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袭,失了先手,戴思远想必不会任由士气低落下去。”
  “所以,挨了打之后,戴思远一定会遣偏师寻一处地方打回来。”莫离道,“关键是打哪儿。”
  李从璟摊开军情处特制地图,对照上面的山川城池仔细打量,沉吟道:“戴思远用兵速来诡异,不按常理出牌,接下来的行动想必还是会秉承他的风格,他要打的目标,着实不好猜。”
  莫离呵呵笑了一声,显得有些阴险,“要选择打哪儿,自然要看打哪儿有用。”
  “两种选择。”李从璟的手指在地图上滑过,眸子里有精光闪烁,“一前一后,打前面为清扫梁军来怀州的道路,打后面为断绝泽潞对怀州的支援。”
  “兵多将足就是任性啊,可以想打哪儿就打哪儿。要是百战军也有两万可战兵力,你我也能想往何处就往何处。”莫离轻叹口气,感慨一声,补充道:“戴思远若是要打,必然以雷霆之势。”
  “所以,我等该当如何应对?”李从璟看了莫离一眼,“你的鬼斧十手前两手已经用了,难道这第三手,你也早就胸有成竹了?”
  “那是自然。”莫离老神在在,正正经经道:“做谋士很辛苦的,做首席谋士就更辛苦。若是不能处处料敌于先,饭碗可就保不住咯。好在我们有军情处,能让我在谋划的时候,清楚知道戴思远这个人是什么样,甚至能知道他以往的战绩,要不然还真是不好分析。”
  说完,莫离的手指向地图上一点,笃定道:“接下来第一战,一定会爆发在这里!”
  李从璟点点头,一手环胸一手摸着下巴道:“所见略同。”说到这里,李从璟忽然道:“这一仗,我亲自去。”
  莫离愕然,“你亲自去?”
  李从璟肯定道:“当然。不管怎么说,我都得上前线去看看梁军军貌,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再布置战斗时,心中才有底。况且,我也想近距离看看戴思远。”
  “你出征了谁坐镇怀州?”莫离问出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李从璟瞧了它一眼,眼神中的意味很怪异,似乎是在奇怪莫离的智商,“我走了,当然是你这个别驾坐镇怀州。”
  莫离懊恼道:“原来我还想去观察观察梁军的。”
  李从璟嘿嘿笑了笑,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对了,你这鬼斧第三手,叫什么?”
  “空城计。”莫离道。
  “好名字。”
  “你此番前去,我不能相随,实在是有些挂念。”莫离叹了口气,神奇般的从身上摸出三个锦囊,郑重其事的交给李从璟,肃然道:“送给你三个锦囊,若遇需要抉择的时候,依次打开,可保无虞。”
  “我操!”李从璟这回是真的震惊了,“连我亲征、留你坐镇怀州这种事,你来之前竟然都能算到?”
  莫离抖了抖眉,仙风道骨般摇起折扇,“这有什么,难道你不觉得,我能算到之后你会遇到什么情况,才是真的有能耐吗?”
  李从璟哑口无言,不得不笑骂一句老子装逼的本事都让你学走了,“你还真是在向孔明靠拢啊!”
  “活活累死的孔明有什么好学的,我可不想像他那样。”莫离一脸义正言辞,随即叹了口气,幽幽道:“李哥儿,你也别奇怪,一直以来你才是跑得最快的那个,我要是不跟紧点,被你甩掉了,我找谁要饭碗去?”
  李从璟苦笑摇了摇头,拍拍莫离的肩膀,“都是这个世道逼得啊!”


