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平身边的旗官令旗挥动,包围山口的骑兵,立即变幻阵型,让开一条道来。那些正苦苦挣扎,在箭雨中绝望的溃兵,看到缺口,立即蜂拥而上,拼命逃窜。就此,他们好不容易有点样子的阵型,顿时没了形状。
  陆陆续续跑出火海的李董联军,加起来已是不下千人,若是千人齐整,对阵百战军两个指挥,本不至于如此被动挨打,但因为火路漫漫,逃生路上不知有多少同伴丧生,跑出来的都是零零散散的,被百战军一股股扑杀,是以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力量。
  草木终究有烧完的时候,这一片山峦,火势减小,露出黑乎乎的山体,残烟袅袅。
  火攻最是无情,当年陆逊火烧刘备,六十万蜀军付之一炬,刘备因此病死,火攻势猛,由此可见一斑。
  相比较而言,李从璟这把火一点都不大。
  焦黑如墨,碳、灰密布的山林中间,大道上冲出大群梁军,看起来有几百人,这些人,应该就是在大火中幸存的李董联军主力了,让李从璟惊叹的是,当先一群人,竟然还都骑着马。
  到底绵延十几里的火线,不乏巨石檐、大坑之处,辅以水车之水,能让人免于一死。
  当先两人,明光甲还颇为鲜亮。
  李从璟双眼微微眯起,观其阵仗、位置,该是两名主将董璋和李继韬。
  抬起手,李从璟给剩余的近千骑兵下令,“所有人等听令:随本使出击!”
  军情处、君子都以及百战军所有骑兵,随李从璟,奔驰向前。
  最后一击,原地再无一人。
  董璋和李继韬,带着身后数百人,冲入百战军骑兵阵中,猛烈厮杀。这帮人已经积蓄了太多戾气,虽是残败之身,却是殊死相搏,一时间颇有气势。
  李从璟随即杀到。孟平指挥着骑兵让开道,让李从璟等人杀入阵中,直扑董璋和李继韬。
  长槊龙腾虎跃,李从璟所到之处,血肉模糊,转眼间突入李董联军溃兵阵中,手下几无一合之敌。
  残兵虽勇,只凭一口气吊着,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不要命又能如何?
  不要命,那就让你送命。
  李从璟低喝一声,长槊直出,贯穿一名梁军咽喉,随着战马奔驰,李从璟将长槊从那梁军后颈拔出,血溅如泥。
  董璋看到李从璟,“啊呀”一声,挺槊向他杀来,交手一招,董璋勒住马缰绳,指着李从璟,面有泪水,挺身颤声而呼,声调悲怆:“八千将士,八千将士啊!你一把火,烧没了我八千将士啊!”


第83章 阵斩
  李从璟稍事沉默,抬起头,认真的看着董璋,道:“既然我烧死了你八千将士,不如我送你一程,到下面去继续做他们的将军,如何?”
  董璋怪叫一声,不顾左右,横槊向李从璟杀来。
  怒火攻心之下,董璋浑然不顾被火灼烧的伤势,也不吝啬半分力气,刺、斩、挑、扫、打,以各种招式,从不同角度,攻向李从璟,其势如潮水,不见槊影,唯闻风声,让人心悸。
  李从璟双腿夹紧马肚,随着战马奔驰,和董璋战在一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面容一如既往沉静,唯剩双眸似烈火,双手舞动间,长槊如蛟龙,将董璋的攻势一一化解。
  在他俩身旁,彼此亲兵冲杀在一处,混乱不堪,张小午和吴长剑、桃夭夭等人,护卫在侧,防敌突袭暗手。
  山口这一带,平地数里,不乏田野,此刻却密布尸体,压到不少庄稼。更多的是双方激战将士,在上面往来奔驰,酣战厮杀,血溅处处。
  天色已暗。不远处的山峦上,有零星火势在烧,火石密布,如萤似灯,更远处大火未停,不知要远赴哪里,照亮远天。
  火山外,丘陵地带山势柔和低缓,如虎豹在卧,如层云低垂。静谧悠远的山林中,偶尔有飞鸟扑腾而起,似惊而鸣,声音传出老远,间或有乌鸦在唤,其声若可招魂。
  杀声震天。
  董璋独木难支,李从璟立马斩槊,将董璋马槊劈开,槊尾一摆,将董璋扫落马下,锋刃闪电般刺出,就要将董璋格杀当场。
  “碰”的一声,一柄长枪挑起李从璟手中长槊。他头也不回,长槊横斩向来人,“当”的一声,长槊再次被长枪挡下。李从璟大感惊异,看清来人,却是一员着安义军战袍的小将。
  眨眼间,李从璟长槊直刺,那安义军小将身手敏捷,被他避过。
  这时间,几骑冲至,李继韬将董璋身边的百战军杀退,大喊道:“董将军,还不上马?!”
