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公世子立即高喝一声,“四百丈开炮。”
  大明新式火炮的炮弹,如冰雹一般砸进额亦都带着的骑兵队伍里,爆炸声里倒下一片又一片的建奴骑兵。
  女真人对明军火炮的认识就是,打到谁算谁倒霉。没打到的时候就往前冲,使劲往前冲,冲到弓箭能射到明军的地方,明军就没招了。
  这样的认识就是莽古尔泰、代善覆灭的原因。如今额亦都的队伍也遇到了这样的打击。
  炮声轰鸣中,泰宁侯和杨麟恨不能插翅飞过去。马世龙跟在火炮营的后面,心里急得和着火一般。陛下应该让英国公世子后撤啊,单他们三千人怎么能应对得了上万的劫了粮草的建奴呢?
  不是朱由校不想让英国公世子后撤退,而是建奴骑兵距离他们不到十里地,若是英国公世子不是派人回来送信、而是当机立断地撤回来,才来得及以大军对抗借粮草设下的诱饵。但是还必须得派军去救这三千人,因为他们手里有新式火炮、还有四棱钢锥。
  这些都是不能落到建奴他们手里的。
  前方火炮的轰鸣声,让在中军的朱由校坐镇的也都紧张起来。他一边驭马加速,一边暗暗在心里祈祷,盼着泰宁侯他们能够及时赶到。
  泰宁侯和杨麟赶到的时候,已经有部分建奴骑兵冲过三百丈的生死线。火炮营的炮手手不用主将下令,立即五人一组架起火炮往二百丈和一百丈那里倾泻炮弹。
  被炮弹炸翻的建奴骑兵、被踩到四棱钢锥的战马掀下马的骑兵,距离大明火炮手从来都没有这么近过——只有百余丈。
  冲锋在前的额亦都,他到死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大明援军的火炮,与既往的每发一炮的间隔、骑兵就已经能冲出百丈不同了。他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大明的火炮那么轻巧,不用马车拉、还能连续开炮。
  拜额亦都所率领的这支新编队伍的松散形式,拖拖拉拉出去半里多地进攻阵势,在前面大半的旗民扑到后,缀在后面的大约有三千骑,多数是汉八旗的骑兵兜转马头就往后逃。
  马世龙立即指挥自己所率的骑兵,在英国公世子的先锋军卒引导下,分左右绕开英国公世子设下的四棱钢锥“拒马”,向溃散的建奴骑兵追杀而去。
  一直追出十里远,追到大明被截获的那批粮草,马世龙才下令停止追击,派军卒给天子送信。
  当朱由校带着中军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英国公世子满面愧疚地跪在天子的面前,不敢报上伤亡在建奴□□下的火炮手人数。
  朱由校叹口气,缓缓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你莫在这里跪朕了。你去火炮营的那些伤兵里好好看看,好好想想自己以后该怎么立即做出最有利的判断。”


第834章 木匠皇帝89
  英国公世子离了朱由校就去伤兵营忙乎。连晚膳都没有去用。到了二更天的时候,定国公世子和马世龙过去找他。
  “听说你今儿没吃饭?”
  英国公世子摇头; 满脸愧色; “我哪里还吃的进去。”
  “别想那么多了; 每个人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英国公世子看着那些躺倒□□的伤号; 恨不能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
  “陛下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马世龙一撇嘴; “萨尔浒可成就了几员大将?你们这些勋贵子弟啊,就是起步太高了。要是从百户历练起来,今儿这事儿就不会这样了。你想明白今天这事儿最好的处理办法了吗?”
  “我应该带着先锋军往后撤两里地在铺摆对抗建奴的阵势。这样泰宁侯和杨总兵他们先到; 建奴的骑兵后到。是我没算计好。”
  马世龙拍拍他的肩膀,“好,你能想明白这点就好。行啦,你赶紧去御帐那边向天子讲。明天咱们或许就要往赫图阿拉去呢。”
  英国公世子点头承认马世龙说的很对; 搁下伤兵营的事情; 与定国公世子一起往御帐去。
  “想明白了吗?”
