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仨是曾经同期为御史。那时候三人意气相投,弹劾只标榜道德、不做实事的东林党是同声同气,默契投缘。时光荏苒,四季更迭,转瞬到了仨人闹甭的时候了。
  事起吏科给事中姚宗文。
  他原是户科给事,因守丧离职回乡,守孝期满回京想起复。吏部递了几次申请,神宗都不理不睬。后来姚宗文假借招徕西部民众的名义,托阁臣方从哲举荐自己,荐章上了几次,仍得不到任用。姚宗文给熊廷弼写信,请他为自己求一官职,而熊廷弼在辽东得知方从哲的荐章都没有奏效,辽东事务压力大、自顾无暇就没有应允,于是结仇了。
  后来姚宗文费尽心力,在光宗登基以后大补缺少的官员才得复职,得了到吏科做给事中的职位,接着就被方从哲派到辽东去检阅兵马。他到了辽东怎能忍住心里的怨恨,与熊廷弼议事的时候,往往借题发挥。
  熊廷弼是在萨尔浒战败之后,被神宗派去挽救辽东的危局的。他是个爆炭的急脾气,秉性刚直,又有些恃才傲物,手里还有神宗赐予他的尚方宝剑,自然不会在说话和做事的时候谦恭待人。俩人没有在辽东大打出手,已经是士人最大的克制了。
  而那刘国缙是辽东人,以前做御史的时候,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收到贬职的处分。辽地战事起来后,朝廷决定用辽人,于是他才做了兵部主事,参与军务。
  熊廷弼领了辽东经略后,刘国缙对他寄予厚望,但是熊廷弼的位置决定他必须以国事为重。他将刘国缙业绩不佳上报朝廷。就像崔景荣向天子介绍的,刘国缙主张召募辽人为兵,按他的办法召募了一万七千多人,后来有一半以上逃跑了。这等于是绝了刘国缙的上进之路。
  姚宗文到了辽东后,旧友重逢,心志一致,俩人一拍就和,决定弹劾熊廷弼,直到拉他下马。
  兵部其他人和定国公、英国公也纷纷坚持熊廷弼的加固城防是正确的。
  朱由校沉吟一会儿,“这辽东的方针策略,是你们兵部和都督府同心协力做出来的,朕也认为符合如今的辽东现状。所以由你们兵部去函斥刘国缙越级弹劾之事,并出公文抚慰熊经略是上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崔尚书可明白朕的心意?”
  “陛下放心,臣明白陛下心意。臣这就会兵部,今晚立即派五百里加急送兵部公文去辽东。”
  “好,你们兵部诸卿立即去。”
  崔景文带着人立即告辞。
  “英国公、定国公,你们二位代表五军都督府出面替朕慰问、支持熊廷弼。辽东离不得熊廷弼、辽东不能乱、辽东不会换人。”
  “臣遵旨。”
  英国公和定国公也跟在兵部之后离开。
  朱由校看着在一边奋笔疾书的记录起居注的史官,对刘时敏道:“你去内阁把这件事的解决过程、结果告知内阁,他们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知道朕的态度了。”
  “奴婢遵旨。”
  朱由校摇摇头,“你以后可以自称为内臣。”
  刘时敏立即红了眼圈,跪地给天子磕头。
  “内臣刘时敏谢皇爷恩赏。”
  从自宫为宦官,刘时敏这个官家子弟费尽周折才得以入宫,同时也成了皇家的奴婢。现在天子允他以内臣自称,是对他最大的恩赐和肯定。
  万死难以报君恩。
  朱由校以为自己的表态,就结束了对熊廷弼的弹劾了。内阁、兵部、都督府也是这样认为的。那想到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轰轰烈烈的天启党争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大幕。