第101章 空城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就更别说昨夜还下过一场雨,打开门走出去的时候,李从璟觉得这个世界都好像干净了些,精神跟着也抖擞不少。
  今日他要带大军出征。在府门外骑上马,带上林英等护卫穿过怀州城宽阔的街道去军营,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是一派繁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李从璟很满意。
  全军都在军营校场集结待命,除却新兵营。李从璟自然不会带新兵出征,也就没打算扰乱彭祖山正常的练兵节奏,除开五千新兵,其余七千将士,都已经集结完毕。偌大的较场上,方阵巍峨,抢戟如林,甲胄森森,除却呼吸声,没有一丝一毫的异响,连战马都很安分。
  李从璟登上点将台,环视一周自己麾下的军队。临时战营和降卒日前已经被整编,现在百战军就是七千人的规模,整体战力提升毋庸置疑,虽然平均战力系数会有下降,但有老百战军作为中坚力量,依旧是精锐。
  孟平已经带兵出征过一次,李从璟简单说了两句作战动员,就点了百战军左厢七个指挥,带齐所需物资,浩浩荡荡出营。
  百战军出城的时候,没有百姓夹道相送。李从璟对此也不以为意,骑在马上行在军列最前,注意到怀州百姓看向百战军好奇而陌生的目光,李从璟不由得想起,不管百战军此番迎战戴思远是凯旋,还是败归,恐怕也不会有百姓夹道相迎。他不由得思索起来,如何让百姓对自己产生归属感。
  出城,上官道,一路往南。
  “大哥,你不是说别驾给了你三个锦囊吗?里面写得什么?”李绍城扶了扶头盔,好奇的问道。
  “既然是锦囊,哪有提前打开的道理?”李从璟表示自己绝对没有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打算。
  李绍城撇撇嘴,“别告诉我你不好奇,我可不信。”
  李从璟不为所动,笑道:“不管你信不信,也不管好奇不好奇,既然是锦囊,就得当锦囊对待。”
  李绍城见李从璟态度坚决,虽然好奇,也只能放弃偷窥的打算。
  一路无话,旬日后,先前派去阳坝和简山寨传令的游骑返回,向李从璟汇报:“阳坝和简山寨指挥使荆任重和史丛达,都已按照军令撤了城防,做好了相应布置。”
  李从璟表示知晓,大军依旧按照既定计划行军。
  这边厢,李从璟行军有条不紊,那边厢,戴思远亲自带着五千精兵,已经到了离阳坝县城不远的地方。
  前番因为不小心,在黄河上吃了百战军的亏,损失两艘连舫,船上四千余兵马,沉入水中,虽然救起不少,但折损的更多,这让戴思远很生气。
  他向来以用兵诡诈著称,此番出征,还没出境,就被李从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心情如何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不过戴思远生气归生气,却并没有因此而乱了大军步伐。渡过黄河之后,按照出征前就定下的计划,戴思远令主力缓行,遣了精兵五千直奔阳坝和简山寨。
  阳坝和简山寨,是怀州桥头堡,也是梁军北上必经之地,地理位置突出,城防也上了标准,自然要首先对付。
  但戴思远在黄河上毕竟受了委屈,这回遣偏师直奔阳坝、简山寨,他也怕李从璟再耍什么花招,索性自己亲自领军。
  第一个目标,是阳坝。
  但还没到阳坝,戴思远就接到斥候回报,说阳坝不仅城门大开,与往常无异,连城防兵力都少得可怜,完全没有大战在即的准备。
  “你们可曾去了城中查看?李从璟有没有在城中埋下伏兵?”戴思远神情不变,也没下马,就在马背上如是问道。
  与莫离不同,戴思远可没李从璟给他普及《三国演义》的知识,自然也不知道空城计。但如果有人跟他讲空城计,他一定会仰天大笑,不屑一顾。为何?司马懿不知道城里有没有埋伏,不会派斥候进去查看?不会遣先头部队上城楼去擒诸葛亮试试看?几十万大军,隔着几里地,看到诸葛亮连试探都没有直接就跑了,戴思远一定会反问给他说这事的人,你是在写小说吗?
