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把那浪子送你可好?”扈三娘莞尔,打趣柴夫人。
  柴夫人见扈三娘肯说笑了,遂笑着说:“臣先与拙夫合离,立了女户再多收几个。”
  扈三娘笑笑,解决了武松的事情,她开始心无旁骛处理政事。
  北宋的社会环境宽容,商业基础底子好,民众识字的也多,算学原就在各个州府有博士教习。当全国性的王田成功后,没有来自皇家的宗室要供给的压力,没有地方豪强巧取豪夺民田的可能,就立即没有了失去土地、无以为生,继而流离失所的流民,更没有流民“起义”,整个社会平稳、高效地向前发展。
  所有的基础设施、人文底蕴、都比在红楼做太子、做皇帝的时候要好。
  政事这一块在扈三娘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后,其它的教育、医疗删删改改,在前宋基本架构就很好的基础上,照搬旧日成功的模式,顺利推广开来。
  而那些有了官称、没有实职的官员,在经过几年的强化培训和反复的考核下,扈三娘有李纲的协助,到底把满朝的文官中一些有能力做实事、也肯做实事的官员发掘出来,秦桧就是其中之一。
  秦桧进入扈三娘眼的第一件事情是他昔年做太学学政期间的一份报告。其中的内容就是要对官员培训、考核合格再将能称职者派遣为官。不看内容,单看那一笔好字,就引人不由自主地赞一声。通篇的蝇头小楷厚重凝实,要说是字如其人的话,那端正的字体好像透露了写字的人,在落笔时候的从容、平稳的心境。
  及至扈三娘细看上折子的人是秦桧,忍不住就想见见这位历史名人了。李纲提供的基本资料是秦桧,字会之,江宁人,正和五年进士词学兼茂科及第。坤泰元年在太学学习近一年后,考回原来的御史中丞的职位,现在都察院巡回考核各地官员中。
  扈三娘算算秦桧的年龄,正是壮年且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最好做事的时候。未见秦桧,李纲还特意用吏部的公文,调秦桧回来觐见。
  见了秦桧,扈三娘发自肺腑地说一句,史书误人。秦桧相貌堂堂、不卑不亢,言谈文雅、言之有物,对梁山律例的认识比裴宣不相上下。他甚至很支持扈三娘的想法,把律例作为幼童学习的一部分,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事不可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扈三娘细问他在荆湖北路的王田考察成果,秦桧掏出准备好的考察报告递给小黄门,报告呈送上来了,秦桧却能提纲挈领地讲清荆湖北路的王田、民情、治所和府、郡、县的各级官员的情况。
  扈三娘禁不住给秦桧一个大大赞字。怪不得秦桧能做从御史中丞到礼部尚书、最后做了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
  确实是个人才,比李纲干练。扈三娘立即有了调秦桧做李纲助手的意图。
  与此同时,柴进去了武松的都督府邸宣旨。武松接了圣旨得知自己被封为寿王后,心花怒放,立即问柴进,“柴尚书,我哪日进宫?”
  柴进看武松那急切的样子,不敢欺瞒他,“这个要钦天监先选好日子,礼部在吉日按着三书六礼的礼仪程序走下来,才能迎接殿下入宫的。”
  “你告诉我要多少日子吧。”
  “少则半年,多则将近一年。太短的时间完成六礼,体现不出官家对殿下的重视。当初睿王也是如此。”
  武松冷哼一声,“哼!我半年后要带禁军回去北征,可能三五年之后再回来,你确定要半年?再说了我进宫也不是皇夫,你确定我要走六礼?”
  柴进心里叫苦,怎么忘记这祖宗还要回去北征军了?
  只好敷衍着安慰他说:“走六礼是官家对殿下的看重。我去钦天监敦促敦促,让他们最好选最近的日子。”
  武松等柴进离开,反复想了又想,守住府里等柴进的结果?他武松怎么会是那样的人。他立即骑马去五军衙门找林冲。
  林冲忙了一上午,用头昏眼花来形容也不为过。见了武松过来,立即放下手里的事情招呼他。
  “二郎来了,今儿上午可去瓦舍转转了?”
