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幼崽保育堂-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次燕洵弄个什么什么节,总能引来许多人,有些公子就会趁机跑去见自己心仪的哥儿或者姐儿,这都成套路了。
  不过这回来的孩子最多。因为平日里宋飞凉几乎不露面,这回很多大户人家都是冲着宋飞凉来的,穷人家的孩子是冲着晌午要给的大包子来的。
  “来了!”有人站在马车上眼尖的看到学堂里面有人出来。
  “是谁?是谁?”许多人都赶忙凑过去看。
  但也只有站得高的,站在门口的人能看到,学堂里面跑出来一群孩子。
  由小尤儿打头,身后带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远了看好像印了花,近了看便能看到衣裳上面的幼崽图案。
  “马车不准进,马也不准进,有专门的人照料。”小尤儿道,“带孩子的优先过来排队,没带孩子的后面等等啊,今天毕竟是孩童节,孩子最大。”
  小尤儿带着孩子们散开,帮着指挥。
  骑着马的公子赶忙下了马车,暗搓搓的等着那边马车上的人下来。
  果然过了不多一会儿,马车上的哥儿下来了,那公子赶忙凑过去,笑嘻嘻的说话。
  这些大户人家的主子们此时都没有怨言,也没觉得自己跟寻常百姓一起进学堂掉价,甚至也没有人因为小尤儿呼喝而生气。
  因为小尤儿是燕洵的亲传弟子,而燕洵谁敢惹?
  敢惹燕大人的现在坟头草都一尺多高了。
  不过虽然不敢惹,但闲话还是要说一些的。
  几个谢家庶出的公子凑到一起占了会地方,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的人听到。“不知传言是真是假,燕大人当真在边城虐待军户,试图瞒天过海?”
  “咱们没有证据,也只是猜测,不过空穴不来风,燕大人肯定做了什么吧。”
  “我听说皇上把边城的田地都给了燕大人,现如今边城那般凄凄惨惨戚戚,燕大人有负皇恩啊。”
  “燕大人怕是忘了,这天下,还是皇上的天下,不是他燕家的天下啊。”
  “咱们可不能乱说话。”
  几个庶出公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也不管周围的人反应如何,自己倒是说的十分高兴。
  有些在别处也听过这种话的人都不由得为燕洵捏了一把汗。
  也有许多人都默不作声,等着看燕洵的反应。
  有心人都能看出来,这家学堂一旦建成,到时候对京城甚至是天下私塾、族学、家学都会是很大的冲击。
  等秋天院试一开,幼崽们肯定都会摇身一变成为秀才。
  没人怀疑幼崽们考不中,甚至很多人都觉得要不是燕洵把第一的位子给扯了,恐怕这小三元还真就得在幼崽们当中产生。
  县试、府试,第一名都空着,后面明晃晃的都是幼崽们的名次,真正的案首虽然都没有,但考中的人也都不会觉得那应该是自己拿案首。
  原先河那边的保育堂学堂,现在更名为保育堂第一学堂,在里面上学的孩子们都变化巨大,京城百姓可有好些日子都津津乐道:那些孩子会出来给铺子做宣传赚钱,还会去商场帮忙擦玻璃等等,同样也都是赚银钱的。
  那些孩子很会说话,又懂礼数,从来都不会无理取闹,惹得不在商场里的铺子也会请他们帮忙。
  第一学堂的孩子们早已声名远扬,很多世家早就捉摸着把自家孩子送去,嫡出的不舍得,庶出的也行,可人家学堂几乎不收外面的人,只收作坊里一些人家的孩子。
  如今孩童节就在第二学堂办,很多人都是打算来一边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见见宋飞凉,再就是打听打听这个第二学堂的入学标准是什么。
  燕洵一直没露面,很多人想找都找不到他。
  学堂太大了,前面有巨大的广场,后面竟然还有个巨大的空地,说是叫什么操场,专门给孩子们玩的。一栋那栋水泥楼是给孩子们上课用的,还有一些水泥楼则是给教书的先生住的,有专门停放马车的地方,也有专门的马厩。
  在马厩不远处,还放着十几辆铁驴。
  “那是将来给教书先生配备的,除了铁驴还有怀表,方便看时辰呢。”小尤儿见有些人好奇的凑到那里,便多说了几句,“宋先生快要出场了,你们还不快去?”
