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太吉带来的万名骑兵,还有凌晨逃脱的那两百人全部被斩杀殆尽。
  胜利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朱由校命令先救治伤兵、收拢建奴那些失去主人的战马。但是当这一场面对面硬抗的伤亡数字报到他面前时,他再怎么极力地控制自己,也按耐不住地变了脸色。
  四万的专职禁军骑兵,对着不到九千的“战时为兵、闲时为民”的女真旗兵,打出这样的伤亡数字出来?
  泰宁侯愧疚得不敢抬头看天子。
  明军战死和重伤的加起来近五千人,轻伤的三千多。战死和重伤的多是被建奴骑兵砍杀的,少部分是自己掉下马被战马踩踏的。
  这样的战绩真的很让人脸红啊。
  刘渠呐呐解释道:“陛下,大明的军卒不如建奴野性、也不如他们力气大。”
  杨麟和马世龙都跟着点头。建奴那些拿着狼牙棒的旗民,他们不用马缰绳控马,双手抡棒,被砸中的大明军卒轻者落马、重者单场脑浆迸裂。抡着长刀的建奴,也是一刀就能收割了一条人命。亏得大明军卒是五个围着一个打,不然早就溃败了。
  朱由校知道现在不是训斥禁军军卒的时候,这些军卒的训练,还是放到以后再说比较好。
  他强压心头的懊丧、惋惜、悲哀和愤怒,深吸一口气对泰宁侯等人说:“派人立即送信去辽阳,随后会有重伤和阵亡的将士送过去;让张铨派人护理好这些重伤的军勇。另八百里加急传信给英国公,让他赶紧敦促送补给的加速。你们看看谁来负责把营盘周围的四棱钢锥都重新布置了?还有要留足警戒的人手,让今日没上战场的警戒,其余的将士去休息。”
  曹化淳赶紧应下给英国公传信的事情。英国公世子和定国公世子出面领了天子布置下来的其它事务,让其他三位总兵官和泰宁侯先去休息。
  定国公世子出了御帐就对英国公世子说:“刚才见天子领军与杨总兵来回凿穿了建奴的骑兵队列,我这心都要跟着被凿穿了。”
  英国公世子挺理解他的心情,点点头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杨麟在一边说道:“陛下的马上功夫还是很不错的,我看紧张的是陛下身边跟着的那些护卫们。”
  马世龙和刘渠在见到天子也领兵上阵后,纠结、担心就没有释然过。
  “唉,就是武宗在世也就是这样了。咱们只能求老天保佑。”
  杨麟才与天子并肩作战,对天子使得出神入化的那杆长/枪赞叹不已。
  “你们放心,天子的武艺高强,咱们就干好天子吩咐的事情就可以了,不用为陛下操心。”
  英国公世子看着杨麟不像是说笑,慢悠悠地给那几个将信将疑的马世龙等人泼了一盆冰水。
  “陛下是登基后才跟着我父亲学武的。”
  言下之意就不用他多说了。
  马世龙和刘渠“嗷”地怪叫一声,扑上去就捶杨麟。
  “你要害死我们么?你居然敢让陛下与你一起与建奴对阵?”
