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为凰:重生王妃有点凶-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这位孙女婿,顾家十分满意。
  欧阳策虽然母妃身份卑微,只是一个宫女,被先帝临幸有孕,才封了美人。
  但善良宽仁,才华出众,德才兼备。
  诸位皇子公主,都由顾太傅蒙学,所以欧阳策与顾淑令自幼相识……
  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谊深厚。
  顾家也视他们为金童玉女,天作之合。没想到后来出了这种意外……
  对于他意外溺水而亡,大家都猜测有猫腻。
  当年在平庸太子的惨烈对比之下,欧阳策太出众了。皇帝对他颇为偏爱。
  “老爷,大小姐和欧阳公子回来了!”奴仆来报。
  因为已经改朝换代,当年的三皇子而今该如何称呼,得看朝廷册封,现在只能称公子。
  夜染衣保留了欧阳氏族的爵位和封号。凡欧阳氏,以皇亲宗室论处。
  但他现在属于黑户。
  要先去宗人府登记,走一下流程,不出意外,能封个闲散郡王。
  就是那种没实权没封地但一世富贵的王爷。
  当然,如果他愿意做官,以他的才华,也可以科举入仕途。
  “快请!”顾太傅难得满脸笑容。
  欧阳策随着顾淑令走进来,看见顾太傅,撩起衣袍便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太傅,晚辈意外出事,耽误了令妹妹十年韶华,晚辈向顾家、向您请罪!”
  顾太傅搀扶他起来道,“谁也不希望出这种意外,想必你也是事出有因……”
  “是啊爷爷。策哥失忆了,现在病情好转才想起来……”顾淑令立即解释。
  季络绎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从未见过一向稳重沉静的大小姐,如此雀跃,神采飞扬……
  果然。
  只有她心中念念不忘的这个人,才能让她打从心底里欢喜起来。
  这些年来,他深知顾淑令从未有再嫁之心,却也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喜欢。
  他甚至想过,她一世不嫁,他一世不娶。
  就像家人一样,长长久久过一辈子,已经知足了。
  唯独在这一刻,季络绎觉得自己……
  该放弃了吧。
  “坐下来,慢慢说。”顾太傅拉着欧阳策走向酒席,道,“咱们一家人,不必拘礼。”
  欧阳策便也笑着点头,“谢太傅宽宥。那我就不客气了,多年没有吃顾家的饭菜,想念的紧。”
  “哈哈哈……来来来,都是你爱吃的菜!”
  一家人围席而坐。
  欧阳策大致讲述了落水之后的事。他被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寡老人打渔之时救了回去。
  他伤了头,失忆,便留在山里,与那老人作伴。
  后来老人过世,他也不知道能去哪,依旧以打渔为生,过着如同隐居的生活。
  直到近来恢复记忆,便立即修书顾淑令,回京。
  “母妃早故,父皇也去了,我在这世上,无亲无故。本想令妹大概早已经成亲,我就继续隐居吧,做个已死之人,以免坏她名声。但没想到……”欧阳策望向顾淑令,神色感动又感激:
  “而今我一无所有,本不该厚颜来顾家求娶。只是……我心唯有令妹一人,希望能得太傅成全。”
  说着,欧阳策又要下跪行礼……
  顾太傅笑着搀扶他,“你和令儿有婚约,本就该依约而行,我顾家岂是毁约之人。老夫也希望你们尽早把婚事办了,也让我能放下一桩心事。”
  已经过去十年,谁也不想再拖……
  当即,便定下三月后的婚期,筹备婚事。
  敲定此事之后,欧阳策就正式算半个顾家人了。顾太傅指点他先去宗人府核对身份……
  签合法婚书也得先有户籍。
  虽然帝后不在,但册封欧阳氏族,有一套既定的规章制度,只需照章办事就行。
  欧阳策以前住在皇宫,而今自然是住不成了,就暂时先住在顾家别院。
  等把欧阳策安顿好之后,天已经黑了。
  顾淑令和季络绎返回顾家大宅。
  “大小姐,现在给七少写信让他回来吗?”季络绎问道。
  顾淑令轻叹了一口气,“还早。告诉他大婚那天回来就行,别耽误他找人。”
  半年前,沈菀和阎姬对灵芝玉的研究有了进展……
  虽然没有七彩蝴蝶兰,但他们也没有干等着,而是尝试各种奇药……
  经过无数次尝试,研制了能够控制灾蛊的药。
  (只取了部分粉末,灵芝玉还可将来继续配药。)
  虽然不能消灭灾蛊,但却能将灾蛊暂时压制,缓解它的爆发时间。
  也就是说,北寒王后现在就可以苏醒了!
