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子说完正事,贾赦道:“今日大朝,你早晨没有练,去院子里练一个时辰,补上今早的。”
  贾琏想到刚刚走过来的时候,大雪纷飞,院子里积雪已经有寸许,禁不住向贾赦求饶:“父亲,你看外面的雪都这么大了,儿子改日补上如何?再说儿子也忙了一天了。”
  贾赦阴笑,“荣国府以武功起家,什么时候还有下大雪,就不去打仗的。要老子踢你去?”
  贾琏知道这是没回旋余地了,只好去西间换了武士服,乖乖去院子里练枪。贾赦带了几个老家丁,披着大氅在屋檐下看琏二。
  贾琏练了一会儿,就觉得身体发热,继而头上热气腾腾。就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家丁,在贾赦身边小声说:“侯爷,世子练了这一个多月,有点点花架子了。再有个三年五年的,也可以去战场试试枪。”
  “你这是夸他呢。真上上场,他是给别人试枪的料。”
  “侯爷,卑职说的是三年五年后。”这是曾经随贾代善上过战场的老家将。“世子现在这样,是不能提枪迎敌。这么练下去,定能圆侯爷梦想。”
  贾赦想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来的呢?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自己用了多少功夫啊!哪像老二,每天装模作样哄太太,他读书了,十几年书读下来,连个秀才都没中。还有珠儿,那也是个好孩子的,自己说了他几次,不能光读书,也得练练身子。他那娘倒以为自己要害她儿子不能专心学习,真是可惜了的。
  贾赦沉思,直到有小厮过来提醒,“侯爷,一个时辰到了。”方唤回琏二,让他去耳房沐浴,泡药浴。
  贾琏也是服了,过去二十年,常常心里埋怨父亲对自己不理不睬,就想什么时候父亲能像二叔待珠大哥哥一样教导自己。现在父亲是早晨半个时辰,晚上半个时辰,盯着他练武功,每天还要写半个时辰的大字。好容易有个休沐,还要和琮哥一起听四书五经,还要背诵给父亲听。
  虽然背不下来,贾赦也不打手板,但是看琮哥流畅背下来,那比打手板还臊人,好不好?于是贾琏越发努力背书。就是在衙门,没事儿闲在那里,也是捧着四书在背。同屋的丁主事,和他处的久了,不那么排斥他了,有一次好奇问他,“贾大人,你这么用功背书,是想去考状元吗?”贾琏擎不住了,就说了贾赦在休沐日抽查的事,那丁主事点头赞许贾赦,“贾大人有个好父亲啊。” 于是再见他背书,还指点他断句,给他讲解。贾琏觉得自己除了睡觉,就没一分钟得闲的。
  贾琏哪里知道,贾赦就是要他累得睡觉都没闲心。贾赦太知道王熙凤的秉性了,那就是一妒妇,没一点点琏儿母亲的贤良品性。但那时候自己避居荣国府东院,老二家的常接王熙凤过来玩,虽说有说不出的心思,但这也是贾琏最好的婚配对象了。得幸琏二入了王熙凤的眼,自己心里也落了块大石,琏二能长大成人的几率更大了。
  贾琏泡了药浴,收拾整齐了,要和贾赦辞行,小厮拦住他,“世子爷,侯爷说了,要你包裹严实了,直接回去睡觉,明早记得按时来。”还殷勤地帮贾琏带上风帽,递上大氅。贾琏的几个小厮都手提着点好的羊角灯,簇拥贾琏进了二门。
  贾琏院子的门还没关,守夜的婆子听着脚步声,二人赶紧擎着风灯来迎贾琏,低声请安,“世子爷回来了。给世子爷请安。”贾琏入了院子,小厮把散了回去,守夜的破总也关了院子门。只有堂屋的灯还亮着,这是凤姐吩咐的留给贾琏的。
  平儿听了动静,赶紧从东屋大炕上起来,下来伺候贾琏脱大氅,更换衣服。“二爷,这都快子时正了,奶奶等了好一会儿,才睡安稳了。”
  贾琏点头,说一句,“明早老时辰喊醒我,要去老爷前院。”就进了里间。看凤姐睡的一脸香甜,轻手轻脚搂了凤姐,挨了炕,才发觉一身筋骨的酸累,没一会儿也就会周公去了。
  贾琏是一夜无梦,睡的酣畅。不知道这京城多少人,反转辗侧,不得入睡,尤其是今晚去了北净王府的那些旧日勋贵们。


第54章 红楼54
  侍郎程荫等人还在北静王府的时候; 已经就有欠银的勋贵进了北静王府。待这遭收欠银的侍郎们一走; 北静王得了信,就请他们到正堂见面。勋贵来的越来越多; 都问起北静王归还欠银的事儿。
  北静王府这二代人已经没了兵权,现任北静王有心在朝堂重新取得一言九鼎的话语权。可太上好不容易收回的兵权; 他又不是今上的心腹,看来这重回祖上风光有些艰难。
  理国公柳公爷问道:“王爷,今日大朝; 提起要欠银的事儿,您怎么看?”
