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犯献摺;褂信油场⑺韭碥苍诤褐锌ぃ苍冒素哉笫崭戳肆怪莸穆硖诹⑾铝似婀Α
  要是益州能把张任这次的事情举重若轻地压下来,不然蜀郡这面不安宁,对吴侯登基也不好看啊。
  荀彧他们都没用商议,立即就派人把人来请诸葛亮。
  被“请”去刺史府议事,是诸葛亮到东吴阵营里来的第一次。既往他作为普通谋士,还是沾了孙权的光,借了司马徽的名头,才没有被程普“另眼”看待。要知道周瑜都是用了几年才赢得了程普的尊重。
  其实是诸葛亮想多了,程普根本是觉得诸葛亮太低,不值得他针对的。
  诸葛亮才踏进刺史府的议事厅,程普就开口问他。
  “诸葛孔明,仲谋说你也会摆八卦阵?”
  诸葛亮矜持地点点头,“略通一二罢了。”
  程普立即对荀彧说:“文若,我看仲谋之计可行。再放纵张任几日,在巴郡闹起来,你我都不得安宁。公覆,你说是?”
  黄盖立即点头,“文若,我赞同德谋的提议。就依仲谋所言,在张任的营盘门前设置几个八卦阵,等他知道连营盘都出不去,才会坐下来听我们解释。”
  荀彧看向诸葛亮,“孔明,你可以设阵困住张任么?”
  作者有话要说:  别字什么的,以后再改,累很累非常累,休息去也


第742章 武烈皇后88
  荀彧等人已经领悟到孙策在益州用兵的意思; 能够避免兵戎相见就最好化干戈为玉帛。这样益州的百姓更容易归心。事实也证明了孙策这样处理益州的思路是正确的。
  张任伙同刘璋的旧部折腾十来天了,吴懿倒是积极地响应他,可是益州出身的那些军卒、荆州以及三辅流落过来组成的“东州兵”却不太愿意。人心思安; 荀彧到了益州的政令、所做所为让那些百户们看到上升的希望,也让普通军卒看到希望中的美好生活。
  蜀地富饶; 每年只需要上交二成的收入,就可以再没有任何赋税。针对从戎的军卒; 荀彧更是开出了优惠的安置条件:从军二十年以上者即时除甲免五年赋税; 从军十五年以上者免三年; 从军十年以上者免两年; 从军五年以上者免一年;
  东州兵想回原籍的、或是愿意去徐州、兖州的; 由官府护送过去; 并提供安家的便利,比如免息借贷盖房子的费用、免息购买农具等等。还款的期限都在十年; 特殊情况还可以酌情延长。
  军营里这样的条例贴出来以后; 张任手下除甲为民的兵卒就差不多有小半了。那些军卒除甲超过五十人的百户; 可以选择到官学去学习,通过考试后可以去做乡长、镇长乃至县长; 有能力还可以升太守。
  所以别看张任等蹦跶的欢,荀彧知道他的军卒人心不稳就冷眼看着他作。不把他打服帖了,益州表面的平和下始终留有后患。
  诸葛亮见荀彧这么问; 低调地回答:“亮尽力而为。只是设阵的时候还需要军卒动手。”
  程普大手一挥,“你需要多少?从军卒中挑选最精壮的。”
  “再则在张任的营前设阵,只是担心做事的过程中; 被他领兵袭击。”
  孙翔站出来说:“我来抵挡张任。”
  太史慈去了雍州,益州这面武力就下降了,与孙策弱冠时候的性格、行事甚像的孙翔,差不多可以晋升益州的武力头榜。
  诸葛亮想想说道:“我们先在他营外的三里地开始设阵,初始需要百名军卒,叔弼你再带百人护卫。等我们第一个小阵完成了,以后就可以增加军士加快速度往前推、向周围延伸了。”
  荀彧立即批准了诸葛亮的计划。
  黄盖也借着打猎的名义,带着孙翔和百名武艺高强的亲卫,护卫跟着诸葛亮挖坑、堆土、移石、栽树的工作。
  孙翔跟着司马朗,性格略有了收敛,不再与原来一样那么急躁、那么爱抢风头、针对孙权了。他发现军中有更多比他强的人。
  论文,司马朗和诸葛亮就超出他很多,而且那些玄学是他看一眼就想睡过去的。论武,太史慈在的时候,他常与太史慈对练,输多赢少。以至后来能够胜负对半的时候,他被司马朗反复提醒得都怀疑太史慈是不是防水了。
  诸葛亮完成第一个小阵的时候,派孙权过去请黄盖和孙翔进阵体验。
  孙权贼兮兮地问在阵里漫步的黄盖,“黄公,你觉得如何?”
