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从璟笑了笑,“总不能拉上你一同出征。”
  桃夭夭转回脸,继续看着水波摇曳的湖面,安静地没说话。
  自神仙山下初见,至大定荆南,中间五六年的时间,两人并肩作战,历经数不清的险境、道不尽的血火,养成的不仅有默契,也有习惯。如今帝国伐蜀,战争规模盛过以往任何一次,对李从璟本身也意义非凡,但这回两人却无法再携手共进退了。
  亭中安静了下来,似乎湖底鱼儿游动的声响都能听得见,落日熔金、乌云合璧,天色渐渐灰暗。
  “我该走了。”李从璟对面前恍若遗世独立的绝代佳人温声说了一句,见对方只是嗯了一声,也不扭捏,转过身就走。
  临出凉亭,李从璟停下脚步,没回头,语气却很坚定,“放心吧,我会大胜凯旋。这天下能奈何我的人物,都还在娘胎里。”
  说完这句话,也不等桃夭夭回应,李从璟大步离去。
  晚风似乎更重了些,桃夭夭忍着没回头去看李从璟的背影,她的目光落在遥不可及之处,低声嘀咕了一句:“白痴。”
  从湖堤返回的李从璟,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走的人知道,留在这里的人只需他一句话,便会提槊上马,随他出征。
  留在这里的人知道,走的人不会说出那句话,那是叫人又爱又恨的大男儿脾性——不愿她再历险境。


第551章 谷雨识洛阳,笔落动两川(六)
  “照此下去,必死无疑,需得想个法子!”赵象爻往身后看了一眼,心中顿时一紧,追兵已经在不远处的山岭上露出了身影。
  不同于军情处的一二十人,追兵甚多,赵象爻也不知其具体数目,然远远望之,草木间,人影错落,山道上,绵延不绝,少说百多人。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追兵虽说对其穷追不舍,知晓他们为帝国细作一流,甚至有可能晓得他们乃军情处锐士,但对他们绘制地图之事,却是无从得知。
  那东川李绍斌、西川孟知祥,若是知晓军情处绘制了蜀中地图,说不得,立即聚兵攻打蜀中各州县,片刻也不会耽误,如今王师未发,若是让李绍斌、孟知祥先行动了手,战机贻误,主动权可就在了这两个逆臣贼子手上。
  念及于此,赵象爻下定决心,决意不顾代价,也要走出这剑阁,将地图交到李绍城手上——李绍城为疾火先锋,距离剑门却是最近的了。
  赵象爻在蜀中近两年,转腾各地,白日里以富商身份,结交各地官、将、权贵,不惜手段,或以重利,或以美人,投其所好,与之深交,千方百计探听各镇各城的兵马布置、数量。
  因其山匪出身,本身有狭气,颇具豪色,性子耿直,又有军情处技艺傍身、各类军情处锐士相助,这些年来叫他在蜀中左右逢源,要探知的东西都给探得差不多,那些不能打听得真切的,也能旁敲侧击,触类旁通之下,推断的八九不离十。
  到了夜里,坐镇军情处蜀中分部中枢,总理山川道路绘制。三年时间,军情处在蜀中投入人数过千,财物多不胜数,那蜀中道路,休说阳关大道,便是山野小路,也让他们莫得一清二楚。
  别的姑且不言,剑阁要道,群山绵延,峰岚叠嶂,中有主通道不假,那些只有山野村夫知晓的山间小路,虽说未必能容大队人马,直接从剑门关外通向剑门关内,以精锐步卒,绕过其中某些关隘、城寨,配合突袭之事,非是没有可能。
  正因如此,赵象爻带出蜀中的地图,不仅山川道路详尽,更有各镇各城蜀军布置,间或有不尽如人意者,却也让人想想都头皮发麻,若是李绍斌、孟知祥知晓此事,说不得,夜半也要惊醒。
  地图太大,除却总图外,更有许多局部地图,一人带不下,分在三五人身上,赵象爻身上带的,总图而已。
