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儿臣送母妃的那晚,给母妃烧最后一道纸。听有人说起圣祖爷的幼子,就是这么走的。”
  “是什么人?”
  圣人追着问二皇子,不给他丝毫躲闪回避的机会。
  “是、是从前跟着母妃的掌事嬷嬷赵嬷嬷,还有辛嬷嬷。”
  二皇子把这俩人说出去,立即就和抽了脊梁骨一般瘫成了一团。这俩人,圣人都知道的。赵嬷嬷是惠妃的奶娘,而辛嬷嬷是惠妃刚入宫的时候,太皇太后给的管事嬷嬷。
  “梁九,打发人让莫九去好好问问。”
  “父皇。”二皇子乞求圣人。
  “你要替谁求情,嗯?”圣人不屑,冷冷地问。
  “父皇,大妹妹……”
  二皇子满脸的恳求,让妹妹嫁与披甲人,自己可怎么去见母妃?
  “你大妹妹以后下降承恩公府郑家嫡子。”圣人痛心疾首。可他舍不得要了自己亲子的命。“梁九,把他送去养蜂夹道关着吧。”
  “谢父皇。是儿臣不孝。是儿臣不甘母妃心愿落空,才行了如此龌龊事情。”
  二皇子的声音越来越低,他默然地给圣人叩头,然后甩脱来拉他的二个内侍,昂然退出了养心殿。
  圣人看着二皇子的背影,一时间只觉得万般滋味,在心里不停地搅合。而这些搅合得他泛呕的滋味,冲上口里,他尝到的却是咸腥的味道。他咬紧牙关,将这血腥味道压下去。良久良久,才平复了自己。可伸出去,想抓茶盏的手却是在抖着。
  圣人抖着手,就半盏茶水,被他撒得淅淅沥沥的,才勉强喝到嘴里一口。圣人叹息着,颓然地放下茶盏。
  ——二皇子只记得他同胞手足。但愿太子以后不会这样吧。
  圣人转身往后走,他知道自己得去歇息一会儿。一夜未眠,又经了二皇子这一场,从来没有过的眩晕感,像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将他扣在了中央。
  梁九赶上去,扶住有些摇晃的圣人。
  “圣人,要不要选周院判来诊脉?”
  “不用,煎付安神汤来,朕睡一觉就好了。”
  梁九知道圣人昨夜没怎么睡觉,他亲自动手,去给圣人煎药,服侍圣人喝下后,给圣人撂下帐帘子,又吩咐了俩小内侍,好好守着圣人,自己也找地也去补觉了。
  紫禁城从封宫以后,进入诡异的沉寂中。宫里往来的只有,到各宫送饮食的,还有清送夜香及垃圾的内侍。圣人每个时辰都会打发人去东宫,传回来的消息,四个孩子都是没有发热。而几个没有种痘的公主,也没有发热。
  圣人不免就起了侥幸的心理,希望这事儿,最后是虚惊一场。
  可第五天的时候,先是长春宫的、甄嫔所出的、最小的六公主,开始发热。然后是景仁宫的、贤妃所出的五公主开始发热。
  两个小女孩的高热,来势汹汹。圣人把守在东宫的妇儿科高手,抽调了二个出来,往长春宫和景仁宫派过去,又各派了二个太医协助。可不到一天一夜,长春宫的六公主,先出现了高热惊厥。
  圣人过去看小女儿。
  小女孩半岁多,这么一天一夜的功夫,已经烧的脱水了。
  甄嫔还在放脚,她听说圣人来了,俩个大力宫女架着她,拖着打了夹板的双脚,挣扎着跪到圣人跟前。
  “圣人,救救囡囡,救救囡囡。她这么小,这么小……”
  甄嫔瘦了许多,又哭的花容失色,全不见几个月前的华美姿仪。
  “朕会尽力的。你回去好好歇着。”
  圣人看着自己宠爱了几年的甄嫔,心里涌上无限的怜惜。吩咐人把她架回去。
  几位太医战战兢兢的。可再怕,也得面对圣人啊。
  “圣人,六公主太小,灌不进去药,只能是奶娘喝药。可如今这疹子,发不出来,就……”
  圣人知道太医说的道理,孩子小,只能奶娘喝药,天花的疹子发不出来,是最危险的,要是能发出来疹子了,后面才好治的。
