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5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是之故,辕门之外,竟是叫吴军打出一波反攻,百战军的进攻势头叫吴军给扼制住。
  安重荣与赵弘殷对视一眼,双目同时一凛。
  百战军进攻吴军山营,本就是逆势而上,最要讲究一鼓作气,若是被吴军扼制住攻势,经对方猛攻猛打,就很难继续站稳脚跟,而一旦被打回去,吴军顺势而下,百战军势必伤亡惨重,便是连溃不成军的可能性都有。
  战场胜负走向,往往取决于瞬间。安重荣一跃而起,提着双捶就向刘信迎过去,呵退身前甲士,“闪开!让某来!”
  此时的安重荣,怒目圆睁,浑身充血,活脱脱一只被抓伤熊瞎子,挥动铁锤,带起一股飓风,当头砸向刘信脑袋,“安重荣在此,老贼安敢逞凶?!”
  蒙他这一声大喝,百战军众将士纷纷侧目,待看见他龙虎之姿,都是心头一振,浑如看到了主心骨一般,人心大定。
  刘信正杀得兴起,看见一员勇将龙骧虎步杀过来,又听了对方那一声大吼,果真是凶猛非凡,他心头一震:此乃何人,竟有如此威风?
  不过刘信也是久经沙场之辈,断然不会被敌将的凶恶面目给吓到,连忙举刀迎上。铁锤、大刀相击,爆发出刺耳的金属相击声,两人都是全力施为,刹那间谁也不曾奈何了谁。
  刘信不愿被安重荣在气势上压倒,得空大喝:“竖子小辈,声名不显,也敢到某家面前来讨死?!”
  安重荣大吼一声,虎啸一般,重重向前踏步,铁锤当头又向刘信挥过去。刘信赶忙去挡,大刀被铁锤差些扫到一边,感受到对方的巨大力道,他心头暗暗叫苦。
  原本铁锤乃是沉重之物,一旦挥舞起来,势若千钧,寻常兵刃抵挡不得,故而能用铁锤者,无不是军中勇将。刘信久经沙场,自然清楚这个道理,他原本想挡下对方几击,再利用对方动作迟缓的空档,给予对方重创,却不曾想,安重荣铁锤舞动起来,却没个间隔,打的刘信虎口发麻,手臂微颤,脚下更是一退再退,也奈何对方不得。
  “老贼,束手就擒,留你全尸!”安重荣见压制了刘信,力道又凭空大了两分,口中大声呼喝。
  “竖子安敢如此!”刘信大怒,满面通红,与安重荣厮杀不休。倒不是刘信不识时务,而是此时此刻,他已不能后退,若是此番他在安重荣面前退却了,好不容易士气回升的吴军将士,将再度人心涣散,也就不复能与百战军相战。
  刘信的亲兵见他应对安重荣愈发吃力,无不大急,都想杀过来相助,然则安重荣亦有亲兵,这下两相捉对厮杀,好不惨烈。双方谁都知道不能让对方靠近己方主将,否则一旦主将有甚么闪失,他们这些亲兵首先就要被军法问罪,故而分外敢战。
  郭廷谓眼见刘信被安重荣杀得气力不支,就要败北,连忙冲过来,“将军,某来助你!”