  有没有李进忠(魏忠贤)、有没有客氏,有没有天子积极的处理朝政,都没有妨碍东林党人睥睨他人、自诩为道德君子指责他人的做派。
  且随着方从哲推荐的起复官员到位,平静了没多久的朝廷再起滔天巨浪。


第766章 木匠皇帝21
  事情并没有到此就结束了。
  第二天; 内阁收到了御史顾慥弹劾熊廷弼的折子。折子内容写的很犀利,用刘时敏整理出来的白话就是“熊廷弼出关一年有余; 诸事没有规划;蒲河失守,隐瞒消息不上报;带着兵器的战士不用于作战,只用来挖沟,尚方宝剑在手不求有补国事,只是供自己作威作福。”
  御史冯三元也同时上折子弹劾廷弼八件没有谋略的表现,三件欺瞒皇帝的事。还在折子里明确地表示不罢免熊廷弼; 辽地最终将无法保住。
  御史张修德上奏章弹劾熊廷弼的修筑城墙等举措; 破坏辽东重镇襄平。
  兵科给事中魏应嘉也上折子弹劾熊廷弼在辽东所为。
  方从哲前一晚已经得到刘时敏转告新君对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态度,也得知了新君的处理意见; 就利用首辅的权利; 直接把几人的封还。
  这一下子可就算是捅马蜂窝了。
  姚宗文没想到自己好容易主持的弹劾熊廷弼行动; 居然被内阁首辅封还了折子。他立即把弹劾熊廷弼的矛头指向了首辅方从哲。
  朝臣应者云集。
  弹劾的内容集中在方从哲应该为萨尔浒战败负责,应该为光宗死于红丸案负责,应该为这几年他做首辅期间朝政败坏、官员缺失、吏治不清负责,
  桩桩件件指责的言外之意就是首辅方从哲已经是大明的罪魁祸首; 是坏了大明根基的十恶不赦之徒; 应该族诛以谢辽东那几万死亡的将士。
  同时被拉出来弹劾的还有前辽东经略、正在诏狱待审决的杨镐、另外就是仍在兵科任职的给事中赵兴邦。
  已经在三个月前做出了定论的萨尔浒战败案,又被别有用心之人掀开了。
  弹劾熊廷弼的奏折被方从哲封还了; 但是弹劾他自己的,他就无能为力了,还得让内阁主事把弹劾自己的折子放在专门的箱子里,一个不缺地送去司礼监。
  刘时敏在养心殿收到这些弹劾首辅的折子; 依着天子的吩咐,把弹劾这些人的折子登记在一张大纸画就的表格上。然后发现这些人弹劾的内容虽然不同,总结起来还就那么几条,上折子的人间隔交叉弹劾意见,很明显是有谋划的行动。
  “朕算是明白太/祖为什么喜欢廷杖了。这些人明显就是勾结在一起,为邀名不顾朝廷利益呢。”
  朱由校啧啧有声。
  “时敏,等登基大典完成后,朕立即把这些人打一顿如何?”
  刘时敏摇头,“皇爷,那就成全了他们想记入史册的痴心妄想。”
  朱由校点头,“说的有道理,但是不打他们一顿,真是难消心头这口气。这些人整天政事不干,只会张口咬人。贬官,他们回乡就编排朝廷的不是。你看看杨涟、左光斗居然也掺和进来了。这可让朕失望了啊。你去催催户部尚书,看看他那里献田、隐户统计弄出来没有。”
  刘时敏躬身行礼,然后去户部找李汝华。他隐约揣摩出来天子的意思,是想要看参与弹劾的官员是不是有违法之事。
  方从哲受不住四面八方针对他的弹劾来向朱由校递交辞呈。
  “陛下,老臣闲适在野十五载,本已无意仕途了,但不得不应召重回朝廷。这七年殚精竭虑,与神宗是未能清扫了建奴威胁的不合格首辅;与先帝,唉,先帝遗命老臣保李选侍,老臣愧疚。”
  朱由校冷笑,“你愧疚什么?要不要为孝和太后报仇,朕自有主张。难道你认为李选侍不该死吗?”
  “陛下,她到底是你的庶母。”方从哲不甘心。
  “自然重不过此身的生母份量。”
  朱由校凉凉地回答方从哲。心里纳闷李选侍死了几日了,早凉透了,方从哲这个首辅到现在再与自己纠缠李选侍之死,有什么意义吗?
