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重生后黛玉发现她被坑了-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想着多照看些辰玉,母亲也能省些心。好在辰玉也愿意跟着她,倒比跟贾敏的时候还乖些。
  两个月多过去辰玉走路已经走的很稳,他性子急,又对什么都好奇,看见什么都要摸都要玩,正常走路的时候少,多数都用跑的,饶是有人时时刻刻看着还时常摔倒,一刻离不得人。
  这日好容易辰玉午饭后睡着了,黛玉便同昭玉、吴钧一块在石榴树下下棋。
  中秋时节,石榴业已成熟,空气中散发着阵阵甜香,丫头们吵吵闹闹的摘石榴。
  石榴长得又大又红,切开之后,一颗颗绯红点点、晶莹剔透,阳光下如宝石般耀眼,丫头们都说甜得很,看的黛玉也想吃了。昭玉仰着脖子挑一个最大最红的让丫头摘下来,乌君也挑了一个,说自己挑的这个比昭玉的大,让黛玉吃他的,两个人为谁大谁小的问题正争得不可开交,忽然有贾敏身边的丫头来说:“二舅老爷家的珠哥儿没了,太太要去荣府里吊丧,让各位小主子们好生在家待着,莫要淘气。”
  二舅老爷家的珠哥儿,可不就是贾珠么?
  上一次见他的时候气色还不错,虽不如常人健壮,但绝没有到一两个月内便呜呼哀哉的地步。因此疑惑,这短短的两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心里想着,面儿上却未曾表露出来,只是答应着。
  但这件事压在心里,不探寻个究竟到底不舒服。她给的人参在这个世界说是仙药也不为过,只要贾珠坚持服用,别说病痛全消,时间长了还能比一般人健壮些。
  当日晚间,便同吴钧一块潜入贾府查探,才知道贾珠的死亡完全是王氏自作自受。
  贾珠服用人参之后原本已好了许多,但王氏意外得知人参是贾敏给的,便疑神疑鬼觉得是要害她宝贝儿子。人都是这样,自己什么样便觉得别人都是那样,自己心肠歹毒便把别人都想的蝎蛇心肠,她自己害过别人,便以为人人都掏空心思的害她儿子。是以,她便不许贾珠再服用林府送的人参。李纨虽不大赞同,但架不住王氏态度坚决,还当着她的面儿将人参一股脑砸碎扔在化粪池里。李纨纵有满腹的委屈,也不敢有什么表现。
  当然,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
  便是贾珠略好些的那些日子,有一个书房伺候的丫头红袖添香,很得他喜爱,这丫头面貌俊俏、体型袅娜且口齿十分伶俐,恰好是王氏最嫌恶的类型。
  王氏听说后便把那丫头叫到房里问话,明知她正病着非罚她在毒日头地下跪瓦片。贾珠为给那丫头求情,也在毒日头底下跪了一个多时辰,直至晕倒,当天夜里便发起了高烧。
  王氏这才后悔的什么似的,又是求神拜佛又是请医问药,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贾珠还是一命呜呼了。
  那书房里红袖添香的丫头倒是个烈性女子,闻听贾珠去世的噩耗,在屋子里捻香祭拜之后便一条白绫追随而去。
  感叹之余。黛玉暗道,若非如此,将来这丫头落在王氏手里,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她料事不错,王氏听到丫头殉主的消息,不仅毫不动容,反倒是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倒便宜了她!”