  然而郭廷谓还未靠近安重荣,就被斜刺里冲出来的一员将领拦住,“鸟厮休狂,先过了某这一关!”正是赵弘殷。
  到得这时,两军前阵将士已经陷入混战,彼此军阵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战阵已经不再是依仗,众将士唯一能够依靠的,便只有自己身上的甲胄与手中的兵刃。
  战不多时,刘信被安重荣一锤扫倒,他到底年事已高,多年来又少有征战,后劲不如安重荣。
  “将军!”刘信的亲兵大惊,奋不顾身扑过来,以血肉之躯挡住安重荣,将吐血的刘信拖走。
  “挡我者死!”安重荣双捶如风,瞬间轮倒面前拦路的吴军两人,带亲兵追杀刘信。
  眼见刘信败阵,吐血而走,吴军将士莫不大骇,先前强提的战心,在百战军的猛攻下步步崩溃,再也坚持不住,随着伤亡增大,眼看着同袍接连倒在血泊中,吴军开始向营中败退。
  郭廷谓看见大事不妙,虚晃一枪逼退赵弘殷,也连忙夺路而走,去营中寻找刘信。他心中记挂刘信伤势,走的时候没有留下甚么断后布置——有布置也难以起到作用,吴军见两员大将都败回营中,旋即大溃。
  “杀!”赵弘殷调度百战军,将面前敌卒杀倒,冲入吴军营中。
  “杀!”百战军将士气势如虹,喊杀声如同潮水一般,随同人潮攻进吴军营地。
  吴营辕门、角楼以及各处的将士,眼见刘信、郭廷谓相继败回,同袍仓惶奔逃,百战军大举杀来,无不脸色大变,心惊胆战,再也顾不得坚守岗位,纷纷向后营奔逃。
  在混乱的营地中,郭廷谓总算找到了刘信,兀一见到刘信的模样,郭廷谓咽喉就硬如磐石。刘信被人搀扶着,人事不省,嘴中血涌不停,胸甲凹陷了一大块,触目惊心。
  郭廷谓唤了几声,刘信虚弱的不能回应,左顾右看都是惊慌败逃的士卒,后面百战军正大举掩杀而至,他急得满头大汗。
  “郭将军,营地难守,我等该当如何?”有士卒惶急的问。
  郭廷谓方寸大乱,正不知该如何应付眼下不可收拾的局面,然而放眼看去,周围将士们看向他的眼神,充满期待与不安,如同惊疑不定的孩童。
  将士们的眼神,触动了郭廷谓的内心,他猛然意识到,值此大军败亡、生死攸关而刘信又昏迷不醒的时候,他就成了这群将士的主心骨,是唯一可以指望的人。
  然而郭廷谓心乱如麻,眼前局势糜烂至此,他也是回天乏力,根本不知有何措施能够力挽狂澜。他本没经历过太多战事,此时哪里知道该如何应对眼下形势?
  但郭廷谓更加知道,这等时候他必须有所指令,哪怕是错误的指令,也比甚么都不做要好。
  “唐军已然破营,这里守不住了,我等唯有取道后山,护送刘将军先走,与山下部曲汇合,再作打算!”郭廷谓一咬牙,下达了命令。
  众将士闻言,都点头不已,很是赞同他的这个决策,毕竟眼下已经无法再战,退走是唯一出路。众将士们的反应,让郭廷谓心头稍定。
  山营后面只有一条山道,或许不能称之为道路,不过是连接一个又一个山包的山线,但却可以通向涂山东部,然后下山。
  当下郭廷谓带领自己与刘信的亲兵,背着刘信夺路而走。
  郭廷谓这一走,吴军营地群龙无首,士卒们只顾着逃命,争相跑到后营,却因为山道不便,通行艰难,众人你推我攘,不知多少人沿着山坡摔下去。那沿着山线跑步的,为了加快速度,丢盔弃甲,混乱不堪。
  安重荣、赵弘应杀到后营,见吴军已经无法再战,遂举刀大喝:“降者不杀!”
  一批又一批吴军士卒,丢了兵刃,跪倒在地,束手就擒。
  赵弘殷冲到后营,看见一个山头上,郭廷谓正背着刘信疾走,立即领兵追杀出去。
  安重荣见赵弘殷已经追杀出营,便不好也深追出去,他指挥将士点燃吴军军营,向涂山下的两军传递消息。
  山下的百战军看到涂山上的烟火,无不精神大振,在队正、都头的喝令下,齐声大喊:“刘信已死,吴军败了!”
  奋战中的吴军将士,本就作战艰难,这下听见百战军的呼喝,回头去看山营,只见彼处一片火光,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甚么,再也没有了继续战斗的欲望,相继溃退,旗帜丢了一地。
  百战军步卒尾随追杀,精骑则迂回包抄,将吴军圈在阵中,不让对方逃窜。
  望楼上,眼见大局已定,孟平深吸一口气。
  当此之时,他那双一直平静无波的眸子,终于变得炙热。
  孟平,孟平——公子,我来为你平定天下!


第775章 孟平涂山击刘信,潞王三战李德诚(八)
  郭廷谓咬牙埋首疾行,已是满头大汗,先前他们来不及给刘信卸甲,数十斤的甲胄再加上刘信体重,让山路走进来倍加艰难。上得又一个山头,身旁传来一声惊呼,“郭将军,快看营垒!”