  “陛下,先皇一度要封李选侍做贵妃、皇贵妃的,其心愿是要保李选侍的。忽视父亲的心愿亦是不孝。”
  “呵呵,那李选侍按照宫规早该死了。是先帝昏聩,纵容其不法罢了。”
  “子不言父过。陛下。”
  方从哲对着朱由校殷殷劝解。
  “朕是文盲,不懂你说的这些话。朕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方从哲被“文盲”噎得一口老血梗在喉咙处。陛下,你就是以文盲自居也多少像样子一点儿,你拿着杨涟和左光斗的折子,看得津津有味的,哪里是一个“文盲”能有的做派。
  朱由校从方从哲的表情看出他的内心所想,立即把手里的折子倒过来。把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陛下,老臣如今继续恋栈首辅的位置不去,对朝廷百害无一利。请陛下允许老臣辞官回乡。”
  “不准。内阁还缺人干活呢。你可别给朕玩生病那一套啊。户部的献田隐户表格,你填写了没有?”
  方从哲立即没了生气。
  “陛下,这天下秋闱得中的举人,有几个没接受献田和投靠的。”
  “那就是说取消举人的减免赋税田亩数目、和免徭役的人口数,就能够增加太仓的赋税了?你这主意好。就这么干了。”
  方从哲吃惊地瞪大眼睛,身子从椅子上往下哧溜。嘴里还强调着:“陛下,臣没有这么说。”
  “那你是不想太仓增加银两、朝廷不增加赋税了?”
  方从哲眼睛一闭晕死了过去。
  太医再度来到乾清宫的时候,方从哲已经清醒了。
  “陛下,老臣实在是不堪这些弹劾的烦扰。去年萨尔浒之战前,老臣病休在家。辽东援军缺少粮饷,老臣数度请神宗下拨内帑金。百万的缺额啊,而太仓、太仆、工部合出五十万两,此外五十万两,不能不仰望于内帑。可是神宗只拨了十万数。”
  方从哲黯然泪下。
  朱由校是一点儿也不同情他。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方从哲在野的时候交游广阔,抨击时政很厉害,难怪东林党的老前辈、首辅叶向高看好他,把他引为潜在的东林党。反复向神宗推荐他。而他起复后的入阁,违反了廷推的程序,但神宗坚决用他为阁臣,不能否认叶向高多次推荐的作用。至于叶向高不得不从首辅的位置请辞,他成为首辅也是因缘际会的事情。
  “朕知道你艰难,可是这天底下就没有得了名、居高位,不付出相应代价的事儿啊。”
  方从哲被噎得咳了几声。
  “陛下,不是老臣想做首辅的啊。老臣那时候也举荐了沈鲤沈仲化的。但是神宗不允。吴道南又因科场弊案请辞。臣多次上疏神宗不理不睬。灾荒,不拨内帑金,亦不发帑。发临德仓粮,也是收效甚微。榷税矿监扰民,老臣奏请了多次,期望能够‘停征改折’,以兹赈济灾民。想以一时的权宜之计,来安抚地方的动荡不安,进而弭平地方严重的盗情,然神宗仍是未置可否。至于补充京师六部和地方缺失的官员,老臣更上了无数的折子。神宗每次都说‘好建议’,就是不批准。”
  神宗这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是拗在福王不能为太子的根症上。
  朱由校从一边的盒子里翻检出记录姚宗文的数个弹劾折子内容,展示给方从哲看。
  “朕的好首辅,你先别抱屈。沈鲤沈仲化是东林党万心所向之人。这人听说已经辞世几年了,就不再说他了。这姚宗文是你给他起复的?这两天来势凶猛的弹劾浪潮,就是他从辽东回来引发的。还有你推荐的那个汪文言,”
  朱由校从御案上一个纸袋里抽出汪文言的身世来历,递给方从哲看。
  “你看看你起复、推荐的都是什么人哪!这汪文言是狡胥奸吏,负案在身,先投到王安的门下做门客,朕收了王安的外宅,他就游走在杨涟和左光斗魏大中之间,被他们引为知己。还能混到你这个首辅推荐他做中书舍人。一个姚宗文、一个汪文言,还不算未曾到京就任就鼓动弟子弹劾你、看好首辅之位的。”
  方从哲看完汪文言的简历愣住了。
  “他怎么是这样的人!和他自己说的、还有杨文儒、左共之推荐的都不一样啊。”
  “君子可欺之以方。”
  “陛下,你是文盲吗?”
