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风满青壁 [金推]-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涞纳碛俺鄢以谇嗖萋痰厣希灰换岫阆群竺蝗肓舜粤志∪镜纳搅胫小
  这一天大家纵马飞驰,酣畅淋漓,午间又聚在树林里把打来的猎物烹火烤炙,行令赛酒,直玩到日落西山方才回转。
  这日细雨苍茫,秋风生凉,园内菊残荷尽,一片萧瑟之景。
  顾蕊双手拢在袖中,柳眉微蹙,立在廊下凝视着雨帘后的那道月洞门。
  她的丫鬟碧霞上前给她披了件鸦青羽缎的披风,默默地陪她等着。
  院子里的红色娟纱灯笼还未撤下,不过日晒雨淋的,接连几场秋雨下来,刚挂上去时那新鲜欲滴的红,已经变成了黯淡灰沉的赭。
  嫁过来还不到一月,顾蕊的心情,也从开始的欣喜甜蜜,变成了忐忑不安。
  问题不是出在崔瑾身上,也不在她的婆婆崔大夫人那里,而是来源于她的那位大姑,崔大小姐崔岚。
  未嫁过来时,崔岚热情爽朗,几次交往都令人如沐春风,可进了崔府,顾蕊这才发觉她喜怒无常,时常有些令人捉摸不透的举止,让她无所适从。
  比如这两日,崔瑾下了值回家,她都会把他拉去她院子里说话,直到三更后才放人,全然不顾她弟弟和弟妹刚刚新婚,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
  平日里原本好好的,一旦见到顾蕊和崔瑾稍有一点亲密的举动,她当即便会甩了脸色,又或者是冷嘲热讽地说上几句。
  崔岚在崔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不仅崔大夫人事事听她的,就是崔瑾,也几乎对她言听计从,顾蕊心思原本就比较敏感,对崔岚有时的阴阳怪气就比较在意,有回开玩笑似地给崔瑾说了两句,崔瑾却不以为然,笑着说她想多了,她也就不好再提起。
  她原本想着,崔岚二十有四却还未曾出嫁,许是她和崔瑾无意间的亲密触到了她的痛处,因此在她面前也就特别注意和崔瑾保持着距离,可崔岚却变本加厉,总是寻找各种借口把崔瑾支开,或是拘在她自己院子里不放人,崔瑾毫无觉察,顾蕊却日渐忧虑。
  怪不得母亲总担心她嫁入崔府会受委屈,先前她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母亲的担忧倒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这晚崔瑾回房之时,顾蕊已经歇下了。他由丫头伺候着洗漱宽衣,上了床便将顾蕊搂过来。
  她闭着眼睛推他。
  “怎么了?”他小心地问。
  顾蕊没说话。
  崔瑾想了一想,搂着她肩膀的手便紧了一紧。
  “姐姐那边有些账目没理清楚,所以就唤我过去帮忙,也就这几天,理清楚了我就早些回来陪你。”
  顾蕊心头嘀咕,崔岚掌管平国公府的中馈多年,哪里就连账目都理不清楚?这借口,崔瑾相信,她是十二分地不信。
  她把头埋进崔瑾怀里,瓮声瓮气地说:“姐姐那边既有事,你只管去帮她,可别为我误了正事。”
  崔瑾笑道:“陈年老帐了,其实府里的管事都清楚的,也不一定非要我去。”


第045章 书房   又来了!知不知道用……
  次日晚间崔瑾在崔岚书房里看完了账本; 崔岚又捧了一叠出来时,他便有些不悦了。
  “今儿就看到这里吧,都快二更了; 我有些累了; 就先回去,姐姐也早点休息。”
  崔岚仔细打量他两眼; 笑道:“怎么?急着回去陪你媳妇?你们来日方长; 哪里就缺这点时间?”
  “姐姐说笑了,今日公务有些繁忙,怀阳王不久便要回京; 要安排的事多了些; 我去书房处理些事。”崔瑾语气还是很温和。
  “怀阳王要回京?什么时候?”崔岚握着账册的手轻颤了一下。
  “今儿圣上才说起; 我也是下午严大将军过来交代了才知道; 就后日。”
  “既如此; 那你回去吧; 明儿下了值就过来,我这里还有好多账没弄清楚呢。”
  崔瑾笑道:“蕊儿在家里也学过这些; 不如我叫她过来帮你?”
  崔岚色变; 片刻后冷笑道:“怎么; 她这才嫁过来没几天,你就想着替你的顾蕊来插手府里的账目了?”
