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爷,奴才说给娘娘的奶嬷嬷可好?”太子妃娘娘带了奶嬷嬷,和四个贴身服侍的大丫鬟进宫。
  “你说呢?”
  哎呦呦,太子爷!我的太子爷,您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太子殿下带着人,敬酒以后遛达着往东宫走。走走还停留在箭亭这儿了。文武百官,够官阶的都在文华殿喝喜酒。诰命夫人们,还有内宫的妃嫔,在太后的慈宁宫,另一处的喜宴地喝喜酒。这两处和喜酒安排的,紫禁城的对角线。唯独圣人在乾清宫里,差不多是对角线的中点,等着小内侍,来回地报信。
  “圣人,太子妃的嫁妆到宫门口了。”
  “圣人,太子妃的御撵进东宫了。”
  “圣人,太子殿下领了太子妃娘娘进了正殿了。”
  ……
  “圣人,太子殿下给太子妃娘娘叫了席面。”
  这个好,小夫妻要能够好好相处,太子就该先照顾太子妃。
  “圣人,太子殿下带着人,在箭亭说话呢。”
  这个,圣人狐疑地看向梁九。
  梁九赶紧说:“圣人,奴才去看看?”
  “去吧。”敬完酒,该好好地回东宫的了,怎么半道停留在箭亭了?
  太子爷不说好,也不说不好,站在箭亭那儿,望着柱子沉思。他不相信圣人会选择一个端庄,不,木讷到呆的太子妃。
  照道理,太子是原配嫡子,和太子妃年龄相当的,人长得好,文武都拿得出手,没什么劣迹。就是“上”小内侍的事儿,也证明是有不轨之心的奸佞,构陷了太子殿下。
  可太子妃连一点表情都欠奉,怎么会这样呢?
  怎么会这样呢?
  莫非今晚要奸/尸?
  一想到可能面对的那种场面,太子殿下就不想回东宫了。自己又不是变态,还不是丑到没人要,堂堂帝国最闪亮的钻石丈夫人选,何至于呢?!
  太子站在那儿不走,凝视着柱子发呆。六福愁啊,恨不能飞奔回太子爷的洞房里,问问太子妃,您为啥?为啥?太子爷哪里不入您的慧眼了啊?
  六福正急得要撞箭亭了,就望到梁九带人,从远处过来了。
  我的天爷啊,可算是来了救星了。
  六福轻轻地往后退,脱离开太子的身边,向梁九一招手。
  梁九就知道,这是太子爷有事儿了。三步并作两步地凑到六福跟前,听六福一说,梁九明白了,坏事在宫里的教养嬷嬷身上了。
  “六福啊,你赶紧回去,去和太子妃的奶嬷嬷说。”
  “九爷,太子妃的奶嬷嬷,会不会信奴才啊?”
  也是啊,那几个教养嬷嬷,可是在石氏身边待了几年的了。就凭他们阉人这上下唇一碰,不说信他们,太子妃的性子,也不是一句话,能扭转的。
  真要是轻信了他们,那才是愁人的事情呢!
  哎呦,这都是怎么选派的教养嬷嬷?没有亲娘,就是圣人再护着,也不行啊!
  宫里到处都是坑。真的没说错啊。
  前面的坑,坑了贵妃;现在这坑,是要坑太子夫妇吗?
