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军更是才化敌为友,协同作战的能力能有多强?
  梁军虽然适逢大败,但哀兵必胜,梁军此战若是不克,只有以败军身份回朝,哪个军士愿如此?而眼下与李从璟的阵战,就是梁军反败为胜的唯一机会,将士谁敢不拼命?
  因此,戴思远认为可战。
  而一旦阵战击溃唐军,梁军便能咬着败退的唐军攻入孟州城,夺取城池也是大有所望,若能如此,此番北伐于戴思远而言还大有可为!
  战场胜负,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存在变数,不抛弃不放弃,战斗到底,才有可能拥抱胜利。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孟州城外,无论是唐军,还是梁军,巨大的方阵如一张钢板,从东西方各自向对方移动,而后撞在一起。步卒大阵不比骑兵军阵,撞击之势没有那般爆裂,但两军兀一接触,一条线上的厮杀烈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军相交,首先是前锋两排盾牌的凶猛碰撞,轰隆的撞击声中,不等前排盾牌手稳住阵脚,后排长枪手俯身探出长枪,从缝隙中刺向对方军士双腿,惨叫声中,立即有盾牌手倒下,而这时,盾牌手手中的短刃也刺向对方,这一击,谁的速度快谁就能斩杀对方。
  两块前进的方阵因为碰撞而慢下来之后,阵中的弓箭手引弓搭箭,一簇簇铁箭抛射向对方军阵中,或者落在对方举起的盾牌上,或者射中没有盾牌掩护的军士,立即造成成片伤亡。
  李从璟已经离开军阵,回到了孟州城头。步卒冲阵,个人武力的作用几乎为零,站在高处指挥才是正事。在城头女墙后,俯瞰之下,李从璟可以清楚看到整个战场的局势。
  两军交阵,前阵厮杀最为惨烈,双方已经突入对方阵中,近身肉搏最是震撼人心,血肉横飞的场景让人胆寒。中阵中,弓箭手仍在放箭,半空中的利箭组成一张张帘子,落进对方军阵。而在后阵,将士们蓄势待发。
  这样的阵战,没有任何取巧和算计可言,拼得就是堂堂正正的战力,谁的军队战力强,能击溃敌军军阵,谁就能赢,若是战力相当,那就拼人数,谁人多谁就胜。
  战斗在这一刻变得异常简单,也异常残酷。
  李从璟以百战军为前阵,河阳军为后阵,布置步卒方阵序列。游弋两翼的骑兵,也与对方展开了厮杀,但看得出来,骑兵的厮杀只是在寻求平衡,彼此都没有真正发力。
  “兵法云:勿击堂堂之阵。而眼下两军俱都阵型严整,却仍在彼此拼死搏杀,兵法之言,书上之言也,看来不可尽信。”李有财早已被眼前的场面震惊到,他虽不是没见识过战争的人,却很少能见到这样的激战。
  李从璟没回头,仍旧看着战场,闻言随口道:“书上之言,皆有上下文,断章取义,如何能理解兵法精髓?勿击堂堂之阵,可不是指代眼下这种情况。”
  李有财怔怔无言,李从璟不留情面的批判让他无法接话,他蓦然惊醒,看来这位军帅不喜欢文官议论插手军伍之事——日后得注意这点,莫要再犯忌讳了。
  这时,排阵使来报:“军帅,梁军变阵,骑兵发力,步军大阵从两翼各分出一部,意图突进我军阵中!”
  这个情况李从璟也已注意到,梁军旗鼓骤变时,他就有预料。眼前战场,梁军步军大阵分出两股支流,他也看的清清楚楚。
  看来戴思远想要仗着人多,三面发力,击破唐军军阵了。
  “旗鼓传令:偃月阵!”李从璟沉声道。
  偃月阵,最常用的军阵之一,军阵依托后方山势河流或者城池,摆成月型,中间厚,而两翼也有不错的防御力,是典型的防御阵型,实际上可攻可守。
  百战军和河阳军没合编,复杂阵型做不出来,偃月阵是极少几个简单易操作,能够迅速成型的军阵。
  唐军以百战军在前,百战军变阵时动作迅速毫无缝隙,没给梁军可乘之机,不久偃月阵成型,奔流到两翼的梁军,在接阵之后意图破阵而入,立即受到唐军的顽强阻击。
  厮杀面由直线变成弧线,无疑扩大了许多,伤亡迅速增加。
  “两军战力相当,而梁军人数占优,厮杀面扩大,这样下去,我们耗不起,一旦伤亡超过一定数目,大军必溃!”排阵使一脸汗,他提醒李从璟,“还请军帅定夺!”
