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重生后黛玉发现她被坑了-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台上仍是漆黑,正中心是一个八卦阵,八卦阵的中心有一凹槽,形如玉凤。
  蓝元汀道:“这便是另一把锁了。”
  黛玉上前将玉凤扣上,轰然又开一门。
  黛玉和乌君并入,刘大光紧随其后,被蓝元汀一把拉回来,怒道:“逆贼,在我蓝家的地盘上,哪轮得到你先走?”
  刘大光盯着蓝元汀,冷冷的道:“这是大吴的地界儿。”
  说着将抬脚迈入,他的随从紧跟着,还撞了蓝元汀几下,气的后者怒红了脸。
  与先前不同,这个门进去之后便是光明一片。仔细看,不是蜡烛,而是大殿之内嵌满了会发光的明珠,将整个大殿照的亮如白昼。宫室很大,正殿、偏殿、练兵场、花园俱全,十分奢华,其中珍宝自不必说,看得人眼花缭乱,还有许多书籍、尺牍。
  蓝元汀一进来便疯狂的找能令蓝氏延续国祚的宝物,刘大光嗤之以鼻,道:“骄奢淫逸,蓝家的祖宗便是如此,还真是一脉相传。”
  蓝元汀忙着找宝物,已听不见刘大光的嘲讽了。
  疯了,蓝元汀这是疯魔了,黛玉想。
  她一进入地宫,便感到一股子若有若无的力量在召唤着她。循着这股子力量,她穿过重重宫室来到一个大殿。大殿内供着一件琉璃器皿,下面有香炉、跪褥等,那若有若无的召唤就来自那里。
  黛玉走近,伸着头一瞧,才发现琉璃器皿前有一个金牌,写的是:蓝氏至宝。
  正要凑近细看,蓝元汀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一把抢过金牌大笑大叫道:“找到了找到了,苍天有眼!多谢祖宗,我蓝家复兴有望了……”
  说着一把抱起琉璃器皿,低头一瞧,不由大惊,连呼:“不可能不可能!”
  刘大光看了一眼,大笑道:“原来所谓能延续国祚的至宝就是一根小草,哈哈哈……”
  里面却是一株小草,还是一株摇曳婀娜的小草。
  黛玉喜出望外,蓝元汀则是气愤失望交加,举起琉璃器皿就要摔。
  “住手!”黛玉大喝,同时放出藤条将玻璃器皿抢了过来。不顾在场诸人诧异的眼神,她道:“刘大光,劳烦你将外面的段小超送回陆州。蓝氏血脉所剩不多,我走以后,望你能网开一面留蓝元汀一命。记住,对百姓好一点,你一定能成为流芳百世的好皇帝。”
  说着又看乌君:“一定要找到我!”
  言毕,一把将琉璃器皿拍碎,握住仙草消失在人群之中。
  

  第31章 红楼小丫鬟一

  “泠玉!”一个穿红着绿看起来十七八岁的丫头掀起厚重毡帘从屋内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肉粥; 大声的喊人。
  泠玉; 也就是黛玉小跑着走来,道:“姐姐有何吩咐?”
