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扈三娘对武松说:“你在这里等我。”
  武松一愣,“大将军,末将留在这里怎么护卫你?”
  扈三娘把甲马往怀里一收,“你好好在这里等着就是帮我了,一会儿我擒了人回来,你负责把他抗回去。”
  武松不肯。
  “武都头,你跟着我才会妨碍我做事的。若是大营里一会乱起来,你就发信号让林冲带人来救援。你与我一起过去,都陷进去了,送信的人都没有。”
  武松还是头一次被嫌弃武功不够好,但谁叫说着话的扈三娘是他打不过的呢。他闷闷地说:“大将军,不如末将去吧。”
  “你莫与我争竞,若没有把握,我不会提议这样做的。若半个时辰我没回来你就发信号。”
  武松见扈三娘坚持,只好让步。
  扈三娘俯在地上,侧头对武松说:“你也莫打在我后面跟进去的主意,若你被发现,引起稍微一点点的骚乱,都会坏了我的计划。”
  武松连连保证,他郁闷万分,早知如此还不如让戴宗来呢。
  武松眼看着扈三娘俯在地上,如同狸猫一般轻捷,往中军营寨窜去。他立即认识到单凭这一份贴地游走的功夫,自己就差了扈三娘太多了。只是眨眼的功夫,武松看着扈三娘轻灵地越过营寨前的拒马,消失在大营的栅栏里了,而来回走动巡逻的哨兵,却没发现有人潜进营地。
  扈三娘顺利进了中军大营,一路躲避巡逻的军士,快速往昨日看到的中军帐而去。恰巧童贯的大帐里有人出来,吩咐近卫去传令。


第612章 扈三娘48
  趴在地上的武松,眼看着扈三娘消失; 跟下来的就是倍觉压抑的漫长的等待。小两刻的时间; 对心性旷达的武松来说; 平时从来没觉得有什么。可从扈三娘离开后; 这点时间却留给他仿佛度日如年的紧张; 每一次呼吸都令他抓心挠肝难以忍受。他看着不远处的大营,来回逡巡的卫兵; 不知道多少次想一跃而起、不顾一切地杀进去。
  他侧头看着天下的星星,估算着流逝的时间。终于等回来扈三娘拖着一个人; 从大营里飞奔出来了。
  武松腾地跳起来,他犹记得先把甲马往腿上贴。刚贴好,恰好扈三娘也近了。就见扈三娘把那拖在手里的人,扯着腰带抛给武松,大声一喝:“走。”
  武松接住人,把人往肩膀上一抗,按计划率先离去。
  扈三娘倒出手掏出怀里的信号弹; 拉开引信射去空中。灿烂的烟花; 照亮了深蓝的夜空。然后扈三娘把甲马往腿上一贴,追在武松的后面,往等候他们的水泊岸边飞掠。
  片刻的功夫; 大地开始颤抖,身后响起战马震撼人心的轰鸣声。
  而李俊等人见到信号就拼命往岸边划船,武松一看到李俊等人已经临近了岸边,把背负的人往船上使劲地抛过去; 李俊和阮小七俩人一起伸手接了下来。他们脚下的小船,摇摇晃晃,张顺极力平衡摇橹,控制摇晃不已的船只免得翻船。这片刻的功夫,武松摘下甲马,不用回头他知道扈三娘已经跟过来了。他立即跳上船并往里走了几步,给扈三娘留出上船的位置。
  扈三娘甫跳上船,李俊仨人立即摇船如脱弦之箭般飞速离开。后面追踪而至的马队,眼看着他们离岸,箭矢如下雨一般,扈三娘抽出短剑,武松也拨出戒刀,二人拨打掉那些零星射到船上的羽箭,在官军的怒骂叫喊声中离岸远去。
  泊在不远出的几艘楼船,在见了空中炸开的信号弹后,就缓缓启动往水寨方向移动。
  林冲放下千里眼,对身侧的秦明说道:“若是公孙先生带了火炮营同来,还可以再炸追兵,打一个漂亮狙击。”
  月影下的秦明一愣,“大将军就是要少造杀孽,才孤身犯险去擒拿童贯的。若是她肯,不说让公孙胜用火炮狙击追兵了,若是今晚和往日一样用火炮袭营,然后再派马军出征,不过是多损失一些马军的事情,不仅能击溃朝廷大军的信心,还能收到出色的战绩。”
  “是啊,是啊。可是大将军不肯呐。朝廷不算九边驻守的军队,仅京师就超过八十万的禁军,异日要取得天下,这些军卒不杀怎么成?”