  从决定与戴思远阵战开始,这个局面就在李从璟预料之中,他负着手,不动声色道:“援军立马就到,无需惊慌。”
  “援军?”排阵使惊讶起来。
  李从璟说的是实话,之所以敢与戴思远阵战,就是因为彭祖山率领的五千新卒,距孟州已经不远。原本他是打算,在彭祖山援军到了之后,再去追击戴思远,一举将其拿下,毕竟梁军他是没打算放走的,能抓的俘虏消化后就是他的军力,他自然想多抓一些。
  但没想到戴思远败而不溃,反而返身杀回,他便索性将战场选在孟州城外。
  现在,李从璟所要做的,就是保证在彭祖山到来之前,大军不溃。而只要大军咬住了梁军,待彭祖山援军到,梁军就跑不了。
  “军帅之前跟戴思远说,对赢他没兴趣,原来是惑敌之言。”李有财反应过来,终于明白了李从璟的打算,不由得感叹。
  李从璟冷淡道:“敌人的话,那也是能信的?”
  一骑自另一座城门入城,急匆匆跑到李从璟身旁,禀报道:“启禀军帅,彭将军在来的路上,遇到一股梁军截杀,现正在激战!”
  闻听此言,排阵使和李有财都是脸色一变。
  援军不能及时赶到,对眼下战局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哪里出现的梁军?”李从璟不动如山,淡然问道。
  “阳坝、简山寨的方向。”来人道。
  李从璟轻轻一笑,“倒是小瞧了戴思远,他留在这两城的守军应该不会多,竟然还敢派出去截杀我的援军,真是有魄力!看来他攻下简山寨来孟州之前,还是有所准备的,怪不得此时敢与我在此阵战。”
  “军帅,援军不能及时赶到,我等该当如何?”排阵使急了。
  李从璟摆摆手,眼神和脸色都不见变化,说了两个字,“不急。”
  李从璟不急,排阵使却心急如焚,但急了半天也没用,看到李从璟胸有成竹,以为他自有谋算,自嘲一笑,暗道有军帅在此,何必担心。
  若是有烟,李从璟此时一定会抽一根,但是没有,所以他心中的紧张没处排解,只能去数城外大军的人头,以分散注意力,不让忧虑扰乱他的心神。
  其实,此时他心中也没谱。
  人算不如天算,哪有事事都在掌控中的。
  “传令下去,你亲自去。”眼见城外军阵已有松动迹象,李从璟对排阵使道:“军阵各部位置,都头指挥使都给我钉死,若后退半步,立斩不赦!”
  排阵使神色一凛,赶紧去传令。
  指令下达之后,松动的各部逐渐稳住阵脚,偃月阵还是偃月阵。
  但李从璟心里清楚,这样的军令只能起一时之效,不可能改变战场局势。他举目向戴思远的位置望去,只能清楚看见戴思远的身影,却无法眼见其神态,但李从璟好似看清了他胜券在握的表情。
  “想要赢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李从璟暗暗冷笑。
  战斗依旧在持续,一个接一个军士在不断倒下,两军鏖战的线面上,鲜血逐渐染红黄土,尸体密布,而在这些景象的基础上,是一方军阵的前移,和另一方军阵的后退。
  不能坐等了,李从璟告诉自己。此番阵战,是他人心不足,想要吞下更多梁军,但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敌的既定方针,战场的失败是指挥调度的错误,战斗目的和初衷并不导致胜败。
  “给蒙三传令,让他发力,突入梁军阵中!”李从璟忽然道。
  “那可是孤军深入啊!”刚刚传令回来没多久的排阵使惊道。
  “变偃月阵为锋矢阵,强突梁军军阵!”李从璟神色果决,语气更是不容置疑,“给蒙三说清楚,我要他撕裂梁军大阵,此战,有进无退,有死无生!”