  第64章 重生林黛玉

  因着贾珠的丧事,贾敏多番往荣府跑; 林家连中秋节也未曾好生过。
  一个月后黛玉同贾敏一起去瞧外祖母; 整个荣国府还沉浸在痛失二房嫡长子的阴霾之中。从贾母到贾政、王氏、李纨等人,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儿。若说唯一没有受影响的,恐怕便是贾宝玉了; 依然嘻嘻哈哈玩闹、搂着丫头们的脖子啃脸啃嘴唇。
  李纨的变化最为明显; 相较一个多月前; 更为呆讷憔悴; 如槁木死灰一般。
  她眼圈发红,却已经哭不出来,见了贾敏只是很紧的搂着才几个月大的儿子,说:“大爷走了,留我一个人在这世上也没什么意思。我常想,若人死后是有鬼魂的,不如让大爷带了我一起去,倒团圆了。可我这兰儿怎么办; 他已没了父亲; 若再没了母亲,在这侯门公府; 可怎么活下去啊……”
  贾兰也不知听懂没有,忽然大哭起来  。
  李纨一边哄着儿子,一边哭诉自己命苦。自己虽是仕宦之女,父亲还做过国子祭酒、桃李满天下,奈何父母早逝; 自己虽嫁进这国公府,终究是失了倚仗,处处小心行事,好在夫妇相敬如宾,郎君肯读书上进,日子也算和美,谁知半途竟离她而去。
  说着不由大哭一声:“大爷你好狠的心,留下我们孤儿寡母,以后可依靠谁啊……”
  看着李纨,黛玉不由得便想起自己的上辈子,同样是名宦之女,同样是父母早逝,李纨的父亲曾为国子祭酒,自己父亲如今正当着国子祭酒。论起来,她倒比自己上辈子还幸运些,失怙时业已出嫁,且有兄弟可以倚仗,不必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哪里像自己,父母兄弟皆无,借宿在贾家,父亲给自己留的嫁妆被贾家挪用不说,还要诬赖她在他们家白吃白喝,最后为挽救家族的危机,还要将她送给一个四十多的酒囊饭袋做小妾。彼时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能做何反抗,唯一赴死而已。
  虽然恨毒了王氏,但贾敏对李纨多少有些怜惜之心,好言规劝了一番不说,还时常送她些补身子的药材。
  又过了一个多月,李纨才渐渐从失去夫君的阴霾中走出来,打起精神料理了些院子里的杂事,将贾珠留下的那两房妾室并两个同房丫头俱打发了,自己只守着独子贾兰过日子,越发的门也不出。不知不觉间李纨像是变了一个人,性子越发古怪,时常贾敏给她送的补品,她也不吃,只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坏了便仍,贾敏听说,便也不怎么送了。
  自入了秋,菊花盛开,京中不断有赏花会,小的有一般仕宦之家约上三五个闺中密友赏玩游弋,大些的有公主、王妃等号召力大的贵妇等广邀京中贵胄仕宦女眷齐聚,声势浩荡。贾敏前前后后收到不少请帖,因先些日子忙,都借口推脱了,直至九月下旬之后,收到锦王妃的帖子,可巧楚王妃同锦王妃年少时有往来,锦王妃办赏花会自然也给楚王妃送了帖子,这个面子楚王妃自然是要给的。
  楚王妃自然而然邀贾敏同去。
  贾敏一则不好驳两位王妃的面子,二则想着让黛玉多结识些伴友也是好的,便欣然同往。
  王妃办赏花会,自然是贵眷云集,什么郡主、公侯夫人、诰命夫人不知凡几,贾敏一个国子监祭酒夫人在这一群贵眷面前,多少有些不起眼,座次比较靠后。
  黛玉跟着母亲坐,吴钧便赖在黛玉身边。
  最上首设着两个坐褥,分辨是坐着楚王妃和锦王妃。
  黛玉远远的不着痕迹的打量着高高在上、满身锦绣珠宝的锦王妃,她约莫有三十多岁,长相说不上多美,却很白,脸上微微有几点雀斑。印象中黛玉从未见过锦王爷,不知上辈子他究竟是何时看上的自己。但一想起上辈子那个有名荒淫娇纵的王爷胆敢让自己给他做妾,便气不打一处来,连带看锦王妃都有些不顺眼。
  主位上两位王妃凑在一处嘀嘀咕咕的说了什么,竟有一个嬷嬷笑吟吟的走过来请黛玉和吴钧过去。
  众目睽睽之下,黛玉只得跟她去,微垂着首请了安,恭敬站好。
  “林黛玉?”锦王妃说,像是不知道黛玉身份似的。
  事实上她不可能不知道。嘀嘀咕咕那么久,还时不时将目光看向黛玉,楚王妃不可能没告诉她。何况那嬷嬷去请黛玉的时候说的可是“我们娘娘请世子爷和林姑娘过去”,不是锦王妃吩咐,她不敢自作主张这样说。
  直呼其名且故作不知令黛玉略有些不舒服,况且锦王妃说这话的时候头都没有抬,只是用小绒球逗着怀里的猫,显然没把她一个小官之女放在眼里,太后、皇后都没有她那般目中无人。
  然黛玉也不好发作,只好沉声道:“正是。”
  然后黛玉便听到锦王妃旁边的婆子鄙夷的咕哝了一声:“林家也是钟鸣鼎食之家,怎的教出来的孩子这般的没规矩,王妃问话,连个‘回’字也不说……”
  楚王妃瞅了那婆子一眼,不由得皱起眉头。暗道,果然人都会变得,不仅她这儿时好友变了,连她身边得人也越发仗势欺人起来。林丫头才多大点子的人,连圣上太后都对她爱护有加,你们倒挑起毛病来了。况且三岁多的孩子,乍见了这大阵仗,能保持镇静没有吓哭已然不错,还能苛求到什么地步?
