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佛系田园(重生)-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连小梨都不来了,家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梅姨叹道。
  儿子和孙女回魔都了,她神情落寞地瞅瞅庭院,昔日的诗意宁静,成了一份孤清冷寂。
  “你呀,要尽早适应,他们年轻人就应该回到社会上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叶乔安慰她说,“阿年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回来没几天就要走,我都习惯了。”
  听到这话,梅姨愧疚地握住她的手,“那些年,辛苦你了。”
  “哎,我不辛苦,阿年从小就懂事,几乎样样不用我和他爸操心。”叶乔拍拍她的手背,叹道,“倒是难为你和崔大哥,和儿子分开多年一直不能团聚……”
  还要配合着演戏多年,让试图摧毁崔家势力的黑手疏于防范,最终露出马脚。
  而自己夫妇,名义上是丁克家庭,实际情况是她不能生。后来,丈夫突然带回一名男孩,使她有了当母亲的机会。
  可以说,她有多幸福,骨肉分离的崔家夫妇就有多煎熬。
  她原本不知道儿子和崔家的关系,之前一直有人传闲话,说阿年八成是学升在内地包二奶生的私生子。
  即使两人的感情再好,有些话传多了,难免起疑心。
  不过,她最终选择相信丈夫的人格,相信他不会背叛自己。所以,她从来没想过要给孩子和丈夫做亲子鉴定。
  那阵子,小年把她的煎熬看在眼里,曾经跟她说:
  “我不是爸的亲儿子,我是他捡的,我知道自己的亲爸妈是谁……”
  养子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番话,使她心里软软的,彻底丢开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
  同样的,叶乔的一席话让梅姨再一次泪满襟,一手捂嘴,别开脸。
  一切煎熬,都是她活该。
  是她不好,高估了自己的眼光,看不出一向友爱的闺蜜竟包藏祸心;是他爸不好,动了别人的“蛋糕”,碍了人家的前程,使三个儿子成了人家的眼中钉。
  是他们做爹妈的不好,没能保护好孩子们,尤其是亲生子,让他刚出生便遭遇多次的九死一生。
  看着哭成泪人的梅姨,叶乔不出声,默默把一盒纸巾推了过去。
  哭,是一种发泄渠道,把负面情绪哭出来,擦掉,因此不用劝;若长年憋在心里,对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好,不健康,终有一天会爆发。
  和梅姨不同,她是幸运的。
  不仅有个善解人意的养子,孩子的太爷太奶也很照顾她的心情。知道外界有流言蜚语,两位老人家便让学升把她带到本家,说出养子的来历。
  原来,农学升收养阿年的时候,已经把孩子的事告知两位老人家。
  太奶得知阿年是自己娘家人那边的孩子,和老太爷在背地里对他关怀备至,宠爱有加。
  为嘛是背地里?因为怕他小小年纪福多折寿,招人恨,再生事端。
  “对了,当初捡了阿年回家的那户人怎样了?没生事吧?”等梅姨平复心情,叶乔问出一个藏在心里许久的问题。
  一直以来,她知道谁是养子的亲爹妈,却不知道养子来到农家之前,还有一番惊险经历。
  直到崔家认回他,她才知道一个大概。
  说起那户人家,梅姨神色微冷,擦干泪痕,摇摇头道:
  “他们哪敢生事?他们是养过阿年,可阿年最后也救了他们的儿子……”
  原来,当年那位闺蜜与人合作把孩子抱出来,本意是让接头人弄死他的。
  还好,她当时没有时间亲自动手,而接头的人确实想弄死他。可转念一想,弄死这孩子干哈?把他卖到偏远山区,自己还能赚回一笔外快,多划算啊。
