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就当场决定了,由圣人下旨、内阁发文,当日就飞向了北直隶的各府各县。
  圣人欢喜,阁臣也卸掉压力。出了文渊阁,这些重臣就把脸放下来了,当谁看不明白吗——圣人你是要抽走佃户哎!


第428章 铁血帝王24
  年初二的一大早; 贾代善就喜滋滋地到了慈宁宫,来和太上显摆:他在大年初一得了一个孙女; 是次子的嫡女。他不住口地夸赞自己的孙女,生的怎么怎么好。
  贾代善的话; 勾得太上心痒痒的。太上想说等到秋天的时候,自己也会再得一个嫡孙女。可一想皇后妊娠还不到三个月; 就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但太上很高兴在大过年的时候,听到添丁进口的消息。他打发梁九去给皇后传讯; 让皇后收拾了一些应时的赏赐给了荣国府。
  徒亘很高兴地从母后那儿,讨要到去荣国府的机会。他不仅自己跟着梁九出宫; 还带上了徒旦; 去荣国府看新出生的女婴。
  正在家里接待女儿回门的史氏; 被宫里突然来的颁赏弄得措手不及。她手忙脚乱地指挥家人接了皇后的赏赐,却发现同来荣国府的; 还有太子和四皇子。
  哎呦呦,这俩小祖宗怎么就这么来了啊!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可是要了荣国府一府的人命了。
  看见太子哥俩,才从太上那里回来的贾代善; 也被吓了一跳。
  他拽了梁九就问:“你怎么把太子和四皇子带出来了?”
  梁九也不想带啊,但是皇后吩咐了; 圣人点头了; 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只好照实回答:“太子和四皇子想看看国公爷才出生的孙女。”
  贾代善有点后悔刚才进宫的显摆了。他吩咐贾瑚; 带了太子和四皇子去二房。想想觉得不妥当; 又让人去叫大房张氏过去; 让她看着贾瑚等一行人。
  贾代善对陪着女儿贾敏回门的林海说道:“瑚儿是太子的伴读,太子这年龄正是对宫外的事情好奇的时候。也怪我去和太上多嘴了。”
  林海笑笑说道:“岳父何必懊丧呢,听说太子除了荣国府,也没去过别的府邸。只要每次过来都平平安安地回去,就是好事情。”
  贾代善觉得女婿说的在点子上,翁婿俩的聊天还是挺投机的。
  贾敏携夫带子回娘家。她从出嫁以后诸事顺心,又与夫婿琴瑟相和感情甚笃,整个人从里到外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她才过去看了二房的嫡女,回来就坐在贾母的房里,和母亲聊自己那刚刚满了百日的儿子。
  听说皇后派人了二房才出生的侄女儿赏赐,贾敏自然而然顺口赞道:“我这侄女还真的是个好命格,出生在大年初一呢。”
  要是没有太子对大房贾瑛的青睐,史氏会很认同这点的。可太子对贾瑛的那点儿垂青,贾代善是严令她、还有张氏院子里的任何人,都不许提一个字的。
  “为夫是兵部尚书,领着京营的实权。要是从荣国府传出与太子有点儿什么,太上和圣人会怀疑荣国府觊觎皇位的。”
  见自己的话,吓住了史氏,贾代善才继续给她分析。
  “太子妃的身份要高过太子良娣等人。你数数满朝文武,除了那几个异姓王,还没谁的孙女,比我贾代善的嫡长孙女儿身份高。太上和圣人是不可能一边选了异姓王的孙女做太子妃,一边要我孙女做良娣等妾侍的。”
  贾代善怕史氏想不明白,掰开揉碎了和史氏讲。
  “就是出身异姓王的太子妃,对上咱们的瑛儿也要少几分底气的。因为为夫的兵权、还有赦儿是圣人的伴读,如今他又在辽东又立了功勋。太上和圣人要是不想太子的后宫,出现妻妾争锋内帷不睦的局面,咱们的瑛儿要么是不进宫,要么是进宫做太子妃。可要是府里现在传出什么不恰当的话,最后万一太上和圣人最后没选瑛儿做太子妃,孩子以后就不好再选人家了。”
