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奶奶说的。有老太太在,林姑娘就有依靠。”
  凤姐斜睨这平儿笑,平儿想想自己也笑,是啊,有老太太在有依靠。老太太多大年纪了,七十多的人了,虽说身体好,可也是有今天没明天的人。
  “平儿,你就看吧,哪天二太太要给宝玉订宝钗,老太太绝对不会反对的。”
  “奶奶,这是怎么说?老太太怎么肯?”
  “老太太终究是老了啊,这事还能拧过宝玉的亲娘?!老太太真要是说了算,前番接了林姑父病危的信,就该让你家二爷带了婚书去的。一来安了林姑父的心,二来接林姑娘回来,将来是宝二奶奶,在那府里也不用看哪些势利眼的脸色。这才是老太太为外孙女该做的打算。”
  “奶奶,要这样说,那林姑娘?那林姑娘不是没了出路啦?”
  “还是我家平儿聪明。”只要平儿不和凤姐抢琏二,凤姐看这个温柔的美人,自然是哪里都顺眼的。
  “要说出路也是有的。比如这回,娘娘省亲,林姑娘借口避到我们府上,然后求了老爷给请几个教引嬷嬷,尤其是哪种名声在外厉害的嬷嬷。再回去的时候,由嬷嬷把严实了,不给宝玉随便进出她房间,三年五年后,再寻人家,也不过是一句,小时候和养在老太太跟前的宝玉一起罢了。”
  平儿知道,这是凤姐要她把话传过去。
  “就是老太太以为能为林姑娘谋划下来和宝玉的婚姻,有教引嬷嬷管的严厉,也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多亏奶奶费心为林姑娘寻路,不知道林姑娘肯是不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不给自己留路,就没的办法了。”
  凤姐对于宝玉黛玉的爱情,一向认为,不论教科书说的怎么反封建的、怎么纯洁的、怎么天花乱坠的,只能呵呵:这一个看见漂亮姑娘就撩的渣男雏儿,另一个是没见过世面的、给温柔话哄住的傻白甜。谁家疼爱孙子的祖母、疼爱儿子的亲娘,会给自家孩子,娶这么个病歪歪的小白花似的媳妇?做妾?还也得身体好,能照顾自家孩子的不是!再说了,弄这么一个青梅竹马的两心相许的表妹做妾,妥妥的是要儿子后院不安宁的。
  就选儿媳妇来说,宝钗真是甩了黛玉八百里地去。就选贴心人来说,黛玉也甩了宝钗的九万里。
  平儿看凤姐有些疲惫,就说“奶奶躺躺,好好睡会儿?要不中午就让姑娘们在大姑娘哪里吃?好过回我们这里来回奔波,还拘束。”
  凤姐想想说:“也好,我睡会儿,你过去看看,中午让她们在大姑娘哪里吃吧。”
  平儿服侍凤姐在炕上躺好,盖好被子,留了二个小丫头在屋里听使唤,又留了二个在堂屋里,其它的则去花厅等传唤。交代了要丰儿小心照料着,自己带了二个小丫头去迎春的院子。


第63章 红楼63
  63
  迎春带宝钗几人进到自己的院子,众人眼前就是一亮; 凤姐院子里是华丽富奢的大气风格; 迎春的院子则流露出一种活泼的明快的振奋人心的朝气。
  二进大三间的院子; 倒坐给了守门的婆子、当值的丫头用。放在一进院子当中的二个大荷花缸里; 现在是二棵怒放的红梅花树,看那树得有了几十年的光景; 院子里的白雪红梅,宛如一幅画卷; 给这小园添了勃勃生机。
  一进先是迎春待客的厅堂; 左右一边是绣房; 一边是书房。二进的厅堂迎春做了白日自己休憩下棋的所在;东面是卧房,临窗是一铺大南炕; 炕上铺的几条垫褥; 是樱桃红的缇梅花的妆花缎; 看着就喜庆。东墙有个门帘子,应是通洗漱的耳房。对面是一个黄花梨木头的架子床; 简直就是一间屋子了。迎春看几人都瞄着那架子屋,有点腼腆; “我嫂子说,夏天不好睡凉炕。要是床小了,拉上帘子会憋气的。久了,会让人不知不觉就觉得心头有东西压着; 不能舒爽喘气; 个人的气势就变了。”
  宝钗点头:“这是居养气。”
  惜春就过去; 仔细看那床上雕刻的祥云花纹,赞道:“这祥云雕的别致。”