  想着不由张开手,笑道:“钧儿,小玉儿,来,到我这里来,这有好吃的果子呢。”
  待黛玉、吴钧过去之后,便一把将他们揽在怀里,喂吃果子,一面把玩着他们俩佩戴的金锁,不着痕迹的透露出金锁乃是圣上所赐,而且是圣上珍藏多年,当年瑞穆皇后的遗物。
  看着锦王妃尴尬又尴尬的表情,楚王妃暗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儿时的回忆就停留在美好的那刻吧,以后还是少来往些的好。
  且说此番出门,贾敏觉得黛玉受了委屈,回去后自然免不了一番安慰,一面又同林如海商量,黛玉如今年纪虽小,一旦出门,一言一行到底皆关系到林家的脸面,该早些请个德高望重的教引嬷嬷教导,免得少了礼数,让人说林家的女儿没规矩 。
  林如海道:“再晚两年罢,让她再无忧无虑的开心两年。孩子还是天然的性子好,斧凿过多未免失了天然之美。自古文人雅士多喜梅花,以弯曲琼劲者最为追捧,那些匠人为了梅花能买好价钱,便以绳缚之,以刀斧凿之,美则美矣,却为病态。我瞧我们玉儿并非不知规矩,她自小老成懂事,见了人也端庄大方,很不必过早那般束缚她,等她再大些,自然什么都懂了,再请嬷嬷教导,也学得快。”
  贾敏垂首:“老爷说的是。”便放下此时不提,伺候林如海梳洗,宽衣之时摸到他袖口里沉甸甸的,不由问是什么。
  林如海似是忽然想起来,笑道:“差点忘了。”从袖子里掏出一柄沉香木镶玉如意。
  贾敏接过道:“倒是好精巧个东西,老爷从哪里得的?”
  林如海道:“今儿同一个同僚逛了古董铺子,好容易挑到这么一个好东西,你收好,将来给玉儿做嫁妆。”
  贾敏一面命丫头拿下去手在库房里,一面笑道:“玉儿才三岁多,光是给她的嫁妆都快放了一屋子了,什么玛瑙、珊瑚、珍珠、猫儿眼的,哪一样不够寻常人家吃一辈子的?老爷只顾着疼女儿,您把那疼女儿的心多少也分儿子一点,不怕将来昭儿、辰儿说你偏心啊!”
  林如海笑着理了理胡须:“男儿志在四方,理应凭自己的双手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况且将来这偌大的家业都是他们的,我多给玉儿一点怎么了?玉儿是女孩子,将来的嫁妆越丰厚,她在婆家才越有底气。”
  贾敏笑道:“是是是,谁让咱们玉儿招人疼呢。”
  楚王妃虽搬去别馆居住,然一则儿子赖在林府不肯走,二则她也甚喜贾敏精通诗书风趣灵巧,时常便在林府闲坐,细算起来,在林府的日子比在别馆的日子还要多些。
  黛玉与楚王妃越混越熟,相处起来自然的如自家长辈一般。楚王妃是个通情达理之人,看见黛玉同自家儿子关系亲密,只是感激于她让吴钧产生的变化,欣喜自家儿子终于有点正常人的人情味儿了,总是偶尔有些吃味,也从不会因此便与黛玉产生什么嫌隙。
  楚王也时常往林府来,黛玉自是常见,觉得他是一个宽厚温柔的长辈。
  这日楚王妃把黛玉抱在怀里,笑着开玩笑问:“小玉儿可喜欢我家钧儿。”
  黛玉认真的点了点头。
  楚王妃得逞的一勾唇:“那你给我家钧儿做媳妇好不好?”