  具体效果如何,还要试过才能确定。
  但她们在送药去北寒禁地的途中,遭遇伏击,随行护卫全部阵亡,仅剩她们俩,也不知道是被活抓了还是……
  生死不知。
  顾宴带兵去找人,半年过去,了无音讯。
  谁也没想到,北帝已经掌控九州,竟然还有人敢暗地里做这种事……
  朝廷震怒,立即调查。却至今没查出个所以然……
  ……
  千里之外,九州北地,连云山。
  这是当年沈菀出事的地方。方圆千里,顾宴几乎掘地三尺,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极大的可能,是被抓了。但悬赏半年,九州各地一遍又一遍的搜查,依旧未果。
  今夜是七夕。
  连云城花灯满街,十分热闹。顾宴每次找不到线索,都会回到这里,休息一夜,再继续往外找。
  “公子,买花灯吗?”路边的小贩热情揽客。
  顾宴摆摆手拒绝。但走了一半,又折回去,买了一盏。


第1096章 曹羽儿状告帝后
  想起当年骗沈菀放灯的旧事。
  现在他有几分明白她的心情了。
  连云城街道两旁,挤满了放灯的人。今日七夕,成双成对的男女,放灯祈福。
  颜色各异的花灯,随波飘荡,点亮护城河,就像一片灿烂的星河。
  顾宴没有去凑热闹。他嫌人多,拎着花灯,一路走出城,人烟渐少。直到城外一处僻静的湖泊,这才停下。
  将花灯点燃,放入湖中。
  没有线索闷头找了半年,顾宴心底也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找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但他绝对不会放弃。
  顾宴望着花灯,明知不可能还是意思意思许了个愿,“希望你能去到她身边——”
  话音刚落……
  顾宴眸光一闪,视线被一点光亮吸引。
  湖泊不与护城河相通,所以城池里那些花灯,都没有飘过来。
  但此时……
  却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盏花灯,摇摇晃晃靠在岸边。
  那花灯与常见的折纸灯不同,它是用芭蕉叶所做,花心不知是一团什么油脂,盛在小贝壳里,以灯芯草为引。
  在夜风之中,明灭晃动。
  这显然是就地取材的花灯,简陋却也别致。
  最重要的是……
  这花灯看起来真的太眼熟了。他想起当初沈菀所做的那些花灯,似乎就是这种折法?
  隐约看见花灯之中有一片巴掌大小的叶子。
  顾宴蹲下身,顺手拎起花灯,拿起花灯之中的叶子……
  上面有字!
  “希望花灯能够替我去见顾宴。——沈菀”
  顾宴:??
  这花灯……
  是沈菀折的?
  顾宴的视线落向浩瀚的湖泊。这里是连云城郊外最大的野湖,附近山上的溪流都会汇聚于此。
  她还在这里?
  顾宴望着隐匿在夜色之中的茫茫群山,转身立即进城召集人手。
  “连云山!”顾宴望着一众亲卫,斩钉截铁道,“人就在山里,继续找!”
  几个队长面面相觑。
  “老大,连云山能找的地方,我们都找过几遍!”
  沈菀就在连云城附近失踪,这连云山可是他们搜查的重点。
  几乎将整片山脉都犁了一遍。
  “一定有疏漏的地方。再找!”顾宴沉声道。
  “是!”
