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李从璟跃马挺槊而上。
  君子都,紧随其后。
  两千人的步卒大阵,庞然大物,区区一小股骑兵,像是巨兽面前的孩童。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每一张君子都战士的脸上,都没有畏惧。有的,只是浓烈而炙热的战意,亦或,冰冷的杀气。
  他们在向前奔驰。
  “举盾!”挺进百余步的距离后,李从璟伏低了身子,举起圆盾挡在头前,他身后的君子都将士,纷纷照做。
  梁军步卒阵中,飞出一大片密集的箭雨,在空中转了个弯,落进君子都阵中。
  铁箭打在圆盾上,砰砰作响,打在甲胄上,乒乓不停,仅是铁箭的冲击力,都有着不小的力道,叫人要好生使劲儿去面对。
  有铁箭落在马上,刺伤了战马,引得战马嘶鸣,若是落在马腿上,马腿弯曲前跪,就将背上的将士摔倒下去。
  李从璟的眼睛,搁在圆盾边缘上,始终盯着前方的梁军步卒军阵。一阵箭雨之后,他手中的圆盾上,插上了三根箭矢。
  因为伏在马脖子上,李从璟甚至能够感受得到战马剧烈而粗重的呼吸声,那是一种格外浑厚的声音,像是来自大地深处,带着生命原始的气息。
  奔进中,双方的距离,近了,只有不到八十步了。李从璟甚至能看到梁军步卒阵中,藏在大盾后的军士面孔。
  第二阵箭雨飞上高空,复又落下。
  李从璟眉头一皱,因为一支铁箭,钻进了他的大腿上。
  他没有出声,没有做多余的动作,只是取出一支弩箭,单手装填在弩机上,而后取下了劲弩,拿在手里,食指放上扳机。而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近到了五十步。
  他身后的君子都将士,无不手握劲弩。
  间或有战马嘶鸣,骑士落马的声音传来。
  第三阵箭雨尽数落下之后,李从璟猛然直起身。眼前的梁军军阵,近在二十步开外,二十步,李从璟已经能够感受到森严的大盾阵上方,那些指向他的长枪的寒意。
  李从璟并未一头冲到长枪上去。君子都骑兵队列,在梁军阵前,骤然转了一个接近九十度的弯,顺着梁军军阵奔驰而进。
  梁军圆阵,前部已成,所以抢戟林立,难以突破,两百余骑兵,冲上去跟送死无异。绕过前部,到后阵,却没有那么多大盾护着。
  “放!”李从璟扣动了手中的劲弩扳机。
  两百余只弩箭,连成一条线,射入梁军阵中,放倒一层梁军。随着一层梁军麦子一般倒下,本就不严密的后阵,立即出现乱象。
  不等梁军反应过来,李从璟抄起长槊,带头跃马杀入阵中,“入阵!”
  几名梁军,在一侧齐举长枪杀向李从璟。他不慌不乱,在马背上探身,手中长槊狠狠一轮,锋刃重重砸在一名梁军头盔上,巨大的力道下,那名梁军脑袋断线一般,直直撞向一边,撞到身旁的梁军头上,第二名梁军的脑袋,又轰然倒向一边,撞在第三名梁军脑门上。
  李从璟从他们身前驶过,而紧随其后的林英,只是端平了长槊,锋刃很轻松的一一滑过他们的咽喉,将他们的生机彻底剥离了他们的身体。
  长槊不停,又扫向另一边,尖头戳进一名将军胸膛,锋刃贯穿了他的身体,李从璟双臂反转,将这名梁军的身体,砸向一群冲过来的梁军人群中,尸体脱离长槊,砸倒数名梁军。
  杀戮没有停止,因为没有一方人马死绝。
  李从璟带着他精心挑选的君子都,让见识他们的梁军都清楚的知道,什么叫做锐士,什么叫做陷阵。他们冲杀过的地方,如狂牛碾过的稻田,没有一个还能站立的梁军。
  但君子都已经深入了两千人的大阵中,战斗并非一边倒的屠杀,而是你死我活的纠缠,你能杀我,我也有机会杀你。
  一名君子都锐士,因为马腿被斩,掉落地上,但他悍不畏死,抽出横刀再战,在被围困的境地中,又被他杀倒三名梁军,这才被梁军数枪刺穿了身躯。他一边吐血,却仍在前进,临死前将横刀送进了又一名梁军的喉咙。他身旁的君子都看到他,都在呼唤他的名字。他振臂高呼,死不肯倒下,他在喊:“君子都,破阵!”