  自家的嫡长孙女儿,不进宫也能联姻到一个好人家的。所以即便是对着女儿,史氏也没说出一句太子过荣国府来玩的话。
  张氏本来想带孩子回娘家的,但是次子有些着凉了,她就派人送信回去说明情况,说是过几天再回。没想到太子和四皇子登门,要看二房才出生的小女婴。
  她只好听从荣国公的吩咐,从东院到西院,把几个孩子领到二房的院子,自己去妯娌的月子房里,把事情与王氏说了。
  王氏笑,“嫂子把你侄女儿抱去,给太子和四皇子看看也没啥的。”
  太子和四皇子围着小女婴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太子点点头,“以后会很漂亮的。”
  四皇子就说:“好丑啊,这么红,比弟弟丑多了。”
  太子就把才出生的孩子越红,以后会越白的道理讲给弟弟听。
  张氏看太子说的头头是道,也笑着点头,把孩子交给奶娘抱回去。
  贾瑚就说:“我弟弟出生的时候,也很红的,现在就长白了。”
  四皇子就要去看贾瑚的弟弟。
  张氏赶紧拦住,“他有点着凉了,过了病气就不好。要不然今儿就带他去舅舅家了。”
  总算太子懂事,按捺住坚持的四皇子,又在梁九的劝说下,在看过小女婴之后,就带着四皇子告辞回宫了。
  圣人看着俩儿子回来,笑着问道:“初一生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太子摇头,“和五弟一样的。”
  徒旦摇头,挺不满意地说:“好红啊。脑袋尖尖的。太子哥哥还说以后会长白、会长漂亮的。”
  圣人笑,抱起徒旦说:“让你母后给你生个妹妹,好不好?”
  徒旦连连点头,“好。要白白的,不要像荣国府的那样红的。”
  石氏笑,“好,去洗洗手,吃点儿点心。一会儿等你弟弟醒了,去和弟弟玩。”
  太子见父亲放下弟弟,就扯了圣人的衣袖问:“父皇,母后要生妹妹了吗?”
  “嗯,等秋天你就能见到妹妹了。”
  “太好了,母后,你一定要生妹妹,不要生弟弟啊。”
  圣人和石氏交代了几句,自带了太子去乾清宫。趁着春节的假期空闲,正好可以看看太子的内力练的如何了。
  从贾代善进宫炫耀添了孙女的好消息以后,陆续又有许多权贵人家添丁进口。皇后也都照例赏赐下去,一时间家家欢喜。
  而开年后,更是从东洋传回来了好消息。张老太傅带着儿子张瓒,在与幕府的谈判中,达成了目的。
  德川幕府将大景已经完全占据的鹿岛全部割让出来,作为大景沿海历年以来被倭寇骚扰、琉虬被萨摩藩岛津家族侵占后、琉虬税收的赔偿。大景在奄美群岛损失的战舰、还有战死战伤的军卒赔偿,则是收到现银五十万两。
  朝廷得了这好消息后,上下欢腾一片。立即就有人上折子,提议圣人大赦天下。
  圣人把那些建议大赦天下的折子都扣下了,留中不发。太子不解,觑着圣人过来慈宁宫用午膳,向圣人提出疑问。
  “父皇,为什么不大赦天下呢?”
  “为什么要大赦天下?”圣人反问太子。
  “朝廷得了鹿岛全境,还有赔偿啊。”
  “徒亘啊,那些是赔偿。”圣人对还是更有耐心一点儿的。
  “赔偿意味着是弥补大景的损失的。另外就只说明了扶桑以前是做错了。赔偿和关在牢里的罪囚有什么关系啊。他们有为争取这赔偿出过一分力量吗?所谓的无功不受禄,也适用在这里的。”
  太子略有所悟。
  圣人把太子糊弄过去了,就打发他和贾瑚去歇晌。
  太上就对圣人说:“普天大庆的事情,恩赦一点儿罪行轻微的,也就搪塞过去了。”
  “父皇,”圣人心里别扭,直言不讳地说:“朕就不想让人有侥幸的念头。年前收复成辽东,就恩赦了一回了。律法摆在那里呢。大赦的次数多了,犯罪的人就没了畏惧之心。”
  太上看圣人心气不顺,也就不劝他了,是否大赦,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还在为安南的事情怄气?”