  百姓打扮的斥候回答说:“我等进城简单巡视了一番,并没有发现异样,队正正在进一步详查,命属下先行回来禀报。”
  “做得对。”戴思远点点头,看了一眼天色,“天色尚早,我等于城外列阵,你等详细查看,再来向本帅禀报。”
  “是。”斥候领命,回身而去。
  当下,戴思远率领五千步骑,到了阳坝城外。
  城池内外,一切都跟平常无异,不过看到梁军到来,现在已属大唐辖境的阳坝,城外田地上的农夫见到他们,还是立即跑回城内。
  百姓进了城,城门却没有要关上的迹象,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城池内外,已经没有百姓进出。百姓见到敌军到了城外,哪还能不知死活到处乱跑。
  面对五千敌军,阳坝县城安静的像个处子,好似连呼吸的节奏没有变乱,就像根本没有他们这支大军一般。
  戴思远眉头紧锁,挥手传达军令:“大军列阵!”
  五千大军在城外布下大阵,严阵以待,同时,戴思远派遣游骑去往不同方向,打探周围是否有唐军埋伏。
  大阵列好之后,戴思远打马在阳坝城外兜了一圈,仔仔细细观察阳坝的城防,但让他奇怪的是,即便是大军都已经在城外列阵,摆明了敌军来犯了,阳坝县城竟然还不关城门。
  之前城门上还有唐军驻守,这会儿,连驻守的唐军都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几杆旗帜,在微风中有一下没一个的飘荡,气氛说不出的诡异。
  一阵风吹来,戴思远的披风被卷起,他苦苦思索李从璟的用意,想到了很多可能性,却又被他自己一一否定,最后,实在是想不出,戴思远呢喃道:“李从璟啊李从璟,你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不久,阳坝城里跑出来几个人,直奔戴思远而来,有骑兵上前阻拦,两者一碰头,说了几句话,骑兵就带着人回来了。这些百姓模样的人,正是戴思远派出去的斥候。
  “城中情况如何?”不等斥候说话,戴思远抢先问道。
  “一个唐军都没有!”斥候回答的很肯定。
  “一个唐军都没有?”戴思远重复了一遍,面色突然变得怪异起来,他盯着这几个斥候,眼色不善,“你们,不会是被唐军收买了吧?”
  随着戴思远这句话一出口,他身边的亲卫,立即纷纷拔刀出鞘,架在斥候的脖子上,杀气外露,那模样仿佛只要戴思远一个眼神,他们就会要了这几个斥候的性命!
  “军……军帅饶命!”斥候们大急,“城中确实没有唐军啊,一个都没有啊!”
  “那本帅且问尔等,先前还在城墙上的唐军,撤下城墙之后,去了何处?”戴思远冷着脸问道。
  “城墙上的唐军本就不多,他们一下城头,纷纷跨上马,眨眼间就跑没影儿了,我们跟不上,不知道他们去了何处啊!”斥候们道,“军帅,我们说的都是实话,绝……绝对没有半句假话!”
  戴思远脸色阴晴不定。
  世人只知道他用兵诡诈,举止无定,常常出人意料,但其实越是用兵诡诈的人,越是谨慎。因为不按常理出牌,也就意味着会面临许多正常情况下不会面临的变故,这就好比有大道不走,偏走山路,走山路虽然出其不意,但山中有什么情况,谁知道?
  在戴思远沉思的这个空档,散布出去的游骑纷纷回报,四周并没有伏兵。
  得到这个消息,戴思远不禁问自己:难道说这是李从璟的疑兵之计,为的就是乱我心神?
  无论如何,小心驶得万年船,该谨慎的还得谨慎。戴思远挥手招来一名指挥使,对他道:“你领一千精骑,入城查看,多方搜索,若是城中果无唐军,大军再入城!”