  梁九也想不出好主意,只好吩咐六福,“你先在这里看好太子爷。”
  六福大喜,赶紧点头,“九爷你放心,放心。”他知道梁九要回去禀报圣人。
  梁九回去,往圣人那儿一禀报,圣人气笑了。
  自己的父皇妃嫔少,那是走的早——不算。不提历朝历代的后宫了,就是自己皇祖父的后宫,宫里有封号的妃子,就小几十个。自己励精图治,登基三十五年,先收复先帝的时候,失去的南疆和西北。现在天天又想着,怎么能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而且宫里的就这么几个妃嫔,自己这么地克制着、清心寡欲地不偏宠年轻的贵人,不在后宫里多留恋,厚待生育有功的淑、德、贤三妃。可她们对自己的心尖尖,反而这样不上心。
  不对,就是上了心的,才派了那样的教导嬷嬷,教歪了自己费心挑选的太子妃。
  “哼,全都是坏了良心的。”为着这事儿,圣人一下子,把德妃、贤妃也打入另册了。
  “魏九,你去东宫,把宫里派给太子妃的教养嬷嬷,都交给莫九。把太子妃的奶嬷嬷,带过来。”
  想解了这扣儿,先看看太子妃的奶嬷嬷,得不得用吧。
  “梁九,你去陪着太子,好好宽慰、宽慰他。把他劝回东宫去,别站在箭亭那风口了。小心吹了风。”
  “是。”
  梁九和魏九,应声去了。
  把人都打发走了,圣人一边心疼儿子,又一边觉得贵妃不能留了。自己给陈家体面,给贵妃体面,好吃好喝地养着她、供着她,可她就连这麽点事儿,都不能为自己分忧不说,还和惠妃一道地坑太子。
  前几年,陈家二房的那姑娘,通过小选进的宫,还安排去了太子的东宫,就是她的手笔。自己看在母后的生恩,最后还是宽恕了她。
  这回陈家和郑家勾搭,送娈童进宫,走的路子,还是贵妃在内务府的人,提供的方便。
  圣人在心里给贵妃算账,一下一下地敲着御案。要是惠妃和贵妃,一下子都不留,动静是不是有点儿大了?
  一个一个地来,比较好。
  还有惠妃牵扯着镇北侯,应该先派人接了北疆的军权,派谁去好呢?
  开国的四王八公,北静王的兵权好容易收回来的。不能再给他!其他三家,都带着兵呢。
  贾代善有伤,不然他去北边,是最合适了。
  宁国公府转文了,就他们家聪明,哼!
  是缮国公府好还是柳国公府好?
  圣人犹豫着,一时没定下合适的人来。又转念想到太子身上。
  还是成贤聪明,看自己把成贤教导的多好!这孩子多机敏!就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太子妃的不对了。
  可要是太子妃的性子拗不过来,委屈自己儿子,那可不行。
  怎么办呢?圣人发愁。不然就把太子妃,降为太子嫔,再选太子妃?
  还是先看看吧。但愿能拗回原来的样子。
  稳坐在婚床的新晋太子妃,半阖着眼睛,端庄得如同木雕泥塑的神像。只有偶尔翕动的眼皮、颤动的睫毛,或许是在显示,她还有一点儿活气;也或许是在显示,她作为新嫁娘的、那一点儿的忐忑不安。
  从几年前圣人指婚后,宫里立即就派了四个教养嬷嬷,到石氏的府上。当时是淑、贵、德、贤四妃,共同执掌宫务。表面上说,那四个教养嬷嬷,是四个人商量着定的,可实质上,真的是一人派一个代表。
  宫规、礼仪,四个嬷嬷各有理解,各有侧重。几年的教导,生生地把一个灵动的美人坯子、圣人钦点的太子妃,教导成最端庄的大家闺秀。
  咳,咳,是婆婆最爱的那款。
  至于她男人——太子殿下是否喜欢,管淑、贵、德、贤四妃,还有嬷嬷,什么事情呢。
  至于皇家私隐、忌讳,也就是贵妃派的萧嬷嬷,实在看不过眼儿了,偷偷地把自己知道的那些,仔细地提点给了太子妃知道。萧嬷嬷也没想到,自己这点儿的不忍心,最后救了自己的命,还让自己以后成为太子妃的心腹,内宫的第一人。
  如果太子妃进宫以后,没有礼仪方面的差池,四个嬷嬷再回去淑、贵、德、贤四妃,不,现在是贵、德、贤、惠四妃那里,都能从主子那里领到一笔赏银。以后是继续留在宫里,到哪儿,对教导过太子妃的教养嬷嬷,别人都会礼让三分。要是出宫,怕是世家大族,要抢着重金礼聘呢。
  谁家的姑娘,说亲的时候,加一句,教养嬷嬷是教导过太子妃礼仪的,都能攀到,高一点儿的亲事。
  四个人都很高兴,直到她们被打发给莫九论罪,也没想到自己为何落去内侍监。
  最忐忑不安的,是去乾清宫面圣的、太子妃的奶嬷嬷。


第314章 废太子18
  太子妃的奶嬷嬷,稀里糊涂、战战兢兢地跪在乾清宫的地砖上。
  圣人说了二次起来吧; 她都没有爬起来。魏九看着不像; 示意俩大宫女上前; 把太子妃的奶嬷嬷扶起来。
  “魏九,你去说。”圣人示意魏九。
  魏九是个口齿伶俐的,他坚定地走到太子妃的奶嬷嬷顾氏跟前。
  这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女人,保养的甚好的脸上,不见什么风霜之色。头发梳着妇人常见的发髻,头上插着金簪、喜庆的绢花; 耳朵上是青金石的金耳环; 手上套着半分宽的厚厚金镯子。身上的衣服料子也不错; 大红色暗纹的双喜字团花图案,配着八幅的深栗色的挑线裙子; 脚上也是常见的绣花袢带鞋子; 看来和裙子是一块料子的。
  倒是个喜庆、利索、又不出格的妆扮。
  “顾氏,你知道圣人为什么选中石氏做太子妃吗?”
