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代善生气,对着这样胡搅蛮缠的堂兄弟,他知道是讲不通道理的。
  “你要愿意这样想,以后政儿和珍儿就不去族学读书了。”
  端茶送客,算是把贾代儒撵了出去。
  撵了贾代儒,贾代善回去和妻子抱怨,“族学被老六当成他自家的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贾母听了贾代善的一通抱怨后,劝慰道:“现在族里祭田的收益尚可,除了补给那些穷困的族人,不如再请多几个先生来教导子弟。子弟要是能考出功名最好,就是不能有功名,会写字会记账,也不愁以后找不到吃饭的活计。”
  贾代善点头。
  “还有族里的那些女孩子,不说能和敏儿一般的才学,也应该认认字,学个算账、记账,以后找婆家也好。”
  对于妻子的后一项提议,贾代善也赞同。
  “如此甚好,我与敬儿商量一番去。”


第466章 红楼贾母15
  年后的事情对荣国府来说; 变化蛮大的了,贾代善祛除了体内残余的寒毒,整个人精神焕发,更加积极地跟在圣人左右,彰显他勤于王事、对圣人忠心耿耿。
  东宫属臣与朝臣的争持按捺下去了; 贾母也放了贾赦出门; 他每天跟在太子身边,亦步亦趋地恢复了伴读的亲近。
  贾政和贾珍、贾瑚在宁国府里,跟着新聘请来的老举人丘先生读书。
  丘先生对贾代善、贾敬说的很实在; “荣府二公子天资有限; 秀才努力应该三年可以通过,举业就不是老朽能看到了。宁府公子虽尚小,看起来也不像是能从举业入仕。唯有贾瑚,天资聪颖。虽然年幼,假以时日; 二甲必可提名,再多就要看机缘了。”
  贾代善和贾敬很平静地接受了丘先生给与自己子孙的评价。
  贾代善回府和妻子念叨贾政的不开窍,哀声叹气后对妻子说:“等政儿得秀才功名,我就给弄个恩荫出仕; 你看可好?”
  “好。”贾母回答的特利索。
  贾代善有些吃惊; 妻子既往可是认为次子将来会金榜题名、封侯拜相的,这么快就转弯了?
  “你不用那么看我。女婿和东府敬儿; 他俩能从三千举子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 这京里多少勋贵子弟; 这么些年也就他们俩个罢了。从老二第三次回乡考试,病了小半年,我就对他能把书读出来,不再抱有希望了。”
  “他俩个自是与别人不同的。文定侯一脉原就是走的文人路子。敬儿的外祖家也是文官出身。丘先生说瑚儿的举业有望,能够二甲提名,说不得也是像了张家。”
  贾代善说罢这些,接着叹息道:“你我俩家都不是那读书人家,老二读书不成也是没办法的。就是他那一支往后免不得要沦落下去了……”
  “国公爷,十个指头不一样长,这是天生的。您多活个二三十年的,珠儿看着是个聪明的。若是珠儿能够立起来,二房以后就有了依靠。不然也是没办法的。”
  贾代善黯然,“我就怕珠儿像了他父亲。学武怕吃苦、学文又不开窍,可怎么得了。”
  “听说王氏的二哥,文武全才,也许珠儿会像他舅舅呢。”
  贾母看荣国公沮丧的厉害,只好这样安慰他。
  贾代善更愁了。他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夫人,你听说了王家次子文武双全,可知道长子是个吃喝玩乐文武都不成的纨绔?”