  黛玉:“……”瞪大眼。
  一旁安安静静给黛玉剥石榴籽的吴钧猛地一怔,扭头看向楚王妃。
  

  第65章 重生林黛玉

  且说吴钧听到楚王妃问黛玉可愿给他做媳妇,啪; 脑袋里的一根弦似乎断了; 乍然间竟看着黛玉发起呆来,已剥好的一粒晶莹剔透的石榴籽从手缝儿掉落,在大理石的小案几上蹦了几下; 滚落在地上。
  黛玉低着头满脸通红; 小手儿绞在一起; 明显不想回答。
  楚王妃歪着身子侧过头看黛玉的脸; 抿着嘴角点黛玉的脸颊,只是问:“别不好意思啊小玉儿,愿不愿意,你倒是说啊,不然,点个头也性行。”
  在场之人都看着黛玉抿着嘴儿笑。
  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小丫头捡起地上的石榴籽,直起身子也是盯着黛玉。
  “怪不得都说王妃娘娘诙谐呢,果然是爱开玩笑; ”小花躬身笑着将一个石榴籽塞在黛玉口内; “我们姑娘才多大点儿,哪里知道什么媳妇不媳妇的话。奴才们在姑娘面前从未说过这些; 姑娘怕是连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若认真玩笑起来,没得扫了娘娘的兴呢。”
  好丫头,这几年果然长进了。黛玉心里暗道,亏自己平日冷静; 有些事真到自己身上,一时竟就慌乱了,今日多亏这丫头解围,不然自己还真不知该如何回答呢。
  楚王妃笑道:“你这丫头倒机警。”一面自悔失言。这话说出来的时候没觉得怎么样,不过是看这两小儿亲密无间天真无邪,以为是天作之合,一桩美事,就脱口而出了。说出来才想起来不该当着众人,可话一出口,便如覆水难收,无可奈何了。
  小花这一糊弄,也算是给了楚王妃一个台阶下,忙改了话口问黛玉平日都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东西,说出来,她这便弄来 。
  倒是吴钧有些失望,虽然他知黛玉心系于他,自然不会嫁给别人,然还是十分期待她亲口说出愿意给他当媳妇之言的。不过转念一想,当着众人的面儿她不肯说,私下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自己自然是有法子让她说的,便又觉得畅快了。
  不多时辰玉摇摇晃晃的来找黛玉,众人便将目光转移到他身上。
  黛玉坐在楚王妃身边,辰玉径直超她扑来,险些将她小小的身子撞到。楚王妃伸手扶住黛玉的背,笑道:“小辰玉,你轻点,若是撞倒你姐姐,摔破了头,看你娘不骂你呢。”
  辰玉咧着嘴嘻嘻笑着,张开手抱住黛玉,含糊不清的叫“姐姐”。
  黛玉笑着揽了他,指着楚王妃道:“这是王妃娘娘,辰儿快给王妃娘娘行礼。”
  辰玉真个儿直直立在地上拱手行了礼,回头眼睛瞪的大大一副求表扬的看着黛玉。黛玉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辰儿委实聪慧,姐姐教你的记得一样不差。”又指着让她给吴钧行礼,他便不肯了。
  不知为什么,辰玉很小的时候倒喜欢吴钧,只略大些便跟吴钧不对付,只要吴钧一靠近他就哭,后来虽不至于如此,常常看见吴钧便扳着个小脸。偏他又十分黏黛玉,为此黛玉不得不在他面前疏远吴钧几分,导致吴钧也是一肚子怨言,看见辰玉越发没有好脸色。
  如是循环之下,二人的关系不免越发不和睦。
  黛玉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只能一面告诫吴钧,令他不许一天到晚扳着个脸,要多笑,尤其是在辰玉面前;一面期待辰玉再大些能对吴钧的看法改观,相信他是一个爱护幼小的好兄长。
  就这样不知不觉又过了数月,将要到昭玉的八岁生辰。
  提前数日贾敏便命人准备东西给他庆贺,当然不是大操大办,只是家庭内的小热闹,不请什么人。偏两位姨娘听到风声,都亲自送了礼来。然昭玉前一日淘气落了许多功课,被林如海逼着恶补了一夜,这会子还没起,只有贾敏陪她们坐着。
  柳姨娘送的是一套时新花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