  圣人有点不好意思地摇头,这么点儿的小心思都给太上觉察到了?!
  “安南的事情急不得的。一则是瘴气不好用兵,二来还是人太少的缘故。再有个十年八年的,安南的危局自然就解了。”
  圣人点头,父子俩都明白安南的事情,目前无法。
  说起来安南的局势也算不上是坏,就是这一任驻扎在安南的将军不得力,给安南布政使的民政事务就带去了很大的困扰。但朝廷暂时也没有更合适、更好的将军,能去替换了他。
  圣人长叹,“勋贵子弟不上进的太多了,朝廷现在是东西南北都需要将领,唉!那些基层提拔起来的,还是差了一些。缺少一种骨子里有的眼光和敏锐。”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说的就是这情况啊。”
  太子不想继续在想安南这让人头疼的事儿,转而和太上说起鹿岛的安排。
  “父皇,朕想人命张瓒去做鹿岛的总督了。”
  张瓒有了老太傅协助,鹿岛的治理各方面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圣人斟酌再三,决定把鹿岛的总督一职给与张瓒。
  太上笑圣人太谨慎了。
  “老太傅古稀之年了,你还是先考虑选谁做继任的总督比较好。”


第429章 铁血帝王25
  时光荏苒; 快如穿梭,太上就在教导太子、点评圣人执政策略的日子里; 不知不觉中就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岁圣寿节。
  圣人把给太子办圣寿的事儿,都交给了太子去筹备。又叮嘱皇后不要怕抛费了; 太子要怎么用银子就怎么用吧。毕竟宫里这些年不论是公主下降、还是圣人的几个庶出皇弟娶妃,太上都是一句话:朝廷用兵,简办。
  太子这些年在太上身边教养长大,祖孙感情比与圣人的父子、与皇后的母子感情不遑相让。闻得父皇将皇祖父的圣寿节交给自己了; 兴奋地找了贾瑚帮忙出谋划策; 俩人又去翻查典籍,忙了小十来天; 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太子兴奋地禀报圣人; 一定要给皇祖父办一个史上最盛大、最隆重的圣寿节。
  圣人笑眯眯地看着太子筹备; 时不时还吹毛求疵地挑剔一二。可太子长到这么大,头一次从圣人手里接到正经的差事做,正恨不能精益求精的时候,不论圣人怎么挑剔,他都能够耐着性子,按着圣人的要求做。
  好容易圣寿筹备计划在圣人那里通过了,太上却发话了; 要太子把五天的庆圣安排变三天。行; 太子重做计划。内务府开始按三天准备。
  没隔几天; 太上又对太子说三天太多了; 就办一天; 必须得一天。太子赶紧叫停内务府,和贾瑚重新删减,可是减来减去,太子捏着自己辛辛苦苦的筹备计划,满脸心疼舍不得,又说不通太上,只好找圣人想办法。
  “父皇,皇祖父说只能办一天的圣寿,这可怎么办啊?”
  □□的圣寿一般是办了三日的,太宗也是如此,圣祖有一次办了五日的圣寿。到自己皇祖父了,这么多年的圣寿,都是宫里简单地一起摆个宴席。好容易这次同意了,却只办一日。
  太子替自己的皇祖父委屈。
  “有没有问过你皇祖父为什么啊?”
  太子摇头,小小少年满脸沮丧。
  “徒亘啊,再遇到别人反对、否定你的计划时候,一定要问问为什么。找到原因了,方好对症下药解决事情的。你做的庆寿计划很好非常好。可你皇祖父不接受,先把五天变成三天,又改成一天,你有想过你皇祖父改主意的原因吗?”
  “父皇,儿臣猜皇祖父是不是舍不得用银子啊?”