  “是啊。这是王安说的话,朕记住了一句半句而已。”
  方从哲捂胸,为了不被天子气死、不被朝臣再指责弹劾,这首辅绝对不能做了。
  “陛下,老臣定要辞了这首辅了,实在是有心无力扛不动了。”
  “嘁,不就是姚宗文和刘国缙弹劾熊飞白被你封了回去嘛。要是朕允了你辞职,以后他们看谁不顺眼儿,就弄一帮子人再行今日弹劾之事,这朝廷岂不是由那些只会呱呱叫的小人做主了。”
  方从哲心气顺了一些。
  “中涵呐,”
  朱由校突然称呼方从哲的字,把老先生吓了一跳。
  “朕加封你做太傅好不好?”
  方从哲赶紧摇头。
  “那你就和孙景文一起来做帝师如何呢?”
  方从哲的眼里立即涌现出跃跃欲试的光彩。
  作者有话要说:  双十一之后,你的钱包里还剩下啥?
  为余额不足的你及时送上暖心感恩节活动↓↓↓
  2018/11/14…11/18:
  长评有奖:活动期间,在任意v文下留下千字长评的用户,均可获得5瓶营养液(活动结束后统一发放营养液 )!
  2018/11/13…12/02:
  充值有礼:无论你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只要参加,并符合活动规则,就能获得晋江币!累计充值还能参与抽奖!
  即日起至12月31日,支付宝新用户即可领取8元红包!点击领取>>
  霸王票抽奖:活动期间,每投出价值1元的霸王票就获得火鸡一只,积攒10只火鸡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姜酱讲江:
  这个感恩节,看姜酱,抽晋江币!点此参与>>


第767章 木匠皇帝22
  朱由校看着方从哲眼里涌现出来的跃跃欲试光彩; 忍不住在心里喟叹。
  这就是一个面上秉公行事、内里热衷名利、能力一般、官运却奇佳的心性懦弱、没有强硬主见的人。
  但这人最大的好处是心正,行事虽然有点儿老好人的做派; 但总的来说还是以朝廷大事为重。
  可是拘泥于心性,不适合做主官。做一部尚书都不适合,但是做首辅还是最合适朱由校的。因为他不需要主意正的首辅,能够领着几个有能力的阁臣,处理日常琐碎的事务、遇到大事儿不敢担的首辅,最是对他的脾胃了。
  方从哲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他名义上无党无派。但他曾任国子监司业、祭酒; 门生众多,在士林中也是极有拥护者的一个大山头。实际上; 在他出山以前; 他的门人、担任给事中的亓诗教就已经组织了齐党。由于亓资历较浅; 为了能够达成扩张势力,就力推方从哲出山。
  他的起复、入阁、乃至首辅,实际是各方较量后,达成的一个妥协。
  朱由校放出诱饵; 如愿看到方从哲上钩; 把几个老家伙都推到帝师、太子太傅的位置上,都七十岁以上的人了; 还能活几年呢。但是这几年若是能让他们顺着自己的导向做事儿,把一些能干的、心思正的人提到内阁、六部、六科的重要位置上,才能够逐渐把持住朝廷的走向。
  “方首辅啊,这些弹劾你就当是夏日的苍蝇; 嗡嗡嗡的虽然讨厌,但是都入秋了,也烦不了多少日子了。有朕信你,他们又能奈何你什么呢。等朕行过登基典礼,朕就会处理这些人的。”
  方从哲被安慰到了,但他的老好人性子有发作了,开始为杨涟、左光斗求情。
  “陛下,杨文儒和左共之虽然也弹劾老臣了,可他们还是东林党里肯做实事的人。就是移宫之事等,杨文儒也起到重要作用了。请陛下还是为朝廷多留有用之人。”
  “朕知晓,但是朕早已说过了,这朝廷以后没什么齐楚浙党东林党了,只有一个帝党。他俩还参与东林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