  林冲的语气里充满了遗憾。他很不认同扈三娘这样的做法。大将军想要天下,又难免妇人之仁。这样的妇人心肠,怎么成就大业?
  秦明一拍林冲的肩膀,“你莫急,大将军今晚能擒得了童贯,朝廷应该很快就派高俅出马的。你想报仇,那是指日可待的事儿。”
  林冲闭嘴,他不想把自己心中所想说与秦明了。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秦明见林冲不说话,还以为自己说中了他心中所想呢。兀自继续说:“你信大将军好了,她说给你报仇就不会食言的。”
  林冲淡淡地点头。
  回到聚义厅,武松把人往地上一扔,让亲卫把一晚凉茶泼到俘虏的脸上。童贯本来在帅帐处理公务的,突然间心神恍惚就失去了知觉。再睁开眼,周围就是一群陌生的凶悍戾气满脸之人。他立即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伸手抹去脸上的水渍,缓缓站起来。
  关胜、呼延灼等人往日去兵部述职有见过童贯,他们见扈三娘毫发无损地把童贯从大军中擒上山,相顾骇然,心里想的都是幸亏扈三娘昔日不想杀自己。
  那童贯到底是枢密使,久居高位。他爬起来之后,抬头却见正中间蒙着虎皮的高椅空置。他环顾四周,一眼看到前不久在兵部办勘合见过的关胜、呼延灼、丑郡马宣赞,还有另外几个叫不出名字的将军穿着的人,心想这也应该是跟随关胜等人的裨将、都降了梁山的原朝廷将官了。他心念百转,这些人都能降了梁山,看来只要自己可投降,性命应该是无妨了。
  童贯放松了,就有心情打量那些不认识的人。站在呼延灼前位一些的那大汉,身穿黑色的夜行衣,与其他几位披盔戴甲的差异很大,难道是他把自己从中军大帐掠出来的吗?这般威武雄壮的好汉,奈何朝廷没有招揽到,反而让他投了梁山呢?
  他正胡思乱想呢,数人轻重不一的脚步声临近。就听得有人在行礼,称呼着“大将军”。
  然后他就看到四五位军将,簇拥着一位身穿夜行衣的妙龄女子进来。那女子甚至比一般的男子还要高,虽然美貌胜于常人,可令人首先感受的是她那压迫性的煌煌威仪。童贯赶紧收敛心神,垂下眼睑,摆出淡漠的神态,眼神追逐这那些人的脚步向前。只见这些人在銮阶前止步,那女子步履轻捷地踏上台阶转过身。
  童贯的身边向前整齐划一的“大将军”。然后是刻意压低的女声、威严的一句,“都坐吧。”
  “阶下所立的之人可是童贯?你们既往可有谁见过他?可不要我今夜的白忙了一通。”
  童贯略有些惊讶,难道这女子也去了大营?
  呼延灼、关胜等人一起出列,参差不齐的答话,“大将军,此人就是童贯。”
  童贯抬头,见那女子轻轻点头,“是童贯就好。”
  “童贯,我是梁山的大将军扈三娘。你是想活还是想死?”扈三娘的话音一落,不仅是童贯,其他人也都被扈三娘震呆了。
  这,这不是逼童贯去死吗?
  童贯也没法,只好把想活命的念头先收起来,心里说道:“要是你想我死,何必把我迷晕了抗上山呢,在中军帅帐割了我的脑袋,不是更容易吗?”