  众队长行礼遵令,继续分派人手搜寻。
  顾宴则望着墙上悬挂的舆图,连云山区域标着密密麻麻的红圈,是当初他们一个个排查过的地方……
  当年他们找的非常仔细,照理说,如果沈菀真的在山里,不可能找不到……
  他忽略了什么吗?
  ……
  九州,京城。
  三皇子欧阳策的出现,很快便成了京城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朝廷和宗人府在慎重核对他的身份后,便根据宗室法规,将他册封为郡王,封号澜。
  拨了一栋宅子,作为澜王府。这宅子,倒也本就是欧阳氏族的地产之一。
  另送了一堆绸缎玉器,和若干庄子地产。以后每月宗人府还会给他发王爵的俸禄……
  便是什么都不干,也是富贵一生。
  欧阳策接了宗人府的册封,搬入王府。因他婚事将近,宗人府又派了一些司官,为他筹办婚典。
  就在这一切安排的顺顺利利之时……
  一道石破惊天的消息,打破了京城的宁静。
  前太子妃曹羽儿,敲响惊天鼓,告御状!
  当初宇文舟谋夺帝位,抄了曹家,曹家兄弟一个被抓,一个战死宫中。
  只剩下当时在皇陵守灵的曹羽儿,幸免于难。
  她收到消息,便立即逃跑,一直没有音讯,没想到此时竟然会突然出现。
  皇城门外,置有一方大鼓。
  鼓声可直传宫中,直达天子。若有冤屈,尽管可以敲响此鼓,告御状。
  当然,这鼓也不是随便乱敲的。
  得先确定你的案子,衙门不受理,或被衙门冤枉,才能敲。否则乱棍打死,以免有人故意捣乱。
  九州自从立国,便有了惊天鼓,但这数百年来,几乎也没几个人敲响过。
  它本意是好,警告天下衙门,公正办案。
  否则,百姓们可以击鼓鸣冤。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真的冤案,那当地衙门也不可能给你告御状的机会。
  而今现在几乎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了。
  所以这一声鼓响,当即震动京城。
  “你是何人?有何冤屈?可去了衙门?”闻讯赶来的官差问道。
  “曹羽儿,没去衙门,因为我要告的是赫连祁北和夜染衣,哪个衙门敢审他们?你告诉我,我现在就去。”
  官差顿时怒了,“你敢对帝后不敬,来人,把她……”
  “我已经将状子,散布九州。如果你们现在将我乱棍打死,那世人便会知道,夜染衣谋害亲父,杀人灭口。”曹羽儿有恃无恐,冷笑道:
  “你还是往上禀报吧。”
  ……
  朝廷,内阁。
  “这是曹羽儿的状子,诸位先看一看吧。”宋相将一封折子,递给顾太傅。
  西漠王叶南归拿着一卷宣纸,脸色有点难看,“京卫刚在城墙上发现的……内容一样。”
  “曹羽儿说,她已经将这份状子散布天下。”宋相面色凝重。
  顾太傅看完折子,皱眉道,“不过是她一面之词,一派胡言!无凭无据,污蔑帝后,又没有证据,应当乱棍打死!”
  正常来说,没有证据敲惊天鼓,就该这么处理!
  “当年陛下和娘娘算是为曹家伸冤了,但曹羽儿现在却前来自首。若如此处置,只怕让人觉得是杀人灭口……”宋相苦笑。
  宇文舟曾诬陷曹家谋害先帝。
  帝后活捉纳兰永后,经他交代,先帝乃是宇文舟所害。
  只是,这是宇文舟一手策划,虽然纳兰永知道此事,却非他执行,也不清楚具体细节。
  所以这案子,最终就以他的证词结案了。
  也算是为曹家平反。
  小皇子遇害一案也是如此处理。
  随后纳兰永被问斩,此事便也告一段落。
  但现在……
  曹羽儿却偏偏承认,当年先帝就是曹家所害……
  把曹皇后怎么下毒,怎么和夜染衣谈条件,都写的清清楚楚。
  声称,是夜染衣指使。
  当然了,她根本拿不出证据。
  但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看来,曹羽儿没必要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吧?