  董璋从地上一跃而起,翻身上马,在李继韬的掩护下,夺路而逃。临走时,李继韬不忘招呼那安义军小将:“郭队正,快走!”
  这群人厮杀半天,仗着以死相搏,竟然被他们杀出一道缺口,有要突围而走的趋势。李从璟左右一看,如此情景,还不止一处。百战军纵然能大胜,却免不了会走掉不少敌军。
  “哪里逃?!”李从璟冷哼一声,将眼前安义军小将逼退,大喝一声,“锁龙阵!”
  主将到了战场上,个人武艺不足为恃,调度将士,举三军之力而得胜,才是正道。
  凡大军作战,最要紧在调度得法,非如此,虽两倍于敌不能战胜,虽数倍于敌不能相困,十倍于敌不能全歼;调度得法,遇险能过,遇困能解,遇强能克,少而能胜多,柔而能克刚,绝境逢生,化险为夷,克敌制胜之道。
  号角声响起,鼓声突变。
  战场上与李董联军激战的百战军骑兵,闻声知意。孟平一箭射中面前梁军面颊,跟着收起短弓,拔刀而出,将冲过来的一名梁军队正一刀砍了,举起刀,勒起马缰绳,大声招呼:“都指挥使布锁龙阵,撤出战斗!”
  弩箭短弓齐射一阵,将面前梁军逼退,仗着马快,孟平带队撤出眼前战斗,打马往前奔驰。这时,传令兵和将领们的大声呼喝,已经传遍各地:“锁龙阵!”
  “锁龙阵!”
  “锁龙阵!”
  “锁龙阵!”
  李从璟策马奔驰到战鼓旁,下了马,举着一面圆盾爬上鼓架,俯瞰战场。
  近两千的百战军骑兵,从各处跑向周边,暂时离开中间的李董联军,越过所有敌军,冲到阵型所需要的地点,奔驰中汇集成流,在火光中聚散离合。
  李从璟看到各段骑兵逐渐汇集在一起,渐渐组成了两大道半圆型弧线,随着孟平的旗帜,咬上李绍城带头的弧线尾巴,一个大圆就此成型。
  大圆将数百李董联军围困其中,大圆里三层外三层,朴实厚重,卷动前行。场中的李董联军将士不明所以,张皇茫然,李继韬和董璋相顾失色,左右招呼,他们的亲兵也在大喊,带着溃兵埋头往前冲。
  然而百战军的大圆也在随着他们奔跑的方向,卷动前行,不让他们触阵。
  大阵成型,百战军将士或取弓弩射敌,将跑在最外围的李董联军射杀不少,或持刀枪护阵,斩杀靠近的李董联军,彼此之间配合得当,不惧李董联军冲击。
  鼓架上,李从璟手握成拳,仔细盯着战场,低喝道:“四方,出!”
  鼓手会意,双手加劲,鼓槌轰轰落下,于是鼓声渐急渐重。
  李正听到鼓声,手一挥,大喝道:“都指挥使令,出四方!”
