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位,我本来也提出致仕了。但陛下挽留,我就腆颜在工部继续做尚书、为陛下继续效劳到七十岁。工部之所以这次增选了两位右侍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这一两年内做好事务交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完成火炮、盖伦船等的改进。”
  提到火炮的改进,谁都没话儿讲了。张文郁在最新式火炮和盖伦船的研发中,其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他凭借这样的能力,不仅仅是赢得了工部的同僚认可,还得到了天子的多次赞誉,这是继黄克缵和徐光启封爵之后,陛下的另一个要学子们重视数术和“奇淫巧技”的信号。
  这才是其破格提升的关键啊。
  所有人立即想明白了张文郁升职的内里关窍。
  至于其他人的晋升就都是凭能力而得来的了,内里并没有什么花哨。天子和周嘉谟对官员的考评、拔擢,总是能够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于是在天启七年最后一次的大朝会上,吏部这样的最新六部七卿名单公布了。并在天启八年的开年宴上,各部晋升的尚书、侍郎都各就各位。他们要在新一年里,在天子的率领下,以新的阵容迎接属于大明的辉煌灿烂。
  坤宁宫里也在举行着招待诰命夫人的宴席,皇室以瑞安大长公主朱尧媛(神宗的同母妹妹)为首,带着寿宁长公主朱轩媁(神宗第七女),光宗的第五女宁德长公主朱徽妍,第六女遂平长公主朱徽婧、第八女乐安长公主朱徽媞,与瑞王妃(神宗第五子朱常浩之妻)、惠王妃(神宗第六子朱常润之妻)、信王妃(光宗的第五子朱由检之妻,亲王王妃)和潞王妃(神宗同母弟的儿子朱常淓之妻),一起招待前来参加宴席的诰命夫人。
  去年皇家一气嫁出去了三位公主,还给信王朱由检(亲王)和潞王(郡王)朱常淓都娶了亲。帝后一改既往帝室只与平民联姻的二百年传统,给信王娶了吏部尚书周嘉谟的嫡孙女,给潞郡王娶了户部尚书李起元的嫡孙女。
  三位长公主的驸马,不是出身门风清正、书香门第、有前程的举子,就是伯府的有能力的嫡子。而且天子说了,驸马不受身份的限制,可以继续考进士、做官、领军。因此前年选驸马的时候,坤宁宫差点被踏破了门槛。
  最后还是天子说要在三品官员以上人家的嫡子中选择,才使得事态平息下去。
  这些公主和王妃,不提已经上了年纪、辈分最高的瑞安大长公主,也不提寿宁长公主、瑞王妃、惠王妃属于长辈,单去年经皇后手出嫁的、朱由校的那三个异母妹妹,还有新娶进门的两位王妃,都恭敬地跟在皇后的身边,非常有礼地款待进宫参加宫宴的女眷。
  因为皇后不止一次地耳提面命,这些诰命夫人因夫、凭子得以晋封,皇爷要借重她们的丈夫和儿子治国理政,那么皇室的公主、王妃,包括她自己在内,也都要对她们礼遇。要是哪一个失礼了,以后就不用再进宫、也不用想再参加宫宴之类的事情了。
  这个警告是非常严重的。由于朱由校在褫夺了太/祖所封的那些亲王、跟着又对宗室违法等行为不假辞色地予以严惩,使得宗室中再无人敢作奸犯科。这些能留在京中的公主和王爷,算是天子最近的血脉了,她们也都晓得厉害、谨慎地做人做事,无人再敢越雷池一步。
  公主们对皇后的警告,是为自家丈夫和儿子好容易有了前程不敢不敬服;瑞王妃、惠王妃来自民间,对上英国公府出身的皇后,满身心都是畏惧。但信王妃和潞王妃的出身,决定了她俩知道皇后所言非虚。
  皇后都带头礼遇诰命夫人们,让这些诰命夫人多得一份尊敬,她们就只能跟从去做。无论是出于对自家男人前程的关心、还是对皇后的敬畏、自身的素养,这些公主、王妃都一反高高在上的作态,努力平和地对待进宫领宴的官员内眷。