  郭廷谓回首,看得营地大火蔓延。他没有停下脚步,营中景象如何,他早已顾不得了。
  赵弘殷带人沿着山线追杀而来,速度快得很,挡在他们面前的吴军溃卒,接连惨叫着被砍杀——更多人被迫俯冲向山体两侧,滑倒、摔倒者不计其数。
  郭廷谓早已料到会是这等结果,然则这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军一旦开始溃逃,就再无反击之力。
  “让路者不杀!”在郭廷谓心乱如麻的时候,他听到身后传来唐军此起彼伏的呼喝,这让他心头震颤。
  山线上的吴军将士,或者跪倒在地,或者趴向山体两侧,纷纷为唐军让开道路。一些将士见唐军杀来,周围同伴还在仓惶逃窜,为免自己被乱刀砍死,连忙将同伴推下山,为唐军让开道路。
  郭廷谓咬牙前奔,面前的山包一个接一个,好似没有尽头一般,他从未觉得山道如此难走,也从未觉得兵败是如此耻辱。
  更现实的问题是,若是任由唐军一路追杀而来,他们绝对会被追上,到时候只怕谁也走不了。
  “郭将军,你们先走!”
  陡然间,刘信的亲兵都头对郭廷谓喊了一声,就和部众停下脚步。
  郭廷谓愕然转身,望着这些身上带着血污、眼神决绝的汉子,双目顿时变得通红。
  “刘将军就拜托郭将军了!”身为刘信族人的亲兵都头微一抱拳,闷声说了一声,就再无言语,带着部众转身,向唐军冲过去。
  “刘都头!”郭廷谓心如刀绞,却也知晓此时耽误不得,只能带领余众继续奔逃。
  行至半途,就看到涂山前的吴军已经败退,大部分被百战军精骑兜住,被百战军步卒追杀,只有小部分冲了出来。
  “郭将军,唐军奔着楼船去了!”一名亲兵指着西方大喊,彼处,一部百战军正冲上停靠在岸边的楼船。
  郭廷谓在回首远望楼船的时候,正好看到刘信的亲兵都头与百战军追兵死战,对方人多势众,他们接连被杀倒,沿着山坡滚下,却没有一人后退。
  “多好的儿郎啊!”郭廷谓双眼朦胧,背着人事不省的刘信,继续赶路。
  山下的战场很混乱,吴军将士跑的跑、战的战,百战军的追杀却极有章法,将吴军冲散成一块一块的,让吴军无法聚集。
  好不容易下山后,郭廷谓等人混入溃卒中,沿着淮水向东方逃去。途中碰到有吴军将士骑着马,夺了过来,郭廷谓骑上战马,将刘信绑在背后,由亲兵护卫着,在慌乱的兵群中撤退。
  这一走,直到天黑,身后的百战军才少了。半夜的时候,身后几乎已经没有追兵,郭廷谓下了马,与众人将刘信搀扶下来,暂行歇息。
  刘信面无血色,嘴唇发黑,意识很是模糊,对方这等模样,让本就敬重他的郭廷谓心如刀割,他对围拢的士卒吼道:“水,拿水来!”
  士卒们一阵噪杂,好不容易找到水囊递了过来,郭廷谓小心翼翼给刘信喂下,对方没咽下两口,忽然吐出一股血来,然后就咳嗽不停。
  好一阵折腾,刘信悠悠转醒,睁眼看到郭廷谓,连忙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急切的问:“战况如何?我军可击溃百战军主阵了?唐军退了不曾?大军斩获几何?”
  众人愧然低头,周围都安静下来。刘信见此状况,挣扎起身,待看清左右溃卒模样,弄清自己身处何地,他愣在那里,眼中的悲哀、绝望、自责之色,浓得要溢出来。
  “刘将军,大军固然失利,然则唐军伤亡亦是不小,还望将军保重身体,再图长远之计……”郭廷谓含泪道。
  “两万将士,占尽有利形势,击敌一万而一败涂地!”刘信捂着凹陷的胸甲,脚步晃了晃,抬头望天,“天不佑我大吴乎?!”一口鲜血喷出。
  “将军!”