  黄盖没觉得怎样啊,几个土堆土坑罢了,绕过去就可以了。可是他绕来绕去的,等到第三次绕到他立了自己长刀的地方,才禁不住对跟在他身后的孙权赞叹。
  “原来世间竟真的有这样玄妙的手段。”
  孙权甚是得意,但只笑了一下就收敛起笑容,他记得师兄的耳提面命:别人夸你的时候,一定要谦虚,才不会招人嫉恨。
  孙翔是亦步亦趋地紧跟着二人,母亲和大兄对司马徽的看重、司马徽在徐州取得的第一场胜利,让他开始对司马徽起了崇敬之心。后来兖州、青州和汉中郡的胜利,司马徽在孙翔的心目中已经替代了孙策,成为位居第一的敬重偶像。
  现在他跟着黄盖在阵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了,对能跟着司马徽学习的孙权,他心里也升起了莫名的敬畏,连孙权假装的谦虚,他都认以为真了。
  有了一个小阵做基础掩护,后面的速度明显加快起来。第三天的时候,张任得了军卒来报,说是营前三里的地方突然出现了许多土坑和土堆,还有刺史府的军卒在继续挖坑。
  张任很气恼,派了孟达带着军卒去填埋土坑。心里对荀彧这样的做法很看不上。难道你还以为区区一些土坑,就能把我张任和两万多的军卒都困在这些土坑里不成?
  蠢!
  这样的人居然被吴侯派来做刺史,还不如太史慈那个能打的呢。
  张任输在太史慈的手下,而太史慈与孙策曾经打平手,孙策如今即将登基为帝,败给太史慈的羞恼、还有心里那微妙的不能说出来的小心思,让他耿耿于怀要找回面子。
  他在蜀郡搅合来搅合去的,就是想荀彧把太史慈召回来。
  他才不信东吴那什么八卦阵困杀了曹洪、赶跑了曹操和袁谭得兖州和青州的大话
  中午的时候孟达没回来,张任以为是荀彧挖的坑比较多。但到了傍晚还不见孟达带着军卒回来复命,他就觉得不对了。这些军卒少吃一顿还勉强,少吃两顿会闹的啊。
  张任在军帐里坐了一夜,也没等到孟达回来。
  翌日他率领百余名军卒来到营门前,只见一里开外有军卒还在挖坑。气得张任带着身边这百余人就冲了过去。
  孙翔作为警戒立即吹响了竹哨,那些劳作中的军卒马上留下手里的锄头往回跑。等张任到了跟前就看到孙翔一人立在那里了。
  张任立即明白了孙翔的意图是想与自己较量。
  好好好,张任正恼火呢,驭马上前就与孙翔打了起来。孙翔到底还是差了张任几分。而张任占了上风就想一鼓作气地擒下孙翔给荀彧个下马威,再用孙翔这足够份量的身份,刺激那些还在犹豫中的昔日同僚。
  垂手可得的关键时候,孙权跑出来帮忙孙翔。张任心头战意更盛,哼,等我擒下你们兄弟俩,看吴侯怎么说。
  然后就不知不觉地被孙权、孙翔兄弟俩引到阵中了。
  然后……
  张任在两天后被引出八卦阵,益州恢复了平静安详。
  诸葛亮、孙权、孙翔一战成名。
  荀彧在考功册子上给他们几人记上了一笔。程普和黄盖分别在给吴侯的信中写下细致入微的过程,不吝辞藻地赞扬孙权的谋、诸葛亮的能、孙翔的勇。
  孙策刚到洛阳就收到荀彧等人的信,看了以后高兴得哈哈大笑,然后把信递给司马徽看。
  “太傅,孔明和仲谋都是你教导出来的呢。”
  司马徽捻着长须看完也很得意,没想到孙权居然能跳出来张罗以八卦阵降服张任。自己是不是既往把孙权看低了呢?