  “古人有云:‘孝当竭力,忠则尽命。’我侍奉道君皇帝,是为大宋太师领枢密院,今日落到你们手里,要杀要剐,随便你们了。”
  扈三娘一拍手,微微一笑说道:“既然你想死我也可以成全你的。不过呢,我也不忍心让你一个人孤零零上路,这几天我会把你带来的那十位领兵的将军、连带裨将等都擒来,陪你一起上路了。”
  童贯激灵灵地打了一个寒颤,难道是这女人擒的自己?他犹自嘴硬地说道:“大宋能领兵的将军又不是只有我们十几人。”
  “那又如何呢?来十个杀十个,你们到梁山来围剿,送上门来的,不杀对不住你们啊。”
  聚义厅陷入难堪的沉默。
  谁都知道扈三娘把童贯擒上山上有别的用途,可这样开始就堵死门的谈话方式,不是扈三娘平日里的做法啊。
  “童贯,方腊那里杀起来很爽吧?”
  童贯凝视扈三娘问道:“你是要为方腊那伙反贼报仇?”
  扈三娘摇头,“他们与梁山没有任何干系。你灭了方腊那伙人,得了太师之位,没想到会败在远远不如方腊势大的梁山吧?”
  童贯点头,“是,本帅没有想到。不过可否告诉本帅是哪位英雄好汉,把我从中军大帐抓到这里来的?”
  “怎么,你怕到阴曹地府找不到报仇的人?”扈三娘一笑,说出来的话却是令童贯从后脊梁冒寒气。
  “我能从十万大军的中军帐把你提溜出来,就能够把赵姓宗室,一个个都灭干净了,你信不信?”
  童贯有心说不信,可他自己就在十万大军中被无知觉地抓出来。那皇宫的守卫,再严能严到那里去,再则官家又是喜欢出宫到瓦市游玩的性子。
  他点点头,很诚恳地说:“我相信。不过大将军所求为何呢?”
  “赵家的江山。”
  童贯噎住,他没想到扈三娘就这么干脆地说了出来。
  “要是你还想活,”扈三娘摊开的手心里,亮出了童贯的兵符,又如变戏法一般亮出他的帅印。“我未尝不可以给你效忠的赵家皇帝有一个体面的退路。”
  童贯沉声说道:“大将军请讲。”
  “收拾你的十万大军,掉头去围东京。若是你能说服官家禅位,我也可以在朝堂给你留一个体面的位置。”
  童贯为难地说:“大将军,这事儿可不是我能说服了官家的。且官家的皇位得来的符合礼法,我又用什么理由与皇帝说呢?”
  扈三娘清泠泠的声音,立即如冰水一般响彻在聚义厅,响到每个人的心里。
  “你说赵家的皇位得的符合礼法?童贯,你忘记陈桥兵变了吗?那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皇位,你认为符合哪里的礼法了,嗯?”
  童贯低头不语,要这样说岂不是这世上的事情,要上溯去千年以前了。可要是回去劝服道君皇帝禅位,那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别说道君皇帝懈怠朝政、沉湎字画女色等,可要让他让出皇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扈三娘知道童贯这人的心性好取巧。一般来说,这样的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她见童贯不说话了,就对武松说道:“武将军,今晚你带人看着童贯。如果童贯明天辰正还拿不定主意,你把这丸药喂给他,打发他上路吧。”
  扈三娘将一个小瓷瓶抛给武松,武松伸手接住,叫了两个近卫把童贯押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相关历史
  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0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童贯因功封太师。


第613章 扈三娘49
  童贯刚走出去几步; 就听扈三娘在身后说:“去人叫安太医预备好了; 若是明天辰正他冥顽不灵,就剥了他的脸皮。公孙先生,把你选的那些擅长学东京人说话的,挑一个身量和他相仿的来预备着。”
  童贯左脚绊右脚,要不是有两个近卫架着他的胳膊; 他能把自己磕个好歹的。他脚下飘忽; 直到被人架到一个值房一般的屋子里; 扔到椅子上; 还没有回过神来。
  过了一会儿; 进来一个身穿夜行衣的壮汉,就是扈三娘称呼武将军的那个人。站在他身侧的两个军卒,恭恭敬敬地向来人行礼; 嘴里的称呼是“武头领”。
  “童贯; 到辰正还有不到二个时辰; 你好好想想大将军的提议。”
  童贯勉强收回心神; 意识到自己所处的险境。他看着那武将军拽了一把椅子; 大马金刀地坐到离自己几步远的地方; 瞪圆了双眼上下左右地打量着自己的脸。这样的目光落在童贯的眼里,就好像是在琢磨要从哪里下手,方便剥下自己这张脸皮一般。他仔细回味一下扈三娘方才的话; 才发现无论自己应还是不应她说的去劝道君皇帝,都要有个“自己”回去东京,劝说皇帝禅位的。
  聚义厅的好汉在童贯被架出去以后; 都有些发呆,一时间各人心头都是百般思绪陈杂,最终汇成一个差不多的意思,这样要赵家皇帝禅位,怎么就感觉如同小儿戏耍呢?夺天下还可以这样玩吗?
