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幼崽保育堂-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那小孙子啊……”黄侍郎就打开了话匣子。
  黄家子嗣不丰,尤其是黄侍郎孙辈,总是生一个夭折一个,要么就直接生不下来,这都成了黄侍郎的心病了。
  正巧黄家又有个媳妇怀了身子,从确诊开始就天天看大夫喝保胎药,就这还是不放心,因为以前的那些孩子都是这样照料的,可到最后还是没能保住。
  恰巧当时王真儿的一个小弟也是刚出生的时候有些毛病,王家当机立断,御医都没叫,直接快马加鞭的送去保育堂医馆,那孩子在保育堂医馆住了很久,再出来的时候眼瞅着就跟寻常小孩一样了。
  消息传到黄家,黄侍郎就想着,自个儿那点心病还能有孙子重要?
  去保育堂医馆看诊!
  于是黄家儿媳就去了保育堂医馆,到那儿一看,直接傻眼了。
  从进大门的时候就能看到挺着肚子的妇人和哥儿,等着打听到看诊的地方,一进去,那么大的屋子里全都是挺着肚子的妇人和哥儿,乌央乌央的一大群人。
  可来都来了,还能回去?
  咬咬牙,上前排队。
  等轮到黄家儿媳妇,她进去一看,见着看诊的是个年轻大夫,顿时就有些不自在。
  年轻大夫年纪不大,看着是个小哥儿,帮着把脉一会儿就道:“你这个我暂且看不了,得喊师傅来。”
  “好。”黄家儿媳妇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治不好的病,当时都不敢喘气了,又心疼自己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眼泪那是哗啦啦的流。
  好在师傅很快来了,年纪略微大一些,约莫中年的样子。
  “胎儿有点大,你这怕是不能顺产。”中年大夫果断道,“从今儿个开始就住院吧,回头我找师傅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师傅主刀,你这个情况很少见……”
  “我……”黄家儿媳妇不懂,还以为出啥大事了。
  那中年大夫很快风风火火的走了,他忙得很呢。
  年轻的大夫领着她去安顿,就解释道:“你这种情况算不上什么,只要孩子是好的,就很好。不过建议你住院呢是想叫你过得舒坦一些,毕竟胎儿太大会压迫你的五脏六腑……你且安心住着就是,没有医药费就先不用拿,你这种情况必须得住院观察。”
  “我有钱,不是,我家有钱。”黄家儿媳妇赶忙说。
  黄侍郎做官这么些年,家中也是攒了不少银钱的,交个医药费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而且听说可以多给些银子,到时候保育堂医馆给多退少补,黄侍郎就直接拿出一锭金子。
  黄家儿媳妇就在保育堂医馆养着了,大夫每天来一趟,等着她肚子鼓起来,下床都不方便的时候,霍老来了。
  “不用再等了,现在就手术。”霍老道。
  “可月份不够啊。”黄家儿媳妇赶忙道。
  “等月份够了你的身子就撑不住了。”霍老冷哼,“黄家的事儿我才刚听说,否则非得去看看不成。黄家应该是遗传的缘故,胎儿都比较大,自然生产比较困难,就算勉强生下来也不容易存活,身上会受到很多损伤……”
  后面的话霍老就没跟黄家儿媳妇说了,是跟身边的中年大夫说的。
  很快黄家儿媳妇就给抬到另外一张床上,推着去了别的屋子。
  她眼瞅着一根针扎进来,往后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她再醒过来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身上轻轻松松,没有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了,她赶忙睁开眼,先是看到自己憋下去的肚子,又赶忙看向身边,想找孩子的身影。
  黄家以前出生的孩子都是活不过几天,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她还能不能见自己的孩子一面。
  “那边。”年轻大夫也在,见着黄家儿媳妇到处找,就指了指另外一边,“现在孩子还得放在恒温箱里养着,不能抱出来,我估摸着小半个月就差不多了。原本你可以去外面养着,是黄大人说你是家里的功臣,特地叫你在这里养着。”
  病房跟病房也是不一样的,这边的病房是单独的,还有大夫守着,虽然大夫不一定能用得上。
  年轻大夫帮黄家儿媳妇把脉,满意道:“恢复的很好。”
  黄家儿媳妇根本没坐月子,就是在病房里住了一个月,每日里吃的用的都是专门的,身边伺候的是个年轻的姐儿,干活干脆利落,就是话不多,怎么问也不说话,黄家儿媳妇想给打赏也不要,逼着给银子还直接急了。
  等着从那间病房里出来,连带着孩子也跟着出来了。
  到了外面的病房,这才能跟黄家人真正的见面。
  开膛破肚生出来的小孩儿白白胖胖的,喜欢攥着小拳头睡觉,有时候睁开眼睛看到人还会笑,看上去健健康康,半点毛病都没有。
  *
  “大夫说我家是什么遗传,还是隔代遗传。”黄侍郎就说,“那个听不懂,不过我那孙儿现在已经能会自己翻身了,半点毛病都没有……”
  “你孙儿……”胡跃群傻眼了。
  这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最后就说了个孙儿,跟边城有什么关系?