  朱由校没难为英国公世子; 在他行礼过后就让他站起来说话。
  “陛下; 臣仔细想了; 臣错在三处。第一; 这一次与在辽阳的时候不同,臣却照搬辽阳那次对阵建奴。”
  “都哪里不同了?”朱由校追问。
  “在辽阳那些; 是咱们明军派游骑引诱建奴到前军精心预设的战阵里,虽然也是百门火炮; 但是前军还有百门火炮备战。且每门火炮都有二十发的炮弹,三面都撒了足够的‘拒马’钢锥,万名骑兵也做好了硬抗冲过‘拒马’防线的建奴; 完全能够护得住火炮手。”
  朱由校点头,“继续。”
  “臣这次领的先锋军,却是奉集过来的禁军为主,他们遇上冲过‘拒马’防线的建奴,没有京城的禁军那种舍己也要护住火炮手的训练,所以在火炮手出现伤亡以后,冲过‘拒马’防线的建奴就比较多。”
  英国公世子说着声音就更低了下去,“于是造成火炮手更大的伤亡。臣知道每一个火炮手都是军中的宝贝,缺了一个就是缺了,短时间内是补不上来的。”
  能想到这些也算不错了。
  “第二个是臣没算计好与前军的倚靠距离。在知道建奴距离我们只有十里地的时候,我应该带着先锋军往后撤两里地、或是更多一点儿,再铺摆对抗建奴的阵势。这样泰宁侯和杨总兵他们先到,建奴的骑兵后到。”
  “继续。”
  “第三就是臣最不应该的、没有想到建奴是用粮草设了套,要图谋我们这支北上的军队。导致出现建奴有备而来、臣领兵仓促应战的局面。臣在发现发现建奴踪迹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粮草被劫的辅军是从沈阳送来的;以建奴缺少粮草的现在,他们早该把这批粮草快速运走;而不是我们在抚顺得信以后、在这里能够赶上的。”
  朱由校见英国公世子完全想明白了,就对他说:“你都想明白了就好。领军的将领是要靠脑子带兵的。朕希望你记住今天那些伤亡的火炮手,以后虑事周全。”
  “是。谢陛下教诲。”
  “回去休息。”
  英国公世子行礼后告辞出来,觉得那只有自己一半年龄的天子,在用兵等方面比自己父亲思谋的更深远。
  大明援军夺回粮草的消息合着额亦都战死的消息,跟着败退回去的旗民进了赫图阿拉。德格类得信以后就去找何和礼和安费扬古商议。
  “我不想父汗知道额亦都战死的消息,稳婆怕父汗承受不住,只说他受了重伤可好?”
  安费扬古诧异地看着德格类,他没想到德格类会想的这么细致。
  何和礼叹气,“我们未必能够瞒得住大汗的。额亦都领去的那些骑兵,是拼凑起来的,怕是现在消息已经传到大汗那里了。”
  额亦都与努/尔哈赤的关系牵绊极为深厚。额亦都既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又是他的亲家。因为努/尔哈赤把女儿嫁给了额亦都做福晋,然后又为儿子黄太吉娶了额亦都原配所生的女儿为元配。
  额亦都是最早跟随努/尔哈赤起兵的人,从征讨尼堪算起来,距今也超过四十年了。
  三人都无计可施,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却是得到了额亦都战死的消息,但他这些呕了一口血之后还坚持着没有昏厥。他伸手拉住德格类说:“你传令下去,一个时辰以后要带着所有能上马的女真人离开赫图阿拉。”
  “父汗,你?”
