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佛系田园(重生)-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回现在,在罗青羽的指引之下,运载树苗的车辆停在枯木岭的罗家院门口。她付了钱,再送他们下山,然后锁住山路的铁丝围栏的门。
  是有些不方便,胜在安心安全。
  安心是指她,安全是针对外人来说的。
  自从正式归来,她在山里种了许多新草,虽不致命,红肿溃烂也挺吓人的。还有臭气藤,迷兰香,这两种草种在距离院子五十米外的地方,尚未开花。
  迷兰香的花香气味清淡,具有轻微致幻的作用,它会令人们觉得自己头重脚轻,似乎身患重病。属于一种劝退的草药,嗅得越久,感觉自己病得越重。
  勿需解药,只要离它远远的,闻不到那股味道就行。
  一旦不幸摔倒,碰到种在它旁边的臭气藤,那就过瘾了。臭气藤原本没有味道,但它的花粉和汁液像屎一样臭不可闻,那股味道一个星期之内洗不掉。
  祖师爷为了防止外人盗取或求取自己的丹药,简直操碎了心。
  另外,他为了阻隔外人进院子盗药,造了一件护宅法宝。奈何杀伤力太强,自己在帝都又闹出一些是非,暂时低调些的好。
  先不用它,待帝都的人们将她彻底遗忘了,再用也不迟。年年人才辈出,后来者居上是常态。她参加过一次赛事,获过一次奖,算不得什么。
  不说那些,罗青羽站在一旁,双手叉腰,打量眼前摆了一地的果苗。
  两棵榴梿树,一棵是猫山王,一棵是稀有的“黑刺榴莲”,是真是假,她不得而知。高女王帮她寻的,今年六月回去领毕业证,拐道魔都的教学机构走一遭。
  在那里碰到高曼琳夫妇等一干朋友,顺便聚了一次餐。聊着聊着,聊到高女王和朋友合资搞的农场,说要进口一些果苗回来。
  她听了,随口问一句哪有榴莲树苗买,高女王便问她要什么品种的。她只知道吃,哪知道什么品种?前世工作的超市进的榴莲是普通货,谈不上好坏。
  想了想,便说要两棵品种最好的。
  当时大家以为她脑子瓦特了,她笑笑不解释。
  听说黑刺榴莲是榴莲界最贵的,没有之一,吃起来的口感像奶油一般,味道很有层次感。
  如此美味,她要吃独食!!!哈哈,这当然是开玩笑。
  没有他们的协助,她哪有自家种的榴莲吃?种榴莲不算怪事,在国内种榴莲的不止她一户,能种出来不奇怪。
  再说,她能不能种出来还是未知数咧。
  另外,只送两棵树苗从魔都快递到青台市,有点浪费资源。于是乎,除了两棵榴莲树苗,她还订了两棵椰子树,青黄柠檬,两棵大樱桃树苗。
  不过,刚才卸车时,发现里边还有两棵水椰,高曼琳额外赠送,看看谁能把它们成功培植出来。
  这东西要种在泥沼地带,离水源近的地方。枯木岭只有一条山溪,她又没什么种植经验,种不来。
  她站在原地考虑了一下,适合种这个的,唯有燕子岭的谷展鹏。他们家在年初承包了一片鱼塘,燕子岭不远还有一条河流贯山而行,最合适试种水椰。
  “水椰?你哪弄来的?那可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偷盗犯法的。”谷展鹏接到她的电话,略担心。
  罗青羽蹲在果苗旁边,看着高曼琳留在果苗上的不沾水纸条。
  “安啦,这是我同学从试验区搞出来的,手续齐全合法。她见我榴莲都敢种,索性让我试种一下。成功的话交流经验,不成也不犯法,放心干吧。”
  “榴莲?”谷展鹏愕然,有句心里话脱口而出,“什么品种?猫山王?”尼玛,她连水椰都弄得出来,弄一棵猫山王回来应该不难。
  “好像其中一棵是猫山王,一棵是黑刺榴莲,据说很好吃哦。”
  “哇靠!那肯定好吃啊!”谷展鹏兴奋得在原地踱来踱去,“不行,你会不会种啊?不要浪费资源!算了算了,正好我要到你家一趟,你要不要牛肉?给你弄几斤。”
  “牛肉?不要。”话风转得太快,罗青羽愣了下,随即道,“牛羊猫狗蛇鱼都不要,不要给我拿来。”
  “鱼都不吃?你哪路神仙啊?”