  杨麟一边护着自己头脸,一边大声喊冤。
  “你们去问问陛下的亲卫,就知道我说的是真假话了。陛下怎么可能才习武半年?张之极你别走。”
  他们虽然离开了御帐,但是吵闹声还是传进了御帐里。
  方正化一边给天子清理甲胄,一边小心翼翼劝说煞气满身的天子。
  “皇爷就不要再领军上阵了?三军将士都担心着呢。”
  朱由校摆手,“朕御驾亲征,不上阵怎么行?今儿要不是朕在前面领头,那些将士遇上要拼命的建奴,未必能把人劝留下。”
  朱由校这话一点儿也没夸张,跟着他的那五千余骑兵,要不是因为他冲杀在前,早就被建奴突围出去了。他率领的那五千人杀敌是最多的,但伤亡的军卒也是最多的,因为他这组是五千对上两千余的建奴骑兵。
  作者有话要说:  推推朋友的文:
  《红楼虐我千百遍》by朱大概 快穿文,虐的爽,推荐找开心的亲去看看
  《个性幻想成真 》 by温暖的笑容:她只想做一个安静如画的美少女,却总有人逼她用武
  【综漫】《面基靠梦》 by巷叩 我的面基都是靠梦来养完成的


第821章 木匠皇帝76
  日上三竿了; 沈阳城下的努/尔哈赤在汗帐里开始坐不安稳了。他觉得心头好像突然有一只大手,在肆虐地揉捏着他的心脏; 从来没有过的恐惧感攫住他的思想。
  为什么黄太吉去了这么久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恐惧之下; 他立即派出游骑往南边去打探消息。可是前后派出了三波的游骑了,一个报信的都没有回来。
  他从来都是把儿子当成狼崽子养。初起兵的时候,面对族人的抵抗和敌人的暗杀等,只能把长子诸英和次子代善、女儿东果藏到板柜的底下; 然后与胞弟舒尔哈齐一起去迎战。那时候多艰难啊。
  但是诸英那时候知道照顾姐姐和弟弟的。
  努/尔哈赤由长子诸英想到自己十八岁入赘佟家的旧事。埋藏在心底的旧事一幕幕地翻腾出来。他眯着眼睛感受着正午的眼光,沉浸在旧日时光里,暂时忘记了心头的不舒服。
  随着自己一点点地谋得了安身立命的所在,诸英渐渐长大,开始跟着自己为统一女真冲杀。二十年下来,他凭借战功成为兄弟里的第一人,自己也把他放在嗣子的地位、放手让他参与主理国政; 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对兄弟们友爱。
  可是没想到诸英的同胞兄弟代善会领着自己的其他儿子,成群结队地来向自己告状; 说诸英不把他们当兄弟待。自己费心派人查看; 果然诸英不仅是对庶妃生的兄弟不友善,就是对同胞兄弟代善、还有继妃所出的莽古尔泰兄弟也不友善。
  长子诸英的心里只有他自己、只有他觊觎的汗位。几次申斥无用后,让他不得不壮士扼腕; 先是圈禁了诸英,后来不得不下令杀了这个长子。
  那时候自己的心痛有谁知道呢!
  还有胞弟舒尔哈齐,竟然在自己立国的时候闹分裂。
  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都是在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就跟随他的人。除了费英东去年早逝,安费扬古被派到奉集围城; 他们仨都是有着四十年征战经验的老将了。从昨日发生的莽古尔泰全军尽没、派出去袭营的三万骑兵至今没有消息,仨人交换意见后都觉得形式很不妙。于是联袂来找努/尔哈赤商量对策。
  他们的到来打断了努/尔哈赤沉浸在旧事里得到的片刻安宁。
  努/尔哈赤等这三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伙伴说完他们的不安以后,他立即就感觉到才脱离他的那只大手,又来□□他的心脏了。
  他捂着胸口对额亦都等人说:“我的感觉也很不好。至今不知道大明派来的援军有多少人,是谁领军,也不知道他们带有多少火炮。
  这种什么都不知道,却被人一个照面就杀灭了万余骑兵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遇到过的。还有安费扬古那里,他的长子和次子与莽古尔泰是一起战死的,他还不知道呢。唉。”
  努/尔哈赤说完这一大段话,精神头显见地又萎靡下去。这在征战四十余年的努/尔哈赤身上,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额亦都开口劝慰努/尔哈赤道:“大汗,领兵的将领死在阵前是死得其所。安费扬古那里我们与他说。可是大贝勒还一直没有消息回来,才是臣等最担心的事儿。
  难道大明有那样的强兵,能让我们三万巴图鲁消失的无声无息吗?臣等都不安心,故来见大汗。”
  “我又派去了三波的游骑去查探消息,看看大贝勒和四贝勒是怎么回事。若事有不谐,我们就要撤回白山黑水之间了。”
  努/尔哈赤一言出口,自己也震惊在当场了。原来他一直忧虑、恐惧是这个吗?