  当年先皇到底怎么死的呢?
  说是宇文舟所害,不也只有纳兰永一面之词吗?那他和曹羽儿,谁在撒谎?


第1097章 欧阳策主审
  顾太傅反应过来,深以为然点点头。
  那倒是。
  所以首先曹羽儿不能杀,其次……
  此案牵涉到帝后,哪个衙门能审呢?如果刑部和宗人府,最终因曹羽儿无凭无据诬告,而将她定罪,百姓们会不会觉得“官官相护”?
  毕竟大家都是帝后的臣子。谁心底不相信帝后呢?
  就如他们内阁收到消息,都只觉得可笑,没人怀疑。要为帝后澄清,还帝后一个清白。
  刑部和宗人府的长官,想必也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百姓们肯定得这么想。皆是帝后委以重任的臣子,皆对帝后忠心耿耿,又怎么可能做到外人眼中的“公正”?
  现在大家都很清楚,曹羽儿无凭无据。
  只要咬死这一点,做好澄清就行。但是,这个接案子的人,就得好好挑了。
  此人,至少在表面看来,不可能为了帝后,掩盖弑君的真相……
  必须是一个能让人信服的身份。
  这样,当他为帝后澄清之时,才会让人觉得并非是因为对帝后的忠诚,或是收了什么好处……
  内阁之中一时沉寂了下来。
  一个个名字在顾太傅脑海中飞速掠过,他突然想起了欧阳策,道:
  “诸位认为,让澜王主审此案如何?”
  宋相沉吟片刻,点点头。他一时间也想不到更好的人选。
  不得不说……
  欧阳策是此时朝廷上下最适合接这个烫手山芋的人。
  他是先帝之子!外人来看,儿子怎么也不会包庇杀父仇人吧?
  再者,他刚刚回来,和帝后并无交情。
  他不是帝后派系的大臣,也不需要仰赖帝后提拔。若是帝后真的害了先帝……
  以他的立场,最应该秉公执法,不可能藏私。
  叶南归沉默了一会儿,道,“用他主审,确实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只不过,此人如何,是否可信……”
  “若是陛下和娘娘的家臣,自然可信。但我们相信,别人就不信了。”宋相无奈道。
  这无法两全。
  你若要选绝对可信之人,那天下人又怎么会信帝后的人呢?
  “两位大人可以放心,老夫以项上人头担保,澜王是一个公正善良的人。帝后是被诬陷的,他一定会为帝后主持公道!”顾太傅拍着胸膛,为欧阳策担保。
  林太宰平日里都是最后一个开口的,他会先观察其他几人的口风和倾向,基本都随大流。
  绝不和这几个帝后的心腹对着干。
  “我也赞同澜王主审。旁人尤其我等,难免让人觉得君臣一心。澜王殿下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林太宰抚了抚胡须,道:
  “诬告这种结果,由他来宣布,更能让百姓相信朝廷。”
  四个内阁大臣都赞同,此事便定了下来。
  欧阳策毫无意外接下此案。
  京城内外一些猜测朝廷公正的议论,这才平息。
  欧阳策第一次当主审,他立即去向顾淑令请教,和她探讨。
  “曹羽儿虽然在状子里写的详细,仿佛亲眼所见。但却没有提供任何物证、涉案证人,污蔑的可能很大。我想把所有相关的人员,全部核对一遍……”欧阳策望着顾淑令,眼神中还着几分询问:
  “到时候再公布结果。以无凭据,判曹羽儿诬告,你看我这么处理任何?”
  顾淑令想了想觉得挺好。
  既要向天下人公布曹羽儿诬陷,那这程序一定要走的。
  可谁也没料到……
  这板上钉钉的栽赃陷害,竟然又出事了。
  事情的起因,不是先帝一案,而是小皇子遇害案。
  先帝一案,随着宇文族的覆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