  “老朽要恭喜吴侯呢,仲谋的谋、叔弼的勇,以后都是陛下完成心中蓝图的好帮手。”
  “有赖先生教导。以后阿绍也要靠太傅教导呢。”
  在上京的路上,孙策与吴国太、张纮敲定了以六部尚书组成内阁统领政务、军事的架构,以及册封公侯伯爵、设立三师、三公作为酬劳孙策肱骨之臣的办法。六部尚书和九卿的大部分人选也基本确定,对于吴国太提议司马徽做太傅,以后把孙绍交给他教导,孙策和张纮都投了赞成票。
  司马徽对自己得封世袭殷王爵位、领礼部尚书兼任太傅很满意。国家大事唯在祀与戎。得吴国太实现允诺,还有孙女做太子妃,虽无封地也算是完成了先祖的夙愿。毕竟异姓封王的只有他一人,孙策对孙家得王爵的任何人也都未与封地。遗憾的是儿子资质普通,嫡长孙看起来也只是中人资质,这礼部尚书的实职在自己致仕以后,他们是无缘了。但愿自己能够多活一些年,给嫡长孙相个聪明的妻子,培养下一代。
  曹操揣着满腹的复杂心思跟着使者到了洛阳,这次再进洛阳可与既往哪一次都不同了。洛阳全城的军卒已经被替换,他只被允许带了半百随从进京,其他人则被安置到洛阳城外的军营不得离开。
  曹操回到他在京中的宅邸,发现已经被贴了封条。
  许诸上前就要去撕,荀攸赶紧拦住他。
  “别给主公招祸。”
  曹操心疼得要呕血,还得强做镇静,“算了,换个地方去做。”
  幸亏他在洛阳还有外宅,不然要沦落到住大街么?
  曹操安置下来就去投书,见他的人是张纮和杨彪。曹操与张纮原在洛阳的时候并无交集。孙策肯派张纮和杨彪见他,已经是给他极大的体面了。
  “杨太尉、张尚书,曹孟德有礼了。”
  杨彪赶紧回礼说道:“孟德,莫再称我为太尉了。”
  曹操叹息,“时移世易,恍如南柯一梦啊。昔年你们防我如若汉贼,而今上从天子下到朝臣,满堂文武合伙把汉室江山送出去,我为汉室二十年的奔波竟是一场空。”
  杨彪羞愧得以袖遮脸,“孟德,非是我不想而是无能再护汉室以‘名义’存于世。且你敢说后来你是一心为汉室?举头三尺有神明,莫用诳言欺世人。”
  杨彪用一个“名义”之词,把曹操噎了回去。是呵,天子东归以后,汉室也就是名义在了。
  “文先,汉室如今连‘名义’也无,你与袁绍袁本初俩人可是尽到心了?”
  “你曹孟德也是三公之一尚背朝廷存有私心,何来指责他人的底气。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对天下人交代你以人肉为脯之事。”
  曹操恨不得扑上去掐死杨彪,这人肉脯之事算是过不去了!
  张纮见二人争持的要变脸了,赶紧上前劝架。
  “孟德,文先,坐下来说话。先尝尝江东的特产。”侍者送上来几杯清茶。
  张纮端起一杯,先喝一口说:“这是吴国太令人栽培移植的茶树,各种制茶方法民间层出不穷地推出,这是窖藏的茉莉花茶。”
  淡淡的茉莉花香,很好地平和了杨彪和曹操间欲剑拔弩张的激烈对立。
  曹操嗅了茶香,平和一下心情对杨彪说:“文先,唉,我也不是对你,我就是舍不得汉室就这么没了。子纲也莫要认为我悖晦不识时务。”
  张纮摇摇头,曹操肯好好坐下来说话就好。吴国太和孙策给他的任务太艰巨,完成的希望渺茫啊。


第743章 武烈皇后89
  张纮虽然对这要求感到为难; 却也因这任务在心里对孙策母子俩,产生了更多的钦佩。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把苍生百姓放在前面啊。
  “孟德,既然你肯来洛阳; 心里必然是对未来有了什么打算的,是?”