  此番行踪暴露,赵象爻被迫携图而逃,蜀中军情处各部,本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各部皆欲闻风而动,相助赵象爻逃出蜀中。虽说千百人规模的军情处人员,多是商贾、眼线一类,止戈部人员并不多,但毕竟是军情处锐士,杀人术都懂得,加之触角深入各处,真要全都发动起来,不说让蜀中天翻地覆,将李绍斌、孟知祥如何,却也足以搅动一番风云。
  然则,赵象爻在离开枢要之地前,下达了一条命令,令蜀中各部,不得轻举妄动、暴露身份,有违令者,严惩不贷。此后,赵象爻只带了亲卫,在有限人等的周旋下,开始逃亡。
  赵象爻之所以有这番命令,非是托大,而是用意深沉。
  论起来,赵象爻自淇门建军便在军情处任职,跟随李从璟这许多年,虽是军情处锐士,并不缺大局观与深思熟虑。
  若蜀中军情处,为掩护赵象爻撤出,而大肆出动,那无疑是将蜀中军情处势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绝对是一股让李绍斌、孟知祥闻之战栗的力量,试想,这样一股力量暴露出来,李绍斌、孟知祥焉能不知蜀中处境如何?若果真如此,两人不狗急跳墙,立刻兴兵,那倒是怪事了——再者,疯狂之下,两人会做出何等出人意料之举,犹未可知。
  战机太过重要,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眼下朝廷大军还未就位,若是让两川率先把握了主动,饶是赵象爻送出地图,作用也大打折扣。如此一来,休说军情处数年心血,几乎毁于一旦,而让帝国王师陷于被动,平添伐蜀难度,他赵象爻就是千古罪人。
  赵象爻当然不能这样做,宁死也不能。
  秋风拂山岗,山道崎岖,上下起伏、迂回曲折不休,眼前的山峦无边无际,仿佛永远也走不完、冲不出去。
  赵象爻想起当年在荆南,江陵城外码头一役,舟船纵横,燃火似浪,密矢如雨,浓烟滚滚,喧闹的厮杀中,第五姑娘站起身来,娇小的身躯立于舱顶,红衣招展,忽的,她嘴咬利刃纵身一跃,攀上那艘庞然大物一般的杨吴楼船。
  赵象爻暗暗咬牙。同为军情处统领,他与第五姑娘虽交情匪浅,多有联手之时,然则,两人亦有竞争关系。当年一战,第五姑娘逞英雄,舍生忘死,力挫青衣衙门司首林安心,擒获杨吴宰相徐知诰,虽身受重伤,而扬名内外。
  君不见,彼战之后,秦王亲为之服侍汤药,温声细语,嘘寒问暖。
  这是何等殊荣!
  大丈夫不当如此乎?
  他赵象爻自负豪杰,在神仙山时,便自视甚高,自入军情处来,立下功劳无数,人皆赞之,然思及过往,却无第五姑娘这般,惊天动地的壮举。
  入蜀以来,独当一面,统领蜀中大局,他夙兴夜寐,常日眠不足两个时辰,然却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所为者何?大丈夫立功当世,显赫人前,光宗耀祖,正当其时也。
  时光荏苒,岁月倥偬,如今,他赵象爻年已过而立之年,每每念及于此,常顿感怅然。他早已不是神仙山的二当家,早已不在人前自称“二爷”,军情处的锐士换了一拨又一拨,记得他自称“二爷”脾性的,已是没了几个。但他丝毫不以此为可惜,反而以之为荣。
  “想我赵象爻,一介草莽,而今也在为国效力,也将封妻荫子,泽被子孙,弄不好,青史留名,也未可知!”赵象爻常作此念,无不自感振奋。
  “赵统领,追兵上来了!”赵象爻思虑间,身旁的近卫出声提醒,声音虽急,却无惊慌之色。
  赵象爻往身后看了一眼,几乎已能看清来人的面貌。
  己方伤员太多,必须要挡一挡了,照此速度下去,必为之所赶上。赵象爻心道。
  “二爷!”