  “你们尽力去治。朕信你们。”
  不到天亮,六公主去了。
  东宫的四个孩子也开始发热了。
  最先发热是宝珠,到傍晚的时候,宝珠开始出疹了。黎良媛听周院判讲,疹子发出来就好的话,禁不住又哭又笑。
  太子叮嘱跟着黎良媛的、还有照顾宝珠的人,二个时辰一换班,哪一班都得不错眼珠地看好孩子,莫让孩子抓挠了痒处。
  宝珠的疹子,发的迅速,一夜之间,就发遍了全身。除了太子送过来的水,她是连奶娘的奶都不喝了,哭得声嘶力竭的。
  太子吩咐奶娘,将奶水与水混合了,一点点儿喂给宝珠。二个奶娘,还有所有跟着黎良媛的人一起上手,一个抱孩子的,一个用羹匙喂奶的。等宝珠睡了,还得有人按着她的小手,放着她抓脸。
  “照顾好宝珠郡主,回头都有赏。”
  徒丌是属于懂事早的孩子,他先于徒丕发热、出疹子。他痒痒得难受,想抓痒,又懂事地不去抓,小手指扣着床单,没多会儿,就把指甲扣翻了,然后疼得眼泪哗哗地流。
  “父王,儿子有好好喝药了。弟弟也喝了。”
  看见太子过来,徒丌忙对太子表白。徒丕凡事都是看哥哥的,哥哥喝一口药,他跟着喝一口,然后咧嘴哭一声,最后还是都喝了。
  “乖。疹子发出来就好了。”
  徒丕热度不怎么高,脸上也只有零星的一点点疹子。
  “父王,抱抱。”
  太子抱起徒丕,小家伙长的壮实,抱起来沉甸甸的,比徒丌去年这时候还要重。太子对徒丕能抗过去的期冀,多过徒丌和宝珠的。
  “好好喝药,早点儿好,明白吗?”
  “喝药,父王。”
  徒丕指着药碗,要太子喝药。
  最后太子陪着徒丕喝了好几口,徒丕才苦着脸,慢慢把药喝了。
  最难的是小乳猪这里了。他热度不高,出疹子也出的特别快。高院判看他出疹的速度,以为他是最稳妥的一个呢。谁知道,娇气的小乳猪,就是有一点儿的不舒服,就哭得声嘶力竭的,既不肯吃奶,也不肯喝水。哭累了,昏睡过去了,太子妃和奶娘轮流抱着喂,也喂不进多少,小小的人,比宝珠更快地瘦下去。
  太子每天趁着太子妃和奶娘给小乳猪喂奶的时候,去看看那仨孩子。对太子提着的那个小水壶,陈良娣和黎良媛都很好奇,更别说其他人了。
  可倒出来的就是白水。
  而太子每次过去,黎良媛都让奶娘立即挤奶,然后兑了太子给的水,喂给宝珠喝。黎良媛再好奇,也不敢问太子。她看女儿肯喝太子用水兑的奶,除了好奇,就是念佛——女儿肯喝就好。
  跟着太子的六福,在心里嘀咕,就一壶白开水啊。他看着太子烧的,哪里有什么奥秘。皇太孙是一口都不肯喝的,没想到这三个,却认这水喝。
  六福摇头。他现在对东宫的事情,上心的厉害,大事小情,哪儿、哪儿的任何事,都必须报给他。他自己呢,还跟着太子寸步不离的。就看着一会儿,一个小内侍,过来和他说几句,过一会儿,又换个人,倒腾个不停。
  太子知道六福是那天被刺激到了,也不管他,由着六福和三德子俩人的身边,如串线一般。
  到了小乳猪发热、出来疹子的第三天,太子让人准备了大半桶的热水。把小乳猪剥光放进水里,恹恹的小人儿,来了一点儿精神头。
  “卿卿,你让人奶娘把奶挤出来,看看趁他高兴,能不能喂进去。孤自己先照料他一会儿。”
  石氏不放心,但看太子掐着小乳猪的下颌,孩子兴奋地拍水、踢水,也就赶紧去找奶娘挤奶。
  太子把小乳猪提起来,瞬间把水收了,换了水,一手把孩子夹在肋下,一手伸水里,用内力加热。觉着差不多了,把小乳猪放进去。
  小乳猪兴奋得欢实,太子妃端碗过来喂他。一口接一口地,一会儿大半碗的奶,就都喂进去了。
  “卿卿,趁着他肯吃,再喂多一点儿。”
  高院判隔日再看到皇太孙的时候,他发现皇太孙的精神头好了许多。脸上的疹子、身上的疹子,也露出了点点的脓头。
  赶紧告诉太子夫妻,要看好孩子,别让他抓破脸。