  曹操咧嘴; 回了张纮一个比苦还难堪的笑容。
  “子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现在有什么打算有用吗?”
  张纮正色对曹操说:“杨太尉退下来去太学教导学生; 曹司空可愿意与杨太尉继续做同僚?”
  曹操一愣; 果然这进了洛阳想走就难了。
  张纮看曹操愣在那里; 就放缓语气说道:“孟德; 以你心胸也当看重天下的百姓的。那么对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孙前途也是更看重的。文先主动配合朝政交接; 所以他去太学教书; 其子继续在朝堂做郎中。你看如何陛下这样的安排够周全?”
  曹操要掀桌了。以太尉的身份换个儿子继续做郎中,还说安排的周全; 你们东吴要不要脸啊?
  曹操憋了半晌说:“我想回兖州。”
  张纮断然拒绝:“没可能的。孙家子弟得封爵者没一人有封地; 就是吴侯膝下唯一的女儿也无食邑的。”
  曹操吃惊地瞪大眼睛; 谁都没有封邑?是想做什么?
  “那么太后呢?难道也无封邑、食邑?”
  张纮点头,“太后也无。所有人按着爵位、官职、实差领俸禄。孟德; 还有一点儿你不知道,天下所有的土地皆为王土,百姓耕种只需要缴纳二成的赋税; 再没有其它的了。可土地若是分封给诸侯,难免会再次出现土地兼并,黄巾、赤眉之动乱。”
  东吴只收两成赋税的事情; 曹操早就知道。他竭力在兖州隐瞒这个消息,也就是怕耕种的百姓逃逸。他不是那些不知实务的书生,自然知道全天下的土地都是两成的赋税,百姓自然可以安居乐业的,朝廷收到的也是庞大的一笔。
  “子纲,跟随吴侯有十年了。鞍前马后费尽心思筹谋,最后连封邑都没有,你甘心么?”
  张纮笑的云淡风轻,推心置腹地对曹操说:“孟德可还记得‘羊续悬鱼’?少吃一点儿,吃的久一些罢了。非要把百姓逼得揭竿而起,不过是天下大乱斗之后的再次重新分配。秦时候的贵族、西汉时候的王公,他们的后辈今次还在东吴封爵名册上的有几姓?
  吴侯也就是想我们这些人能够给儿孙多留点功德,让儿孙多承着些恩荫罢了。
  不然用不了多久,就可能是和帝、安帝、顺帝、桓帝之事再现。损了天下人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有亏功德与社稷,岂能不埋下如黄巾之乱的祸根。若是灵帝能够不为已甚、董卓能善刀而藏、适可而止,你说汉天子现在需要禅位吗?”
  杨彪劝道:“孟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将诸侯置于天下百姓利益之上,总会有人由一县之地想一郡,有了一郡之地又想一州。”
  “所以,吴侯不再将土地分给任何人,百姓得温饱则天下无动乱。”
  曹操挣扎,“若是我不肯呢?”
  张纮语气平淡得好像是在今儿天气很好般,无所谓轻重。
  “若是你不肯,吴侯也不会勉强你,你便即日出洛阳去。”
  杨彪赶紧说:“孟德你可别做糊涂事儿啊。兖州不费吴侯一兵一卒你拱手相让,难道冀州能够守得住么?袁谭已经忘洛阳来了。”
  “你现在返程或许能够见到他。”杨弘冷冷地补充。
  曹操算是明白了,这俩人哪里是给自己脸面,分明是想凭口舌之利问自己要冀州呢,玩先礼后兵那一套呢。可是自己不给,能守得住吗?
  曹操案前的茶水已经变冷,侍者悄悄地上来给曹操另换了一盏。张纮和杨彪也不出声,默默地陪着曹操静坐。
  随着日晷偏移,曹操终于耐不住开口了,声音嘶哑干涩。
  “文先,子纲,你们知道我内眷儿女甚多,若我去太学做博士,恐怕连家都养不起了。再则跟随的曹家、夏侯家的子弟,也得有个合适的去处。”
  杨弘见曹操这样说,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有望,赶紧欠身对曹操说:“新朝甫立,不论文武,都缺少合适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