  武松把圣旨从袖子里掏出来给林冲看,林冲屏退众人,见武松的封号是寿王,心里一松,涌起无限的欢喜。自己这几年对三娘子公事上鞠躬尽瘁、私下里掏心掏肺,总算换回得三娘子对自己有些情谊了。
  他满脸笑容地对武松说:“恭喜二郎啊。早膳你走了以后,官家就说要收拾庆寿殿呢。那庆寿殿就在紫宸殿的后面,往来也是极便利的。里面大小与熙宁殿基本相仿,待我忙完你这些战功核对,明日好好给你收拾了。”
  武松不错眼珠地看着林冲的表情,见林冲不似作伪,才放下心来。
  “哥哥,柴大官人说要按着钦天监选的日子,快则半年,慢则一年才能走完礼仪。可我半年后要回去北征军的。”
  林冲一愣,武松还有回去北征军的打算?
  “哥哥,咱倆不能都在京师,把禁军全交给旁人啊。北征军向西那十万人,兄弟我带了几年了,就撂下给孙新了?三娘子若是信任他,我就去替换秦明回来歇歇。”
  林冲拍拍武松的肩膀,“二郎,你若是有空闲,就去整理你的家底、收拾东西。官家会把都督府给你保留着。晚间我会与官家说这事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有关秦桧的事情,只能说造化弄人了。
  岳飞主战,其求胜的功成名就是武将的心思。金国利用岳飞政治上的不成熟,将岳飞的迎接二帝南归,与钦宗有染等“证据”送给南宋赵构。
  岳飞只想自己的打算,在二帝归来的事情上,却说是帝王的家务事,不表态站赵构继续为皇帝。
  可他却敦促无子的赵构(据说是阳痿)立嗣。
  赵构十二道金牌追岳飞返朝,乃至最后杀岳飞,秦桧都不是赞成者。
  可他是宰相,历史让他背锅了…… 。


第645章 645、扈三娘81
  林冲在五军都督府忙到快落衙的时候; 才从北征将士的考功薄中抬起酸痛的脖颈。立即看道武松窝在自己公房的一角,捧着一本兵书看的津津有味。
  “武二郎; 散衙了,该回去啦。”
  林冲的喊声把武松从书本里唤醒; “哥哥,你这本尉圣尉繚的兵书,这上面的批注真的好; 既往一些不太明白之处; 看了哥哥的注释迎刃而解了。”
  林冲就道:“这些都是官家讲解后,我又琢磨着添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你喜欢看就拿去。遇到不解之处; 你多问问官家就好了。”
  “谢谢哥哥。”武松毫不迟疑地把书塞到自己的袖子里。
  林冲见武松还是与自己与旧日一般形容,遂邀请他一道回宫里用晚膳。
  武松犹豫了一下,“哥哥,我回府里去点点自己的东西。哥哥有什么章程交给我?”
  “你就捡贵重、自己心爱的、得用的都收拾好。让管家给你预备一些箱子,若是箱子不凑手; 明儿来与我说。带这些进宫也就足够的了。反正你也可以日日出宫; 差了什么再回府取了。就是一条; 三娘子当初也和我说过的; 进了宫再不能在宫外留宿了。当然了,若是你必须留宿在宫外; 要先遣人回宫里说一声,宫里会派小黄门服侍的。还有是不得饮酒了。”
  听说不得饮酒,武松立即垮下脸。
  “哥哥; 这又是为那般?”