  最后还是吴用先开口问道:“大将军,那童贯就是肯回去劝说皇帝,皇帝会听吗?”
  扈三娘一笑,“指着皇帝会听,那是异想天开呢。今儿也忙了大半夜了,大家都回去眯一会儿,养养精神吧。武二郎先辛苦一点儿,你带人去看着童贯,别让他出了意外。”
  武松点头,直愣愣地追问了一句,“大将军真的要用童贯的面皮,找人替他吗?”
  “是啊。他要是不肯配合,就剥了他的脸做□□。你要看好他,别让他伤了脸。”
  武松郑重地接令出门,他觉得扈三娘作为大头领,派了自己看童贯是信重自己。要是童贯不识好歹,非要与扈三娘拧着来,别说剥皮了,就是凌迟了他,也未尝不可。昨夜还有十几位马军弟兄没能回来呢,就当在童贯身上先收一点儿利息了。
  武松想得开,别人可就未必了。
  这样的扈三娘,别说将领们陌生,就是从扈三娘当了大头领,就天天跟随在聚义厅的萧让,也有些惊呆了。最终萧让无奈地承认,比起孙二娘那泼货总嚷着谁敢偷拿一点儿,就剁了做人肉包子,扈三娘出身半黑的扈家庄,剥了童贯的脸做□□,也不算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呼延灼和关胜等人出了聚义厅,相互间的眼神交换的都是侥幸,自己要是不降,是不是就会被扈三娘咔嚓了啊。往日里看扈三娘都是进退有据、行止有方、以军规律条为行事准则的大家子态度,如今突然摆出一幅天经地义的土匪模样,他们才猛然意识到这是土匪窝,不是他们认为的与既往差不多的军营。
  花荣和秦明落在最后,任人都知道他二人算是扈三娘最近的心腹。可林冲走出聚义厅,想想又大步返回来,正巧听到花荣在问。
  “大将军,你真要剥皮?”
  扈三娘笑,这孩子真是实心眼啊,怎么这么好骗呢。
  “吓童贯的。要做□□,哪里非得用童贯的脸?他那人胆小怕死,你们看着不等辰正他就会孬了的。”
  不等花荣和秦明表态,萧让先长出一口气。林冲收回了自己要跨进聚义厅的脚,转身回右寨。就说嘛,扈三娘怎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既然是吓童贯的,那自己可以放心地回去补觉了,明早的军卒操练有孙立呢。
  辰初的时候,孙二娘听说了昨夜之事,兴冲冲地拽了安太医过来。比划童贯的脸说:“安太医,你看从哪里动手好?”
  然后略有些嫌弃地看着童贯,“不够肥壮。”
  站在童贯背后的俩近卫,都是刚满十六岁,才补充到扈三娘近卫营里的。他们早听说过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的传说,基本上去后勤领东西都要三五个一起壮胆才敢的。见状赶紧提醒孙二娘。
  “孙头领,大将军还没说把这个人给你的。”
  另一个战兢兢地说:“你要做人肉包子吗?听说人肉很酸的。他一个人,也不够山上这么多人吃的。你准备放在哪个食堂啊?”
  小伙子的心里是套出在哪个食堂,然后自己不去就是了。没想孙二娘转着眼珠,笑嘻嘻地告诉他,“别管他的这几十斤肉会拨到那个食堂,我会给你留几个包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