  “户部今年花钱的地方多; 朝廷没钱啦。” 这话就不用北静王说; 这事儿大家都清楚; ; 朝廷一年入多少出多少,就是不看户部的帐本,心里也能有个大概。
  就有人说:“都是荣国府那个混账贾赦带累的,不然今上怎么会想到收欠银!”
  “那贾赦现在如何了?”
  “如何?醉生梦死呗。”
  “前些日子; 听说荣国府的老太君叫他过去; 他就送了俩歪扭的大字:醉梦。人还在卧床修养呢。”贾家现在和筛子似的; 随便什么都传的满大街都是; 长点心问问,估计连贾政睡哪儿; 都能有仆役卖出来。
  知道醉梦的人都不由默了默; 不知道的人; 结合贾赦还在卧床修养,也猜测出那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京的只有北静王,南安王领兵在外,西宁王在封地,东平王也领兵在外。四王八公,在京的就只有北静王,其他三家王府也派了人来。
  西宁王府来的是西宁王留京的庶子,算是一质子身份,站起来问:“王爷,这欠银您准备怎么还呢?”
  北静王皱眉,难怪这小子给西宁王派过来做质子,“本王能如何?还十之一二呗。今上在朝堂那么说了。难道本王敢说家里连十万两银子都没有?激恼了圣上,立即就派兵围了王府,抄出来的就不是十万两了。”
  “不还又如何?难道还真能抄家?”
  “你西宁王府不在京,今上要抄还得派大军去,让你父王试试不还吧。”
  史家兄弟俩史鼐和史鼎一起都过来了,彼此交换下眼光,心里都在想:“自家的姑母,还真是能人,把贾赦逼到那份上,拖累了所有的人。没人挑头还银子,今上还真不好意思开口。贾赦那天说的不错,现在不还,子孙不长进的时候,谁做到圣人的位置,都会拿那不长进的开刀。这银子还是紧衣缩食地还吧。”
  贾珍也坐在当中,宁国府越来越没落,也就是在这里才能找到一点儿,昔日四王八公的跺跺脚,京城抖一抖的旧日风光。还了银子,日子肯定会过的拮据,不然就先还十之一二?
  缮国公家是还不起的典型了,几代缮国公都是左一个右一个地往府里抬,再加上家里收的丫头,当家主母又没有荣国公府当家主母的手腕——几代人都是只有寥寥几个庶女长大,一个庶子也无。所以,这缮国公府养女人、庶出子女的花费就是个大头,幸好庶女们有几个嫁的还不错,上辈子还有一个进宫晋到妃,可惜没皇子,随着太上退位成了太妃,缮国公府在朝廷的影响力越发下降了。
  缮国公世子代表其父过来的,见大家这样,就问北静王:“王爷,圣人今日说兵饷、赈济雪灾,待到夏日说水灾,不用三五载,这银子势必要都归还了才罢。可是这银子有不是先祖全用到自家了。”
  众人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全还不甘心,不还还不敢,真要是给今上温水煮青蛙这么要债,也是憋气。一堆祖宗曾威风八方的四王八公的后人,就那么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众人商量许久,没弄出个决断。史鼐就站起来说:“诸位,我看这银子是逃不掉得还了,本侯还是回家扫扫库房,典当点旧物,凑凑银子吧。”
  史鼎跟着站起来,抱拳和北静王说:“既然不得不还,还是早还了吧。咱们和今上,都没交情,也就这样吧。” 他是靠自己拼命,立了军功得来侯爷爵位,心里很不屑这些躺在祖宗功劳上混吃等死的酒囊饭袋。
  史家兄弟带头离开,其他人见商量不出什么来,也顾不得北净王留饭,冒着大雪纷纷告辞。
  只有西宁王的儿子,在后面慢悠悠说了一句,“我父王不会还的。”
  内伺进来禀报:“王爷,忠顺王爷派人来了。”,
  北静王摆手叫请进来,他现在实在是太疲惫了。一大早的上大朝,被今上点名追讨欠银,众目睽睽之下,不说丢脸吧,也是不好看。然后就是户部侍郎和吏部侍郎来家里要银子,这是活生生地打脸啊!朝廷欠银管吏部什么事儿?不就是程荫是今上心腹,代替今上来的嘛。还有这群越来越不成事的八公后人,难道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今上的心思吗?