  “官家不喜欢喝得烂醉的人,呶,就昨晚我俩的那样子。更不喜欢酒气熏人的。”
  武松立即与林冲躬身施礼,“谢谢哥哥教导我。”
  林冲点点头,一边收拾了书案上的考功薄,一边继续交代。
  “官家不喜欢滥饮无度的任何人,也是为了子嗣计。她常说李太白嗜酒如命,生养的几个儿子愚痴,都是饮酒造成的。这几年你不在京里就不知道,她常常会宣了新婚的将领夫妇进宫,告诫他们这些的。好啦,走吧。”
  “哥哥要带这些回去?”武松指指考功薄。
  “晚膳以后在宫里看,也是一样的。要早早做完这些事,你带回来的将士还等着赏赐呢。”
  二人在五军都督府的门口分手。
  林冲回去紫宸殿与女帝、太女一起用晚膳后,俩人带着太女玩一会,然后各自去忙。但太女扭着身子不肯跟林冲抱,她还要跟着母亲,看母亲处理继续处理朝事。林冲不禁就懊悔昨夜喝的太多,等林冲把手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女帝已经把女儿哄睡了。
  “三娘子,武二郎今儿拿着你的圣旨去了五军衙门。”
  扈三娘感兴趣地抬眼,“他怎么说?”
  “他说我和他不能都在京师。他半年后还要回去北征军。说若你相信孙新,不若让他把秦明换回来歇歇。”
  扈三娘不置可否地笑笑,“武二郎如今也会想这些了。”
  林冲辨不出扈三娘这么说的心意,就只按着自己所想继续对扈三娘说话。
  “若是我们不知道军营的事情也就算了,知道了就不好再无视。”
  扈三娘很不屑地说:“那些人也是假托赵家之名,把为赵佶复辟作噱头,真正的意图是这越来越大的万里江山的。前宋被契丹、大辽纠缠了多少年,又被金国欺负到门前,就是当初赵桓作死的时候,也不见这些人跟去搏杀。他们不过是看我得了这天下容易,想着拿到在外的二十万大军,回来倒逼我让位而已。”
  林冲点头,就是扈三娘说的这样了。当初想为前宋死节的,都不管不顾地跟着赵佶的太子赵桓一块作死了,剩下这些人文臣武将惜命多年,怎么可能还挂念着为赵家尽忠呢。
  “不如我去替换秦明回来吧。秦明还是前年回来叙职的,我去北边,在身份上也好应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林冲突兀的一句,说愣了扈三娘。
  “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去还是秦明在那里,都是一样的处置。且我也不会疑心秦明等人的。他们就是领了二十万大军回京,也逼不得我分毫的,想当初那童贯不也是被我从中军里提溜出来了。 ”
  可不就是这样的嘛,梁山这些领军的将领,给他们再多的军卒,也不会起什么用兵变夺了扈三娘的位置的歪歪心思。
  做了皇帝如何,赵佶不还是在禁军的保护中,被扈三娘入皇宫逼迫得禅位了。
  林冲见扈三娘没起打发自己去北边的心意,心下慰藉的同时,闭闭眼下定了决心。
  “三娘子,武二郎一去五年,就换了留他在京几年。五军都督府的事情他也能承担得起,北边平定了还有吐蕃、大理,我们总会在有生之年达成你的心愿。”
  扈三娘看着林冲慷慨赴义的架势,忍不住在心里轻笑,这是眼不见为净了……唉,也难为自己难为别人了。那三宫六院的女尊,果然不是自己能玩得转的。
  “这事不急着今晚定下来,你容我再好好想想。你有没有想过琳儿对你的依赖,连我都习惯了每天在这宫里见到你的。”
  林冲心里升起一股热流,得三娘子这般待自己,更得去先平定北边了。
  “我是琳儿的父亲,也该为她做些什么的。三娘子,我只是舍不得……”林冲停下话,搂紧女帝道:“我也只是出去三五年就回来的。很快的。”
  是啊,三年五年的时间,过的真是很快的。俩人如今在一起已经过去了四年了。
  第二日晨起,扈三娘对林冲说道:“你还坚持去北面吗?”