  “唉,太腥了,不值得。”弄脏手。
  她不是不爱吃鱼,只是爱得不够深沉。最爱吃老爸做的鱼,浓浓的奶白鱼汤,或煎成石头硬的鱼肉,皆令她垂涎三尺。
  难得的是,它们一点都不腥。
  虽说她的手艺也不差,反正讨厌那股腥味,处理生鱼的过程太痛苦了,宁可不吃。
  听了她的话,谷展鹏无语地挂了电话。
  那次听了她的话,他果然用麦草灰改善种植的土壤。奈何他家只种了一点自己吃,不够用。罗青羽见了,便让他到自己的山里拿,把麦米给她留下即可。
  果然,他家种出来的蔬果散发浓郁芳香,味道清甜。在网上一个热门的论坛直播,成功打开了销路。但光靠种植太单一了,他又在山里搞了一个鸡场。
  正宗的走地鸡不说,还有土鸡蛋。
  他们家的土鸡蛋和外界的有些区别,由于农作物全部用麦草灰滋养而成,喂鸡的饲料肯定也一样,甚至隔三差五便喂一顿麦米,忒舍得下成本。
  如此一来,不仅鸡肉鲜美,连土鸡蛋的成色也大有不同。
  为了让客户买得放心,他特地把鸡和蛋拿给专家们做检测,发现这些土鸡蛋里的蛋白质、脂肪、微生物等营养成分与普通鸡蛋有很大区别。
  于是,谷展鹏在那里拿到燕子岭土鸡、土鸡蛋的第一份长期订单。加上网友们、回头客们的单子,谷家今年可以考虑盖新房子了,算是最晚致富的一户。
  因为这层关系,谷家逢年过节经常拎一些鲜肉、羊奶、蜂蜜什么的到枯木岭。以前是给她爸妈,现在是给她,两家有来有往关系还不错。


第153章 
  谷展鹏是正宗的山二代,是种植方面的专家,他肯来最好不过了。她都是随便种种的,能否养活全凭天意。
  等待的同时,她不能闲着。
  罗青羽打开院门,把摩托车推回院里放好,到柴房把锄头、铲子摆在平板车上推出来。树坑她已挖好,施了肥料,就是麦草灰之类的,等树苗到了直接种下。
  没有外人在,她轻而易举地将一地的树苗搬到平板车上堆好,准备把车子推到挖好坑的树林时,三只猫不知从哪里窜出来,蹦上平板车各霸一方。
  罗青羽:“……”
  老实讲,养狗还行,养猫真真是不划算,一个个都是大爷。
  “大雷,大奔,你俩看院子。”两只狗也想跟去,被她派了看家护院的任务,乖乖蹲在院门前。
  她是山大王,不需要保护。
  至于三只猫,它们除了捣乱啥正经事都不干,又怎样?说了它们也不听,听又听不懂,听懂了又不稀得搭理你,理你你又没空陪它们玩。
  其实它们更像山大王,早出晚归,半夜又爬墙出去浪,三只有伴。唯一的优点是,它们不吃猫粮,每天在外边吃饱喝足再叼一只小老鼠或小蛇回来交房租。
  然后回窝里睡觉,只要她不干活便可以互不干扰,大家相处得还蛮愉快的。一旦干活就要小心了,别一不留神把到处乱窜的它们踩死在脚底,巨讨厌。
  比如现在——
  “大黄,你是大哥,管管你俩妹子行不?要睡干嘛不回家睡?这些土我等会要用!”瞧瞧在脚边跳大神似的两只猫,再看看蜷缩在坑边土坯睡大觉的橘猫,真是受不了。
  大橘猫叫大黄,救命恩猫是白色的,故而取名小白;在青台市捡的是棕色虎斑的小狸花猫,叫小花。
  通俗易懂,又容易分辨。
  做人有时候要狠心些,为了不影响工作的进程,罗青羽弯腰拎起两只小猫往坑边一扔,砸在大黄身上喵一声弹起,然后三只打成一团。
  抓紧时间,根据树苗的根部长短衡量坑的深浅。等谷展鹏来到时,她已经把椰子树、樱桃树和青黄两种柠檬树分开老远种下。
  “你动作真快。”谷展鹏不得不感叹。
  “嘿嘿,小意思。”罗青羽得意地双手叉会儿腰。
