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自己以前为曹操设想、规划过的路线,如今再被郭奉孝在曹操面前加了一把火,曹操就立即命曹洪带一万精兵配合关羽给刘备报仇,以报袁术数次派兵攻打徐州之仇。
  实际上为自己夺取淮南谋立足之地。
  曹操得知曹洪如愿夺下广陵郡之后,立即上表皇帝指令荀彧去广陵郡做太守。曹操的想法一是荀彧不知原因的悒悒不乐,导致他在政事上、军事上都不再能给自己提供有益的建策;二来荀彧这样意志消沉地缠绵病榻也太久了,他怕失去荀彧这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找不出荀彧生病的原因,那就要趁着他还能起身,先找点儿能给荀彧分心的事情做。具体的事务忙得他没空想心事了,是不是就忘记了不快乐的原因?!
  不得不说曹操的思路是很对的。
  荀彧对兖州的一切都很熟悉了,再有什么样的难题到他那里也不会出乎他的意料。只有广陵郡这般在袁术手里有一定年头、荀彧又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才会对荀彧构成一定的压力,让他忙碌起来。
  这想法治疗抑郁症是很对路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荀彧得知要去广陵郡做太守,很快就打起了精神,以让周围的人吃惊的速度恢复着。看到荀彧这样的变化,知道荀彧好起来的原委,都要赞曹孟德果然对荀彧荀文若是真心关爱,有大才之人。
  但饶是如此了,从曹洪得了广陵郡再传信给曹操、曹操指派他去做太守、到荀彧能动身出行,也过去了快一个月。
  曹操一片为荀彧着想的苦心,可没料到徐州的风云变幻的会那么快,孙策突起奇兵、广陵郡转眼易主,荀彧在未抵达目的地广陵郡就被吴景截住了。
  再表孙策和周瑜等人,看着曹洪在八卦阵里挣扎的越来越狼狈,他们却休息了小半天又饱餐一顿,将士们都精力充沛地在八卦阵外等待在日落星出后破阵而出的曹洪。
  曹洪果不出预料,他在繁星满天的时候领着残余的几百军卒从八卦阵里出来了。方向却反了,是往寿春的这面。
  周瑜带着军卒堵住曹洪的去路。一见曹洪出来,他口中的竹哨尖锐地吹响。尽管跟在周瑜身边的都是没有夜盲症的军卒,他们也是听着口哨、看着周瑜射出的火箭指示的方向开始齐射。
  曹洪用力拨打箭矢,听着身边军卒的呼痛声越来越少,他心知不妙立即又退回了八卦阵里。
  这要命的阵法居然还成保命之处了。
  曹洪退回八卦阵苦笑连连,心里明白在这儿再熬下去,那可就是死路一条了。他鼓足勇气,集合身边残余不多的军卒,把阵外虽有人守着、可到了白天没法出阵的道理讲了一通,鼓足勇气再次按着夜空里繁星的指引出了八卦阵。
  这回方向对了,是朝着兖州的,但是遭遇了孙策带领的大军拦截。
  孙策指示方向的火箭射出,他身后的军卒就在竹哨的指示下万箭齐发,曹洪连退回八卦阵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射成了刺猬了。
  一代名将就这么地抛尸在谯郡的八卦阵外。
  远在兖州的郭嘉郭奉孝,在得了于禁八百里疾驰送回来的曹操手书后,立即点齐两万军卒并以夏侯渊为大将、夏侯尚为先锋,一路疾驰往谯郡来迎接曹洪。
  夏侯渊看郭嘉忧心忡忡的模样就宽慰他道:“奉孝还是放宽心思了,子廉征战数年定会识破孙策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心思。”
  郭嘉双眉紧锁,“子廉能识破也是在广陵郡断了粮草之后。就是不知道刘玄德在失去小沛之后,是用了多久到的洛阳、见到的主公。”