  一念之差,让孩子捡回一条性命。
  换了几趟人,婴孩落到人贩子的手中。几经辗转,终于来到南边的一个小乡镇。本想进山区的,可两位贩子起了内讧。
  一个坚持要把孩子卖到山区,一个要把孩子卖给同样住在旅馆里的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的男主人无法生育,无儿无女,想捡一名男婴回家传承香火。
  可惜,附近扔的全是女婴,不合心意。
  他们没办法,只好继续寻找民间大夫,希望用土方治好男主人的病。就在那天,他们遍寻名医不着,正准备返回家乡,便遇到那两位贩子。
  最终,这对夫妇花了八千块钱把男婴买回家。可是,买卖人口是犯法的,于是,他们对外宣称这孩子是在路边捡的。
  头一两个月,夫妇俩对男婴的好是发自内心的。
  直到他俩意外怀孕,有了亲生儿子之后,他俩只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视同仁的姿态,背地里对养子不理不睬。
  亲儿子顿顿有奶喝,养子顿顿喝米汤或者稀粥。
  有细心的邻居发现,原本白白胖胖的婴孩不知何时成了瘦弱的小脏娃。他哭声微弱,常常被那对夫妇的亲生儿子的啼哭声盖过,因此常被养父母忽略。
  这些情况,都是崔家后来从邻居家的口中得知。
  那对夫妇还在自家亲戚面前发过牢骚,说那小屁孩命硬,怎么都死不了。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避开亲戚家的小孩。
  小孩出去玩,无意中被街坊们哄了出来。
  当时的社会环境,各扫门前雪,大家同情这孩子,也仅仅是同情而已。
  总之,这孩子命大,跌跌碰碰地活到六岁。六岁的小屁孩,已经是生活小能手,帮父母干家务活,看守弟弟。
  那一天,对这孩子来说是普普通通的一天,有亲戚家的小孩来玩。晚上,父母和亲戚要到小饭馆喝酒,让他在家看着弟弟和亲戚家的小姐姐。
  大概九点多,他们家不知何故着了火。
  消防还没到,邻居们纷纷提水去救火,亲眼看到一道小小的身影抱着弟弟从火海里冲出来。可他说还有一位小姐姐不见了,便又跑回屋里。
  众人阻拦不及,一边救火一边留意着。
  不知过了多久,消防车来了,火灭了,可那孩子再也不见出来。事后,那户人家悲痛欲绝地告诉大家,他死了,而亲戚家的小姐姐一直在外边安然无恙。
  简而言之,那场火灾就死了他一个。


第883章 
  送走年哥和小徒弟之后,罗青羽在爸妈这边补眠,方便喂养孩子。
  这时,她喂完孩子,和保姆把三个孩子抱出来准备出去散步。无意中听到婆婆和干妈在聊旧日往事,便让保姆先去干别的事,她和孩子们留下来听听。
  看到孙子孙女们,梅姨的心情瞬间好了许多。阿青也不是外人,于是,她一边逗着孙儿们,一边往下聊:
  “阿年没死,他从二楼后边的阳台跳到邻居家的楼顶,跑了……”
  据小年说,那场火灾是弟弟玩火引起的。
  当时,他到外边的小卖部买糖果。
  亲戚家的小姐姐和弟弟玩火,被他阻止。小姐姐便威胁他,如果他不偷养父母的钱给她买糖,她就告诉长辈们,他经常偷偷打弟弟,让养父母揍死他。
  偷钱肯定要挨打,如果养父母认定他在背后打弟弟,那他恐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小小少年,已经懂得衡量哪一种后果更严重。
  而邻居们看到隔壁着火,生怕烧到自己家早就跑出去了。当时天黑,又不似现在,到处有摄像头监控,他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事,在梅姨的眼里显得过分奇异,深深觉得儿子如有神助。
  那时,小年意识到,养父母自从有了亲儿子,他便成了这个家的拖油瓶。生怕他这养子在成长过程中分享亲生子的资源,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弄死他。