  扈尔汉开口说道:“大汗,咱们就是要撤回去,也要等回大贝勒和四贝勒的消息。才知道要不要放弃抚顺等地。”
  何和礼却是极为崇拜、信任努/尔哈赤的直觉,他立即说道:“大汗做了决定,臣等跟着去做就是了。”
  □□哈赤的这“五大臣”里,他最为倚重的就是何和礼了。三十多年前,正是因为何和礼带着栋鄂部的军民万余人马、正式归附了努/尔哈赤,才使得努/尔哈赤的实力陡然大增、如虎添翼,这也是他统一女真各部和对抗明廷的最坚实基础。
  那时候以何和礼为首的栋鄂部,是建州女真各部落中实力最强盛的。而□□哈赤为了表示自己对来归附的何和礼的信重,把十一岁的嫡长女东果嫁给已有妻室、只比自己小两岁的何和礼。□□哈赤对何和礼的器重还表现在军国大事一定要与他先商议。像今天这样的事情,何和礼立即站出来支持他也是很常见的。
  扈尔汉沉思了片刻道:“大汗,臣以为下午还是要进攻沈阳比较好。免得沈阳的明军得知了明廷援军之事。至于撤军与否,臣听大汗的。”
  扈尔汉的建议让□□哈赤终于恢复了几分神智。他不再去想要狙击明廷援军的大贝勒、以及去探查大贝勒及那三万旗民下落的四贝勒遭遇了什么。他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儿,必须要做的是把余下的这五六万女真勇士好好地带回去。
  “你说的对,扈尔汉。今儿下午咱们继续攻城,别让沈阳城的明军发现异常。虽说沈阳的城门都冻死了,他们就是发觉什么不对也出不来,但还是要小心一些才好。咱们明天必须得回去。你们现在就让各旗去准备攻城了。”
  努/尔哈赤撑着把话说完,又对额亦都道:“你派人送信给安费扬古,他能够明白孤的意思。大贝勒和四贝勒到现在都没有消息,怕是凶多吉少了。都告诉他了。”
  额亦都立即就明白了努/尔哈赤的意思。安费扬古要是知道大汗的四个儿子都丧在明廷的援军,也就无暇想他死去的那两个儿子。他就会把心力都用在他手里那一万骑兵,会想着怎么把这些人都带回去了。
  位于辽沈之间的大明营盘,几千军卒在四周忙碌着打扫战场、布置“拒马”等防备夜间建奴可能再度来袭营。就是没有距离这么近的建奴,扎营的时候,英国公世子也要都把这些全套地安排下去。
  南门那里一辆辆骡车载着重伤的将士往辽阳去,谁也不知道这座临时的军营接下来会不会再发生激战。
  朱由校休息了一下午,就带着曹化淳去伤兵那里巡视了一圈,见那些轻伤的将士都已经被军中的医士处理过伤口了。而重伤的将士简单处理后,能移动的那些,都用拉火炮和炮弹的车子送去辽阳。阵亡的将士就要等明天才能送去辽阳城。
  虽伤亡惨重,但是军营里的将士却是兴高采烈的。两天下来歼灭了建奴五万的强兵,一扫萨尔浒战役后带给明军的颓丧、怯战心理。他们都盼着能够尽快去沈阳,把围困沈阳的建奴一句消灭干净。
  晚膳后,杨麟等人聚集到朱由校的御帐,说起明天开拔去沈阳之事。
  朱由校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咱们这四万骑兵,若是对上两万的建奴,你们认为会出什么结果?”
  马世龙回答道:“最好的结果是同归于尽了。”
  其他人虽面色难堪却不得不承认马世龙说的有道理。他们心里甚至想,若是这样的结果已经是马世龙在夸奖大明军将士了。对上两万的建奴骑兵,四万的明军骑兵出现不战而逃,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明天我们去不去沈阳都不着急,先把伤亡的将士都安排好,还要等京师的补给到位。军中的粮草只够到明天晚上、拖不到后天日落的。”
  军中粮草不足以至于从昨天开始就以马肉给士兵做主食,落在杨麟等人眼里,都是不曾说出来的人人明了的事情。但是京师的补给居然会拖延成这样,是所有人始料不及的事情。
  “我们还要等京师把补充的炮弹送过来。”
  英国公世子站起来把库存的炮弹量报出来,众人才发现若是再来两次昨晚的夜袭,他们就会面临炮弹不足的窘境。
  定国公世子小心翼翼地建议道:“陛下,若是后天中午粮草等补给不到,咱们是不是应该撤回到辽阳城?”