  顾氏有些懵,很快脱口而出。
  “是我家姑娘模样长的好、聪明、又有灵气。”
  这个评语是圣人和太后,最后议定了要石氏做太子妃时候的评语。去颁旨的内侍; 悄悄说给石府里的人的。
  魏九一顿,接着说:“太子妃迎进宫了; 聪明是要紧的,灵动是更要紧的。你明白什么是灵动吗?”
  “灵动是更要紧的?”顾氏自言自语了一句; 低头揣摩; 灵气和灵动有什么区别?先记着; 一会儿回去问姑娘吧。
  琢磨了一会儿,顾氏有些困惑,就抬头怯怯地问魏九。
  “宫里派去的嬷嬷说要端庄,这灵动和端庄?”
  魏九发急,脱口而出,“你只说你是否明白灵动?”
  顾氏点头。
  圣人开口说话了。“魏九,你去送了顾氏回去,好好给她讲讲。”
  “是,圣人,奴才遵旨。”
  魏九带着人送顾氏回东宫。出了乾清宫,魏九一摆手,跟着的人四散,拉开了距离。
  “顾氏,你可知道为何找你过乾清宫面圣?”
  顾氏摇头。
  魏九着急。
  “平常人家娶亲,除了新嫁娘不满意新郎的,可有新嫁娘板着脸?”
  “哎呀,魏九爷,您可是误会我们姑娘了。我们姑娘这些天,就没睡安稳过。给太子爷,做了一套又一套的内衣呢。还都是背着宫里嬷嬷做的呢。”顾氏一明白了走这一趟的缘由,立即就为自家姑娘叫屈。
  “还给圣人也做了呢。就是不知道尺寸,都是往大了做的。”
  魏九一听就高兴了。
  “大了小了的,没什么所谓,明儿记得奉给圣人。圣人一定会心喜的。”
  “好,好。”
  顾氏有心巴结,魏九也想把差事干好。太子爷不痛快了,圣人就不会舒服,他们这些伺奉圣人的,谁也讨不了好。
  一路走着,魏九就把那四个嬷嬷,被送内侍监的缘由,告诉给顾氏知道。然后还把他知道的、能说的宫廷秘辛,捡出来一点儿,悄声也说了。
  顾氏听完,谢了又谢,还添了一句。
  “魏九爷,萧嬷嬷也对我家姑娘,看我,还是改不过来嘴。对太子妃,也说过一点儿。太子妃叮嘱过我们,进宫不能触犯了这些禁忌。”
  魏九一愣,“其他三个教养嬷嬷可有说?”
  “这个,”顾氏晃头,“那得问太子妃了。”
  魏九招呼个小内侍过来,吩咐了几句。
  那小内侍立即连声应着“是”,“是”,跑走了。
  魏九把奶娘送到东宫的新房门口,等顾氏进去了,他在门外给太子妃磕了个头。顾氏拿了一个荷包出来,万分客气地说:“谢谢魏九爷照应。”
  魏九不客气地收了荷包,带着人回去复命。
  新房里,太子妃在端坐,四个陪嫁的大丫鬟,在屋里守着。
  “姑娘,姑娘。”顾氏急急来到太子妃跟前。
  “奶娘。”太子妃轻掀眼皮,一眼就把顾氏的激动,定回去了。
  “奶娘,慢慢说,才是什么人,找你去了哪里?”