  “国公爷担心的是有道理,这外甥像舅舅,真也说不准会像哪个舅舅的。”
  贾母在心里啐贾代善一口,这货就不能安慰他,越说他越来劲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已经为他们筹划了这么许多,长房这支能立住,也会照应二房的。”
  贾代善很认同妻子说的这话。立了世子,次子也能自己努力了。而在自己祛寒毒这段时间,两个儿子的关系比既往融洽了很多。
  “夫人,大房那里子嗣还是单薄了一点儿啊。”
  长房只有一个孙子,怎么看都让人不放心。
  “高院判的药说是再吃一个月就可以了。他们年轻,有嫡孙谁稀罕那些庶出的。瑚儿身边跟着的人得更上心一些啊。”
  “夫人,瑚儿身边安排的都是老人。”
  “怕他们倚老卖老不够谨慎,国公爷还是多敲打敲打,小心不为过。咱们府上孩子少,一个都折不起的。”
  “夫人说的是,怎么小心都不为过。敏儿那里怎样了?”贾代善因贾母今儿去了林家送催生礼,遂问起女儿。
  “敏儿都很好,应该是最近就生产了。那孩子也是糊涂,她才确认了喜信,就给她身边的白露开了脸,却又没给那丫头避子汤,那丫头如今也是几个月的身子了。”
  “这嫡长子还是嫡长女的不知道,庶出的就紧跟在身后?林家就是几代单传,也不该这样啊?”贾代善很不满意。
  “是敏儿奶娘不得力。唉,得亏白露那丫头的家人都在荣国府里,这还是在京里呢,先看看再说吧。”
  贾代善沉默一会儿,又与妻子说起朝政,这是他从妻子激发他多活几十年后,养成的新习惯。
  “张太傅上折子提出致仕了。”
  “圣人准了吗?”
  “尚未。看起来圣人也不过是虚意挽留太傅罢了,最迟不过立夏,也就差不多了。等太傅致仕了,你也就再莫针对张氏了。”
  “等他致仕了再说。”
  “瑚儿一天天大起来了,你总要为孙子脸面考虑。”贾代善苦口婆心劝慰老妻。“与张家结亲,虽说不是我们最初想的,但看着瑚儿,却是比珠儿要强许多的。我们并不吃亏。要不是正赶上选太子妃,张家不想张氏入宫,我们想求娶张氏这样出身的,也寻摸不到呢。”
  “好,听你的。等张太傅致仕了,我就将府里的事情慢慢交给她管。我看她这些日子抄帐抄礼单,脑子比赦儿不差那里的。”
  贾母看张氏没什么偏见、成见的,有人把管家的事情接过去,再好没有的事情了。
  贾代善满意,又与妻子说起吴尚书。“刑部吴尚书今儿被圣人叱责了。”
  “因为吴家子弟?”贾母前阵子听说在上元节观灯的时候,吴家子弟有因调戏民女、被官差拘了几个的消息。
  “是啊。圣人为着吴家子弟,训斥他枉为刑部尚书呢。呵呵。”
  贾代善笑得开心,这几年吴尚书从侄女嫁给二皇子以后,小动作不少,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往长子和东宫那边施了颇大的压力。
  “该。”
  贾母给贾代善续了半杯白水,“他自己是刑部尚书,自家子弟竟然敢京畿跋扈,这管不好自家子弟,就该引咎辞职的。不过国公爷,这也给我们提个醒了,京里和金陵的族人加起来也不少房头、不少子弟呢。您和敬儿是不是多分些心思约束约束他们,不然什么时候族人做点非法之事,圣人少不得要寻到你的头上了。”
  贾代善犹豫一下,“金陵鞭长莫及,就是有什么事儿,也不能及时知晓。”
  “那更得多费心了。要莫分支要莫就管好。不然金陵的族人扯着你的名头,做了上不得台面的事儿,地方官府小来小去的都会偏袒他们。可一旦纵容出来骄横的性子了,闯出大祸……”
  贾代善深以为然。
  “就怕他们不肯分支啊。”
  圣人今儿训斥吴尚书,让贾代善受了不小的刺激。
  “端看国公爷和敬儿舍得不舍得了。金陵那些人不过就是要祭田罢了,舍了祭田,他们也就松口了。”
  “可那祭田也不是小数目。”贾代善真的有点舍不得。
  “比起国公爷不受牵连、比起爵位不受牵连,那些真还就是小数。就当破财消灾了。”
  贾母心想,金陵的那些族人天高皇帝远的,真不是什么好约束的,能甩了就甩了吧。
  “国公爷,要是金陵的那些族人,没了宁荣两府撑腰,或许不会再不将律法放在眼里了。这对他们未必就是坏事。要是有谁欺负到他们头上,您和敬儿看着同一祖宗传下来的,还能一点儿也不帮忙?”