  谷展鹏和丁大爷都有铁围栏的钥匙,可以自由进山。老熟人了,对她山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来就来呗,嘱咐他们不让外人进来就好。
  当然,罗家院门的钥匙不可能给他们,这是基本常识。
  “这就是水椰?”谷展鹏蹲在果苗旁,好奇地拎起果苗认真看着,“我还是第一次见。”
  “你知道怎么种吗?”罗青羽也蹲着,“等你种成功了还我两株苗,我种到水池边去。”
  山溪旁有一个积水池塘,勉强可用。
  “好啊!我尽量试试。”谷展鹏满心喜悦道,“如果成功的话将来挖渠引水扩大种植范围,大家又多一条赚钱的路子。”
  那麦草灰实在好用,有它在,成功率至少有八成。
  “嗯,好主意,那么大家就靠你了。”罗青羽戏谑般鼓励他一下,“我负责帮你们试吃。”
  嗤,谷展鹏不理她的调侃,“我车里的鸡和鸡蛋,还有莲藕、一只猪腿都是你的,你先拿回去保鲜处理,这里交给我。”
  还剩下两棵榴莲,他一个人就行。
  “一只这么多?”罗青羽皱皱眉头。
  “不多了,还有一只给了丁大爷,鸡和鸡蛋都有,这些你自己留着。”知道她经常把东西分一半给丁大爷,这次他多拿一半直接送去,省得她再跑一趟。
  偌大的雷公山只有丁大爷一个人住,他唯一的孙女在国外求学打拼赚经验。即便他喜欢清静,架不住大家同情他是孤寡老人,时不时给他送点东西过去。
  若非他的宅子够大,村领导都想给他申请五保户了。
  罗青羽不再客气,把平板车推出路边,把他面包车里的鲜肉、山货搬到板车上推回去。
  鸡是活鸡,把它单独关后院的一个铁笼子里。因为鸡棚里有她养的七、八只小母鸡,贼凶,看见陌生鸡会叮咬打架,先隔离一段时间再混养。
  鸡蛋她家也有,不多,谷展鹏简直是雪中送炭。她家的鸡蛋刚刚吃完,小母鸡们都在抱窝。
  最后,她蹲在水槽旁打量木盆里的那一只猪腿,怎么做好呢?再瞧瞧另一只盆里的新鲜莲藕,罢,今晚煮一锅花生莲藕炖猪脚算了。
  剩下的先放冰箱,要么削出精肉备着,要么改天做个麻辣红烧肘子吃?
  嗦,流口水,想吃。
  她一边心里YY,站在水槽边的石板前,举起一把菜刀“啪”将猪腿一刀两断,然后剁剁剁……
  半个小时之后,她把猪腿、莲藕炒过一遍,再放进汤锅里煮时,谷展鹏终于舍得把榴莲树种在枯木岭的土地上,然后回去了。
  他急着回家种水椰,连一口水都没时间喝。
  老相识,不客气,随来随去。
  中午时分,罗青羽和一群猫狗吃过饭,一起散步下山看看铁围栏的门锁好没,再返回山,当饭后运动消消食。
  返回的途中,她采了一种花草回去烧水泡手,去味用的。一天下来,双手多半透着一股干活的泥腥味,剁猪肉的血腥味。
  她每天要弹两个小时的琴,双手的味道要去一去才行,有仪式感才能产生美感。
  半晌,洗过澡和头发的她一身清爽地坐在钢琴前,打开琴盖,轻轻弹动琴键。琴音清晰,从极轻的乐段到非常响亮的乐段,犹如泉水叮咚,格外动听。
  元旦过后,温远修应诺过来调试。专家的技艺不同凡响,经过他的手,这台几千块钱的钢琴拥有万多块钱才有的音质,效果奇佳。
  当时她的父母也在,不算孤男寡女,便留他在山上多住了几天,直到迎来他母亲的夺命连环call才返回帝都。
  正因为这样,让老妈认清现实,有些人家是高攀不上的,对方的家长根本不同意两位小年轻交往。
  “你俩真的没拍拖?”老妈不甘心地问。
  “真没有。”她十二万分的肯定。
  老妈失落的表情犹在眼前,但是没办法,有些事无法强求。面对温远修,说她完全不心动那肯定是撒谎。
  遇到优秀的人,心动在所难免。
