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他贪污受贿的资财也是最多,犯的事数不胜数,与孙芳传、孔循皆来往“密切”,以前仗着自己德高望重,有恃无恐,如今见朝廷整顿吏治来势汹汹,怕是不能自保,故而情思最为急切。
  宣徽使王纪实沉吟道:“太原那些罪人自然是不能到洛阳来的,之前有个孙芳传也就罢了,虽然咬出了许多人,到底也是弃车保帅之举,刘公就安然无事。但那些太原罪人,怕是没那许多顾忌,人多嘴杂,在座诸位,怕是家底都要被翻出来。让孔循处理掉这些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谁也不知道秦王的底线在何处,他连户部老尚书张公都敢动,还有谁他不敢动?”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康义诚冷笑道:“一不做二不休,要做就做的干净,当下要紧之处,是迅速通知孔循,在苏禹珪之前,将太原那些罪人处理掉。”
  他看了李从珂一眼,又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你我都不是手脚干净之人,谁也经不起查,便纵使不被孙芳传、孔循牵扯出来,来日也要被其他人牵扯出来。既然要动手,就得想个长久之策来!”
  朱守殷这时接话道:“此言甚是。诸道藩镇与朝廷,本就密不可分,新政生财无数,哪个没沾点好处?这回要从秦王、李公、安公手下全身而退,唯有中断吏治之整顿!长远观之,要一劳永逸,亦只有一个办法!”
  尚书左丞相不停击节,“老夫早就说了,闹出这样大的动静,这哪里是查案,哪里是整顿吏治,这是误国误民啊!朝堂不稳,地方生乱,照这样下去,这才安稳没多久的江山,怕是又要再起滔天波折,这……这不是自作孽吗?”不停摇头,“这些人,真是利欲熏心,净想着升官发财,全然不顾江山社稷了,这样闹下去,有什么好处,是要天下大乱的啊!”
  康义诚瞥了刘谋一眼,嗤笑一声,看向朱守殷道:“邢国公的办法,莫不是助赵王,倒秦王?”
  朱守殷不置可否,“莫非康公还有更好的办法?”
  刘谋顿时停止捶胸顿足忧国忧民之态,惊喜道:“若有赵王相助,此番孔循之围亦可解!”
  康义诚环视众人,“谁去见赵王?”目光落在李从珂身上。
  李从珂连连摆手,“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左右都是兄弟,这事某做不出来。”
  康义诚哂笑,站起身,理理衣袍,“既是如此,某亲自走一趟就是。”他居高临下俯瞰李从珂一眼,笑意莫名,“石帅曾有一句话是评说殿下的,不知殿下可有兴趣来听?”
  李从珂皱皱眉。
  康义诚见他这番模样,最终还是忍住心头蔑视,大步出门。
  宣徽使王纪实靠过来,望着康义诚离去的背影,笑着对李从珂道:“康公有件趣事,如今已经快要传遍洛阳,不知殿下可有兴趣听上一听?”
  李从珂知道对方这是在跟自己表示亲近,立即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王纪实嘿然道:“康公领军,常有让军士去自家府邸,为护卫、杂役之类的事,这人脾气不好,时有鞭笞军士之举。忽一日,鞭笞一老卒,平生恻隐之心,因怜其老,诘问其姓氏,那老卒回曰‘康’。康公心头一动,又连诘问其乡土、亲族、息嗣,最后你猜怎么着?”
  李从珂兴趣昂然,“怎么着?”
  王纪实拼命忍住笑,这才能继续这桩轶事,“康公这才发现,原来这老卒竟是他父亲,遂相持痛哭……哈哈,痛哭,哈哈!”
  李从珂大为惊异,不禁捧腹而笑。
  尚书左丞相刘谋笑过之后,又唉声叹气起来,“助赵王,倒秦王?这回秦王牵头,整顿吏治,大兴牢狱,的确惹人怨恨,凭空树敌许多。赵王仁义博爱,性子也温和,从不与人结怨,天下官员受其照顾的,也越来越多,日后有赵王……这大唐的江山才不会乱啊,我等也可安享晚年。但是助赵王、倒秦王,只怕非一时之功,此番要中断吏治之整顿,怕也不容易啊!”