  “这分支可是大事儿,我与敬儿的好好商量商量。他那嫡长房才是族长的。不过京里的这些族人,可以先约束了。”
  贾代善和贾敬商议以后,把在京里的这几房族人整饬了一番。连宁荣两府的奴才都被处理了一些,外院的管事、内院的管事媳妇,都知道国公爷、太太在撵人。小错了就撵去庄子上,大错打了板子再撵,再严重一些的就发配去北边的庄子、或者发卖去矿上、盐滩了。
  后街的族人,也谨慎起来,为的是族长贾敬开祠堂说的那些话。
  “不把族里的名声放头顶的,族里也不会给他留脸。除族不是摆着好看的。”
  圣人很快知道了这些,“老贾啊,你对族人管的倒严啊。”
  “唉,圣人,老臣也是被吴尚书、吴家那些不争气的子弟吓着了。树大多枯枝。京里这些族人都在眼前,还能照管到。金陵就隔的远了,臣就想着什么时候,把金陵也那边清理清理呢。”
  “让贾敬回去吧,他是嫡长房的,东宫也没什么事儿。”圣人可记得宁府呢。
  “圣人虑事周全,老臣就转告敬儿去金陵。”
  圣人发话了,贾敬立即向太子告假,和贾代善密议了两日,定下了对金陵族人的处置方法。隔日的功夫就带人南下了。
  三月底的时候,林府一大早的就派人来传话,说是贾敏在凌晨的时候,生了一个六斤的胖儿子,母子平安。
  荣国府得了喜信,都为贾敏高兴。贾母立即叫张氏拟了礼单,到了洗三日,带了俩儿媳妇过去林府。


第467章 红楼贾母16
  对于王氏; 贾母始终含着警惕的心理; 这人的心思太毒!就因为王氏在前面的“节点”里,曾为着姑嫂的一点儿斗气; 竟然敢下药让贾敏落胎。不说做嫂子的; 得让着小姑子一点儿,可嫁人了就代表是成人了,怎么好和一个“毛丫头”计较呢。况且俩人的年岁又没差多少; 管好管歹地糊弄个三、二年的时间; 熬到小姑子出嫁了; 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儿?!这时代; 出嫁的女儿一年回娘家的次数都是有定例的。
  唉; 这人的心劲,太可怕。
  奈何自己过来的时候; 王氏不仅进门了; 还已经生了一儿一女。无缘无故地休妻,那不是人干的事儿。所以对王氏; 每天早晨请安之后; 就打发她回自己的小院带孩子。至于晚上的请安,免了。
  一要少见面,二要不沾边。
  现在的荣国府,俩媳妇早晨过去婆母那里转一圈; 连杯茶水都混不上,就被打发回去了。
  张氏曾经在婆母跟前抄了去年、今年两年的往来礼单,还在婆婆的指导下; 拟了今年春节往来的礼单,知道婆婆不是有意要晾着儿媳妇,给儿媳妇难堪,就每天高高兴兴地转回自己的院子,看书弹琴自在消遣。
  王氏曾想过像以前那般,留下来表示孝心、伺候婆婆用膳,贾母就是一句——养了这许多的丫鬟呢,你们回去管好自己的院子就好了。晚上贾政带着贾珠来请安,贾母基本也不留饭,“回你们的院子,自己小家去吃吧。”
  贾代善、贾赦父子俩通常是没个准点回府,贾母就安排贾瑚回去张氏身边吃饭。
  贾母不在儿媳妇身上找事,主院也少了人来人往,相应地就冷清了不少。内外管事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贾母得了空就自己打坐,或者去贾代善的书房寻摸几本、未读过的书来看。
  荣国府的内宅出现前所未有的平和、安宁,投桃报李的,贾代善在年后又破费了一次。就是贾赦,也从祖父、祖母遗留给他东西里,挑了上好的两件玩器,捡了一个三月三踏春的日子孝敬给贾母。
  一盆玉石盆景,贵在几颗寿桃都是天然的材质打磨。材质好、寓意好,贾母直接就摆在自己起居间的博古架上。