  “把这碗鸭子肉粥给两位姨娘送去,就说是太太赏的。”那丫头道。
  黛玉答应一声便接过托盘捧着出了院门。
  “唉……”她重重的叹了口气。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她回来了; 回到她原本的世界已三天了。却没成为她自己; 而是变成母亲院里的一个三等小丫鬟——泠玉。时间点是父亲而立之年、母亲二十又八岁的时候; 而她; 林黛玉,要在五年之后才出生。
  这个时候他们全家还住在京城的宅子里。
  林父姓林名海,表字如海,原是勋贵之家,祖上曾袭侯爵,原本该袭三世,至其父圣上额外开恩多袭了一世,至林如海便从科举出身了。
  黛玉还记得父亲酷喜读书; 十七岁便中举; 二十岁即进士及第,以探花的身份入翰林院为编修; 到如今三十岁,已做到国子监司业兼东宫侍讲学士。
  翰林院编修为从六品,国子监司业为从四品,官职虽都不算很大,但与皇家来往密切; 既清贵又有实权,未来前途无量。
  上一世,爹爹已外放盐政,若非突然横死扬州,待任满回调,便该入内阁了。
  不管如何。如今,既然她回来了,便不会让那样的悲剧重演。
  想到这里,她不免又有些郁闷。
  三天,整整三天了。
  跟母亲日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喝着同一口井里的水,却连个照面儿都没打。冬日天寒,母亲这几日身上有些不大好,懒进饮食,三天了,屋门都没出一下。她一个三等小丫头,除在外面干一些洒扫、跑腿儿的活儿,是没资格进主母屋内的。
  而且乌君也一直没有消息。
  虽然仙人说乌君跟她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早晚会找来,但她还是免不了挂念。
  柳姨娘和林如海的另一方妾室钱姨娘都住在西跨院。
  柳姨娘长相出挑些,口齿也伶俐,原是黛玉之母贾敏的陪嫁丫头,后因贾敏多年无所出便提了柳氏为妾。毕竟妇人无所出总是一件不好的事,若等公婆塞人,就不好看了。
  谁知柳氏侍奉了几年,肚子也不见动静,林老太太又将自己身边的丫头钱氏指给林如海为妾。
  钱姨娘比之柳姨娘便略显粗笨了,林老太太看上她不过是因屁股大好生养。原本是寄予厚望的,谁知熬了两年,也没等来孙儿出生,老太太便怀着满腔不甘撒手人寰了。
  黛玉来到西跨院的时候钱姨娘在做针线,柳姨娘则在廊檐下坐着嗑瓜子。
  柳氏吐出一个瓜子皮,道:“霞儿接着!”霞儿便是她贴身服侍的丫头。说完,她看向黛玉,笑吟吟的问,“太太的身子好些了么?我正要瞧瞧太太去呢。”
  黛玉垂头道:“听屋里的姐姐说太太胃口还是不大好,只吃得下清粥。”
  柳氏用帕子掩了嘴,心道:若是胃口好了,这鸭子肉粥又如何轮得到我们?面儿上却是一脸关切着急的样子,拊掌道:“这可怎么好。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这胃口不好说起来是小毛病,可是干系重大呢。不行,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你叫泠玉是吧?”
  黛玉忙点头称是,只听柳氏吩咐:“你赶紧回去跟太太通个气儿,就说我换身衣裳就给太太请安去。”
  钱氏从柳氏问黛玉贾敏如何便拿着针线发呆,听到这里也忙放下针线道:“劳烦姑娘替我也说一声,我也去。”
  黛玉送了一碗鸭子肉粥,领了一个传话的差事,原以为能进去见母亲了,奈何大丫鬟只问了话,不让进去,说她还没资格进太太的屋子,那些话她们自会传达。
  黛玉第一次深深的体会到等级差别的伤害。
  从前她打小也是金奴银婢的被人服侍着,房内的婆子丫鬟加起来也有一二十人,她自认体恤下人,大小丫头之间虽分工不同,但她都平等相待,是一个很好的主子。她这一套管理方法,便是幼时母亲教导。可现在看来,主子虽是好心、一视同仁,难保下面的人硬要倚势弄权,欺压等级比她们低的人。
  有些事做主子的时候是体会不出来的,只有设身处地,才能理解其中的心酸。
  黛玉取了水去廊檐下为鹦鹉,不多时见柳氏、钱氏扶着丫鬟的手过来请安,在屋子里做了大半天不见出来,直到林如海来。
  从那抹清瘦俊逸的身影从院门闪过,黛玉的一双眼睛就注视过去,一心都扑在林如海身上,忘了手中还端着茶盅,“啪”的一声摔在地上。
  黛玉一惊,忙蹲下身子收拾。
  林如海走到她跟前,皱着眉头说了句:“怎么这样不小心?”