  心动不代表行动,像她这么理智的人,强大的自控能力使她避免冲动,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有些人,有些事,她看看就好。


第154章 
  一天深夜,挂在外太空的丹炉山一向安静如鸡,今天例外,山上响着一段歌曲: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木有),有多少人值得等待(木有)……”
  端坐炼丹室的某人闭着双眼,小音箱里唱一句歌词,她便应一句,“……木有,木有后悔,绝不相遇……”左手扇扇子,扇累了就换右手,坚持不间断。
  之前炼醒元丹是临时抱佛脚,急里忙慌的,可能心浮气躁才屡屡犯错炸炉。如今炼五行丹,她淡定如常,小音箱没电了,不慌不忙地腾出一手换电池。
  音乐是她的精神食粮,它能唤发她的杀机……呃不,是生机,唤醒她奋发图强的决心。
  五行丹,不是一种丹,它是五种不同的丹药组合。
  中医五行,代表着人体的五脏六腑,譬如五脏中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简单分一下类,如下:
  金:辛,白色,肺,鼻,大肠,皮毛。
  木:酸,青色,胆,筋,肝,眼。
  水:咸,黑色,肾,耳,骨髓,膀胱。
  火:苦,红色,小肠,舌,心,血液。
  土:甘,黄色,胃,肌,唇,脾。
  五种丹药的颜色以及味道各有不同,如上所述。所以,它们有五种颜色,甜酸苦辣咸齐活了,分别装在不同的瓶子里。
  味道不怎么好,效果应该不错滴。
  详情可以参考醒元丹,她回校领毕业证时,曾和萧老师出去喝过茶。在外人眼里,师徒俩生疏有礼,实际上是互相了解近况。
  萧老师病好了,已经回校继续任教。
  无人知道她吃过丹药,温教授虽有一点怀疑,几次欲问清楚,均被她淡淡一瞥,彻底歇了刨根问底的心思。
  先前为了治病,萧老师的头发被剃了。现在病好了,她顶着一个乌黑小平头笑容灿烂,神采奕奕,连帽子都不戴。
  与生命相比,形象、面子都是小事……
  说回现在,为了方便辨认,装药用的瓶子瓶身分别用小篆写着“金”“木”等五个字作为标记,哪不舒服吃哪种,一目了然。
  等哪天她找到瓷厂订制小瓷瓶,也要依样画葫芦才行。
  祖师爷喜欢钻研道术,师父喜欢钻研医理药理,她这毛脚徒弟懂一点药理就好。没有术法的基础,丹书经典残缺不全,导致她对丹药的玄妙一知半解。
  深究的话容易患病,精神病,像上回那样太过损耗精力,不划算……
  咣啷一声,鼎盖被掀开,又一炉药炼成了。
  放下扇子,罗青羽隔空将丹药移到跟前的小瓷瓶口,咕咚几下,九颗黄色的丹药落入瓶中。
  她把瓶子拿近嗅嗅香气,唔,色味正统,成了,满意地用木塞塞好。起身,隔空将鼎盖掀回原位,再用云字扇面朝丹炉扇两下,让其冷却。
  这是胃药,可以常备,方便随身携带。
  在这半年里,五行丹已经被她全部炼出来,还分别多炼一瓶木丹、土丹。它们分别对肝、眼和胃有独特作用,出门在外可以把它们当作糖豆时不时嗑一颗。
  每个瓶子顶多装36颗,她不贪心,多出来的两瓶,每瓶才18颗。36颗那种摆在前厅药房的药柜里,日后谁有需要可以随时取用。
  是药三分毒,可它不是普通丹药,对人体有益无害。如果不嫌炼得麻烦,大可以把它当饭吃。
  罗青羽拎着小药瓶,慢悠悠地走出门口,提起盛着手机、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