  探春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
  “是嫂子要二哥哥淘弄来的。也不知哥哥哪里得来的。”姑娘,是你哥哥收账,和准备嫁妆的人家管家闲聊,打听做嫁妆木器的师傅,人家干脆送了你哥哥一套黄花梨家具。
  西屋是迎春放置衣物的,十几个高高低低的黄花梨的柜子沿着墙放着,窗前是一款贴了螺钿的大梳妆台,镜子明亮照得人纤毫毕现。
  探春在镜子前面晃,“这个镜子和宝玉屋子里的西洋镜一样亮,照人真清楚。”
  “这是西洋货。这一面镜子在广东的十三行也要上千两银子呢。”
  探春咂舌,惜春也挤过去照,看黛玉怏怏的,就拉黛玉,“林姐姐一起。”
  镜子里映出三朵美人花。黛玉是楚楚动人的纤弱,探春是英气逼人的俊秀,惜春是有点点清高的笑颜。
  “二姐姐,你这满满一屋子的,都够做嫁妆的了。”
  迎春就渐渐红了脸,拍了一下探春,“什么嫁妆的,看嬷嬷听见要说的。”
  “二姐姐,你的嬷嬷好厉害啊。看着都吓人。”探春不忘王嬷嬷刚才对她的严苛。
  “嬷嬷都是有宫里品级的女官,只是暂时过侯府指导一阵子。”
  “迎春要进宫吗?”宝钗听探春说嬷嬷有品级沉思下,就忍不住问。
  迎春笑,“进宫?要大姐姐那样的才能进宫呢。”
  几人就说起省亲园子,说起大姐姐要回家省亲的事。
  “二姐姐,到时你也回去吧,看看贵妃娘娘也好啊。”
  “三妹妹,这要看我父亲怎么说。”
  “大老爷也是的,过年都不回去给老太太拜年。”
  “探春,”涉及到贾赦,迎春就出口维护。“若我父亲有什么不对,老太太定会去衙门或去宫里告状的。三妹妹可知道上回从府里回来,父亲昏迷了好多天,还是今上指令太医院的院判救活的,好多郎中太医看了都说没办法呢。”
  几人就沉默下来。最后还是宝钗开口,“我们去前面坐吧。”
  迎春闻言,就带几人回到一进待客的正厅,司琪、绣橘带小丫头们送上点心、茶水,惜春就忍不住说,“瑛大姐姐,你这里太漂亮了,我都想把这里画下来了。”
  探春摸着身边的高几,“是呀,二姐姐,你这里都是黄花梨,真漂亮。点心也漂亮。”
  迎春笑得温润可人,“我嫂子说,女孩子用黄花梨好,黄花梨的颜色浅一点,活泼一些,让人心情也明快。黄花梨木不比紫檀木贵重,但紫檀等深色的东西还是给上了年纪的人用好,配起来沉稳,相得益彰。”
  “二姐姐,凤姐姐现在对你很好啊?以前对我们可是一样滴。”
  探春这话听起来没错,可就是不能细思量,一思量就有凤姐以前待迎春不怎地的感觉。
  迎春笑着实话实说,“我和妹妹们都在老太太跟前呢,嫂子也不好插手老太太院子里的事。”
  司琪心下给自己姑娘点赞,想插嘴说话,绣橘扯扯她的衣袖,司琪记起张嬷嬷的教导,低头闭嘴,不能越了本份。
  探春羡慕迎春的院子,看周围不少的丫鬟,安安静静地立在那,等候吩咐的样子,就问:“二姐姐,你这院子现在有多少丫鬟?看着挺多人的呢。”
  “定例是四个教引嬷嬷,四个大丫鬟,八个二等,十六个三等的,不入等的洒扫值夜的婆子不计数在内的。嫂子说先这么些,不足的慢慢挑合适的补上了。”
  宝钗就说,“你是侯府的大姑娘,配这么些人自然是应该的。可是大太太选的人?我们还没见大老爷大太太呢。”
  “是父亲和嫂子选的人。”迎春低头,想想说道:“太太不在府里,父亲要是想见我们,会派人传话来的。”
  宝钗看迎春态度暧昧,也就不再问大老爷大太太的事。
  几个姑娘说着闲聊茶水、点心、衣服、首饰,一会儿就觉得话题无聊了。
  张嬷嬷对迎春说:“大姑娘不妨请姑娘们玩玩拼图。”
  迎春让司琪、绣橘把拼图都拿来,放到厅堂的八仙桌上,迎春招呼众人来选。
  惜春拿起一幅,看着外面的图,说:“这个上回宝玉有买过。”
  探春也挑出二个宝玉买过了,绣橘就把她们见过的收起来。最后几人看上了为春节推出的美人图,一起拼图。
  宝钗看黛玉从出了凤姐的屋子就不出声,推推黛玉胳膊说:“颦儿丫头,又在想什么呢?”