  黄侍郎就说,“保育堂医馆是燕大人的。那开膛破肚生孩子的法子,也是燕大人提出的。胡大人啊,我这一把年纪了,早就活够了,可我孙儿年纪还小着呢,眼瞅着还有几个小辈媳妇都怀上身子……”
  所以叫他跟燕洵作对,他是吃饱了撑的。
  马儿忽然打了个响鼻,也不知道是不是赞同黄侍郎的话。
  “胡大人,等你需要看大夫的时候就知道了,燕大人虽然很多事都跟咱们对着干,可他总是有道理的。跟燕大人对着干有什么意思,何不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呢?”
  “那保育堂医馆可是好地方。瞧见我现在的身板没?就是去那边一个叫什么老年中心的地儿,给点银子就有大夫教着怎么锻炼,身上的老毛病是半点都没的……”
  所以黄侍郎成了保育堂医馆的常客,他不但带领全家来保育堂医馆看病,还让同僚也来。
  “这……”胡跃群眼瞅着黄侍郎到了前面,他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还以为黄侍郎跟燕洵有仇,这回去边城定然要借题发挥呢,谁知道黄侍郎变了个人似的,比谁都维护燕洵。
  *
  边城这边算计着日子,估摸着京城来的功曹马上就快要到了。
  燕洵就派出一小队道兵,每天都去路边等。
  等终于见着这些功曹的时候,前来迎接的道兵都看傻了眼。
  来边城的功曹啥样的都有,可就是没见过这全都是老头子的啊。
  可甭管咋样,功曹来都来了,难道还能质疑他们的身份不让去边城么?道兵还是得接了他们回去。
  路上黄侍郎就问道兵:“燕大人呢?”
  “找燕大人何事?”道兵瞬间警惕,他早就听说了,这些功曹可能都来者不善,且极有可能针对燕洵。
  而这个道兵恰巧曾经见过黄侍郎,知道他当初是如何阴阳怪气对付燕大人的,这会子便直接板起脸,不打算跟黄侍郎说话!
  “找燕大人道谢。”黄侍郎脸上露出笑容,又开始絮叨自己那个小孙儿,“我那小宝贝疙瘩,哎呦……”每回说起来,黄侍郎都忍不住笑。
  “多亏燕大人啊,要不……”黄侍郎当真是无限感慨。
  竖起耳朵听黄侍郎说完,道兵也不板着脸了,就小声跟黄侍郎说,“黄大人,燕大人就在边城呢。不过燕大人说了,这回论功行赏他不参与,幼崽们也不参与,你们只管给道兵计算战功,再给裘将军计算战功就是。”
  “为何?”黄侍郎皱眉,“妖怪攻城,且还有大妖攻城,燕大人定然不会坐视不管,那群小幼崽我了解,他们定然是上战场立功的!”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哪怕是没有证据,黄侍郎也坚定的这么认为。
  “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道兵就说,“先进城吧。”
  “定然是燕大人不想跟某些人计较!”黄侍郎振振有词,“燕大人就是太心善,又心软,总想着退一步再退一步,却不知道这世上有些事,哪能退……一退再退,哪还有路退!”