  夏侯渊立即理解了郭嘉的焦虑所在,要是刘备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太久,孙策很可能来得及从小沛横到谯郡做埋伏,断了曹洪那万人回归兖州之路了。思及孙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名声,夏侯渊虽然嘴巴上把孙策贬为乳臭未干的小儿,实际上还是有些忌惮孙策的。
  所以他干巴巴地安慰郭嘉一句,“主公指定到谯郡去接,但愿我们来的及。”
  郭嘉点点头,但愿来得及。但以他对刘备几次丢徐州的考量,他可不认为刘备是能够抓住时机、战机,做出正确决定的人。想的越多他的忧虑就越深。心思都放在考虑事情上,他在马上就因为道路不平而恍惚了一下,幸好夏侯渊一直在留心他,伸手抓住他的胳膊才使他不至于坠马。
  苍白的脸色疲惫的神色,再配上他那单薄的身板,直觉让夏侯渊怀疑即便会一路顺利,郭嘉也会被折腾的大病一场。
  “奉孝不如到车里去躺着。”夏侯渊体恤郭嘉的不容易,劝他去车里躺着。
  郭嘉苦笑着摇头,“我还是骑马好了。这急着赶路,在车里会把骨头颠散的。”
  夏侯渊无话,他任何时候出行都是骑马,还真不知道坐车比骑马还不舒服。只是从此后他担起了军中的所有事务,让郭嘉能在扎营后好好休息将养身心。
  对此郭嘉很是感谢夏侯渊的好意。
  大军晓行夜宿,连日疾驰,不一日就来到了谯郡的地界。
  踏入谯郡的地界,越往南走空气中弥漫的诡异气氛就越严重。
  不仅是战马,就是郭嘉、夏侯渊、夏侯尚都感觉到空气里弥漫的那种血腥气、死气,这应该是不久前有很多人横死后的气息。
  那就是不久前在谯郡曾经发生了大战,而这一战造成了很多人死亡才会产生的气息。
  郭嘉屈指掐算了好一会儿,大惊失色又反复推衍,最后悲哀地垂下了脑袋。
  夏侯渊赶紧问郭嘉,“奉孝可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郭嘉颓败的声音里全是遮不住哀伤。
  “妙才、伯仁,我们怕是来晚了。子廉已经战陨阵亡了。”
  吴景虽是武将,但他是仕宦人家出身,在父母早亡就跟着才名彰昭的姐姐一起生活。孙坚慕名来求娶吴氏后,他又跟着孙坚南北征伐。寒来暑往二十多年的历练,可以说是有根底、有见识的文武全才了。
  他见了衙役们把荀彧一行人送到官廨,只从荀彧的外表气度就认为此人不是一般的游学人物。
  他让人把荀彧单人留下,然后先拱手为礼。
  “在下是东吴的吴景吴景瑞,现在受吴侯委托,恬居徐州刺史。请问先生名号?”
  事情到了这一步,荀彧知道广陵郡必也是被孙策所得了。他躬身抱拳给吴景还礼。
  “在下荀彧荀文若,不敢担吴刺史的这一声先生,是曹孟德曹司空委托我去广陵郡做太守。”
  吴景在心里哈哈一笑,又给姐姐预料到了。说那曹操绝对不会把广陵郡给刘备,一定会派他信得过的人来经营广陵郡。他还记得姐姐的吩咐,无论是派谁到广陵郡,一定要截住了送到曲阿来。
  如今来的是荀彧那可就太好了,这可是曹操信重的谋臣呢。
  自己立了一大功!
  “失敬失敬,原来是荀太守。”
  “吴刺史。”
  俩人彼此再一次见礼,脸上带笑口里打着哈哈。
  吴景请荀彧就坐,客客气气地对荀彧道:“荀太守称呼我景瑞就好。”
  荀彧也顺着吴景的话说:“得蒙景瑞抬举,我字文若,请唤我文若。”
  吴景的态度好,荀彧知道自己的性命无忧了,但跟下去会如何真的得凭三寸不烂之舌蛊惑吴景了。
  有了良好的气氛做铺垫,吴景直言不讳道:“广陵郡太守吴侯已经指令给蒋钦蒋公奕代理了,就等朝廷下发正式的文书。”
  荀彧也不藏着掖着了,“朝廷已经把广陵郡太守的职位给我了,一应文书俱全。”
  “文若想做广陵郡太守吗?”吴景饶有兴致地问。
  “想又如何?不想有如何?想必景瑞兄心中已有沟壑。”
  “那要看文若的选择了。江南风光旖旎,我欲请文若兄去江南一游,文若兄可有兴致?”