  英国公夫人作为皇后的母亲,自然更受礼遇。但她在皇后起身去休息的时候,匆忙也跟了过去。
  “娘娘还好?”亲娘就没有不在这时候担心女儿的。
  “挺好的,母亲放心。我没什么事儿。这个是个省心的,比怀大郎的时候还轻松呢。”
  “娘娘连生了三个了。”英国公夫人感慨。
  “皇爷说了,这个生完再不生了。”
  皇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自家的三个嫂子都是这样隔了二年生一胎。她怀了这一胎,多少有些出乎了帝后夫妻的意料。可尽管她没什么不适、怀的还异常顺利,皇帝还是把二皇子也揽过去带着,只让她好好养着。
  帝后夫妻二人和乐,天子带着太子和二皇子,英国公夫人也就问上一句罢了。
  英国公夫人点头,她也不是太担心。她自己和三个儿媳妇都是这么生过来的。女儿自小就练武,比三个儿媳妇身体还要强一些。再说了,宫里又没有其他嫔妃和杂事烦扰的。
  “我当年也是连着生了你三个哥哥的。然后啊,我就想生个女儿。哪想到好多年都没有消息。”
  “母亲最后还是有了我,遂了心愿啊。”
  皇后靠在母亲的怀里,一幅散懒的模样。英国公夫人揽着女儿,轻抚她的后背。
  “是啊。现在府里有八个儿郎了,我就想有个小孙女。你三嫂说得指着你大嫂、二嫂了,她就是再生,可能还会是儿子。”
  皇后摸摸还没有显怀的肚子,“那这个,岂不是皇子的可能性大了?哎呀,这个最好是公主。”
  坤宁宫暖阁里的人,表情都一致地认为皇子的可能性大。
  立春抢先开口说:“生皇子也好啊。皇爷天天把大郎、二郎都带在身边。要是个皇子,也能跟着皇爷去前面。可要是公主,就只能跟我们一样,关在宫里不见外头了。”
  英国公夫人把立春叫过来,“你这性子啊,还是跟我回府嫁人。不然早晚会惹祸上身的。”
  立春跪在老夫人面前,扑棱着脑袋不肯跟她出宫。
  “老夫人,婢子这辈子就跟着娘娘了。出去嫁人有什么好,伺候完老的要伺候小的。像我娘一样,什么活都要做,还少不了要挨几下打、挨几句骂。婢子那么用心练武,就是不想挨打。
  可在娘娘这里,立冬分婢子的事情,婢子都做得很好的。不挨打不挨骂的,婢子不出去嫁人。”
  英国公夫人一直喜欢立春的忠心直率、干活利索,可是在宫里,这直率就不是什么好秉性了。故她问皇后:“你看呢?立春可是我屋里被你要过去的。”
  “母亲,她不愿意出去就算了。皇爷也不喜欢说话绕弯儿的人。她这样的直脾气,在我这里好过出宫被搓揉。”
  宫里不少一辈子没嫁人的女官,各个也活的挺高兴。皇后肯留立春,英国公夫人就摇摇头不再提立春出宫之事。但叫过立冬仔细吩咐要看好她,别让她惹祸了。免得立春自己吃亏,皇后娘娘和英国公府也都丢面子。
  立冬立即应下,还劝说道:“老夫人放心。立春也就是在娘娘跟前信口开河,皇爷每天过来的的时候,她谨慎着呢。”
  天启八年的上半年风平浪静的。但是到了六月,就在下旬的大朝会上,浙江送来了八百里加急。向朝廷禀报:浙江出现立朝未见的海溢!
  以嘉兴府、绍兴府受灾最重。
  嘉兴府出现飓风,大雨接连数日不停,海水扑上陆地,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绍兴也大风肆虐,海水直入郡城,街市中须操舟方可出行。
  朱由校带着朝臣商议救助之法,急命浙江省的卫所将士去抢救受灾的百姓,并从临近的江苏、江西、福建调派救援粮食、药品。
  叶向高建议道:“陛下,这样的大灾,最好由朝廷派钦差统领,佐以东厂、锦衣卫、禁军将士辅助,共同去救灾。免得卫所兵良莠不齐、或者有不法之徒趁火打劫作乱。”
  “叶卿考虑周到。你看派谁去做钦差比较好?”