  那对夫妇只好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疏于照顾,巴望他出意外,索性趁机火遁了。
  这次家中失火,那对夫妇见亲生子无恙,高兴万分。得知养子居然如他们所愿消失在火中,从此对外坚称养子已被烧死在火中,还把他销了户。
  在当时,那小镇的居民没有法律概念,公职人员懒政的情况很严重。既然是孩子的家属前来申报,这事很快就办成了。
  那对夫妇如愿以偿,让户口本上只有亲儿子的名字。
  与此同时,连夜逃离小镇的小年跑到本镇铁路旁的草丛里藏着。等火车到点经过时,偷偷爬上这趟驶往广城的列车,“巧遇”如今的养父农学升。
  后来,这孩子不知跟养父说了什么,农学升找机会和崔老联系上。
  详细的经过,两个男人没有跟女人们说清楚。理由是,有些秘密多一个人知道,孩子便多一分危险。
  总之,知道是这么个情况就行了。
  当年,崔氏夫妇悄悄委托农学升把孩子带到香江好生抚养。等他们把幕后黑手揪出来,再把孩子接回来。
  豪门是非多,可崔老即便当时职位不高,却也知道农氏是怎样的一户人家。和其他豪门世家相比,农氏的门风简直是一股清流,惨遭横死的儿孙极少。
  孩子被养在这种人家是一种福气。
  当时的小年极瘦弱,和四岁的小孩差不多。于是,演戏演到底,农学升给他拍了照片,声称小年四岁时已经被他领养。
  两位父亲用尽手段,把孩子的过去彻底抹掉。
  除了编造小年的过去和未来,农学升按照崔兄的指点,找到一个和他俩毫无关系的社会人士,假扮当年那贩子的同伙去恐吓那对夫妇。
  那人找到那对夫妇,追问孩子的下落。
  他说,当年把孩子卖给他们的贩子在警方的追捕中死了。而他是第一次参与这种事,特意前来毁尸灭迹,绝不允许那孩子成为指证他的证据。
  那对夫妇吓得直哆嗦,抖着声音说孩子已经被烧死。
  那人半信半疑,临走前警告他们,胆敢再向世人提及那孩子半个字,他就把这对夫妇唯一的儿子弄死,把器官卖给富人。
  把那对夫妇吓得,在之后的日子里过得胆颤心惊,宛如惊弓之鸟。
  终于有一天,他们实在受不了了,不动声色地把好不容易装修好的房子卖掉,悄无声息地连夜搬走。
  搬到另一个遥远的小城镇,那里没人知道他们的过往,再也没人提起他们曾经“捡”过的孩子。
  后来,那对夫妇和亲戚们联系上。
  若有亲戚无意中问起那个孩子,夫妇俩冷漠以对。久而久之,亲友们也渐渐地把这事淡忘。
  对崔家来说,虽然那对夫妇虐待过儿子,至少没把他弄死。既然儿子也救过对方儿子的命,恩怨两清,不必再有任何牵扯。
  尤其是,那家人虽然家境一般,儿子早婚早育,给他们生了一位孙子。
  又是独子,且聪明伶俐,前程无量。
  若被外人得知他有一对买卖孩子且把孩子几乎虐待至死的爷奶,那真是家门不幸。
  为此,二老的嘴巴闭得死死的,谁来都撬不开。
  他们的儿子早就把家中失火之前的事忘了,唯独那位小姐姐每次来都要问一遍。这对夫妇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扇了她一巴掌,两家险些为此断绝关系。
  听到这里,罗青羽眉心轻跳。
  婆婆说的这些事,年哥不曾跟她详谈过,只粗略地用几句话概括妥当,就没了下文。
  如今听婆婆提起那位小姐姐,她不禁猜测,那位小姐姐该不会是南露吧?如果是,那么年哥的上辈子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还好阿年聪明,小小年纪就懂得借助火灾逃命,不然啊,还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呢。”叶乔十分庆幸地说。
  “是啊,现在回想,我这心里还是堵得慌……”
  如果儿子没逃出来,指不定就葬身火海了;如果他没能逃出来,全身着了火又会怎样?