  朱守殷乜斜刘谋一眼,冷冷道:“乱子大了,死的人多了,朝政不稳了,这吏治整顿自然也就停了。”
  ……
  汴州。
  孔循手拖着下颚沉吟不语。
  方才刚刚有人来向他禀报,刑部比部郎中率领的两百甲士,已经到了汴州地界。
  两百甲士入辖境,不是小事,寻常时候少不得掀起一阵风浪,若是没有联系通气,会生出很多乱子。
  “军帅,刑部的人已经来了,该做决定了。”他身旁有幕僚躬身道,“朝中那几位派来传信的人,可是午前就来了。”
  孔循平静道:“动手吧。”
  “是。”
  “慢着!”忽的,堂中走进一名幕僚来,脸上犹带怒气,他向孔循见礼,声音急促而激愤道:“军帅三思!此举一出,若是有什么差池,可就再无回头余地了!”
  孔循身旁的人冷笑道:“派出去的人,都是军中裁汰下来的士卒,早已不再是军籍,此番又是伪装成山匪行动,万无一失!”
  堂中幕僚急切道:“然而事后朝廷来查,我等何以应对?”
  “让他们来查好了!”孔循身旁的人轻蔑道,“不过在这之前,汴州会因为境内有山匪截杀太原官员一事,出动宣武军剿杀‘山匪’,届时那些‘山匪’都不存在了,太原那些罪人也早见了阎王,朝廷便是遣人来查,除却几具尸骨,又能查到什么?”
  堂中幕僚惊的呆住。


第741章 大浪来袭群鱼跃,风雨一路洗鲜血(三)
  汴州北部,有县名封丘,北去汴州城六十里,毗邻滑州地界,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封丘县北,离城十余里,正是汴州、滑州交界地,此时有百余人聚集此处。人着布衣,马配良鞍,鞍藏利刃,人马俱有凶悍之气,乍一观之,不免疑其为马贼。
  不时有两骑自官道北边来,于众人面前勒马。
  “孔都头,他们来了!”马上骑者手指北方。
  这百余人,正是孔循所派,来截杀太原官员的,他们将地方选在汴州、滑州交界地带,可谓深思熟虑。
  当先一人,浓眉黑脸,身材魁梧,闻言他佛然不悦,喝道:“乱叫甚么!这里没有孔都头,只有孔当家。再要说错话,没的给人听见,当心老子割了你的舌头喂狗!”
  那人缩缩脑袋,忌惮无比。
  孔都头转过身,环顾百余军卒一眼,“军帅命我等来做的这件事,干系重大,都把招子放亮些,休得走脱一个。事若成,军帅必有重赏,日后再有此等活计,少不得还有你我的份;事若不成,别说赏钱,你我皆无活命之理!都他娘的听清楚了没有?”
  众人轰然应诺。
  孔都头颔首表示满意,调转马头,一马当先,带百余人奔向北边。
  这些人气质凶悍,举止利落,且又都在壮年,怎么看都不像是该被裁汰下的老弱。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朝廷令藩镇裁汰老弱,精简士卒,藩帅少不得从中作梗,有些军卒分明精锐,藩帅有意将其划出军籍,养为府宅私兵,专事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也是如今不比先前,藩帅行事,再不能无法无天,需要多加遮掩,要是同光年间,藩帅横行藩镇,何曾有这许多顾忌,甚么事都能让牙兵明目张胆为之。
  押解太原官员的人马,打头的是朝廷刑部的一名员外郎,不过带了些许书吏,沿途护卫主要是夏鲁奇抽调的河东士卒,共计也有四五十人。
  临近滑州、汴州交界处时,刑部员外郎对河东军领头的都头道:“日前接到消息,这趟入汴州,怕是路途不会太平,你我不如在此稍作停留,等接应的人到了,再走不迟。”
  河东军都头道:“何人会来接应我等,何时会到?”
  员外郎摇头道:“今日之内,必定会到。至于对方身份,事涉机密,恕某不能轻言,都头勿怪。”
  都头咧嘴笑道:“行,都听员外郎安排就是。”
  员外郎正要说什么,忽的脸色一变,朝南边望去。
  不远处,一队人马,狂奔而来,烟尘滚滚。
  河东军都头问员外郎,“可是员外郎所言之接应者?”