  韩爌立即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请命去浙江。”
  吏部侍郎苏茂相站出来说道:“陛下,臣回京之前就在浙江做督抚,臣为钦差去浙江最为适合。”
  何如宠、周延儒和杨景辰也跟着请命做钦差。都察院的御史、翰林院的学士们,也有不少人积极请命做钦差。
  刘一燝站出来说:“陛下,臣认为韩虞臣去浙江最适合。虞臣与臣当年在杭州火灾时去做钦差,有相似的理由:入阁多年,身兼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到了地方能镇住宵小、也能控制住局势,还可以及时做出最适合的决断。”
  “那就韩卿去浙江做钦差。都察院何卿选派得力的钦差副使,明日离京。户部、工部和内阁留下商议救灾的具体事宜。”
  天子拍板,刘一燝悄悄松了一口气。他与韩爌同僚多年,韩爌对他相助颇多。这样的建功立业机会,他想为韩爌抓住,同时也希望兄长对浙江的了解能够帮助到韩爌。
  其实朱由校是属意苏茂相回浙江的。苏茂相在天启二年还在做浙江的督抚、而后回京做户部侍郎、现在又是吏部侍郎,浙江的官场他处理起来是游刃有余。意味着救灾的事情成功了一半。
  但是刘一燝作为阁臣多年,提议韩爌去做此事,以韩爌的能力做好此事也不难。韩爌会从浙江的全盘考虑问题、处理救灾事宜,还会针对以后做出合适的及时的决断。这又是苏茂相目前的眼光未曾到达的格局。
  再则刘一燝之兄刘一焜,在苏茂相之前为浙江督抚,刘、韩二人关系密切,也会给韩爌帮助。刘一燝这样的提议,是不是有他私心的什么考量,他要好好看看。
  因为叶向高快到致仕的年龄了。谁接任叶向高为首辅,他也该考虑了。
  天子这三天都在前面处理浙江海溢风灾之事,连着熬了两晚,也亏得朝廷对救灾有了现成的应急措施、还有这些年累计下来的经验,才算是把所有的事情都顺利地安排下去了。
  朝廷该出的预防灾后疫病的药物,一部分从京师送到了通州的码头,一部分送去了津门,陆路、运河和海陆三管齐下,希望对灾区的百姓能够做到及时的、有效的救助。
  可不等天子和内阁喘口气歇歇呢,浙江又送来一份加急: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大水不退。
  叶向高叹息一声,这是为浙江巡抚潘汝桢惋惜。
  这一份加急的意义何在呢?
  果然天子只看了一眼第二封加急,就交给内阁存档了。朝廷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结果了。
  朱由校连着两晚没回坤宁宫,太子和二皇子也都跟着他在养心殿里囫囵对付了两天。父子三人收拾整齐了去坤宁宫。朱由校抱一个,拉一个,妥妥的好父亲。
  “父皇眼睛红了。不要哭啊。”
  二皇子被朱由校抱在怀里,一手搂着父亲的脖子,一手抚上父亲的脸颊做安慰。
  “父皇不是哭红了眼睛,是为浙江水灾熬夜的。”
  好奇宝宝二皇子立即问哥哥:“熬夜是什么?水灾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不用朱由校去解答,太子会尽职尽责做一个好哥哥,解答弟弟所有的疑问。
  到了坤宁宫,却见刘院正等人都守在产房外呢。
  “陛下,娘娘在生产,进去有一会儿,胎位都正常。”
  朱由校顿感愧疚,忙放下二皇子,“大郎,你看好弟弟,就在这里站着。王安,你过来陪着大郎和二郎。”
  他自己则急急忙忙过去产房的窗外。隔着窗户问话:“梓童,你可好?”