  荀彧知事到如今已不由自己选择,好好同意还能得了宾客的待遇,若是虚言推诿可能下一刻就会被当成囚徒送去曲阿,自己的妻儿也会跟着遭殃。
  他立即向吴景表态,“固所愿尔不敢请尔。”
  吴景顺利地达到目的,也不难为荀彧一家,只是把护送他上任的军卒都换成自己的心腹人,吩咐他们路上好好照应荀彧家小,把人送去曲阿了事。
  荀彧全家在去曲阿的路上享受着“贵宾”的待遇,看来吴侯是有招徕的意思了。只要他不刻意去想着自己是被迫去东吴一事儿,单看护卫的军卒给他全家提供的衣食住行与在兖州也没有差别。可荀彧一路上就没少了苦笑,家小全在,由不得自己不听从吴景的安排啊。
  舟车交换了几次后,荀彧一家顺利地被送到了曲阿。
  张昭得信就亲自过来迎接。
  “文若,昔日在洛阳一别,不想有生之年还能在江南相见。”
  荀彧却对张昭有点儿陌生,他记不得何时见过此人了。
  张昭见他神色就自我介绍道:“彭城张昭张子布,文若可还有印象?”
  荀彧愣愣神儿赶紧抱拳还礼,“是文若失礼了,病了年许,很多事都不记得了。”
  张昭赶紧说:“无妨无妨,江南气候好风光锦绣最适合将养身体了。文若不如就在东吴好好休养,改日我在介绍个好郎中为你瞧瞧。”
  荀彧谢过张昭的关心。要是自己说不想在江南将养身体可有用么?
  张昭指挥护卫把荀彧的家人送去准备好的院落居住,又帮着荀彧安顿好所有的家事。然后才对他说:“文若,吴侯领军去了徐州,只能等他回来再见你了。你若是对江南感兴趣,没事儿就带着内眷在曲阿城里四处走走,这里也有官学,你还可以送小公子们和女郎去读书,相信你很快会喜欢上东吴的。”
  荀彧向张昭致谢,允许自己和家人在曲阿四处走动,也算是好事一桩。他回转堂屋对妻子唐氏道:“如今已经到了东吴,就安心在这里。歇两日去官学看看,听说女孩子也可以去读书的”
  唐氏经历了丈夫前段时间的要死不活百无兴致的状态,见他如今肯主动关心孩子们读书,顿时泣下如雨。
  “文若,你大好了?”
  “唉。”荀彧叹气,“我本就没有什么病。”
  “是是,我知道你就是心理不舒服,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呢?”
  荀彧摇头,不肯与唐氏多说。唐氏问了年余也没从荀彧口里问出来,也只好摇头叹气,安排荀彧去洗漱。
  荀彧这次到广陵郡上任,不仅带着自家的一串小萝卜头,还带着跟自己学习的两个侄子荀绍和荀闳。前者是他三兄荀衍之子,后者是四兄荀谌之子。
  三兄荀衍尚在兖州曹操的令下,四兄则在袁绍的军中。只要想到如今自己又到了东吴,兄弟们不得不四处分散了,荀彧的心思又低沉下去了。
  唉,乱世之中啊,万般不由人……
  荀彧在府里歇息了一天后,就被孩子们缠住要去官学,连他七岁的小女儿也跃跃欲试。
  “阿翁,女仆说官学有女郎部读书,阿翁带我去看看呗。”
  若是对着儿子,荀彧或许会拿严父的架子或是摆出说教的姿态,唯独对着独女他基本是有求必应的。虽然不想动,但耐不住扛不过女儿眼里殷殷相求的快要滴落的泪水,只好应承下来。
  于是唐氏兴高采烈地把大大小小的孩子和自己都收拾妥当,如同过年一般高兴。丈夫终于肯到外面看看新鲜了。
  为着荀彧生病的事情,唐氏都要愁白了头,六个儿子越大越不敢到荀彧跟前劝说,唯有独女敢仗着父亲的宠爱,日日到丈夫跟前缠磨,才哄得丈夫能够用膳,偶尔也给孩子们讲讲书。所以她对女儿也是娇宠的更甚,再加上八个哥哥弟弟的关爱,就是皇家公主也没有哪个能得到如同荀家女郎的、兄弟们的众星捧月般对待。
  荀彧却是万般无奈地收拾起自己仍旧郁闷的心情,强打精神头与妻子唐氏一起出门,带着八个大大小小的儿郎和唯一的女儿,沿途还要小心照看第一次到南方、贪恋南方稀罕景致的小儿郎们,荀彧不知不觉忘记了自己的淤积很久的憋闷。
  作者有话要说:  夏侯渊字妙才,夏侯尚字伯仁
  今晚二合一了,明天见


第706章 武烈皇后52
  明明是艳阳高照的正午时分; 可是郭嘉就突然感到像是有冷气在他周身缠绕,令他控制不住地伸出双臂抱肩。
  他对夏侯尚问道:“你可觉得有凉气袭来?”