  那几个人赶忙往回跑。
  宋飞凉果然上了台,他身前是笔墨纸砚,身后是一副空白的画。
  穿着儒生长衫,胡须打理的一丝不苟,背着手,一手拿着毛笔,一边很随意的画一边很随意地说:“我听有不少人说燕大人做错了事。”
  台下一片哗然。
  当初刚有豆腐的时候,宋飞凉连写三首诗,称豆腐为三日鲜;后来读书节,宋飞凉还亲自上场。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宋飞凉跟燕洵关系匪浅,此时一看,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宋飞凉毫无所觉,继续说:“台下的孩子们都听着,捕风捉影之事万万不可取。御史台能够闻风上奏,想弹劾谁就弹劾谁,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御史。咱们不是御史,就不能闻风上奏,凡事得讲究证据。”
  所有孩子都认真听着。
  哪怕是没读过书不识字的孩子也都知道,宋飞凉是大秦首屈一指的诗圣,他念书念的好,写诗写得好,学问做的好。
  没有人不想成为宋飞凉,也没有人能成为宋飞凉。
  “燕大人去边城那么久,咱们虽然去不了,但总有人去了又回。火车上的技术工匠,边城的军户和道兵,总能找到蛛丝马迹吧?”宋飞凉画完最后一笔,转身,“我要去找找证据,燕大人,你可别怕了,偷摸着销毁证据啊。”
  说完,他便大步下台。
  台上的画是大秦有名的山水风景图,波澜壮阔、险象环生,十分震撼。
  有人回过神来,想要出钱买这幅画,便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跑上去把画抬走,小尤儿冲上去大声说,“宋先生说这画是给学堂的。”
  这时候大家忽然又反应过来:不管燕洵做了什么,这个学堂是真的建成,且能造福百姓。
  台下及不起眼的地方,燕洵遮着脸,和镜枫夜一起坐在一个长凳上。
  他抓着镜枫夜的手,小声说:“你说现在会不会有很多人都在找证据?”
  “大人身正不怕影子斜,哪来的证据。”镜枫夜低声道。
  燕洵摇头,“我影子没那么正,还是能找到证据的。”
  绿棉花。
  除了种绿棉花的方法残忍一些,其余的事,燕洵无愧于天,无愧于地,对大秦百姓也问心无愧。
  他经得起所有人一起寻找证据,也经得起所有人一起质问,所以他才会提议让宋飞凉那样说。
  乱传谣言,捕风捉影之事,闹得小可能是无伤大雅的玩笑话,闹得大了,到时候收不住,那可就不是简单一句玩笑就能解释的清楚的。
  很多人都被宋飞凉的话启发,果真去找证据。
  更有一些人觉得宋飞凉这话的意思是,燕洵可能真的做错了什么,真的有证据!
  这世上哪有那么完美的人?燕洵到现在都没有半点瑕疵,很多人都觉得这不是真的。昔日大秦先皇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但也要小毛病呢,脚臭。
  据说先皇脚臭能熏三十里,在场之人五一不屏息不敢喘气。
  燕洵有什么瑕疵?
  长得太好看,太良善,做的好事太多?但也没有好吃懒做的人赚他的便宜,且他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啊。
  难道要说燕洵领着幼崽们造出火车,那庞然大物跑起来的声音太大,影响铁路两边的人睡觉吗?
  谁要是真敢这么说,保准下场比贾不甄还惨!
  不过也有人机灵,当即把消息送进宫里。
  皇帝震怒,因为就连他都不知道边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战报上的寥寥数语,记录歼灭的铁爪鬣狗妖数量,以及损失等等。
  皇帝觉得自己不应该成为孤家寡人,又害怕成为孤家寡人,对边城彻底失去控制,他怎么能不震怒!