  “我的姑娘,”顾氏喘口气,稳稳神儿,“你们都先去门口站着。”
  顾氏吩咐四个陪嫁的大丫鬟。
  为首的春杏,看一眼端坐的太子妃,见太子妃微微颌首,才带着另三人出去了。
  “姑娘,”顾氏凑近太子妃。“是圣人,是圣人。召了奶娘去乾清宫。圣人让那个魏九问话。吓得奶娘我啊,”顾氏拍拍胸前。
  “奶娘,是什么事儿?”
  “那魏九问我,知道圣人为什么选中姑娘做太子妃吗?姑娘,奶娘我只好把小内侍的话,回了上去。就是姑娘长的好、聪明、又有灵气。而魏九接着说‘聪明是要紧的,灵动是更要紧的。’”
  “他跟着还问我知道‘明白什么是灵动吗?’姑娘,这灵气和灵动?”
  石氏略略皱眉,顾氏就把魏九在路上说的那些话,复述了一遍。
  “姑娘,圣人是什么意思?”
  石氏沉默许久,再开口的话音,颇为艰涩。
  “奶娘,那几个教引嬷嬷,除了萧嬷嬷待我尚有良善。其他人,奶娘,我要是按她们说的做,太子爷……”
  石氏艰难地咽下后面的话,但看着奶娘还等着自己的话呢,只好说道:“奶娘,我要是按她们说的做,我从此就是一辈子呆在冷宫了。”
  “姑娘,姑娘。”顾氏吓得去抓太子妃的手。
  “我的姑娘,怎么会这样啊?”
  太子妃展颜露齿,笑得格外明媚,话音里都是轻松。
  “奶娘你放心,我想明白了。你叫/春杏她们进来,打水给我洗脸。”
  “姑娘?”顾氏还是没明白。
  “奶娘,”石氏拉着奶娘的手,“圣人的意思,端庄是给外人看;他选中我,是我的灵气,灵活劲。我再这么端庄,太子爷就不会来我的屋里了。”
  石氏的话音越来越低,透出紧张、害怕、羞涩。
  “哎呦,我的姑娘,是这个意思啊。幸好圣人发话了,不然姑娘是……还不知道为何呢。”
  石氏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不是圣人发话,是太子殿下发话了。今天这新房里,除了自己的陪嫁、俩喜娘,也只有太子殿下挑盖头的时候,和自己照了一面。喜娘是不会管这些的……
  太子爷,是不喜欢端庄的、绷着的?!
  石氏由丫鬟服侍着,摘去满头的珠翠,洗去浓厚的新娘妆扮。她想了想,让丫鬟给自己梳了一个飞仙髻,簪上镶嵌红宝石的步摇、额饰。就着丫鬟捧过来的梳妆盒子,给自己化了一个桃花妆。又拿螺黛,把早晨喜娘给剃细了的柳叶眉,略加粗了一些儿,整个人瞬间看起来像是十六七岁的活泼少女了。
  石氏放下螺黛,对着镜子微笑,想想又加深了笑容,露出编贝一样的皓齿。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石氏满意地点点头。
  奶娘刚想说,这样笑不端庄,就闭了嘴。自家姑娘聪明,做什么,都自有道理。
  “姑娘还是这样笑着好看。”捧着镜子的夏荷,由衷地赞道。
  屋子里的几个丫鬟,随着太子妃露出笑容,都感觉轻松起来,也跟着像太子妃一样地笑起来。
  奶娘挨个笑脸看看,说道:“姑娘,还是这样笑着好。你们这么一笑啊,看的人啊,从心里往外,都松快呢。”
  梁九带着人去箭亭,见太子爷,还站在箭亭那儿。不过这回变成垂目合眸,半低着头,沉思入定。年轻的脸,面容平和、安详,俨然是佛像一般,有种说不出的要脱俗而去的味道。
  梁九在心里,给自己一巴掌。怎么能想着象佛像呢?可真的就是宝像庄严的味道啊。
  六福就见了梁九大总管过来,赶紧挪过去。
  “九爷?”
  “劝太子爷回去吧。”梁九说的笃定。他深信自己的圣人,只要圣人要做的事情,就没有不成的。
  六福放重脚步,希望自己的脚步声,能惊动太子爷。可太子爷,半点反应都欠奉。
  “太子爷,太子爷,该回东宫了。”
  六福说了好几遍,太子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