  但小乳猪好像没那么痒,不让抓,也只吭叽几声,随便弄个拨浪鼓,就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太子心里明白,是空间水起了作用。
  然后六福就看到,太子那小水壶倒出来的水,一个孩子有半碗,是用来点到脸上、身上的脓疱的。
  太子吩咐陈氏,只能用自己给的这水。他哄徒丌、徒丕,沾上水就不痒痒了。徒丌、徒丕连连点头。
  六福在心里“呸”一声。太医也在心里摇头,他想着要不是看太子,每天都过来看孩子几次,自己这些人,哪里会关心这仨孩子。他见太子愿意哄孩子,孩子也识趣,心里也盼着真的不痒才好。
  东宫里的事情,点点滴滴都报给了圣人。圣人听说皇太孙转好,大喜之下,终于吃下了这十来天的第一顿饱饭。
  景仁宫里,贤妃跪在佛像前。这十来天,她心力交瘁,人瘦了一大圈。三公主出花了,温度还不算太高。可五公主,却高热,疹子憋着发不出来,危在旦夕。
  贤妃在佛祖跟前许愿:大慈大悲的佛祖,有什么惩罚,都应到信女身上吧。让五公主平安吧。
  可佛祖好像没听到她的乞求,天亮前,孱弱的五公主,夭折了。


第370章 废太子74
  辛嬷嬷到底是谁的人?
  圣人捏着莫九的讯问笔录,越发地觉得辛嬷嬷不是惠妃的人。从惠妃的奶娘赵嬷嬷; 供出惠妃在几年前; 往东宫安插小内侍,以及想通过小内侍; 带歪太子的事儿,就是辛嬷嬷出的主意。连后来的豫风堂; 也都是辛嬷嬷出的主意——圣人就在心里问自己了。
  她到底是谁的人?想做什么?
  圣人慢慢地回想自己所知道的辛嬷嬷。
  辛嬷嬷是太皇太后; 在惠妃初进宫的时候,赐给惠妃的管事嬷嬷。惠妃在做贵人的时候,她尚且不显。等惠妃生了二皇子,晋升惠嫔、主长春宫的时候,辛嬷嬷就成为了惠妃身边的、不可或缺的人物。惠妃接着生了长公主、晋妃位了,她也成为惠妃的左膀右臂。等六皇子降生了,惠妃晋升为淑妃了,宫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跟了惠妃十几年的辛嬷嬷; 是惠妃最得力的人了。
  惠妃在禁足的时候,求了圣人,把跟着自己的老人,分派给了自己的仨孩子。圣人当时想着,跟惠妃年头久的老人,照顾仨孩子应当更放心一些; 也就答允了惠妃。
  可十天前; 莫九带人去二皇子和六皇子的住所; 去抓赵嬷嬷和辛嬷嬷的时候,只抓到了赵嬷嬷。
  辛嬷嬷在惠妃离世后,就出宫了。
  按例,这时候并不是放人出宫的时候,莫九仔细查了辛嬷嬷的出宫手续,发现居然是惠妃刚被禁足就开始办理了。
  ——这意味着,二皇子这事儿,是早早就策划好的了?辛嬷嬷及其背后的人,只是在等着一个、能说动二皇子动手的时机?
  现在的圣人,恨不能悔青了肠子。
  他后悔在太皇太后离世后,自己对宫里的清洗,还是不够。居然还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教唆了自己的嫔妃,去祸害自己的嫡长子;而后,又教唆了自己的次子,害死了自己的俩女儿。
  他后悔,当初对惠妃的处置,只是简单的降位——作为她插手安排东宫人事的惩罚。
  他后悔,当初要是能对惠妃不留情面,交给莫九审审,是不是能挖出给她出主意的辛嬷嬷。
  他更后悔,太子打死小内侍的事情,发生几起了,自己都没有往心里去。
  他后悔自己没有把事情弄清楚,好好问问太子为什么要打死内侍。
  他更后悔,怎么就那么武断地、认为是惠妃坏了心肠。而没有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人,给她出的主意?!