第119章 
  孩童节旨在教化,是皇帝以前想做又没有做成的事,他不会阻止。
  保育堂第二学堂更是旨在教化,皇帝同样不会阻止。
  学堂最大的矛盾也不过是寒门学子有机会出人头地,可能会占了世家子的名额。但学堂里世家子一样可以进去,且能学到天下所有教书先生都不会的学识,如此一来,便也没了矛盾。
  世家子定然不会承认若是自个儿跟寒门学子一起学还会撵不上,这样岂不是说世家子比不上寒门学子,定然不能是这样。
  孩童节那天,幼崽们最后露面,演得还是过年时演的杀妖的那场戏。
  坏妖怪要吃人,好妖怪上去杀坏妖怪。
  可怜的妖怪幼崽最终找到自己的同伴,大家一起有了温暖的家,一起杀坏妖怪,一起得了战功。
  孩子们看得热血沸腾。
  皇帝不停地叹气。
  “当初鸿胪寺幼崽门都不能出,现在不但能随便出入,甚至还去了边城。”皇帝哀叹道。非但如此,燕洵手底下还多了一些来历不明的妖怪幼崽,皇帝接连派密探出去都没打听到有用的信息。
  燕洵手中的秘密越来越多,早就控制不了了。
  “边城啊。”皇帝仿佛苍老了十岁,他开始后悔把边城的田地都给了燕洵。
  无论何时,边城都是最重要的存在,因为这关系到妖国,关系到整个大秦的安危。
  “皇上,杨小将军想要觐见。”张瑞凑过来低声道。
  “快让他进来!”皇帝立刻来了精神,见张瑞走到御书房门口,皇帝又赶忙道,“朕今天不见任何人,御书房也不要让任何人进来。张瑞你安排下去,不要让旁人看到杨琼。”
  张瑞低声应是。
  很快,御书房前面的侍卫换了一批,宫里大大小小的太监都得了叮嘱,不能随便乱走,否则若是被发现在不该在的地儿,那就别想着活过明日。
  杨琼一路低着头,拐了许多弯,路上只能看到前面张瑞的衣角,旁的什么都看不到,连声音都没有。
  进了御书房,杨琼赶忙跪下。
  “爱卿快快请起。”皇帝亲自扶起杨琼。
  “谢皇上。”杨琼赶忙道谢。
  皇帝赐座,杨琼坐下,这才说起边城之事。
  “燕洵胆大包天,对铁爪鬣狗妖太残忍,现在妖国还不知道。”杨琼道,“皇上,燕洵德行有失,微臣要弹劾他!”
  铁爪鬣狗妖每年都会出现,边城道兵日日夜夜都不敢停歇,每每都是疲于奔命。
  一块绿色的棉布呈上来,皇帝拿起来仔细看了看。确实柔韧轻便,只是种棉花的法子太残忍,若是让那些顽固的文臣知道了,怕是要口诛笔伐一番。
  方法确实残忍,有违大秦君子之道。
  皇帝有些兴奋,当然也没忘了奖赏杨琼,特地派人偷摸着送他出宫,皇帝自己则是一边看着绿棉布一边沉思。
  棉布是好的,皇帝不想失去,但是燕洵既然敢做那样残忍的事,就应该承担后果。
  孩童节一天热闹过去,燕洵和幼崽们在马车里汇合,一起回保育堂建设。
  “大人,咱们真的要送学子服吗?好多银钱哩。”长毛幼崽掰着手指头算,“一个孩子就得送一年至少四套学子服,单衣和棉衣各两套,方便他们换洗。”
  “印有幼崽花样的布料以后不卖了。”燕洵道,“回头我给松哥儿他爹退一些银钱就成。其余的布料送去商场上架,价钱统一……”
  虽然棉布和丝绸价钱都是统一的,但是也有不一样的选择:可以直接买了布就走,这样花钱最少;也可以请裁缝量身,用缝纫机缝,这样收的银钱要多一些;还可以派下人来商场,会有裁缝专门带着布料和皮尺上门,这样收的银钱最多。
  燕洵笑眯眯的说,“咱们不卖布料,卖的是服务。”
  “王真儿那些人肯定会花大钱。”利爪幼崽道,“大人,那咱们是不是还可以专门帮他们设计花样,天底下独一无二的花样,但是收钱最贵。”
  “好主意。”燕洵笑着点头。
  燕洵和幼崽们有说有笑的回保育堂建设,京城却忽然炸开了锅。
  许多人都开始传言:燕洵在边城折磨铁爪鬣狗妖,惨无人道,德行有亏。
  所有人都说的有鼻子有眼,好像自己亲眼看到似的,更有人说边城到处都是证据,只要去看一眼就能一清二楚。
  “铁爪鬣狗妖没有嗜血鱼妖那么凶残,只要杀了就行了,完全没必要折磨。”
  “他今天能折磨铁爪鬣狗妖,明天就能折磨妖怪幼崽,后天就能折腾咱们。”
  “手段比大理寺刑狱都残忍!”