  这样熟悉的声音,多少年,多少年没听过了……爹爹!一抬头,眼眶里的泪水便收不住,淌水般的往下流,倒把林如海吓了一跳。
  “这是怎么了,委屈成这样,我也没说要罚你。”他背着手,有些疑惑的道。
  黛玉正沉浸在生死离别久别重逢的激动喜悦和相见不能相认的委屈压抑之种,只觉得心口又酸又胀又堵得慌,压根没听见林如海的话,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默默的流泪。
  林如海摇了摇头,叮嘱随从一句“莫要为难她”,进屋去了。
  贾敏正在炕上坐着和两个姨娘说话,率先看见林如海,正要起身相迎,林如海早摆着手道:“别动别动,好生坐着罢。你身子不好,不好好躺着,又做起来做什么?”
  一面说,一面早走到贾敏身边,扶她躺了。
  柳氏、钱氏跪在地上拜见,林如海摆摆手让她们起来,以太太身子不好需要静养为由,打发她们去了。
  “今儿还是懒进饮食么?还没精神么,腿还疼不疼?”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贾敏笑了。林如海褪了靴子上炕,贾敏便将头枕在他腿上,抬眼看着他深邃眼眸,柔声问:“今儿怎么这样早?”
  林如海理理妻子略显凌乱的鬓发,神色温柔:“下午太子殿下打猎,不必讲学,左右也无事,我就告了假回来。你这个身子也有一个月了罢,总吃不下饭如何能成,再找个好医生瞧瞧罢?”
  “你有人选了?”夫妻多年,贾敏对这个枕边人自然十分了解。
  林如海道:“已托人请了名医,只不是京城的,路途遥远,我就没跟你说。今儿我刚收到信儿,说两日后便到,我已派人去码头候着了。”
  想到夫君为了自己的身子日夜悬心、找关系请名医,贾敏心口便涨的满满的,情不自禁道:“你费心了,我……”我什么,后面的话却一时说不出来了。
  林如海握了她的手道:“不必说了,我都明白。”
  贾敏抿了抿唇,将头埋在林如海肚子上。
  真好,得夫如此,应该是天下女人们最大的幸福了。
  眯了一会眼,正在贾敏昏昏欲睡的时候,突听林如海道:“你院里的一个小丫头,没记错的话好像叫泠玉罢。”
  “嗯?”贾敏蹙了蹙眉头,却没睁眼。
  “我今儿见她,好像跟从前不一样了。她打碎了一个茶盅,我白问了一句,她就看着我一直流泪,我从未见一个女人哭成那样。看着也不像是害怕……”
  贾敏咕哝道:“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而已,胆小,打碎了东西怕主子罚,没什么的。”
  “不对……”林如海摸了摸胡子,“肯定不对,到底怎么回事呢……”

  第32章 红楼小丫鬟二

  两日后,林如海托人请的名医抵达京城。但是他一路舟车劳顿; 精神有些不济; 说是不能诊脉,便是勉强诊了,也未必准确; 耽误了病情; 倒不好。因此歇息一日; 到第二日养足精神才郑重其事的来正房大院问诊。细细诊过之后; 名医淡淡笑了笑,拱手贺喜,说贾敏不是生病,乃是害喜。因如今月份尚浅,且贾敏一向身子弱,脉息不显,所以先前的大夫未曾诊得。
  听到这个消息林如海先是大惊,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想他夫妻十余年; 前些年日日盼着能有个孩子; 为此寻了很多偏方,都没什么用处。别说贾敏; 连他那连个妾室都未曾怀得一男半女。近几年有些心灰,更是将那求子之心歇了大半,只好一切随缘。没曾想忽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他林如海的夫人有喜了,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是不是听错了。
  再三确认无误后; 林如海不免又是大喜,当即下令大赏全府下人。
  当然,赏赐最为丰厚的便是贾敏正院伺候之人。
  连黛玉这样干杂活的三等小丫鬟也得了一个装有两块金锞子的绣花荷包。
  贾敏多年来求子心切,菩萨拜了,各种汤药也吃了,却一直杳无音信,这才终日郁结惹了一身病。如今乍闻得有孕,当下喜极而泣,整个人精神为之一变,加之又有名医开方调养,很快便硬朗了起来。
  三日后黛玉就见她扶着丫鬟的手出门了。
  黛玉正在浇花,想上前,又有几分近乡情怯的意味。正咬着嘴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贾敏却走了过来,盯着她瞧了瞧,微笑道:“是有些不一样了。”
  黛玉没说话,倒是贾敏身边的丫头有些疑惑的道:“太太说什么,什么不一样了?”