第481章 
  这些个老头跟当初的年轻一辈可不一样。
  他们十分谨慎; 进城以后极少言语,骑着的虽然都只是普通马匹,不是战马; 可也稳稳当当,半点不见惊慌。
  “各位大人准备去何处歇息 ?”道兵问。
  “这……”几个老头对视一眼; 都没说话。
  胡跃群眼珠转了转,走到贾经身边问; “贾大人; 您看……”
  他这是不安好心,想让贾经出头。
  有几个老头都觉得这样不妥当; 可一想到这一路上贾经很多时候都不讲究,下榻驿站的时候还想买些下人伺候,平日里又最会享受,花的银钱是最多的,招惹上的不少有心人,要不是他们这些老头子心眼多,机灵,路上还不知道出多少事。
  于是原本几个打算出声的老头也不出声了; 就让贾经做这个出头鸟。
  “去哪?”贾经就瞥了眼远处的一栋栋水泥楼。
  京城也有水泥楼; 其中鸿胪寺的水泥楼最为出名; 到现在还有不少学子经常去附近光顾,不但如此; 他们还要赋诗几首; 专门找小童誊抄、传唱; 看看自己能不能跟着这鸿胪寺的水泥楼一块儿出名。
  而京城边城的巨河另外一边,也有许多水泥楼,贾经去看过。
  只不过他看的水泥楼跟幼崽们建的水泥楼不一样,是官府那边建的,里面一个个小格子,那么点儿地方住一大家子人,有些人家一点都不讲究,直接在屋子里吃喝拉撒,弄得埋里埋汰,实在是进不去人。
  贾经还没靠近就受不了了,就觉得这水泥楼实在是太埋汰,他看不上。
  于是贾经冲着道兵拱手,像模像样的说:“且去边城大营吧 。”
  “什么?”胡跃群吓了一跳,“去边城大营?”
  那些个水泥楼他虽然没有靠近,也看不清楚那些玻璃窗后面究竟是什么样,可他早听胡如说过火车站里面的情形,知道那里面的屋子小是小了点,可十分干净整洁,用的被褥、衣裳都是极好的,拿到京城去不知道要多少银钱才能买到。
  且火车站里面有个大饭堂,跟着吃大锅饭也行,单独出银钱叫里面的厨子单独烧菜也行,吃的那都是极好的,不比在京城的日子差。
  尤其是现在天冷,火车站里面定然是暖暖的,待在屋里都不需要穿棉衣,只需要穿单衣即可。
  那么好的地方偏偏贾经不去,要去边城大营?
  “请。”道兵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倒是觉得这位贾大人也没有传闻中那么讨厌了。
  是了,有关这些功曹的身份早就已经传到边城,出来迎接功曹的道兵全都知道。这事原本寻常,只是这回来的全都是老臣,道兵这才格外注意。
  引着他们进了边城大营,道兵直接领着他们到早就准备好的帐篷里。
  帐篷是早就准备好的,里面的被褥也全都是新的,只不过没有床,被褥全都铺在地上,帐篷当中用石头简单的垒了个灶台,里面烧着煤,上面坐着一个铁壶,正在咕咚咕咚的冒泡,水已经烧开了。
  围绕着灶台摆着一圈桌子,看上去虽然没那么好,可也比没有强。
  “不错、不错。”贾经在帐篷里转了一圈,对于这迥异于京城的帐篷十分满意,他也正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感觉呢。
  胡跃群板着脸上前抹了把被褥,见着都是新的,且十分柔软,这才微微点头,可脸色也还是不好看,这里再好又怎么能比得上火车站的水泥楼呢。
  偏偏贾经很满意,还拿出银子打赏道兵。
  道兵不要,“各位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喊我等。”
  说完他赶忙跑了,倒是觉得这些老头没传闻中那么难以对付,尤其是贾经,看着虽然有些不像话,可出乎意料的好打发。
  来都已经来了,再说别的也迟了,几个老头只得分别挑选自己的被褥,把行囊放上去,又都凑到灶台旁边烤火取暖。
  “今儿个歇息一天,明儿个就把战功定下吧。”胡跃群哈了口气,不悦道。