  忠顺王府来的是一个长府官,向来被忠顺王依为心腹,进来看北静王脸色不好,赶紧跪下见礼。“拜见王爷,给王爷请安。”
  “起来吧,你家王爷有什么事儿?”
  “我家王爷想问王爷怎么看今上追欠银?还有想请王爷聚一聚。”
  北静王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了,聚一聚,聚什么,你个宠妃的儿子,最后没登上大位,我世袭的铁帽子王和你搅合一起,我傻了麽?没权利就没权利,只要我不参合谋反,今上也不能废了我的王位。
  但得罪了忠顺王爷也没必要,太上还在,今上都还得看太上的脸色呢。
  “如此,就请你家王爷,有空过来喝茶吧。”就端起了茶盅,那长府官见端了送客茶,赶紧起身辞别,由内伺送了出去。
  北静王捏着攒到一起的眉心,小内伺轻手轻脚地递过来热巾子,北静王接过敷在眼睛上。这百万银子啊,还清了,这王府可怎么再维持体面啊?!也摸不清今上说的十之一二是真是假。
  感觉毛巾不热了,问小内伺:“去把还银子的叫过来。”
  北静王府的几个属官,今天都没敢离开王府,这一天惊心动魄的。听到王爷传唤,立即就上殿去拜见北静王。
  “你们去还银子,见到户部尚书了吗?”
  “没见到。只有户部主事清点了银两,然后给了尚书和侍郎盖印的收条。”
  “那个荣国侯府的贾琏,你们见到没?他可说了什么?”
  “贾世子倒是见到了,他混在一众户部主事里,也没说什么。”
  北净王无奈,让人都散了。自己也无心再听什么小曲,想想偌大的京城,飞雪连天的,又无处可去。内伺过来问了几次在哪里摆饭,北静王无心吃饭,随便对付几口,就又愁起来。
  这十万两还得对不对?够不够?想了又想,叫人传来王府长吏。
  “你明天去荣国侯府上,给他送点将养身子的药材,听说他最近待孙女挺亲的,再送点小姑娘的穿的戴的。就说谢谢今日贾琏的话。再问问他今上意图。”
  长吏应声而去。
  别人不知道,自己可知道的,那贾赦年轻的时候,对上书房有名的小透明主子和伴读,没少伸手帮忙。说不得程荫就会和贾赦透露一二,不然贾赦好好的,怎么会闹分家,还什么银子。
  凤姐见贾琏睡的不知人事了,轻轻从贾琏怀里挪出来,闪身进了自己的空间。喝点泉水,又琢磨那小篆。这些日子这身子调养的干干净净的,头脑也越发清楚。借着原主记忆力就很棒的底子,记东西越来越快,也牢实。为难就是自己把这本书都记下来了,也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啊。看来还得去找贾赦想办法。
  怎么才能从贾赦哪里打开学习篆书的口子,凤姐想了又想,始终没法子。最后决定明天白天练字的时候,把“九”、“经”字的小篆,多写几页,夹在练字纸里。推脱是以前看到的,记了下来,希望贾赦能问吧。
  最好能问。自己这是捧着金碗没饭吃啊。


第55章 红楼55
  55
  凤姐夜里打定主意了,白天就把“九”、“经”的小篆字画了几大页; 夹到每天的声律启蒙练字纸里。反正凤姐原身顶着文盲的名头; 现在的学习就是抄写声律启蒙; 把跟女儿唱会的一遍遍写下来; 既认了字也练了字。
  中午,只要不是贾琏的休沐日,迎春照例是来和凤姐吃午饭; 顺便说说管家理事的。一个月管下来; 迎春虽然还是温温柔柔的那个姑娘,却不再有瑟瑟缩缩的,不敢说话的样子。凤姐心里感慨; 给谁个机会,都能脱胎换骨成新人啊。
  叙话、吃饭、叙话; 凤姐把上午自己写的大字递给迎春看; 迎春一页页看得认真,“嫂子这字,写的越来越好了。”
  迎春每次都这么真诚地夸奖; 凤姐开始还不好意思; 现在的想法是:每天都练二个时辰的大字; 连续练习一个多月了; 肯定是越来越好了。
  “嫂子这是写了小篆啊?”