  忽的,耳旁传来陌生而熟悉的称谓,让赵象爻心头一颤,他看向说话的人,那是神仙山的老人,二十多岁的年纪,个头不高,长得嘴牙咧嘴的,一看就不是好鸟。
  此人自打出山就跟着他,彼时出山时,还是毛头小子一个,此番也受了伤。赵象爻知晓,这个他亲为之取名为赵胜云的家伙,骁勇、机灵之外,其实心肠好的不像话。现今,赵胜云官居副统领。
  “二爷,照此下去,你我都不能走脱!”赵胜云捂着腹前不停渗血的伤口,边跑边大声道,“二爷,你们先走罢,我留下来,给兄弟们挡一阵!”
  “你说什么屁话!”赵象爻大怒,“要留也是我留,何时轮得到你逞英雄了!”
  赵胜云年轻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温暖而阳光的笑意,语气却坚决,“二爷,别说傻话了,你身手最好,又未受伤,你还要带兄弟们出山,将情报送出去呢。”
  眼见赵胜云放缓脚步,赵象爻大急,“赵胜云,直娘贼,龟孙子,敢不听二爷话?!”情急之下,“二爷”两字竟是脱口而出。
  “二爷,忒多鸟话,我可是赵胜云,连赵子龙都能胜了,还奈何不得几个追兵?”赵胜云沉吟一下,抬头后,眼神却更加坚定,他忽的停下脚步来,双眸充血,神色决绝,声音嘶哑,“为国而战,虽死犹生!二爷,回去告诉我的小子,他爹为国而死,重于泰山,不负为大唐男儿!”
  “赵胜云!”
  赵胜云转过身,面对汹涌而来的追兵,凛然不惧,“铁血帝国,铁血帝国,今日,大唐帝国,将染上我赵胜云的鲜血!杀!”
  大吼一声,赵胜云提刀飞奔,迎上追兵!
  赵象爻目眦欲裂,心如刀绞,却不能放缓步伐,他知道赵胜云是对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地图送出去……
  听着身后赵胜云的怒吼咆哮,兵器相交的金属撞击声,赵象爻的心口一阵阵发紧,像是压了一尊大山般,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山道逼仄,故能一两人阻塞道路,拦住追兵片刻。渐渐地,或许是奔得远了,或许是让人不愿承认的原因,身后的声响小了,赵象爻双眸通红,牙关咬得死死的,忽的,他听到身后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唐,威武!”
  随即就没了动静。
  赵象爻再也忍不住,浑身燥热,泪水夺眶而出,“赵胜云,我干你娘的!”
  奔跑仍在继续,死去的人永得安息,活着的人需得继续使命。
  赵象爻身旁,有人轻声骂道:“赵胜云这蠢货,死也不会挑个地方,平坦的道路能挡住人多大会儿?”说这话时,众人正经过一截上坡,两边都是高大山石,道路愈发狭窄,在两块大岩石相距最窄的地方,一人通过都勉强,道路成石阶状。
  “赵统领,我走不动了,你们走罢!”说话的人,在最狭窄的地方停了下来,望着同伴们远去,他也是伤员,年纪颇大。
  “二虎子!”赵象爻心中翻江倒海。
  “我也走不动了!”明明通过了这段道路,却有个年方弱冠的家伙,返身折了回去,这哪里是走不动了?
  “臭小子,你还年轻得很,舍得折在这里?”年长者瞟了一眼蹲在身前喘息的儿郎。
  儿郎嗤笑一声,丝毫没有尊老的觉悟,“搞得好像你便活够了一样。”双眼看向前方,刹那间眼神显得有些遥远,嘴里仍是不饶人:“说起来,怀念娘胎的也该是我,毕竟我从娘胎里出来的时间短些,二虎子你怕是连娘胎的气味都忘了吧?”
  二虎子呵呵冷笑一声,“倒好似你还记得一样!”