  ……
  圣人命令莫九,就是天涯海角,也要把辛嬷嬷这个祸害,给找出来。不问清楚她背后的罪魁祸首,不把他们都挖出来,不把她千刀万剐了……对不起自己夭折的那两个女儿,对不起自己那四个正在遭罪的孙辈。
  从圣人得知辛嬷嬷离宫的事情后,他天天晚上反复想,如果自己当初不同意,让惠妃的身边的老人,去照顾仨孩子,是不是二皇子,就不会被这该死的奴才利用?是不是五公主、六公主,就不会因出花夭折了?!
  不得不圈禁了二皇子,圣人觉得自己的噬心之痛,是刚刚开始。二皇子害死了二个妹妹,按理不该再给他活路了,可那是自己的儿子,让自己怎么能下得去手——弑子吗?!
  不,不能。
  就这么圈着吧。
  圣人想起二皇子出生的时候,自己也是非常高兴的。宫里终于又有了一个皇子。太皇太后甚至在二皇子满月的时候喝多了。直至今日,圣人尤记得皇祖母对自己说的话。
  “终于多了一个曾孙了,终于不再日夜担心成贤了。”
  圣人记得自己那时候还不太高兴呢。
  有了老二,可最重要的,还是成贤啊。
  可如今,圈禁了老二,是要圈禁他一辈子,他才多大啊!只要一想,就能感觉到锥心的痛苦,别样地痛彻心扉啊。
  可不管圣人有多么地难受,这世界上就是没卖后悔药的地方。就算他是圣人,也没半点法子。就算他是圣人,还是夭折了俩女儿。
  而在五公主、六公主夭折以后的几天,陆续传出了三公主、四公主的出花顺利的消息。算是在这不好的时候,有一个能安慰了圣人的好消息了。
  而东宫的四个孩子,除了出花的开始,有点让人紧张,后来都偏轻松。身体偏弱的徒丌和宝珠,现在已经开始降温,身上的脓疱,也开始结痂了。而徒丕和皇太孙,俩人基本恢复了正常饮食,虽身上和脸上,还有一些脓疱点在,大多数的脓疱,已经结痂了。
  东宫的四个孩子一日好过一日,圣人的心里,也渐渐地落了地。从出事那天开始,圣人就斋戒、素食,这十几日的揪心折磨,圣人一直都是寝食难安。在获知东宫的四个孩子,有可能都平安之后,他喝了每晚例行的安神汤,沉沉地入睡了。
  成嫔的钟粹宫里,四公主出花顺利、平稳,所有的人都跟着松了一口气。在成嫔的钟粹宫,几年分来了四位贵人。加上成嫔宫里,原来住着一位老贵人——与成嫔同期入宫的黄贵人,还有几位常在、答应,把成嫔的钟粹宫塞的满当当的。
  好在圣人,在成贵人生女之后,不仅给她晋位了,而且还允了成嫔居住主殿,享受了妃位的待遇。这一点,不知道让甄嫔羡慕了多久了。
  五位贵人,与成嫔一样,都是勋贵家庭出生。因着成嫔本性就柔和,且宫里已经晋升的嫔妃,只有她一人是只生有女儿的,别人都有儿子。或多或少吧,成嫔不像曾经的那仨妃,那么要求多。能分到成嫔的钟粹宫,几个月的功夫,真真假假的,几人与成嫔处的都非常好。
  黄贵人与成嫔同岁,这些年,圣人已经不再招她司寝。她现在是完全地、依附着成嫔度日。从成嫔留了女儿在宫里出花,她就开始每天跪经,为四公主捡佛豆。
  新分来的几位贵人,见她这样做,也只好跟着日日跪经,每天捡佛豆,为四公主祈福了。
  牛贵人是这次进宫的贵人里,身份最高——缮国公的庶女,年龄最低——年方十三岁,刚够选秀的年龄。因是虚岁,也可以说,她未够选秀的年龄。但她是这批贵人里最漂亮的。
  她姨娘塞她进宫参选的时候,和她说:“你不进宫,留在府里,用不上三年,也得和你那些庶出的姑姑、姐姐们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