  话音落下,令旗传令,李正勒转缰绳,带队脱离本来路线,驰向圆内。
  一时,大阵成,小阵分。圆圈中,东南西北四点上,各分出一支骑兵,脱离大阵,依旧以弧线奔进,有直奔圆点之势。四支骑兵疾驰而出,弩箭离弦,角弓攒射,放倒一个个李董联军。待得突入敌军群中,刀枪齐出,战马疾驰之威势下,端得是无人能挡,所过之处,路成血路。
  这四支骑兵,由李绍城、孟平、蒙三、李正领头。冲杀间,速度不减,孟平已然能够看到梁军人群对面,李绍城的旗帜。
  这时候,孟平听到鼓声再重再急,惶惶如雷霆之威。
  没有丝毫犹豫,孟平调整了战马奔驰的方向。
  四支骑兵并未在圆点相聚,李从璟看到,孟平的旗帜和李绍城的旗帜擦身而过,奔向彼此后方。他们率队画了一道圆圈,各自兜了一群敌军在中间。奔驰间,每一支骑兵首尾相连,又成了四个小圆阵。
  小圆阵既成。
  大阵含小阵,大圆包小圆,小阵成大阵,小圆撑大圆。
  四个小圆之外,又有骑兵来回奔驰,看哪处敌军强突,便去哪里支援。
  或有零星未被圈进四个小阵的敌军,则有大圆阵军士射杀,或者由奔驰驰援各处的将士斩杀。
  到得这时,整个锁龙阵布置完成。
  “成了!”李从璟振奋一笑,这锁龙阵在淇门不知演练了多少次,众将士早已娴熟,只是此番到此,原先千余骑兵变成了两千,中间不乏新骑,好在各位指挥使、都头、队正领头得当,方使得此阵大成。
  阵型既成,再无一个敌军能够有路逃脱,无论是董璋李继韬,还是寻常小卒。
  李从璟不失时机下达歼灭令,对鼓手道:“鼓声:聚歼阵中之敌!”
  “咚、咚、咚”的鼓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急重高度,随着鼓声音变,锁龙阵中,喊杀声骤起。两千将士,呼声如雷,有排山倒海之威。
  劲弩齐出,角弓攒射,直将圈内李董联军,杀得哭爹喊娘,血涌如柱。有敌军前冲,不是被射成刺猬,就是被刀枪划开身子,流了一地血,无力倒下。
  马蹄声急,鼓声催,围杀正酣。
  孟平这个小阵内,围着李继韬和董璋等人。他握刀在手,一边策马奔驰,一边盯紧了两人举动。
  李继韬和董璋身边,有近两百人,但百人围成一堆,真正能与外围百战军交上手的,实则只一小半,眼见外围的军士在利箭射杀中,一层层倒下,不时还有铁箭当空罩下,众人苦不堪言。这就是锁龙阵的歹毒之处。
  “李将军,这阵好生恶毒,如何破阵,如何破阵呐?”董璋顶着一面圆盾,溃兵中盾牌不多,这也是无可奈何,听到盾面上不时响起“叮叮”声,他心急如焚,“要不集中冲击一个点?”
  李继韬的模样和董璋如出一辙,他满腔急愤无处发泄,此时怒道:“没有用!圆外有骑兵接应!要破此阵,若是各部统一号令,或许一线希望,但此时我等被分割至此,哪有办法?!”
  “那就真的只能等死了?!”身边不停有人倒下,郭姓队正带人冲了一回,狼狈退回来,这时焦急道。
  李继韬苦笑一声,“若得援军从阵外相击,内应外合,亦可有一线生机,但此时哪有援军?”
  这时,一阵大笑从阵外传来,闻得此声,李继韬和董璋顿时怒火中烧,只听那人道:“两位将军,李某这锁龙阵如何?”
  “李从璟,直娘贼!”董璋再也把持不住,一下子跳将起来,左右招呼部下,“横竖是死,随我杀出去,与李从璟拼个你死我活!”
  他这一声大喊,举盾持刀率先冲出,他的那些亲兵部下,横下心,与他一道,跃出冲阵。
  李从璟冷冷看着董璋带着七八十人冲出,无动于衷。
  不等他们靠近,自有转动的圆阵,射出大把箭矢,令人牙酸的弦崩声中,董璋身边倒下一个又一个军士。
  但他悍不畏死。
  付出半数伤亡代价,董璋碰到了圆阵壁。
  他狂怒如牛,热血沸腾。
  又付出半数代价,董璋冲出了小圆阵。
  李从璟身旁,自有骑兵迎上去,挥刀挺槊,斩杀其部众。他那些想痛快一死的部众,李从璟成全了他们。
  董璋“啊呀”一声怪叫,从人群中冲出,不顾一身挂着数支铁箭,扑向李从璟,“李从璟,我要杀了你!”