  “她。”贾敏一挑眉看着黛玉,“前几日老爷说泠玉瞧着与从前不一样,我还不信呢,现在一看,还真是。究竟哪里不一样呢?你们瞧瞧……”
  黛玉有些拘谨的站着任凭那些打量的目光在她身上穿梭。她很不喜欢,以她的性子若是平常未必会忍着,可如今面前是她一向孺慕的母亲,不忍又能如何?
  众人瞧过,都说是有些不一样,但都说不出来究竟哪里不一样。
  贾敏笑道:“要不说你们没眼力呢,这丫头身上啊,多出来一股子气?”
  “气?”
  “什么气?”
  “何为气?”
  众人都疑惑。
  贾敏道:“是书香气。这身风韵,倒不像是个丫头,倒像是个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的知书达礼的千金小姐呢。”
  黛玉垂首道:“太太取笑我呢。”
  贾敏笑道:“这可不是取笑。我见的人也算多的了,什么公府、侯府,就连王府家的小姐也见过不小,要我说啊,你要好生打扮一下,比她们也不差呢。”
  黛玉用了别人的身子,多少有点心虚,唯恐被人看出什么端倪,忙解释说自己是大病了一场后想通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唯唯诺诺走路都低着头,所以看起来有点不一样而已。
  贾敏觉得这丫头倒还伶俐,而且不知道为何自己一见她便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从前倒没这样过。或许是要做母亲了,人总会有点变化罢,她想。
  贾敏从不委屈自己,喜欢的就要留在身边。
  她说:“打今儿起,你进我屋里伺候吧。”又吩咐一个丫头去告诉管事的婆子,“就说是我说的,泠玉提为二等丫头,月钱这个月就涨上去。”
  黛玉忙拜谢了,心内十分高兴。
  离得近了她就能跟方便的照顾母亲,还有她未出生的哥哥。
  之所以认定是哥哥,是因为上一世她听母亲偶尔提过一次,说在她之前流过一次胎,四个多月,已能看出是个男孩。但因为母亲没告诉她是哪一年的事,所以刚来这个时代的时候她也没往这方面想。
  黛玉便借着接近贾敏的机会,悄悄用药物调养贾敏的身子,将从仙人那里得来的解毒丸也不知不觉给她服用。
  林如海时常来看望贾敏,黛玉日日侍奉父母身边,过的甚为舒心。
  只一件不如意之事,便是大黑狗若能出现就更好了。
  这日黛玉送茶水进来,只见林如海歪在炕上睡着,贾敏坐在那出神,脸上挂着舒心的笑意。
  贾敏在想什么呢。
  她觉得能进林家,嫁给现在的夫君,实在是太幸运了。
  她虽是公府家的嫡出大小姐,婚姻也不过是为家族联姻。当年父母选中林如海,不过是看他勋贵世家出身,又是少年英才,年纪轻轻便高中探花,未来前途无量。
  世人往往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彼时林家的门楣或许赶不上贾家,然林家书香世家,林如海的科举成功便预示着林家未来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自古就是文人治国,这里的文人特指科举出身的士子。勋贵虽然尊贵,朝廷不过是荣养而已,并无实权。
  况且爵位都是一代比一代低,且只能袭三世,贾府若想把这份体面维持下去,子孙也要走科举之路。而在这一方面,林家早已遥遥领先。贾府向科举文官转变未必能成功,而林家已经成功。未来谁衰落谁发达还不一定呢。
  新婚之夜的贾敏是忐忑而紧张的,因为她从未见过这位林家公子,不知道她是胖是瘦是扁是圆有胡子还是没胡子。盖头被掀起,看到一个俊雅的年轻人,心里头才将那点子怨气散开。
  后来,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她是幸福的,远超绝大多数女人。
  当年父母的决定是英明的,她想。她的夫君不仅长相好,而且十分争气,在翰林院就表现出色,后又辅佐东宫,也颇受太子重用。如今官职虽不显赫,但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