  几骑君子都,冲到他身周,将那些梁军轰然杀散,看到他临死时的模样,无不眼圈通红,他们跃马杀向前,用沙哑的嗓音接连大喊:“君子都,破阵!”
  这一幕恰好被林英看到,他用力一槊将一名梁军劈成两半,嘶喊道:“君子都,破阵!”
  君子都杀入梁军阵中,无疑斩杀甚多,这一大圈的梁军,都被搅乱了阵型,乱象还在扩散,因为君子都还在杀敌。
  但随着战事的进行,深陷重围的君子都,有越来越多的将士战死。
  李从璟心中卷起了滔天巨浪,一声声“君子都,破阵”的高喊传入他的耳朵,就像是一根根针,刺在他的心口。
  但他没有泪。因为泪,会模糊他的眼睛,叫他不能有效杀敌,而作为主将,他必须带头向前,为部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将君子都带进阵中,他就要将君子都带出阵去!
  而即便是他自身有战死的危险,君子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他也要杀向这场战斗胜利的方向。因为胜利,是他们拼杀,是他们受伤,是他们战死,所要抓在手里的东西!
  长槊指向前方,那是梁军军阵前阵的方向,也是前阵的后心,是梁军军阵最为核心的地方,李从璟大吼:“向前,杀穿敌阵!”
  纵马一步步往前拼杀,李从璟直觉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气,按说战斗了这么久,他该累了,但是他没有。不仅他没有,每一个君子都锐士都没有,他们顺着李从璟指向的前方,浴血冲杀,纷纷大吼:“破阵,破阵,破阵!”
  梁军都指挥使简直要疯了。因为他眼睁睁看着一支两百多人的骑兵,杀入阵中,硬生生搅乱了大半个阵型。他们这么点人,竟然还敢咆哮“破阵”!那领头的唐将,果真是骁勇,竟然还手指着前阵,想杀穿他的阵型,这让他简直不能忍!
  他决定,一定要杀了这个唐将。
  “副都指挥使,正副都虞候,全都给我冲过去,杀了这个唐将!”梁军都指挥使愤怒异常,以至于他都不再称呼麾下将领的名字,而是直接称官职,被他点名的几个将领,羞愤异常的提刀拿槊,从各个方位,先后冲向都指挥使手指的那个唐将。
  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杀了这个唐将。
  五千人为一军,置正副都指挥使、正副都虞候各一人,首先策马冲到唐将面前的是副都虞候,副都虞候毫无花哨一槊刺出,速度极快,转眼到了唐将面前。但也仅此而已,锋尖离唐将面门两寸的时候,他被唐将一槊率先划破了颈动脉,一头栽倒马下。
  不时,第二人冲到唐将面前,是都虞候。都虞候明显比副都虞候要聪明,没有急着上前,而是瞧准一个空档,从侧面欺身而进,一刀斩出,直取唐将脖颈。眼看长刀就要削掉唐将的脖子,那唐将脑袋一低,顺势长槊回转,巧妙避过横刀,更是一槊斩飞了都虞候的脑袋。
  头颅飞起老高。
  看到这里,梁军都指挥使恨得要咬碎了牙。还好副都指挥使没有辜负他的身份,他没有骑马,到了唐将身前,指挥着几名长枪步卒,极为阴险的扫断了唐将的马腿,紧接着以躬身马步的姿势,一枪刺出,要在唐将落马时候,将其刺杀在空!
  这记杀招不可谓不精彩,都指挥使不禁喜上眉梢,心想唐将死矣。
  然而下一刻,异变陡生,本该随马滚落的唐将,在马失前蹄之时,身子突然从马背上跃起,整个人飞起两人高,就这样,唐将避过副都指挥使长枪的同时,在下落的过程中,头下脚上,一槊狠狠刺出。
  唐将的长槊刺穿了副都指挥使的脖子,锋刃威势不减,将副都指挥使一槊死死钉在了地上!