第119章 阵战(下)
  残败的天威天武军,百战军,河阳军,三军之中,百战军军力无疑最强,河阳军战力最弱,大军合阵,受河阳军牵制,整个军阵的战力反而只能跟梁军一个水平,在梁军优势兵力前,大军有败无胜。
  与其如此,不如发挥百战军优势,以百战军为锋头,撕开梁军军阵,而河阳军跟进扩大战果,方有扭亏为盈的机会。
  认清楚这点,李从璟果断下达了让蒙三发力的军令。
  “鼓槌!”李从璟走到战鼓前,从鼓手手中接过鼓槌,亲自擂响了战鼓。
  激昂、澎湃的鼓声有节奏的响起,重重的锤击,落在每一个军士心头,震撼人心。
  偃月阵变锋矢阵,十分简单,原本凸出的月中进一步凸出为锋,两翼收拢为后阵便可,而比起偃月阵,锋矢阵在军中的普及程度,无异于识字前所学的拼音,更加基础。大军变阵,李从璟的可选项不多,但他将能有的余地发挥得淋漓尽致。
  很多时候,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实用的。
  李从璟不止一次当众说过,百战军中蒙三最是悍勇,冲阵也最是能拼命不怕死,先前方阵和偃月阵不温不火的打法,让一点就燃的蒙三颇为不耐,听到李从璟的军令和鼓声,他不仅不惧,反而战意沸腾,二话不说,带领部众前冲。
  唐军军阵,渐渐锋锐,嵌入梁军阵中。
  梁军阵后,戴思远瞧见唐军军阵变化,哂笑一声,对左右道:“拼死发力,看来李从璟这是要拼命,这小子终究是黔驴技穷了。”
  大笑几声,戴思远挥手道:“刘指挥使在阵中憋了这么久,也该他发威了,传令下去,让他迎上唐军锋头,把唐军狠狠打回去!”
  孟州城头,一通鼓毕,李从璟将鼓槌交还给鼓手,自己转身,继续观察战场。
  百战军和河阳军已经完成变阵,蒙三所率领的一部为锋头,锐气极盛,破入梁军阵中二十步,形势一片大好,直打得梁军找不着北,破阵大有希望。
  就在这时,梁军军阵有了变化,蒙三所部面前的梁军,突然散开,留出通道,须臾有一阵梁军,也成锋矢阵,面朝蒙三迎上。顷刻间,犹如大江大河中的两头白鲨,撞在一起。
  卷起的不是浪花,而是血花。李从璟站得高,因而看的清清楚楚,蒙三的锋头,本来一往无前的大好气势,竟然被这阵梁军硬生生挡住,两者扑杀在一起,竟然谁也不能奈何谁,一时纠缠不清,厮杀惨烈。
  整个战场,唐军和梁军此时已经完全接触,两者战在一处,形势胶着,任何一方都再也无法安然抽身撤离。
  锋矢阵最忌无锋,锐气一失,军阵就会陷入困境。眼下,虽说蒙三所部在与迎上之梁军的拼杀中,仍旧占据上风,但再也无法像先前那样,去顺利撕开梁军阵型。
  锋矢阵,败了。
  李从璟无比清楚的认识到这点。
  至此,两军已入混战之局。
  名将,这两个字的分量,李从璟终于认识到有多么重。戴思远成名日久,终非没有道理,以败北之军,于绝境之地反戈一击,这一仗打得不可谓不漂亮。以阳坝、简山寨区区梁军,阻截怀州援军,可谓神来之笔。
  阳坝、简山寨分出的梁军,便是丢了这两城不要,那也无妨,只要助戴思远取得眼下之胜,就算赢了大势。而这两城的梁军,在拦截怀州援军时,甚至都不需要打赢,只要拖住一些时间即可。
  这样的事,事先孰能料知?