  皇家这些年诸事简办,给太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银子不是问题,内库的银子一定要花出去,银钱得要流动起来才是钱,不然就是摆设。办圣寿节,内库掏出去的每一分银子,最后都会落到百姓头上的。像烟花,就有烟花铺子赚钱。京畿周边的百姓会进城看热闹,那些小摊贩会趁机摆摊,也能赚多一点儿小钱的。然后这些赚了大钱小钱的人,就会多买点鱼肉蛋,抑或是多裁剪几件衣服,相应的一串人就都赚到银钱。办三日的圣寿节,只是遵循了既往的成例,并不是铺张浪费。就是富裕一点的乡绅,也会先暖寿,然后才是正日子庆寿呢。”
  太子听的认真,频频点头,他似乎找到说服太上的理由了。
  让京畿的百姓趁机能赚点小钱,改善改善生活。
  圣人看着眼前的青葱少年,生机勃勃,双眼蕴藏着灵动、清纯、不谙世事。
  “舍不得银钱是你猜测的理由,你一定要问清楚、问出来你皇祖父没说出来的、真正的理由。去吧,好好问问。”
  圣人把眼里染上疑问的太子,打发回太上那里去了。
  太上哪里都好,文治武功都是一流,就是把原身教导的单纯了一点儿,如今把太子也教导的偏清纯了。
  唉,愁人啊!
  做父母做长辈的,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沾染那些阴暗、阴私、不堪的东西。然后自己的宝贝儿,就在别人的阴私手段下,被摔打着、被□□着长大……
  圣人不知道该怎么和太上说这事儿。可能是太上在幼年登基,看多了太皇太后与朝臣斡旋、看多了宗室里的内斗、看多了勋贵间的倾轧、看多了所谓清流的勾心斗角……
  可是一个这样单纯的太子,只会做事,将来可如何对付那么多心眼堪比筛子的臣工呢?
  唉,还是早点让太子观政,让他早点直面朝臣的心机吧。
  太上被太子的说服了,同意办三日圣寿节。
  “去找你父皇讨主意了?”太上笑眯眯地问太子,那个银钱流动起来才是钱的说法,就不是太子能想到的。
  “孙儿是去找父皇了。”
  太子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太上教导他多年,要他好好跟着父皇学,父皇的好多想法对大景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别说向父皇讨主意,就是向内侍讨主意,他也能做到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的道理,他懂。
  “小乳猪啊,以后再遇事你要多多自己动脑筋,自己去想为什么,别人的意见只能参考。不自己想透了,就会被居心叵测的人带去岔路的。”
  太子点头,自己以后要多想想。
  “明年你就十六岁了,你父皇也就是在这个年纪,确定了太子妃之后,就开始上朝观政的。皇祖父做了圣寿以后,你父皇母后就要为你选太子妃和良媛了。”
  提到选太子妃,徒亘羞红了脸。
  “皇祖父,孙儿想求您帮忙。”
  太上看着玉面晕红的爱孙,笑着逗他,“能帮的就帮,超格的事情就不能帮,也坚决不帮的。”
  太子:……
  太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孙子为难,憋了十年了,当自己不知道吗?
  太子踌躇了好一会儿,凑近太上小声求道:“皇祖父,孙儿想要荣国府的贾瑛做太子妃。”
  太上搁了茶盏,仔细看看孙子认真的表情,方沉声说道:“你要是选了贾瑛做太子妃,荣国公就不能执掌京营了。你看大景的历代太子妃、皇后的娘家,可有手握重兵的?”
  “皇祖父,孙儿要选贾瑛做太子妃,也是为全皇家和贾家祖孙三代的情谊,为了荣国府好。贾家执掌军权太久了,不若空置个三十年,换换别的人家。贾瑛做太子妃,是荣国府交出兵权的最佳时机。要是他们不肯教出兵权,皇祖父和父皇就只好像收北静王府的兵权一样,早日筹划了。”
  太上满意地点头,这才是自己教导出来的好太子,色令智昏——那是智不够的结果。
  “三年,”太子伸出手指,“贾瑛还有三年,才够律法允许结婚的年龄。这些时间,够父皇选出接掌京营的人了。”
  太上点头,他期望老贾是个明白人。
  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