  每逢想到这些,她都被自己的想象力吓得几乎窒息。
  醒来之后,立马回娘家,到自己以前的闺房里打开丈夫送给她的电脑。以路人的身份浏览农学升在网上发布的最新生活状况,里边偶尔有儿子的照片。
  有时候,即便没有照片,她也能从文字间听出一丝平安的意思来。
  “是吗?哎哟,这都怪我,”叶乔听罢,不好意思的解释,“我当时不知道这么多,坚决反对学升把孩子的照片发到网上。他无法说服我,只好听我的。”
  “我明白,我也知道那样做对孩子不好。既想让他别发了,又忍不住想看看孩子……”
  两位妈妈你一言我一语地,渐渐地,话题转悲为喜,时而开怀大笑。
  只要活着,总能看到人生中的一丝转机。
  罗青羽看着两位笑语吟吟的长辈,看得出,婆婆已经从过去的阴霾挣脱出来。看得出,干妈由衷地为这位老姐妹感到高兴,眉眼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唯独她和年哥知道,上辈子的梅姨结果并不好,强忍丧子之痛几年后就死了。
  虽然年哥没有多说,可听了婆婆的话,罗青羽大致猜到他前世的经历。
  如果南露就是那位小姐姐,如果她也是重生的,那么,前世的他应该没能逃出那场大火,被毁容了吧?
  所以,重生后的南露一直认不出他来。
  罗青羽:“……”
  那么问题来了,年哥说自己见过他,到底是辣个?


第884章 
  上辈子的年哥到底是谁,罗青羽始终没有答案。无妨,她迟早会知道的,就不信他能把这个秘密藏一辈子。
  ……呃,或许他能。
  差点忘了,他上辈子好像是个兵。
  没事,有机会她再好好拷问他。拷问手段有这个那个,最管用的要数美人计,看他能把秘密守多久。
  于是,罗青羽不再纠结“他是谁”了,可婆婆的话给她留下一个后遗症。
  当天晚上,在孩子屋里和他视频通话,看着那张温和的帅气大叔脸,一股心酸涌上心头。
  “怎么一副看老儿子的表情?”被她用一副关爱儿子的老母亲表情看着,农伯年感到莫名其妙之余,有点好笑,“孩子太闹了?”
  有些孩子太闹腾,把亲妈往死里折腾。
  亲妈受不了,索性抱着孩子一起哭给他看……这种情形将来或许会有。
  居然有些期待,他真是太不应该了。
  不过,孩子哭闹是必然的,家里有那么多人在分担,她不至于这么快就被三只小神兽给折腾得看破红尘,感怀未来吧?
  “没有,乖着呢。”罗青羽如实道,不忍心让婴孩背锅,“听妈讲起你小时候的事,一时感触而已。”
  农伯年微怔,随后温然一笑,“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嘛?”
  “不是我提,是干妈和婆婆闲聊时提的。你妈一提到这事,那眼眶啊就红了……”话刚说到这儿,不知为何,她自己的眼眶瞬间红了。
  一股浓烈的伤感涌上心头,使人猝不及防,罗青羽连忙离开摄像头找纸巾。
  “……”
  农伯年默默等着,不催,不作声,目光深邃,眼底也涌出一丝伤感。但很快便消失了,眸里的伤感情绪被一道暖心的微笑取而代之。
  在她眼里,他看到她对自己的心疼,暖暖的。
  意味着,在这段感情里,他不是一个人唱着独角戏,他在她心里有一定的位置。
  然,先贤有句话:“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有些事无法改变,大家只能向前看。
  这辈子能看到母亲安好,父亲安好,他了无遗憾。
  何况这辈子还多了一群真心爱护自己的亲朋,比如养父养母,太爷太奶和农氏家族。尤其身边添了一位如花美眷,使他儿女三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命运如此厚待他,余生只管发挥所长,回馈社会,方能回报一二。
  至于父母和养父母,与罗家为邻,健康方面他无须担心。心理方面,只能让他和小青的孩子代他弥补长辈们的心中遗憾了。
  ……
  再说罗青羽,在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