  而排兵布阵,指挥调度之奥妙,就在于这其中。
  眼下,城外两军陷入混战之后,战局胜负的走向会如何,再明显不过。李从璟明白,戴思远明白,任何一个明眼人都明白。
  桃夭夭走到李从璟面前,看着他,以从未有过的严肃认真道:“军情处,护送军帅离城!”
  护送军帅离城。这六个字,重重敲击着李从璟的心脏。
  李从璟仍旧凝望着战场,一动不动,如同一座雕像。
  “军帅,事不可为,请速速离城!”排阵使没有因为李从璟的失算而生出别的心思,他焦急道:“一旦大军溃败,梁军趁势杀入城中,到时候各方有变,想走都不容易了!”
  “胜败,兵家常事。”桃夭夭深深望着李从璟,眼眸中的意味说不清道不明,但其深情厚义尽显无余,“今日小挫,来日重振旗鼓,杀回来便是!你有百战军,有军情处,有怀州堆积如山的军械,何愁不能雪耻?”
  诸番声音,好似都没进李从璟的耳朵一般,他默默盯着战场,不发一言,不动一步,但他的眼神依旧肃穆有神,显然不是慌了神失了魂。
  李有财犹豫半晌,终究是踏出一步,以极大的决心和意志对李从璟道:“军帅,人有时运,事有成败,一时之差,不必挂怀!若是军帅离城,某虽没什么才能,愿追随军帅!”
  见李从璟始终不表态,桃夭夭终于急了,她大声道:“李从璟,你是有大志向大抱负之人,为将为帅,心有多高,胸怀就要有多广,难道你的心里竟然装不下一场小小的失败?我曾听闻,便是以李老将军之智勇,亦有胡柳河之失,以孙武之才,亦有败军之仗,眼前小节,你难道放不下?!”
  说罢,桃夭夭弯下身,行半跪礼,请命道:“请军帅速速离城!”
  “请军帅速速离城!”林英也跪下来,“我等愿为军帅死战!”
  “请军帅速速离城,我等愿为军帅死战!”城头上,百战军尽皆俯身而跪。
  李从璟终于转过身,看着身边的这些人。
  百战军,军情处,熔铸他一生心血,倾注他无数感情与期望,而如今,在危急关头,他们没有让李从璟失望,他们宁愿死战,也要护送他这个吃了败仗的军帅,安然离城,去重振旗鼓。
  这是忠诚,更是感情。
  李从璟喉咙硬如磐石。
  生死之交,沙场之义,其魅力非当局者不能体会。
  “尔等对本帅之情,本帅感念!”李从璟开口,声音有些走调,他忽然大笑,笑声洪亮而豪迈,中气十足,满含汉子气概,“但你们以为,此战我已经败了吗?”
  “本帅告诉你等,本帅没有败!不仅没败,而且胜券在握!”李从璟笑意不止,而且笑得愈发开心。
  众人皆抬起头,看鬼一样看着李从璟。
  他们的眼神都在很坦白的告诉李从璟:我觉得你已经疯了。
  李从璟手指城外,昂然道:“你们俯下身,所以看不见,那就让本帅来告诉你们,我之援军,已到!”
  众人这才震惊起身,连忙看向城外。
  一人飞奔而至,在李从璟面前俯身而报:“启禀军帅,彭将军排阵,郭将军破敌,仅一照面,斩杀阻截大军之梁军将领两人,梁军望风而逃。现,大军已到,属下特来禀报!”
  桃夭夭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城外官道上,密密麻麻的百战军新军冒出头来,在两名骁将带领下,正要杀向梁军军阵。
  李从璟哈哈大笑,“彭祖山、郭威,本帅之福将也!”
  说罢,看向众人,撇嘴道:“我有军情处散布怀州、孟州全境,便是有梁军试图截杀我援军,援军也可事先知晓,从容应对!以彭、郭二将之智,焉能不知火速来援之紧要?!”
  “戴思远,名将,能人,那又如何?”李从璟看向城外,“他一人,如何抵挡我煌煌军威?”
  众人拜服,纷纷抱拳,“军帅英明!”
  ……
  百战军新军到达之时,正是城外战场局势胶着之际,彭祖山和郭威领军杀入阵中,以猛虎搏兔之势、秋风扫落叶之举,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