  德格类没想到父汗会给他这样的指令。
  “去,带着你的兄弟们远远地离开,回到咱们女真人的白山黑水间。父汗知道你足够勇猛、还有足够的智慧,一定会带着族人好好活下去的。”
  努/尔哈赤说完这话,就转头对何和礼和安费扬古说:“我把大金汗国的汗位传给德格类了,你们俩好好辅佐他,带着咱们女真一族好好活下去,女真人一定不能分裂,免得再被大明朝廷戏耍着、在同族人之间争来杀去的。把能上马的旗人都带走。你们去。”
  “把能上马的旗人都带走。”这句话的份量太重了,何和礼和安费扬古知道有很多事要做,没工夫与努/尔哈赤辩说他是不是一起离开,所以对努/尔哈赤行礼之后退了出去。
  德格类一下子就跪倒□□哈赤的床前,哽咽着恳求:“父汗,你和儿子一起走。”
  □□哈赤看着跪下的德格类,欣慰地笑了笑。儿子到这时候还能想着让自己与他一起走,也算是有汉人所说的孝心了,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他。
  他伸手示意德格类起来。
  “父汗不走,才能稳定留在赫图阿拉的人,拖住追击你们的大明军队。咱们女真人只要有车辕高的娃娃们能存活下去,以后就还会有更多的族人。”
  德格类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母妃死后的那些愤懑、怨恨、压抑,这时间都被抛却到九霄云外了。
  “父汗,儿子一定不负父汗期望,带着族人好好活下去。”
  努/尔哈赤拍拍德格类的肩膀,伸手向立在床尾的大妃乌拉那拉氏招手,示意她走到自己的跟前来。
  “德格类,父汗把乌拉那拉氏交给你了,你好好待她,父汗就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乌拉那拉氏始终站在努/尔哈赤的床尾沉默不语,见□□哈赤招呼自己上前了,才走过去与德格类并肩跪了下去。
  “大汗。”乌拉那拉氏泪流满面,哽咽着轻轻一语。
  “你跟着德格类走,我也放心了。带好多尔衮和多铎,让他们兄弟仨以后好好给德格类做帮手。”
  德格类知道这是父汗按着女真人收继婚的传统,将庶母交与了自己。眼前的乌拉那拉氏是女真族有名的美人,仅次于叶赫那拉部的那个第一美女。
  女真族的第一美女长的什么模样,德格类没有见到过。但是眼前的这第二美女鲜润得如同一个成熟的蜜桃。但是德格类看到她、想到父汗在如今的情况下还惦记她、为她谋划将来,就想起母妃死在胞兄刀下的惨状。
  “父汗,儿子知道她是父汗最喜爱的女人,让她陪着父汗。儿子会把多铎他们带好的。”
  乌拉那拉氏没想到德格类不仅拒绝了自己,还要自己给老汗王殉葬。她伸出一双白嫩的柔荑,紧紧握住努/尔哈赤已经生了老年斑的虬筋凸显的大手。
  “大汗。”
  眼泪一双双、一对对地从乌拉那拉氏脸上滑落。她从十二岁嫁给努/尔哈赤,服侍了努/尔哈赤二十年,凭着自己的美貌、用了无数的心机才在大汗身边保住了第一人的位置。没想到一直生机无限的大汗,会因为南征的失败存了死志。但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此刻说什么都是错,只看大汗的心里,到底是想自己活还是想自己死了。
  □□哈赤喜爱美人。昔年刚刚在女真族闯下名号、站稳脚跟,就曾向女真的叶赫部“第一美女”提亲,并按照规矩送去了聘礼,可是最后等了二十年,却没有如愿抱得美人归,使他深以此为憾事、恨事(这事是“七大恨”中的第四恨)。
  在等待叶赫部把“第一美女”嫁过来的时候,他得了乌拉部的这“第二美女”乌拉那拉氏。这些年是一直把乌拉那拉氏捧在手心里呵护,连帮助自己甚多的富察。衮代都要退后一步。他明知道去年的富察。衮代之事有乌拉那拉氏的手笔掺和在里面,但也没有深查。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莽古尔泰会持刀弑母。
  他看向德格类,难道德格类因为此事儿不收乌拉那拉氏?那岂不是多尔衮三兄弟没了活路了?他集中精神盯着德格类,试图从德格类的脸上找出一点儿异样。
  德格类垂下眼睑,任由父汗打量。
  努/尔哈赤盯得德格类如芒刺在背,指甲掐进了手心里。德格类努力控制自己的呼吸,不让自己落出一点异色。
  终于努/尔哈赤放弃了继续探究德格类、是不是因为生母之死怀恨乌拉那拉氏了。他缓缓开口说道:“德格类,带乌拉那拉氏走,父汗垂垂老矣,早年就曾有过将他转交你们兄弟中继承大金汗位的打算,你知道吗?”