  夏侯尚处于阳气正壮的时候; 他看看天空中的太阳,再看看比自己穿的多的军师,体贴地说:“军师是不是穿的少了?末将没感觉到什么凉气啊。”
  夏侯尚的回答令郭嘉摇头; 这不是天气的凉; 而是阴森鬼魅之气的阴冷。
  “妙才; 先传令大军原地小憩; 我怎么感觉很不对呢。”
  夏侯渊临战经验丰富; 他又特别相信郭嘉; 见郭嘉这么说就立即传令让大军原地休息; 派夏侯尚带两千军卒去前面看看。
  郭嘉不放心地叮嘱道:“伯仁; 要是遇到异常的、让人觉得不安的地方莫要乱闯,赶紧回来。”
  说完话,又要夏侯渊找几个年龄偏老、看起来瘦削、阳气不足的军卒跟着夏侯尚。
  “伯仁; 他们要觉得不舒服; 你就要加小心了。”
  “是,我听军师的。”
  夏侯尚与曹洪不同,曹洪不喜欢军师指手划脚的,但他就偏偏认为曹司空能请荀彧和郭嘉做军师,而不是让自己做军师,那就是说荀彧和郭嘉比自己聪明。他信曹操,所以认为领军出征多听听军师的没坏处。
  夏侯尚带着两千人往前去,不一会就看到打马如飞往回奔的哨探。
  “报先锋; 前面……”那军卒的脸色煞白,活像见了鬼一般。
  夏侯尚也不催他,等他平静下来了,才慢慢问他。
  “你在前面看到了什么?”
  那做哨探的军卒还是上牙磕下牙,但总算能够说完整句子了。
  “我们一队二十人,我因为马肚带不好经常会松,就沿途下来几次整理马肚带。结果就看到我们那一队兄弟,沿着大路走走就不见人了。”
  “转弯了?上坡以后下坡了?”
  “都不是,”那军卒还是煞白着脸,“就是平地,十九个大活人和十九匹马一下子就不见了。”
  “在前面多远?我们去看看。”
  那哨探吓得立即阻止道:“也不过就是三五里地。将军最好还是不要去了。”
  夏侯尚看看身边被郭嘉特别指使过来的那几位军卒,“你们觉得怎样?”
  其中一个说道:“就是觉得阴森森的有点冷。”
  夏侯尚摆手,“两列纵队往前慢慢走。你回去给军师报信。”
  那哨探如释重负,打马往中军去了。
  夏侯尚觑着先锋军卒走了二里多地后,他就驻马在高处停止向前了。果然前队的军卒走走就不见了,他立即传令先锋队停下来,派人往后去给夏侯渊和郭嘉送信。
  没一会儿夏侯渊和郭嘉到来了。
  三人顺着停下的军卒往前走,临近最前面消失了军卒的地方,郭嘉阻住了夏侯叔侄。
  “妙才、伯仁,别在往前去了。前面应该是设阵了。进了阵的人,要是不懂阵法就没法走出来的。”
  夏侯渊吃惊地问:“还能吞了我们这千军万马吗?”
  郭嘉点点头,仔细看着周围的布局,然后指挥军卒搬动树木石头。
  快二千的军卒忙到红日西坠,阴森之气给郭嘉的感觉更明显了,于是郭嘉让夏侯渊收队回去。
  “妙才,明天太阳升起再来。这阵里的阴煞之气太重了。”
  “奉孝,你说子廉他会不会取道谯郡回兖州啊?”
  “会。”郭嘉回答的斩钉截铁。
  “那他会不会闯进阵里?”夏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