  林冲点头,一夜缠绵,他心里不舍可更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才是对女帝和太女是最好的。
  “那你把那浪子丢去禁军或者打发他回大名府吧。我怕你不在,武二郎说不准哪天就掐死他了。”
  林冲迟疑,“你们不是都喜欢听他唱曲、和他说笑么?二郎应该不会那么想不开吧?那就是娘子解闷的。”
  “你按我说的做吧。虽然也就是只召他进宫唱唱曲儿的,可武二郎性子急,让他白白伤了一条人命也没什么意思。柴进他们都明里暗里和我抱怨几次了呢。”
  林冲心里得到安慰,原来柴进他们对燕青也有看法。
  “我去问问燕青,看看他怎么选吧。不过估计他不会愿意回大名府,那卢俊义就拿他当个奴儿养。放去京营的禁军中,免不了武二郎哪天知道了,闹去外面更不好看。”
  “行,你问问他吧。那孩子也挺不容易的,不然你就带去北征军里,让他也挣份军功安身立业。”
  林冲咧咧嘴角,谁又容易了呢。若不是不想惹扈三娘不开心,在宫里第一次见到燕青的时候,自己就想捏碎他的喉咙,让他再唱不出那些摄人心魂的曲调。
  那简直是个山精海魅。偏这些个女人不管老幼都欢喜他,连自己三岁的女儿也喜欢听他唱歌。
  扈三娘在小朝会后,把秦桧从都察院调出来,派给李纲做助手。几天下来,扈三娘就发现用了秦桧的好处。他比李纲更能跟上自己的思路和脚步,做事的认真和有条理,还在李纲之上。这样的结果,让扈三娘撒开手使用秦桧,并开始注意那些曾经给赵佶上本强烈要求抗金的官员。
  果然还真给她挑选出几个来。
  比如:孙傅、张所、蒋公望、许景衡、吕好问、马伸。,
  这几位在前宋末期,或是因为不在京师、或是因为没有跟着太子作死,而后陆续在太学通过了培训,考核,安排回去到各自的岗位。
  扈三娘花费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与这些人逐一细细详谈、咨询他们所领的事务、以及对朝政的看法。在谈话的时候,有时是抱着太女,有时让太女立在一边倾听。
  最后一次同时宣召了秦桧、吕好问、徐景恒,还让林冲作陪。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林冲猜不出扈三娘要做什么,难免就有些忐忑,好在他能够绷得住。
  扈三娘让太女在自己身边站好,对三位文臣说道:“朕身为女帝,迄今已登基五载,你们认为这天下的皇帝,男女可有什么区别吗?”
  哈,你当了五年多的女帝来问我们区别?
  就是有区别能说出来吗?
  三人都是心思灵透之人,立即就把女帝的心思猜测到了几分。
  秦桧因为职位的关系,最近与女帝见的比较多,也少了几分面多帝王的紧张。他先起来对女帝和太女施礼,然后又对林冲施礼。
  “臣等跟随陛下也有几年了,现在天下安定百姓安居,虽然战事继续,但比几年前大厦倾颓在旦夕间,全仗陛下英明果敢。臣看不出天下尊女帝或是男人为帝王有何不同。”
  女帝点点头,请秦桧坐下。目光转向许景恒。
  许景恒立即站起来说道:“臣听说陛下在太女出生之前,就拟好承继大元天下的诏书。大元以全天下百姓之力供养一家一姓,只要这一姓能给百姓富足安定,就足够回馈天下了。”
  吕好问站起来说:“陛下,臣赞同秦大人、许大人的主张。臣也认为对天下百姓来说,只要能够安稳度日,吃饱穿暖,是太女还是太子承继你的皇位,都是没有区别的。”
  扈三娘满意地点点头。
  “既然三位大人这般的饱学之士、朝廷的肱骨之臣都是这样认为,朕心甚慰。太女是朕唯一血脉,如今已经四岁了,朕有心请三位大人为太女之师,教导太女如何回馈天下百姓,让大元安定百姓富足。几位大人可愿意?”
  给太女当老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当下女帝让小黄门把给太女拟定的读书时间表拿来,分给三人。只说等明年中秋以后看太女的进度再做调整。
  送走几位大臣,林冲对扈三娘道:“现在就启蒙,是不是早了一点儿?”
  扈三娘摇头道:“也不是要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地读书。现在每天上午只一个时辰,明年中秋以后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