  德格类磕头,用包含真诚的语气望着□□哈赤说道:“父汗,儿子认为父汗能够长命百岁的,以后会是多铎或者费扬果继承汗位的。”
  □□哈赤摆手,“咱们不是蒙古人,没有老来子守灶的那说法。哪个儿子智勇双全,哪个就承继家业。这是咱们女真人的大金国能长远的唯一可行法子,你以后不要弄错了。”
  “是,儿子谨遵父汗教诲。”
  作者有话要说:  额亦都共有儿子十六人。
  最着名的是末子遏必隆,康熙初年曾为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一女为孝昭仁皇后,一女为温僖贵妃。
  三子彻尔格、八子图尔格、十子伊尔登、十三子超哈尔也都战功累累,英名显赫。
  诸孙中以彻尔格之子陈泰最为着名,顺治年间曾任大学士,率清军前往湖南讨伐孙可望。
  额亦都的家族为清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第835章 木匠皇帝90
  第二天,朱由校这边先派人把伤亡者送去沈阳; 同时还送信给熊廷弼; 让他带人去接手抚顺。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 他才带着大军往赫图阿拉去。
  赫图阿拉城位于苏子河与二道河子交汇的东南岸; 赫图阿拉在女真话里是“横岗”的意思; 城址就在后世的“永陵”盆地的东部边缘。永陵是努/尔哈赤为爱新部落他祖父这一支营建的祖陵,这里埋葬着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远祖以及叔伯等人。是努/尔哈赤建立大金以后,才陆续将这些先人的骨殖迁移了过来。
  赫图阿拉城是一个好地方。西边可望呼兰哈达(烟筒山); 南边是鸡鸣山,二道河与苏子河绕城而过,曲水萦洄,重山盘叠; 端地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如果现在不是冬季; 树叶凋零、旷野都被大雪覆盖; 朱由校是不敢带着四五万人就这么找上女真人的老巢; 他怕被女真人在树木遮蔽的山道和峡谷间伏击。
  赫图阿拉城距离抚顺两百多里; 朱由校虽然带着大军赶了大半天的路、去追赶明军被劫的粮食; 但是剩下的路程,带着辎重的大明军队还是走上三天比较好。
  在朱由校距离赫图阿拉城还有百来里的时候; 努/尔哈赤就得到了消息。他勉强自己披挂整齐,带着留在赫图阿拉城的汉八旗、蒙八旗的老弱残卒; 做好了守城的、实际就是同归于尽的准备。
  城里能爬上马背的人都跟着德格类走了,有何和礼和安费扬古帮着德格类,□□哈赤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放心的。他唯一遗憾的就是德格类对乌拉那拉氏不是那么喜欢; 但是德格类收了乌拉那拉氏,他相信她能够凭着美色和乖顺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谋到德格类的欢心。至于西林觉罗氏所出的赖慕布还有费扬果,他知道赖慕布不会碍了德格类,应该能够平安长大,那只有几个月大的费扬果只能听天由命了。
  到了这个时候努/尔哈赤有点儿后悔在去年冬天南下了。把八旗骑兵折了半数还一无所获,自己那几个能干的儿子都折进去了,不知道德格类能不能想黄太吉一样有足够的智慧……
  “大汗,明军距离我们只有三十里了。”
  哨探再度回城面见努/尔哈赤汇报军情。
  努/尔哈赤点点头,“孤知道了。你带着所有的哨探往北去追德格类去。”
  这哨探是在努/尔哈赤身边长大、从哈哈珠子做起来的亲卫,他跪下磕头,“大汗,让扎布陪着大汗。”
  “扎布啊,这城里留下的都是冬天找不到食物的老狼,都活的够久了。你是女真人的巴图鲁,要做在天上翱翔的海东青,你该跟着德格类去为族人找到活命的粮食。赶紧去,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