  说罢这话,两人一齐放声大笑。
  面对如附身之蛆赶来的追兵,一老一少一上一下持刀肃立于石阶,腰杆笔直,气势雄浑,如同山神。


第552章 谷雨识洛阳,笔落动两川(七)
  “都是一帮龟孙子,干他娘的!”山石、林木如同浮光掠影,不断往身后退去,浑身难受的赵象爻骂骂咧咧个不停,好似唯有如此,才能消减他心头的痛苦一般,此时此刻,所有人的心头都不是滋味。
  伤员自行留下断后,这样的战斗方式未免太惨烈了些,这样的逃跑方法也未免太窝囊了些,然则,随着伤员一批批留下,身旁的同伴愈来愈少,仍在奔进途中的军情处锐士们,内心反倒是渐渐平静下来。
  平静,不是对壮烈战死同袍的漠然,而是对自己生命的漠然,这种漠然意味着,他们俱都做好了在一刻,便由自己留下来断后的准备。
  两百里余里剑阁,一日夜奔驰,赵象爻身旁的同伴,到最后已只剩下三人。
  到了此时,众人无不精疲力竭,脚底的疼痛感已经消失,身体麻木的仿佛没了知觉,赶路已成为一种本能,向前,成为一种机械的移动。不时有人摔倒,而后被身旁的同伴扶起,继续一跌一撞往前奔走。
  可以说,此时几人还在赶路,完全是凭借一股意志支撑着。
  若非领路者对此道路早已十分熟悉,以众人这个状态,怕是连迷路都有可能。
  黎民降临,光明驱散黑暗,大地上的黑幕潮水一样消退、云海一般消散,按说此时是一日中最凉的时候,然则对于赵象爻等人来说,身体早已没了那么多感知。
  蓦地,赵象爻停下脚步。
  “赵统领……”
  赵象爻身后的人猝不及防,将他撞得一晃,身前的人听到声音,俱都回过头来。
  赵象爻看向面前这些狼狈的部属,三人无不大汗淋漓,衣衫都能拧出水来,长时间的奔跑,使得众人脱水得厉害,每人都嘴唇发白,身体早已不堪重负。然而,赵象爻的眼中没有哀伤,没有愤怒,相反,双眸里反而透出一股欣慰、骄傲的神色。
  触及到赵象爻这个显得怪异的眼神,三人忽然明白了什么,那撞上他的锐士,最快反应过来,抢先一步转过身,迈着山一般沉重的步伐就往回跑,“赵统领,你们先走,我留下……”
  他走出没两步,被赵象爻一把抓住后颈的衣领,提了回来,这个寻常的动作,却让赵象爻分外费力,他面带微笑,语气却不容置疑,用干的仿佛要冒火的嗓子,发出公鸭般嘶哑难听的声音,“老子气力不多,听我把话说完。”
  原本争着要留下的众人,闻听此言,俱都停下了挣扎,望向赵象爻的眼神,有着浓稠到化不开的伤痛。
  赵象爻勉强笑了一下,指着身前的山峦道:“翻过这座山岭,就能走出剑阁,出了山,会有我们的人接应。临门一脚了,万不能前功尽弃,我是统领,赵胜云说得对,我身手最好的,只有我能争取到你们出山的时间。”
  说着话,费力想解开腰间的竹筒,牛皮绳却是系的死结,拉扯了半天也没能弄开,赵象爻面色涨红,喘气更粗重了几分,他索性拔出长刀,将牛皮绳割断。
  将长刀随手丢在一边,如待珍宝般捧起竹筒,郑重交给身前的同伴,神色肃穆如临深渊、如朝君王,赵象爻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此物,军情处千百锐士,三载心血所系,务必交之疾火先锋李绍城,不容有失!”
  一名锐士庄重接过竹筒,如感泰山压顶,看到赵象爻的神色,再也经受不住,泪涌如泉,声音哽咽,道:“统领放心,如负重托,生生世世,永不为人!”
  待对方接过竹筒,听了对方的保证,赵象爻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衷心笑容,顿感浑身一松,如同卸下万千重担。
  “走罢,无需送我最后一程。我大唐男儿,生不负君王家国,死不负七尺之躯,顶天立地,浩气长存,勿用悲歌!”赵象爻弯腰捡起长刀,面西背东,伫立道中。
  死不旋踵,此之谓也。
  三人相视一眼,皆知前路或还有艰难,向赵象爻单薄而悲壮的背影深深一礼,不复多言,转身就走。
  晨光普照,山风拂面,赵象爻自衣衫上撕下一块布条,将长刀绑在手上,迎风而立。
  “天佑大唐!若帝国能得重新强盛,我赵象爻死得其所……今日,我赵象爻,终也成就了一件大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