  指挥使领了命令,带着斥候,点齐骑兵,轰然驶进城内。
  戴思远坐在马背上,继续揣摩李从璟的心思。
  半个时辰之后,入城的指挥使回来禀报,城中确实没有看到唐军的影子。
  “我有大军五千,阳坝城中就算藏了唐军,又能藏多少?现在一千人进去都没搜到,更加不可能有大批唐军藏身其中。区区一座敞开城门的县城,我率五千大军都不敢进城,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思及此处,戴思远点点头,一挥手,率领大军入城。
  进了城之后,戴思远派出几部兵马,继续在城中搜索,确保大军没有掉进埋伏圈。其次,又广布游骑,往城外各处,打探唐军踪迹。最后,给主力大军传回军令,让他们谨慎行军。
  “无论如何,五千大军入城,就算李从璟倾巢而出,也休想攻克阳坝。”戴思远想道,随即又下达军令,派出斥候,往怀州方向而去,查看怀州城内百战军的情况。
  各方面都安排好之后,戴思远走上阳坝城头,巡查城防。
  这一巡查就到了天黑,戴思远下令大军分为三部轮值,又对着军事舆图琢磨了许久,直到半夜才睡下。
  刚睡熟,就有亲卫慌忙来报,城外有敌军来袭。
  “漫山遍野的火把,看不清有多少人!”
  戴思远一惊而起,还没出门,又接到军报,城中起火!


第102章 他的屠刀
  山道。
  山道很窄,仅能容一人通过,战马都需要拉着才能前行。
  山道两边,丛林密布,荆棘遍地,乱石土坑小沟。
  在这样的山道行军,别说辎重,便是干粮清水,都带不了多少。
  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军,非精锐不能完成。
  李从璟带着百战军,就在这样的山道里行军。山道是山脚附近百姓进山砍柴、狩猎走出的道路,自然谈不上有多平坦,但又没有坎坷到走不通的地步,否则,就算有这样一条道路,李从璟也不可能将大军置身其中、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七个指挥的队伍,单排通行,蔓延好几里路,说是长蛇已经不能形容,从高空俯瞰,倒是更像是一条小溪,一条黑色的小溪。
  山道是军情处锐士在勘测地形、绘制地图时,无意中从百姓口中得知的。这件事本是一件小事,不足以引起重视,但在军情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被重视。所以这个情况,先是被上报到桃夭夭面前,随后又被上报到当时还是军情处统率的莫离面前,最后到了李从璟面前。
  于是,有了这一次行军。
  “穿过这座山林,能直达潭水河,潭水河是梁军主力开赴阳坝必经之路。”路上,李从璟给李绍城等人介绍这次行军的目的,“山道长达四十里,若是能在两日之内走完,你我就能赶在梁军主力之前到达潭水河。”
  “若是单个行人走四十里山道,别说两日,半日都能走完,但是大军两日走四十里山道……”李绍城以他老练的军事经验衡量了一下,“很难,特别难。”
  “不难,怎能出奇制胜?”李从璟摸了一把脸,汗水被他直接从脸上刷下来,在路边站了一会儿,他道:“这山道是难走,但要避开梁军斥候,只能如此。百战军善用斥候,所以,我比寻常将领更加知道优秀的斥候是何等可怕。常人只知道胜利很耀眼、很出彩,但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份耀眼和出彩,要付出多少艰辛汗水?”
  李从璟说到这,前方一阵噪杂,原来是一名将士掉进了天坑。那天坑旁密布丛林,军士太累,没有看清。
  李从璟顿了顿,脸色严肃道:“有时候,还要付出血的代价,和生命。”
  李绍城点头,“有时候,即便是付出血水和生命,也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那时候,多的是人来嘲笑。”
  “所以,我们这一役,只能胜不能败啊!”李从璟叹息道,“百战军,现在还败不起。”
  说完这些,两人又携手埋头进行。
  从早到晚,被大山的险恶吞没了数名军士,有人死于毒蛇之口,有人坠落山崖,有人掉入天坑。
  天黑之后,大军就地宿营,甚至谈不上宿营,在路边随便一蹲就是,连躺着都做不到。但能休息,对于辛辛苦苦行进一整日的军士来说,已是莫大欢喜。
  林英给李从璟找了块不大不小的石块,垫在屁股底下,坐着能舒服不少。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