  黛玉看看宝钗,“我有名字,宝姐姐叫我黛玉,或者叫我林姑娘也可以的。”
  “看颦儿还认真了。”
  “薛姑娘,你说凤姐姐说的没道理?”黛玉转而对宝钗称起薛姑娘。
  宝钗尴尬了,探春说:“林姐姐,宝姐姐就是开玩笑。你不要介意。”
  “我难道是给她开玩笑的了?”
  “林姑娘还真恼我了,我给林姑娘赔不是,民女不该和你这官家姑娘玩笑的。”薛宝钗一上午是各样的忍耐,这时忍不住就把气撒到黛玉这里,给黛玉福身行礼。
  黛玉侧了身子,红着眼,“你只说拿我玩笑是不是应该?”
  宝钗如何肯回这话,二人就僵在那里。迎春做主人的急得没法,却不知道怎么解围,拉拉探春,又拉拉惜春。
  恰好平儿这时候进来,见这样子,拉着黛玉的手,说:“林姑娘,二奶奶有些话要我和你说呢。”拉了黛玉往迎春二进的正堂走,紫鹃和绣橘赶紧跟上伺候。
  平儿扶了黛玉坐好,把手里的几包银珠子,递给紫鹃,“这是我们二奶奶给你们姑娘打赏的,那一府的势利眼儿,你也别舍不得。”
  黛玉忍了许久的泪就滴下来,哽哽咽咽地,“平姑娘,替我谢谢你们二奶奶记挂我。”
  “林姑娘,何须这么客气。我们奶奶说了,姑娘以前年纪小,又在老太太屋里,凡事都是周全的。现在姑娘大了些,娘娘要回府省亲,要是姑娘想因父孝回避,倒是可以到这府里来住,这府里是姑娘的大舅舅家呢。日后姑娘也可以带老爷请的教引嬷嬷回去,有好多事由嬷嬷说,总是好的。”
  紫鹃就替黛玉福身下去,“平儿姐姐,谢谢二奶奶为我们姑娘着想。”
  绣橘带小丫头端上水,伺候黛玉洗了脸,有拿出迎春的脂粉妆奁给黛玉用,“林姑娘,我们的东西简陋了些,且对付用用。”
  紫鹃就说,“绣橘,你才离府多久,也会这么说话了。我们日常用的,你还不知道?要不是宝玉特别淘澄的胭脂膏子,比这差太多了。”
  绣橘看平儿对黛玉的做派,知道自家奶奶是愿意多照顾林姑娘一点的。“既这么说,一会儿给你带点回去。要是才刚那话是哄我玩的,你回去给小丫头们吧,可不许和别人说是我们姑娘送的。”
  紫鹃福身道谢,绣橘赶紧拉住她,“哪里就值得你弯腰呢。”
  一会儿黛玉梳洗上妆收拾好了,平儿对绣橘说:“和你家姑娘说,午宴就在姑娘这吧,免得走来走去,冷风套热气的回去不舒服了。”
  一行人回去前面,宝钗做无事状,黛玉也不理会她,迎春拉黛玉一起拼美人图。
  绣橘就上前对迎春说:“姑娘,奶奶怕姑娘们大冷天走来走去,冷风套热气的吃了饭不舒服,让把午饭摆在姑娘这里。”
  迎春点头:“一会儿得了就摆过来吧。打发小丫头去找二哥哥,看二哥哥他们要摆哪里,吩咐人别怠慢了。”
  宝钗问平儿:“现在琏二嫂子不管家啦?”