第822章 木匠皇帝77
  定国公世子说出来众人心里想问的话。几位将领都看着朱由校; 等他做出决断。
  朱由校略略有些尴尬,“这事儿的责任在朕。我们出了山海关以后走的太快了。明天再等一天,若是后天中午还不到的话,咱们就先撤回辽阳城。明天送阵亡将士遗骸的时候; 记得与张铨说说咱们粮草的事情。”
  泰宁侯见天子给出这样的说法; 提溜起来的一颗心就放下了。天子遇事肯承担责任; 不推诿到臣子身上、不怨怪臣子做事不利、不让臣子做替罪羊,自己这事几辈子积攒的福气啊。等回了京师的; 一定要去寿皇殿给先帝烧几柱高香。
  京师的补给没跟上; 说起来还真的就是天子心急造成的。
  出关之前; 大军每天勉强行到七十里左右。但出关以后; 天子离了能往回送信的沿途官员的眼睛; 就令大军晓行夜宿,每天都在百里以上。随扈的这些个那个是能劝得了天子的人?可不就造成了送补给的只在山海关追上他们一次了?
  杨麟见天子这么说话,就站出来建议道:“陛下; 辽阳以南没有建奴的游骑,不如咱们将今日没参战的军卒派出去一些,往南边迎一迎,看看送补给的现在到哪里了。辽阳城能给咱们临时补充一些粮草; 但是炮弹却只能依赖京师的。”
  朱由校觉得杨麟这提议好。这比留在原地干等着; 更让人心里托底; 也更容易将事情掌握在自己手里。
  “好,杨总兵就多挑几百军卒,俩个时辰时辰往回报一次。人多些; 带足箭矢等物。唉,雪太大,搵食都不容易啊。”
  大军一路往北行来,前锋的哨探报了很多次曾遇到群狼,亏得那些做哨探的军卒不是单蹦的游骑,而是百十人聚集在一起,凭着人多马快一起射箭拒狼,不然就要葬身狼口了。
  天子突如其来的吐槽,提起雪大搵食不易,立即让这些与天子接触不多的臣子们愣住。恰好曹化淳上前给这些总兵官添热姜茶,赶紧接话打破僵局。
  “皇爷说的是。建奴可不就像天冷了、南下搵食的一群饿狼嘛。这两天他们被打死了有五万众了,想沈阳城那边的压力也会松快了许多。要是熊经略知道是皇爷过来辽东给他打狼解围,怕是要插翅过来觐见呢。”
  这狗腿儿的宦官,太会溜须拍马了。在座的将领今儿都是提着脑袋与建奴硬抗的,见这曹化淳光靠数嘴,就能在御前挤上来接得了话,心里嫌恶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嘴巴上还得跟着曹化淳给开的话题往下唠。
  “是啊,要是熊经略得知天子这么急着赶路,宁可等不上补给,也要先给他解围,一定会插翅飞过来的。”
  唯有英国公世子在心里嘀咕,要是朝中那些老大臣知道还不定要怎么给天子进谏呢。那些老大臣啊,要是有一个能够随军、像父亲念叨自己那么干的,估计天子也不敢这么快地赶路了。
  气氛被曹化淳带的活跃了,朱由校也被几人拍的心情愉悦,哪个人不爱听好话奉承呢。君臣说说笑笑把军营中该处理的大事都安排好了,泰宁侯和几位总兵下午休息的还不错,就让忙碌了一下午的倆国公世子去休息。他们几个轮值今夜。
  马世龙就说:“老刘受伤了,就不要轮值了,好好歇息几天。”
  其他人这才知道刘渠受伤之事。
  朱由校立即担心地问:“伤在何处?可处理好了?”
  刘渠赶紧站起来回应天子的关心。
  “臣惊扰陛下了。不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