  “成。”贾经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胡跃群看了眼其他老头,又说:“不知这回燕大人会不会插手此事,咱们毕竟势单力薄,还是得想法子提前见见裘将军才行,可别到时候咱们这一把老骨头都撂在这儿。”
  说话的时候胡跃群就下意识去看贾经和黄侍郎。
  黄侍郎猛地站起来,也不说话,大步走到帐篷门口,冲着外面看似保护他们,其实也是监视他们的道兵说,“小兄弟,老夫要求见燕大人,你给我带路。”
  “见燕大人?”道兵挑眉,“这恐怕不行。”
  “怎样才能行?”黄侍郎一副誓不罢休的架势。
  “这……”道兵犯了难,便低声道,“这事儿我做不了主。”
  “去找能做的了主的人。”黄侍郎道。
  他今儿个是一定要见到燕大人,其一是要对过去自己的所作所为表达歉意,其二是要向燕洵道谢,他们家的那个什么遗传病,虽然在保育堂医馆的大夫眼中看来根本不是病,可对于黄侍郎来说,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故而对于燕洵,黄侍郎心中的想法已然是完全变了。
  他迫不及待要见到燕洵,要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和喜悦,哪里还有半点恨意。
  而很快道兵再次回来,看着黄侍郎的眼神带上了一种看自己人的热切,甚至是连语气都变了,“黄大人,您现在就可以去找燕大人。已经往那边送消息了,燕大人很快就能知道。”
  “真的吗?”黄侍郎赶忙整理自个儿身上的衣裳,又冲着道兵拱手,“多谢。”
  “跟我来。”道兵赶忙道,“那边有铁驴,我骑铁驴带黄大人,更快一些。”
  铁驴别看只有两个轮子,可跑起来其实很稳当,也很快。
  黄侍郎家中就有一辆铁驴,是他想法子从保育堂医馆那边找到宝宝,又排队等待许久,这才得了那么一辆铁驴。那可是家里头的宝贝疙瘩,不但家里的年轻小辈喜欢骑,就是黄四郎也经常骑着出门,那是相当溜。
  快要靠近水泥楼的时候,道兵赶忙停下。
  黄侍郎不慌不忙的从铁驴后座上跳下来,仔细的整理身上的衣裳,冲着道兵拱手道:“多谢。”
  “客气。”道兵同样拱手,“黄大人,请……”
  边城的这栋水泥楼模样跟京城鸿胪寺那栋水泥楼一样,就连外面墙上画着的花纹也一样。
  不过京城的那栋水泥楼按理说是鸿胪寺的,虽然除了燕洵和小幼崽们也没人敢靠近,而边城的水泥楼则是完全属于燕洵,任何人都不能置喙。
  黄侍郎仰着脸上上下下的看着水泥楼,见着那墙外的一些战斗痕迹,顿时眼眶就湿润了,燕洵和幼崽们在边城的日子看上去并不好,不但很危险,甚至是连他们住的地方都受到了波及。
  这让黄侍郎一下子就觉得心里头难受起来,他想着京城的那些满脑肥肠的人对边城指手画脚,想着那些一心想把燕洵拉下马,好自己出出风头的胆小鼠辈,心里头就愈发的难受起来。
  不应该那样啊。
  不应该啊。
  凭什么那些人待在最安全的大后方大言不惭的指手画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自己若是来了边城就能比燕洵更强呢?凭什么?凭借他们的无知吗?
  水泥楼中。
  蛋弟弟趴在玻璃窗后面,胖乎乎的脸蛋压在玻璃上,弄得扁扁的,小鼻子看着跟猪鼻子似的,“蛋巨巨快来,是黄大人来了。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黄大人,当初他来边城的时候,那可是嚣张不可一世的……”
  另外一边燕洵郑重其事的换上官袍,亲自出来迎接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