  “还好。”皇后正在憋气使劲呢,听天子声音急切,就卸了劲儿回话,免得他担心。
  稳婆立即提醒:“娘娘,憋住,使劲。”
  朱由校知道自己说话的时机不对了,搓着手轻咳一声,在窗外说:“梓童,我在外面守着你。”
  他的话音落下不久,产房里传来响亮的哭声,然后是稳婆大声的恭喜。
  “娘娘,是个皇子。好结实的胖小子!老婆子恭喜娘娘了。”
  等皇后都收拾好了,回去月子房,却看到丈夫抱着三儿子坐在房里呢。大儿子和二儿子在丈夫身边,一左一右地扒着父亲的衣袖看弟弟。
  “你们爷几个也不嫌热的慌?”
  二皇子立即笑着扑去母亲那里。
  “母后,弟弟好小啊。”
  太子也舍了新弟弟跟过去,“母后,你还好吗?”
  “好。母后没事儿。你俩喜欢新弟弟吗?”
  “喜欢。”
  脆生生的童音,异口同声。
  朱由校把新生儿抱去皇后的枕头边放好。
  “辛苦梓童了。咱们以后再不生了。”
  皇后抹了一把额头的虚汗,“我还是想有个公主的。”
  “再说再说。你怎么没打发人去喊我?”
  皇后轻笑,“浙江水灾,你这两天没回内廷,我猜你定是忙的脱不开身子。再说我生孩子,你回来了也帮不上忙,有母亲和太医在就够了。”
  朱由校一脸受伤,“梓童,我有用的。我可以抱你上产床啊。你不能要再有儿子了,就不要我了。”
  皇后被天子逗笑,捂着肚子“哎呦”一声,吓得英国公夫人在外面赶紧问:“娘娘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刘院正则请示:“陛下,臣再给娘娘请脉。”
  皇后说话:“没事儿,我就是笑的肚子有点点儿疼。你们站了小半天了,也都去歇着。皇爷带大郎、二郎去吃点东西,让我睡会儿。”
  英国公夫人和刘院正这才放下心来。
  朱由校没有马上带大郎和二郎离开,他仔细地给皇后擦汗,吩咐立冬和立秋小心照顾娘娘。
  皇后问天子,“浙江的事情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你等着看,回头浙江再上的折子,定是会写今天风停雨住、海水消退。”
  皇后莞尔。
  “父皇,为什么定是今天啊?”
  “因为你弟弟已经平安出生了啊。”
  立冬在天子背后咬下嘴唇,又来龙子的说法了。
  作者有话要说: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嘉兴飓风淫雨、绍兴等大风海潮,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
  **163章(快结文了,意义不大,看看大明的进士能人,二三十岁的进士比比皆是。)
  吏部
  朱国祚1559生,字兆隆,万历11年状元1583
  苏茂相1566生1592进士;
  左光斗1575生,字遗直,万历35年1607进士
  户部
  李起元_1559年出生,1586年进士27岁
  毕自严1569生,字景会,万历20年1592进士;
  郭允厚1570生,字万舆,1607进士;
  杨嗣昌1589生,字文弱,1610进士(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杨鹤之子)
  刑部
  何熊祥1567生,字乾宰,1592进士
  赵秉忠1573生,字季卿,万历26年1598状元;
  魏光绪1594生,字孟韬,万历40年1612解元,41年1613进士;不到二十岁。
  兵部
  崔景荣1565自强1583进士19岁
  英国公世子张之极
  李邦华1574生,字孟暗,万历32年1604
  礼部
  周如磐1567生,字倍圣,1598进士32岁
  张瑞图1570生,字长公,万历35年1607探花
  林欲楫1576生,字仕济,万历31年解元,1607进士二甲12名
  工部
  王永光1560生,字有孚,1592进士
  徐光启1562生,字子先,万历32年1604
  杨涟1572生,字文孺,万历35年1607进士
  张文郁1578生,字从周,1622进士
  都察院
  何宗彦1559生,字君美,万历23年1595进士
  商周祚1575生,字明兼,万历29年1601进士
  内阁
  首辅叶向高1559生,字进卿,1583进士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