  “你们都还不知道吧?那棉花种子不知道怎么处理,竟然种到铁爪鬣狗妖身上,谁知道什么时候不会种在咱们身上!”
  “那商场里的棉布还敢买吗?”
  “你们去买,反正我不敢。”
  一些自认为发现真相的人大晚上不睡觉,呼朋唤友的说这个事儿。
  “宋飞凉说要找证据,这个事儿证据肯定跑不了。”
  “第二学堂去不去?谁还敢去?”
  “学堂关他什么事?反正我家孩子得送去。”
  大家都不敢说燕洵的名字,甚至妖怪幼崽都极少提起。
  第二学堂好处太多,即便是有了这样的传言,也还是有不少人都打算把孩子送进去。更多的人还是觉得燕洵敢在边城那般行事,在京城肯定不敢,这里到底是天子脚下,任何人都兴不起风浪。
  几乎是一夜之间,满京城的人仿佛都知道此事。
  第二日,就连在家带孙子的老太太都知道这个事儿了。
  张瑞得了外头的消息,赶忙跑回来汇报。
  皇帝正在吃早膳,清粥小菜豆腐汤,还有一碟红油豆干,几个炸地金黄的面果子。不算精贵东西,但口味极好,皇帝接连吃了许久都没吃够。
  “当真?”见着张瑞点头,皇帝又是叹气。
  他还没想出对付燕洵的法子,外面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明明杨琼秘密进宫,不应当有人知道此事才对。
  皇帝猛然醒悟,“边城还有人。”
  张瑞低着头不敢说话。
  原来边城是卫守城镇守,战报都中规中矩,边城也没出过大事。现在换成是杨叔宁,皇帝也很放心,杨叔宁绝对忠心,肯定不会自己耍小把戏。
  不过皇帝仍旧把自己的昔日发小派去,觉得这样能更放心一些。
  “你安排人去查查。”皇帝低声道。
  张瑞赶忙答应着。
  他贴身伺候皇帝这么多年,更是知道许多秘密,此时皇帝虽然没明说,但张瑞能揣摩出来:皇帝的意思是查所有人,但重点是查裘保。
  裘保是跟皇帝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伴读,这么多年对皇帝的帮助只多不少,甚至为皇帝出生入死过,只是一旦帝王起疑,并不会因为昔日感情而迟疑。
  宫里的动静能瞒过世家,甚至能瞒过后宫,但是瞒不过大理寺。
  密探刚出宫的时候,北齐就知道了。
  小院中,捕快们坐了一圈,当中光明幼崽和宝宝坐在小板凳上。
  忽然宝宝猛的站起来,在板凳上走来走去,还背着手,一脸严肃。
  宝宝穿着跟幼崽们同样款式的衣裳,不过他个头太小了,印有幼崽矮胖模样的衣裳,上面只有两个三个幼崽矮胖形象。
  为此幼崽们特地给宝宝缝了更多衣裳,确保他有所有的幼崽矮胖形象。
  今天宝宝穿的衣裳印有对他来说很大的光明幼崽和弹弹幼崽形象,衣服和裤子都很板正,早晨换衣裳之前宝宝特地自己熨烫了一遍。
  “哥,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做点什么。”宝宝板着脸道,“皇上没让我师傅查案,是不是不信任我师傅了?”
  “咱们要把线索放出去吗?”光明幼崽扭头问捕快们,一遍伸手拍拍宝宝的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