  员外郎深吸一口气,“服色不对,瞧着也不像,若是某要等的人,早该遣人来接洽才是,不会这样直接冲过来。”他神色严肃,“都头,准备应战。”
  都头面容冷峻,却无片刻停留,拔刀调转马头,大声喝令:“贼人来袭,结阵迎敌!”
  甲士纷纷跑步移动,迅速在囚车周围列阵,一时间铁甲交响,抽刀之声不绝于耳,囚车中的罪官,愕然前望,有惊喜的,有惶然的,也有脸色阴沉的。
  刑部员外郎和几名书吏,居于阵后,紧靠囚车。那员外郎面容肃杀,一把拔出腰间佩剑,提缰立马,准备与贼人搏杀。
  天空阴沉,黑云翻滚,如浪飞驰。四野再无其他人等,旷寂辽阔。
  马队来的太快,河东军堪堪结阵,还没完成布置,马队就已杀到近前。他们眼见河东军士卒依靠囚车列阵,知晓没有从两翼突击和绕后的可能性,便从囚车两边飞驰而过,仗着马速挥刀砍杀。
  囚车旁的甲士没有携带盾牌,只能挺枪刺马,亦或举刀来挡,不过他们身披甲胄,虽有士卒中刀,一时伤亡却也不大。
  甲士中有少量携带有弓箭的,成了河东军最大的依仗,他们爬到囚车上,引弓搭箭居高而射,倒是斩获不小,没多时就射落数名马贼。
  马队一轮驰过,双方各有数人死伤,那不幸倒下马的马贼,在他的同袍驰过之后,被河东军冲上来,不顾他们的惨叫乱刀砍死,血流一地,而河东军中有受伤重的,则被迅速拉到阵后。
  孔都头带领马队转弯杀回来时,脸色更见狰狞,眼见对方围囚车而列阵,虽然看似没有死角,但对方兵少而围的圈不小,整个长阵其实都较为薄弱。孔都头发了狠,他的人原本就多,又有战马之利,不可能拼杀不过,这下再不顾忌其它,指挥马队径直撞向河东军阵。
  河东军见马队直接冲撞过来,不禁骇然,握紧长枪、横刀的手,不觉又紧了几分。马队当先两骑,俯身抱着马脖子,战马迎上河东军的长枪,直接将长枪撞断,将甲士撞飞,冲出两步,战马负伤而嘶鸣直立,马上骑者唾骂一声,却是主动摔到地上,滚了一圈,其中一个被乱刀砍死,另一个却是成功持刀挡过兵刃,扑倒面前一名甲士。
  后续的战马纷纷冲杀过来,从扑倒甲士的骑者身后擦肩而过。甲士们见战马纷纷来袭,如山峦碾压而至,惊骇不定,有凶悍气勇的,看准时机,持刀斩断马队,吼叫着杀向贼人,也有手持长枪的,挺枪将骑者刺落马下,但同袍尚且来不及上去补刀,就被后续战马撞飞出去。
  接连有几匹战马倒地,多数骑者都身负重伤,不是被战马压住,就是被甲士冲上来砍杀,有运气好身手好的,早有准备,在好的时机落马,还能起身再战,那些陷入人群中,战马不能前行的骑者,也纷纷下马步战。
  马队分成数批,冲击不同地段的甲士,没多时,双方厮就杀在一处。后续马队冲不进去的,依次下马,持刀加入步战行列。河东军士,依仗自身甲胄,不惧贼人势大,纷纷迎敌。贼人横刀砍来,没能破甲,自己的横刀就在对方胸前带出一大道血槽,鲜血扑面。
  然而河东军卒到底人少,虽有甲胄在身,却因为要护卫囚车,不能密集结阵,主要是被对方仗马冲击,很快就被分段杀得死伤惨重。
  一名被撞倒的贼人摔得灰头土脸,刚起身,就望见身前站着一名着官袍的文士,他怒吼一声:“去死!”挥刀就砍,但是下一刻他就僵住了身子,嘴中涌出血来,双手不可置信握住了插进自己小腹的利剑。
  刑部员外郎杀了贼人,还在惊魂甫定之际,就听到一声“郎君当心”,愕然转头,就见有贼人举刀斩来,他拔不出剑来,急忙松手,凭着本能慌忙后撤,还是被对方一道砍在后肩上,顿时扑倒在地。
  一名河东军卒冲上来,与那贼人搏斗一番,好不容易将对方砍杀,连忙去扶起刑部员外郎,就见对方面色苍白,脸上汗如雨下,却犹自咬着牙关道:“护囚杀贼!”