  李从璟座下战马打了个响鼻。
  一声马嘶,战马前蹄离地,直立而起。
  董璋一刀斩空。
  李从璟一刀劈下。
  血线狂飙。
  董璋人头落地。
  一军主将,就此身首分离,丧命于此。
  透过奔驰的人影,李从璟看向圆阵中的李继韬,漠然道:“李继韬,该你了。”


第84章 相救
  李继韬并没有引颈受戮,在董璋不顾死活冲杀向李从璟,牵制百战军注意力和兵力时,他看准时机,带剩下的人,冲向另一边,意图突围。
  但他小看了李从璟的锁龙阵,他刚向另一边突围,战斗打响,立即就有号角声响起,而小阵外已有百战军支援过来。
  李继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平白害死许多部下,却未能突围半步。
  李从璟微微哂笑。
  然而,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那火势散尽的火山中,一队骑兵奔驰而出,向锁龙阵杀将过来。
  却是那早先被李继韬派出去,打探前路的一个指挥马军,他们离开得早,出离了大火范围,没有被烧到。大火起时,他们无法回援,如今大火既灭,他们立即策马赶回,正好看到同袍被围,于是相救。
  郭姓队正耳聪目明,首先看到来人,当下命身旁所有军士齐声大喊:“李继韬在此,速速来救!”
  一边喊,一边奋力突围。
  李从璟千算万算,却无论如何算不到这一突发情况,事出紧急,让人顿足。
  锁龙阵阵型严密,一旦敌军被分割围困,难以突围,只有被全歼的下场,但万事万物,都不会十全十美,天下阵道,也不会没有破解之法。这锁龙阵歼敌效用无需多说,但其弱点,便在于重内而虚外,一旦有外敌与内敌里应外合,则阵势危矣。
  所以锁龙阵要么用在没有外敌的场合,要么有另外的力量镇守大阵,对抗外敌。李董联军本该悉数在此,奈何李继韬先遣了五百人出去,偏偏这时候杀回?
  “五百人,这就想破我的锁龙阵,太天真了些!”李从璟冷哼一声,“传令:大阵,出!”
  传令兵领命而去,不多时,外围大圆从某处断开,前队缓行,后队疾驰,汇集成阵,扑向那五百安义军骑兵。
  李从璟之应对本没有错,但奈何晚了一些。
  放在寻常时候,有游骑在外,自然能在敌军赶到之前汇报军情,让李从璟有时间变阵,但此时情况,山道刚被大火烧过,未来得及往那边厢派遣斥候,加之天色已黑,发现敌军晚了些。
  偏偏李继韬所在圆阵,是诸小圆阵中,最接近山口的一个。
  众多巧合,交杂在一起。
  锁龙阵外圆人不太多,不到三百人,此时阵型未及列好,五百安义军杀来,两者相交,顿时撞在一处。
  锁龙阵中的小圆阵,转动之中,寻常情况下,阵外人马不能强入,否则阵不成阵,徒开生门。但此时情况特殊,李从璟叫开阵门,率军杀入阵中,直扑李继韬。
  锁龙阵还只杀了董璋,他如何甘心,此时急取李继韬脑袋!
  长槊未到李继韬跟前,杀出一员小将,挡在李从璟身前,却又是先前那郭姓队正。眼见对方竟然骑马来战,想必是擒杀百战军军士,夺来的战马,李从璟大怒,迎面杀上。
  交手几个回合,李从璟未能斩杀对方,心头惊异,出声问道:“面前何人?”
  郭姓队正动作不停,大声回应:“你郭爷爷!”
  李从璟骂了句“操”,杀招更见凌厉。
  之前听李绍城说过,他们在罗坪劫李继韬军款时,擒得一员安义军小将,后来被他跑掉,也姓郭。但那厮李绍城就能对付,可见并非十分厉害,那眼前这姓郭的,为何这边勇武,难道不是一人?否则,为何武力值前后差距这般大?
  且说回援的五百安义军马军,那领头将领正是申槊,他救人心切,以一部抵挡百战军,主力从两翼迂回,直插入锁龙阵中。顿时,当头迎上锁龙阵阵内驰援队。
  其它小圆阵内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