  都指挥使惊得呆在了那里,他甚至看到,被死死钉在地面的副都指挥使,脖子弯成了一个直角。
  这一幕让唐将周围的梁军军士一时骇然后退,无人敢上前。唐将抽回长槊,都指挥使看到他向自己这边看了一眼,然后振臂举槊大吼一声,向自己杀来。
  血人唐将在喊:“君子都,破阵!”


第106章 胜
  李正带五百骑杀入阵中。
  如果说李从璟亲带君子都入阵,是搅动一汪死水的鲢鱼,让梁军步卒军阵无法成阵的话,那么李正随后的五百骑,就是冲垮这汪死水的巨鳗。五百骑从前阵正中破阵而入,与君子都前后相应。
  厮杀半晌,百战军两部汇合。
  梁军步卒最为完整的前阵,随即告破。
  “军帅,末将来迟!”看到人与马俱成猩红色的李从璟,李正大为羞愤,“军帅,剩下的交给末将,请军帅和君子都暂歇!”
  李从璟回头看了一眼不到百骑的君子都。
  他沉默了一下。
  这时,丁茂所领一千百战军步军,也杀到了近前。
  “林英,你等下去休息!”李从璟道,“其余将士,随本帅将梁军赶到河里去!”
  梁军背靠潭水河,赶人入河自然比全杀了省力。
  林英却不答应,他的嘴因为在山林中受了毒虫的咬,现在还肿得老高,“君子都愿随军帅破阵!”
  林英话音落下,只有百骑的君子都齐声喊起来:“愿随军帅破阵!”
  李从璟喉硬眼热,却没有多说什么,看了一眼已经阵不成阵的梁军,举起长槊:“杀!”
  “杀!”五六百骑兵,汇合阵型严整的一千步卒,碾向梁军。
  梁军好不容易成型的步卒大阵被破,眼看百战军杀来,哪里还抵挡得住,纷纷后撤。
  这一撤,就到了河边。
  百战军不会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杀势不停,驱赶着梁军入河。
  战至中段,另外的一千百战军步卒,驱赶着还剩下的梁军溃兵,也到了河边。
  大军合拢。
  梁军溃不成军,你赶我我赶你,丢盔弃甲,惨呼着没命一般往前逃。
  整个情形,活生生狼群驱赶羊群之态势。
  潭水河边,四五千梁军在近三千百战军的驱赶下,成了倒卷珠帘,不少人逃入河中,卷起水花无数,几百步宽的距离上,处处皆鱼虾,更多的梁军,张皇逃进河里。
  后有追兵,前有大水,深入河中不远,渐渐有梁军淹死河里,或者被水冲走。
  河边,百战军步卒后阵中,飞起阵阵箭雨,砸进河中。
  梁军崩溃。
  不知是谁,首先举手哭喊着投降,一传二二传三,成片成片的梁军丢下兵器,喊着要投降。
  这些出自大梁天子六军的中央军,此番信心满满出征怀州,本以为战功随手拈来,所到之处必然唐军皆溃,但还没过黄河,就损失不小,刚入怀州境内,就被袭击。到这时,所谓的天威天武军,竟是被一举击溃,再无还手之力。
  “将梁军都赶紧河里,要投降,到河里脱了甲胄,交出兵器,再做分说。”李从璟立马河边,看着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梁军溃兵,如是下令。
  ……
  在河边的空地上,战的辛苦的其实只是百战军马军,步卒的任务,只是顺势击溃梁军,将整个战场的梁军打成倒卷珠帘之势,让梁军没有机会扭转局势,所以他们的战斗进行的并不难。
  难的是堵住山口的五百步卒。
  山口的道路不宽不窄,能容十人并排而过,于是李绍城下令,五百步卒排成五十排,死死钉在山口。
  这五百百战军步卒,唯一的优势是,他们集中了全军所有大盾,所以他们几乎可以做到人人有盾,如此一来,无论是梁军弓箭手抛射攒射,他们都能以密不透风的大盾阵挡下这些利箭。
  如果不是这样,别说五百人,再多步卒也会很快拼没了。