  身边杀声不断,人影幢幢,儿郎们倒地、大吼、拼杀、惨叫,混战不休,如同百兽争食,扑咬不断,鲜血淋漓。
  天空更显阴沉,黑云成幕,地上都暗下来。
  ……
  许久之后,战场动静小了很多。此时,尸体倒了一地,甲士与贼人夹杂密布,血染黄土。孔都头并及数十马贼,踩着地上尸体,逼向囚车。
  囚车前,只余十数甲士,且个个带伤,但他们握紧兵刃,却无一丝惧色,狠狠盯着眼前贼人。战至如今,更无一人奔逃。刑部员外郎靠在囚车上,握剑的手臂颤抖不停,血液汇集成细流,从手上淌到剑上,又从剑尖滴在地上,蓄成一摊。
  员外郎看了身旁一眼,两名刑部书吏已经趴在地上不动,身下血潭触目惊心,稍远一些的地方,河东军都头的脖子被砍断半截,脑袋歪倒一旁,惨不忍睹,他跪倒在地上,早已没了声息。
  孔都头盯着刑部员外郎,面容狰狞道:“杀了老子过半兄弟,你们都要死!”
  刑部员外郎咬紧牙关,奋力站直身体,他握剑的手依旧在颤抖、流血,但看向贼人的目光坚定不移,一字字道:“以武乱法,国家不容,今某可死,来日尔等亦必被诛!某为刑部官员,为国家执法,死有何惧,尔等武人,百姓以血肉养之,而害民乱国,同为大丈夫,某以尔等为耻!”
  孔都头大怒,再也站不住,挥刀前冲,“你找死!”
  员外郎仰首挺胸,仗剑而立。
  轰的一声雷鸣,响彻天地。
  数十贼人,心头一震。
  时未入夏,何来惊雷?
  愕然转顾,道上奔来无数骑,皆青衣。
  青衣马队悠忽冲至,无一字赘言,直接杀进马贼群中。马贼数十之众,此时已经疲惫,不禁肝胆欲裂,四下溃逃。
  为首青衣正是赵象爻,他下马前驱,来到刑部员外郎身前,“某来晚一步。”
  年轻的刑部员外郎笑了笑,身子仰面倒下去。
  ……
  雨出长空,噼啪落在四处,水滴在泥土上砸出一个个圆形小坑。起初尘土吞噬了雨滴,雨滴没能留下踪迹。随着雨滴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尘土再也不能将其包裹,只能被雨水覆盖,地上很快全都湿下来。
  “此地不宜久留,赵某护送尔等西归。”赵象爻扶起虚弱的刑部员外郎,对方的伤势经过初步处理,情况已经稳定下来,“走最短的路离开汴州地界,也有百里路程,好在刑部比部郎中已经在路上,诸位一定要坚持住。”
  河东十余幸存甲士,重伤不治的有两个,一个已经咽了气,一个还在苦苦支撑,其它的人伤势有轻有重,接下来还要在马上奔波百里,赵象爻担心的就是对方能否挺过去。
  刑部员外郎点点头,“有军情处护送,料来孔循不敢再打什么主意,等汇合了比部郎中,就都安全了,未必要走百里。”
  众人提起精神,再度赶路,受伤的甲士,则与青衣同乘一马。
  行过五十里,至郭桥,事端再起。


第742章 昔曾浴血为手足,而今天下皆同袍(一)
  郭桥是一座石桥,桥下有河,河床宽达百步,河中却没有水,河床寸寸皲裂,经雨水冲刷,渐起泥泞。
  赵象爻与刑部员外郎一行,赶至此处时,桥上已有甲士横立。不同于先前的百余马贼,为掩饰身份,布衣加身,连甲胄、弓弩均未携带,眼前的甲士,荷甲带弓,有数百人之多,一部步卒于桥上阻塞通道,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