  还有一件羊脂玉的如意,一等一的质地,不逊与贾代善送的镯子,贾母放在枕边压枕。心里说:原身你要是能看到就看看吧,贾赦这人就是顺毛驴捋的性子。你琢磨那么久他手里的东西,看看,不用吭声要,他就恭恭敬敬送上来孝敬了吧。
  洗三也是个大日子了。林家在京没什么亲族,过来的也就是三、俩个与林海交好的翰林院同事的内眷。贾母一大早就到了林府,与文定侯夫人略略寒暄几句,婆媳三人就被带去见贾敏。
  贾敏也是一个好命的,她嫁进林家,林老夫人就交了中馈与她,自己在西边的院落安静养老。贾敏进门不久有了身孕,吃什么吐什么的时候,林老夫人又把家事接过去,让她能好好养胎。丈夫是才貌双全的探花,婆婆把她当女儿待,小日子过的比做姑娘的时候还滋润。
  贾敏怀孕的前几个月妊娠反应比较大,待到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过了反应期,怎么吃都觉得饿,生生把自己从一个纤细的娇弱模样,吃成往壮硕肥婆发展的方向。正月里贾母见她不停嘴地吃,提醒过她,可她控制不住。等贾母在二月份打发人去看她,回报说姑奶奶又胖了两圈了,贾母毫不犹豫地换了贾敏的奶娘。
  这奶娘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
  林家老夫人身上还有侯夫人的诰命,为了换回贾敏的奶娘,贾母还特意过去文定侯府与她商量。
  “都说孩子在娘肚子,一人吃二人补。可敏儿胖的太多,孩子太大,她又是骨架纤细的人,到生的时候为难就不好了。”
  好在林家老夫人也是讲道理的,俩人劝了贾敏一通,换了她贴身服侍的,才扭转了她的吃喝不忌。
  可胖上去的肉,如今就那么明晃晃地黏在贾敏的脸上、身上呢。
  哎呀,要是看了细弱的林妹妹有这样一个娘亲,不知道会崩塌了多少人的心。
  “母亲,大嫂、二嫂。”贾敏很兴奋,见了娘家母亲嫂子进来,就立即半坐起来招呼。
  孩子偏大,又是头生子,贾敏还是遭了些罪才生下来。但看着健康结实的长子,贾敏就满心满脸都是兴奋。
  嗯,应该说林府都在兴奋中,林母和林海母子俩,比贾敏还兴奋呢。
  “你好好躺着吧。”贾母抱着孩子,细细端详,这小人儿的模样真是漂亮,父母亲的底板本来就好,到这小人儿的身上,组合的更上一筹,真让人越看越爱。
  贾母抱着外孙儿,给俩儿媳妇看了一眼,就让人带俩儿媳妇出去喝茶。
  “母亲,怎么让嫂子们都出去?”
  贾敏很是不解,自己与二嫂关系不睦,与大嫂的关系好呀。自己还想着与大嫂多聊几句呢。
  “这屋里有小孩子,进来的外人越少越好。你让奶娘把孩子看好,别谁都抱孩子、谁都能进来看孩子的。”
  贾母说着话,就把还在酣睡的小婴儿,放回到贾敏身边的摇篮里。
  “你皱着眉头想什么呢?好好养身子,出了月子赶紧起来走动。胖成这样子,小心你女婿厌了你。”
  贾母提醒放纵吃了几个月的贾敏。
  贾敏的兴奋给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她摸摸自己胖出几个圈的脸,抱着母亲的胳膊在轻轻抖着,“娘”。
  这是把贾敏说哭了?贾母有点儿后悔,轻拍拍她的肩背,“不许哭啊。”
  贾敏把脸从母亲的胳膊上抬起来,满脸笑容,宛如盛开的一大球芍药花。
  “母亲,我没哭,我高兴着呢。您看他长的这么好,我胖就胖了呗。等出了月子,我每天多走动,再少吃点,很快就会瘦回去的。”
  这心态可真好啊!换个一般的小姑娘,谁能接受自己肥成这模样。
  “你个促狭的。居然装哭吓唬母亲。真是顽皮。”贾母用手指点点贾敏的额头,继续说道:“你要是想快点瘦回去。自己喂仨月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