  前排竖立的大盾尤其重要,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先是梁军步卒以盾击盾,想要将百战军顶开,但百战军一步不曾后撤,梁军此战无果,双方前排伤亡相差无几,在丢下二十几具尸体后,梁军改变了战法。
  第二阵,梁军以刀斧手重击破盾牌。超过二十斤重的大斧,砸在盾牌上威势惊人,前排大盾不消片刻便被砸开不少。这时,李绍城下令长枪手从盾牌后出击,出一枪,刺倒一排梁军刀斧手后,立即回撤,待梁军刀斧手再前行,如是再战。一番惨烈厮杀,梁军死伤五十有余,破阵失败。
  第三阵,梁军大部后撤,留出空地,以重甲骑兵冲阵。这一阵,是百战军步卒至此伤亡最多的一阵。重甲骑兵冲阵,威力如泰山压顶,百战军前排大盾手立即被撞的五脏剧烈,吐血而亡。
  梁军重骑突入阵中二十步,陷入百战军长枪阵中,李绍城带头不顾生死斩断梁军马脚,这才遏止住了梁军攻势。这一阵,百战军伤亡数十。
  马尸和人尸堵塞了通道,血流遍地让人无处下脚。
  梁军清理尸体,抬出巨木,把百战军步卒大阵当作城门,轰然撞来。
  百战军死伤再次增加。李绍城再次不顾生死,带人前冲,杀向巨木两侧梁军。梁军趁势回击,双方鏖战,李绍城差点儿战死。
  这一阵之后,百战军派出弓箭手在大盾后待命齐射,才化解了梁军巨木撞阵的手法。
  最后,近乎无计可施的梁军,仗着人多,用起了人海战术,以命换命。由此,双方陷入血战。
  尸体不断堆积在大道上,渐成尸山。双方将士遂登上尸山,踩着同袍或者敌人的尸体战斗,然后又将自己变成了这不停流血的尸山的一部分。
  战斗到此,惨烈程度让人骇然。
  双方都没有停止厮杀的意思,前面的同袍一个个死了,后面的军士就一个个补上去,两边拿命换来的,是谁也没能前进一步。所以,那条中线依旧是中线。
  梁军要支援前面的同袍,因为天早黑了,他们只能听到前方的厮杀声,却不知道百战军来了多少人,但从战场的声音中,梁军中的将领岂能听不出来,战场形势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
  既然百战军还有一部死死守在这里,那么在前面溃败的,就不可能是百战军,所以梁军愈发心急。心急了,攻势自然就猛,攻势猛了,人死得就更快了。
  五百百战军步卒,死了前排,后一排填上,没了前阵,中阵填上,没了中阵,后阵变成前阵。
  无论战死的,在战斗的,还没战斗的百战军,无一人回头。
  前方,才是他们的战场。
  李绍城甚至不需要喊什么,说什么。战斗至此已经非常简单,简单的用两个字就能形容:不退。
  不退,就意味着死。
  尸山已经堆得很大很高,血已经在片地方汇集成了一个血潭。
  到最后,不用回头去数,李绍城也知道,只有五排将士了,这意味着,百战军只剩下五十人了。
  拔出横刀,李绍城向前一引,带头举步而上:“百战军,向前!”
  “百战军,向前!”最后的五十人,一排一排,冲了上去。
  有人在颤抖,有人在流泪,有人甚至在上山的时候跌倒,但没有一个人后退。
  一侧身抱住两柄刺来的长枪,李绍城手一挥,刀锋掠过那两名长枪手的脖子,血洒在他脸上;他又前进一步,弯腰的同时刀架在背后,挡下一丛长枪,左手从腰间再拔出一柄长刀,在身前一扫,将一排梁军的腿削掉。
  梁军惨嚎着顺着尸山滚下去,却有更多梁军冲上来。
  一柄长枪刺穿李绍城的肩膀,这意味着他身边已经没有了亲卫,他一手握住枪杆,一刀斩断长枪。
  黑夜中,密密麻麻的梁军在往上冲。
  李绍城高喊:“百战军,向前!”
  没有人回应。
  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