,万事皆有常,为何这卦象却一变再变?到底是何种力量,影响了冥冥中的定数?”齐己站起身,拖着破钵一步步走远,“道也无常,道也有常。道可,道非,常道。道非道,非非道,道也不可道……天降异星,万象皆变了。”
  ……
  江陵城北门,寅时三刻。
  所谓一时人物,所谓开国之君,所谓一代明主,跟他李从璟有何关系,他们是好是坏是死是活都不在李从璟心中,而今第五却因为他们而死,杀了也就杀了。
  众人慌忙拦住李从璟,劝道:“殿下,万万不可!”
  李从璟提刀挺立,五官似乎都扭曲到一起,“尔等要拦我?”此时,他已经不用“孤”这个称呼了。
  林雄在阵前,没有过来,开口相劝的是李荣,他跟随李从璟时日最长,感情也深厚,最重要的是此人胸怀颇大,所以看到的东西非是赵象爻等可比,“擅杀徐知诰,必使我朝与杨吴交恶,甚至引发两国交兵,此正非常之时,请殿下三思,以大局为重!”
  “大局?”李从璟目光狠戾,红通通的眼眸就如两汪血泉,“起开!”
  李荣并不以武力见长,李从璟发狠之下,他哪里阻拦得住,一下就被甩在一边。
  桃夭夭本也悲痛欲绝,此时却挡在李从璟身前。
  “你也要拦我?”李从璟一字字问。
  桃夭夭凝视着李从璟,以极缓的语速道:“我只想告诉你,倘若有一日我也如第五一样,你不可毁我为之付出的心血!”
  “连至亲都不能护佑,要天下何用!”李从璟已陷入疯魔之态。
  数骑在这时奔过来,当先的两人竟是莫离与桑维翰。高季兴的罢兵之令早已传出,驿馆的战事也停了,他俩这便赶了过来。
  闻听此间之事,桑维翰也过来急声劝道:“为王者,当胸怀天下,第五统领之死,固然令人悲痛,殿下却万万不可因此乱了分寸!家国为重,在此面前,桑维翰也不惧一死!”
  “冷酷无情,为王权一切皆可抛弃,这便是你心中所想?”李从璟愤怒难消。
  “古往今来,为王者,何人不是如此?王权争霸之路,一将功成万骨枯,殿下若无可舍一切之念,又何必争霸天下?”桑维翰直言不讳,“殿下,为王者,与人斗与天斗,王权面前人人皆敌,故此,为王者,不可有被人牵制的软处啊!”
  李从璟怔了怔。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在这个时代拼命,舍生忘死,确是为成就一番王业。但他心中的王业,不是那人人皆敌的一家一姓的王业——若只为那样的王业,何必他这个千年之后的人来为之?
  莫离走了过来,很“无礼”的拍了拍李从璟的肩膀,温声道:“无情无义之人,李哥儿不屑为之,无情无义之王,李哥儿不屑为之,正因此,离才愿随李哥儿颠沛流离,在这俗世中辗转翻腾。”
  暴躁的李从璟逐渐平静下来,他看向莫离,静等他继续往下说。
  莫离道:“对至亲至爱都无情无义,焉能奢望他对家国天下有情义?不爱黎民苍生,哪怕他能缔造留名青史的盛世,也不过是徒有其表、昙花一现罢了。追根揭底,那是为一家一姓之利,能利天下多久?我华夏之强盛,屡屡冠绝天下,却为何历朝皆不能久存,徒惹人叹,原因就在于此——帝室不能胸怀天下,不能思及万世,而只顾一家权柄。李哥儿,唯有将情义推及天下,将我汉人万世荣耀装在心中之人,方能缔造一个长盛不衰的王朝。李哥儿,你岂非是这样的人?”
  李从璟望着莫离,一时说不出话来。
  “百年基业,必有先祖鞠躬尽瘁,千年盛世,必有志士白骨成堆。李哥儿,你我追逐的远方,路途中岂能没有皑皑尸骨?若不以血肉浇灌,此大志不能成,何妨由你我而始?”莫离道,“你要成就的王业,对天下何其情深意重,千难万难,不足以迟滞脚步!牺牲在所难免,不白费即是大善。”
  铁甲军阵在后,肃然无声,千军万马在此时,都似乎只是这一袭白袍的陪衬。
  李从璟忽然有个奇怪的疑惑,莫离能说出这样“离经叛道”的话,到底是自小受他的影响太深,还是说莫离与他一样,同样是穿越过来的?
  李从璟看向桃夭夭,忽然觉得这个女人也是穿越过来的……
  ……
  人非圣贤,再英明的帝王,也离不开臣子的劝谏。为王者,不是成为十全十美千虑不失的圣人,而是能听得见谏言。成为一个伟大的王,需要一个过程,就如缔造一个强大帝国,也需要一步步为之。
  李从璟再度来到徐知诰面前,方才李从璟咆哮着要砍他脑袋,徐知诰自然是听见了的,之后李从璟与众人的谈话,徐知诰离得远则是不能得知。但此时徐知诰面对李从璟,却仍旧是安之若素,没有半分窘迫之态。
  “秦王要取徐某项上人头?”徐知诰问这话时,竟是面带微笑。
  李从璟还未说话,鼻青脸肿的宋齐丘却已面色大变,他两步就跨到徐知诰面前,昂首挺胸,盯着李从璟厉声喝道:“徐相贵为一国之相,身在国境之外,背后即是整个吴国,秦王对徐相不利,是意欲与吴国开战吗?!”
  “宋先生怕死么?”李从璟被喷了一脸唾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