  “将军……”
  “将军,万莫于如此啊!”郭廷谓扶住郭廷谓,涕泗横流。
  刘信站稳身体,左右相顾,“刘晟骞何在?”
  “刘都头……为给大军断后,战死了……”郭廷谓心怀歉疚,声若蚊蝇。
  刘信张了张嘴,脸上一片灰白之色,眼中也似失去了焦距,“战死了……他本有大将之才,来日未必不能成为国之栋梁,可惜……可恨呐!”
  本已神色萎靡的刘信,突然一把抽出郭廷谓的佩刀,横在喉前,这一下立即惊住众人,场面一片混乱。
  “事已至此,无颜面君,刘信去也!”刘信面向南面,老泪纵横,说完这悲怆的十二个字,随即横刀自刎!
  “将军!”
  “刘将军……”
  郭廷谓颓然跪地,缓缓抱起刘信的尸首,失神良久,忽的仰天一声痛嚎,撕心裂肺。
  ……
  天明之后,百战军开始打扫战场。
  赵弘殷在孟平身旁道:“刘信走的急,又有亲信殊死断后,末将没能将其擒获,还望将军治罪!”
  孟平摆摆手,“将军力战破营,是为大功,何罪之有?至于那刘信,杀了固然好,没杀也无关大局。”
  安重荣嘿然道:“那刘信吃了末将一记重锤,便是被救走,只怕也难以捡回一条性命。”
  孟平颔首道:“若是刘信果真不治身亡,你有大功!”
  安重荣喜道:“多谢将军!”
  赵弘殷走丢了刘信,孟平说那无关大局,是因他体谅赵弘殷力战的辛劳,安重荣战阵之中重伤刘信,孟平说该有大功,是为表彰其战阵敢战之勇。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并无冲突,治军之法,能体谅士卒力战辛劳,士卒方愿再战,能表彰敢于冲锋陷阵、挑战敌将者,士卒作战才能更加英勇。
  孟平巡视完战场,来到淮水之畔。
  唐军水师不强、楼船稀少,有限的水师都集中在江陵,再就是大河之上有一些,淮水这里却是基本没有。昨日大战,在战局大定的情况下,孟平让人来夺楼船,虽说没有全得,让吴军水师走了一部分、毁了一部分,不过却也得了近半,大小有三四百艘。
  夺船的丁茂见孟平过来,连忙下船来迎,带孟平上船检视的时候,丁茂扶着船舷得意道:“有了这些楼船,我军便再也无惧淮水下游之敌军水师,他日顺江而下,下游州县旬日可定!”
  孟平却没有这样乐观,“得此楼船,固然有益于大军战局布置,但水师编练也非旬日之功,淮南水师毕竟久经训练,我军要胜之,谈何容易。”
  他原本是有意将刘信带来的楼船悉数截下,这样一来大军征战下游,就完全占据了主动。奈何吴军水师将领也非庸人,在大军溃败的情况下,仍能稳住人心,带了一部分楼船遁走。有这部分楼船在,淮水下游就无法做到船至城克。
  在楼船上眺望涂山,又是一番模样,孟平继续道:“刘信西进,若非在涂山逗留,立营于山上,见我东至而不早遁船上,与我军交战,我等也奈何他不得。但他舍长就短,与我军步骑作战,败北也就不足为奇。然则杨吴水师到底实力雄厚,他日南渡大江,非是易事。”
  听了孟平这番话,诸将反应不一,有觉得孟平思虑长远的,也有认为孟平杞人忧天的,毕竟眼下还远没到南渡大将的时候。
  赵弘殷这时道:“将军见近思远,看来胸有长卷。心中有全局,此乃为帅必备之才。今日我军有此大胜,来日南渡大江,未必不是将军挂帅。”
  众将闻言,纷纷醒悟。
  入川禁军改编为殿前军,依照朝廷之意,各都指挥使的职权会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都虞候、副都指挥使、都指挥使、副都点检、都点检五个重要官职,因为李从璋部没有归朝的缘故,改编尚未完成。高从周、皇甫麟、王思同、孟平、李从璋等人,如何对号入座,还有待考究。
  孟平在两川有玄武县之胜,今日又有涂山大捷,来日论功行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