  平儿笑,“自搬来就是姑娘管家的。”
  “琏二嫂子好气派,这儿子还没见着,就是老封君了。”宝钗这话能说她错吗?不能。就是听着不能深思,不然感觉是把迎春当儿媳妇用了。
  “宝姑娘还不知道吧,我们奶奶如今有七个多月的身孕呢。”平儿笑眯眯回话。
  探春和宝钗就说一些恭喜的话,黛玉和惜春互相看看,也插几句话,直到摆了午宴。


第64章 红楼64
  64
  先摆上桌的是四个看碟; 然后是四个开胃的小菜; 司琪带人给姑娘们一人端了一个小炖盅,送上匙羹。
  平儿笑着说:“姑娘们; 请先喝几口暖暖胃,再吃其它的。”
  炖盅本来就小; 更兼只有半炖盅的乌骨鸡汤,清亮亮,闻着就勾人食欲。三五口的量; 几人很快放下。
  撤了汤,司琪带人上其他菜。
  宝钗说:“这是南边的吃法; 吃饭前先喝碗汤。”
  迎春就说:“宝姑娘和林妹妹都是金陵过来的; 我们姐妹平时吃的都是京菜; 今天换个新鲜的。”
  丫鬟这回摆上来的是清炖狮子头、三虾豆腐羹; 松鼠桂鱼、金陵盐水鸭、霸王别姬、
  清炖狮子头造型威武,过油后颜色鲜艳,再浸了高汤,汤里飘着几片翠绿的叶子。黛玉尝了一口; 叹道:“二姐姐费心了。”
  三虾豆腐里豆腐刀刀均匀的一寸长、三分宽、二分薄厚; 洁白嫩滑; 虾脑鲜红鲜香; 虾仁柔滑鲜嫩,勾的芡粉也轻薄。几人分别尝了尝; 也是叫好。
  宝钗说:“这才是我们姑娘家吃的东西。”
  惜春、黛玉点头称是。
  探春说:“二姐姐; 这厨子的刀工真好。”
  再看松鼠桂鱼的造型别致; 刀刀分割的清晰,鱼肉相连不断。端上桌了,司琪让姑娘们向后靠靠,几个小丫头已经拿了大布巾,站在几位姑娘身边,见状赶紧展开,挡在姑娘们的身前。司琪一大碗芡汁倒到鱼上,次啦啦的响声伴随香气,扑鼻而来。服伺的丫鬟,都给自家姑娘夹了一点,入口滋味清鲜,浓而不腻,配着那造型,都赞了一声好。
  金陵盐水鸭造型就是切好再摆成鸭子形状,皮白肉红,香味足,鲜嫩味美,风味独特。宝钗尝了,赞道:“我既往在金陵吃的,就是这个味道。”
  再摆上来的却是一煲汤,司琪笑着介绍这个是厨子特意给姑娘们做的,说是闽南菜,名字挺好听的,叫霸王别姬。
  五寸高、足有二十寸阔的甜白瓷汤钵里是还在翻滚的鳖块和仔鸡,司琪带着人给每个姑娘舀了一点儿。几位姑娘吃了都点头,好,这厨子该赏。
  平儿就对送菜来的说:“记得回头找你家姑娘要赏银。”
  然后就是鸡汁明笋,开水白菜,双色萝卜丸子,黑白双耳。
  鸡汁明笋清淡鲜香,开水白菜是高汤烫熟,青萝卜和胡萝卜做的丸子对比鲜明,黑白双耳炒的脆爽,配色极致。
  主食就是碧粳米饭,饭后一小碗甜品,湘莲糖水。
  吃了饭,迎春引几人去自己日常歇息的后堂,小丫头上了茶,迎春就叫都下去吃饭。对平儿说:“你快回去伺候你们奶奶吧,我这里里不用你招呼的。”
  平儿看这里是不用自己了,就给姑娘们施礼,口中说:“都是姑娘们偏爱,平儿就回去了。”
  宝钗说:“去吧去吧,你家二奶奶离不得你呢。”
  姑娘们都笑,平儿有福了福身,才回凤姐的院子。
  平儿看时辰凤姐早该吃了午饭,进了堂屋,小丫头就说:“平儿姐姐,奶奶留了饭给你,在里屋扣着呢。”
  平儿进屋,见炕桌上扣着几个大碗,看凤姐在炕上歪着,就说:“奶奶,我出去吃。”
  凤姐不介意地摆手,“在这吃吧,端来端去的就凉了。”
  有小丫头上来帮平儿掀了盖子,平儿见是蜜汁火腿,金陵盐水鸭,清炖狮子头,三虾豆腐羹,开水白菜,双色萝卜丸。
  蜜汁火腿、清炖狮子头,开水白菜,双色萝卜丸,凤姐用的多些,但剩下的也是壁垒分明,是凤姐没碰的。四荤二素,盘子下面都是装着滚水的砵子。平儿吃了几口,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