  凤姐终于等到了。“不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过; 写着写着; 就把这二个字写出来了。小篆是什么?”
  “字体的一种; 用的人不多。现在这些字都是从篆书转化来的; 倒是听说要练字,先练小篆。父亲那里该有许多字帖的。”
  凤姐假装,“还有小篆的字帖!丰儿,一会儿,你打发人去老爷那里,要本小篆的字帖,要你家奶奶我认识的声律启蒙那本。”
  迎春笑,“嫂子,那声律启蒙不会有小篆字帖的。”
  凤姐就看着迎春,等迎春往下说。迎春笑,却不在说了。凤姐无法,姑嫂又说些闲话就散了。
  绣橘服伺迎春躺下,看嬷嬷们都出去了,悄悄地对迎春说:“姑娘,二奶奶分明是要你帮她弄到那什么小篆字帖啊,很难吗?”
  迎春说:“二嫂子怎么突然想认字了呢?”
  “姑娘,有什么奇怪的。原来府里姑娘们都识字,纨大奶奶还能教兰哥儿读书呢。准是二奶奶不想给纨大奶奶比下去。”
  “一会儿起来,你帮着我想着,给二奶奶写一份字帖送去。”
  绣橘这才松了口气,二奶奶对姑娘这么好,这在家要靠着二奶奶,出嫁了说是靠父兄,遇到事要女眷出头,还得是二奶奶啊。姑娘总算是明白了。
  晚饭前,凤姐收到二份字帖,一本是迎春用小篆写的声律启蒙,一本是贾赦用小篆写的千字文。凤姐心里狂喜。
  待贾琏落衙回来,凤姐把字帖捧给贾琏看,贾琏整个人都不好了,“凤儿,爷不要再学小篆。”
  每天习武是腰酸背疼,背四书五经是头疼了,白天应付户部的同事心累啊。不要再加了。
  “凤儿,今天去讨银子,爷这个苦啊,欠债的都是大爷啊。”琏二开始哀兵政策。
  凤姐心疼,阳光俊朗的帅哥,还是笑起来的桃花眼好看,不学就不学吧,自己只是要个伴。
  “还能怎样,各种借口说没钱呗。缮国公府说没钱只还了二万,柳国公府是三万。哎,丰儿,你说珍大哥哥怎么想的,他才还了三万两。”
  “怎么想的?舍不得呗。东府比那府里有银子的。就说东府二代没出嫁的女儿,也没分家,又没有一个要添的无底坑。除了舍不得,再没有什么缘由了。”
  “可圣上的银子是好赖的?唉。”
  “二爷,快别替东府发愁啦,东府老爷还在呢。就说分家吧,珍大哥哥不是还去道观问了,这事珍大哥哥也会去问。”
  “这事弄得今上和要小钱似的。以后今上得了机会,可就没了好了。”凤姐赞同,这琏二把心思用在朝政上了,也看出来以后了。
  贾琏和凤姐吃晚饭,然后接女儿,练字,再去前院接受贾赦的教诲、锤炼,然后精疲力竭地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