  崔瑾吃惊之余不免有些生气:“姐姐何出此言?”
  崔岚不答; 摔了账册去了内室。
  崔瑾也赌气出了书房,崔岚隔着屏风见他走远了,脸上露出一丝怨愤; 冷冷道:“一个二个都是这样,有了狐媚子女人就把我甩开,没一个好东西。”
  崔瑾刚踏进他和顾蕊的雨墨轩; 顾蕊已浅笑着迎了上来,亲自给他换了杭绸素面刻丝的家居常服,递上温得刚刚好的碧螺春。
  又给他看她今日临的帖子,画的仕女簪菊图,偶尔还用她葱白似的手指以竹签挑了她自己蜜渍的青梅到他口中。
  屋子里燃着顾蕊新制的芙蓉香,清淡中透着一丝温妍,就如她此刻身着的浅紫色纱衫和茶白色湘裙一般,俏丽中不失清雅。
  崔瑾只觉得浑身上下无一处不舒坦,夺了她手中素白绫绣玉兰花的帕子,一挥手甩到几案上,抱着她去了内室,屋子里侍奉的两个丫鬟赶紧退了出去。
  温存过后,顾蕊靠在崔瑾怀里,笑意浅浅地问道:“文宣今儿有心事,我看出来了。”
  崔瑾道:“哪有什么心事?不过跟姐姐争辩了两句。”
  顾蕊观察着他面上的神色,笑道:“是为了要早些回来的事吗?我就说万万别为了我误了正事,姐姐从早到晚操劳,也是为了咱们一家,你怎么能和姐姐争辩呢?以后可再不能这样了。”
  崔瑾抚摸着她的发丝,笑道:“知道,还是你懂事……睡吧。”
  次日崔瑾去了中城兵马司衙门。
  衙门里吵吵嚷嚷的,吏部那边终于拨了几名吏目过来,正跟着徐子谦在衙门里各处转悠,厅堂里梁斌还在教训几个打架的家伙。
  他问梁斌,梁斌道:“闻大人昨晚巡的夜班,恐要巳时半才来。”
  崔瑾一看时间,这会儿才刚到巳时,他等不及,便出了衙门,正走到大门口,却见闻若青带着闻竣过来上值,见了他不由笑道:“平国公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崔瑾一脸严肃道:“指教什么?找你有正事。”
  “所以说是指教嘛,什么事要到我小小的兵马司来?”
  “明天怀阳王进京,南城兵马司那儿我已经打了招呼了,你这儿也得注意着,提前把街道清理出来。”
  闻若青皱了眉头。
  “怀阳王要进京?”
  崔瑾叹道:“是啊。他这一进京,京里的局势又不知怎样变化了。”
  怀阳王高炽是璟晟帝的幼弟,若说放眼大璟,有哪家掌管的兵力能稍与闻家抗衡,也就是怀阳王了。
  大璟的重兵,主要集中分布在几个地方:驻扎在西北到辽东一线的燕云军,包括了西北下面的雍州军,兵力都掌握在闻家手里;西南蜀地一带的武陵军,现由辅国大将军伍云鹤管制;东南的几个州,包括南部沿海一线的福州军和琼州军,便是怀阳王总领;京都及京都附近的军力则由几方把控:城内禁卫军统领是归德大将军严德霖,城外的巡防军统领是康宁伯赵毅,京都郊外的萧山大营总兵则是平宁侯曾广权,虎山大营总兵是永昌侯陈邵。
  此外除了各地大量的府兵、县兵和州兵由各省都督管辖外,也还有一些零散的兵力,如西南边境的漴临关以及东北沿海一线的防军。
  五城兵马司虽隶属兵部,人马也不少,但并非军事机构,承担的乃是行政职能,此外,京都还有直属天子的锦衣卫,乃专司官员稽查及情报收集的特务机构。
  怀阳王本人嚣张跋扈,骄横飞扬,目空一切,除了璟晟帝谁都不放在眼里,不过他在自己的管辖之地上胡作非为,璟晟帝却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只因怀阳王早年间在两桩事上深深得到了圣上的欢心。
  一件事是建明十六年,璟晟帝病危,高炽割了自己手臂上的肉做药引,圣上喝下不久,果然渐渐好转。
  另一件是建明十八年春,璟晟帝的另一个弟弟云阳王伙同当时的镇国公何谦和永平侯周适趁春猎之时发动政变,把璟晟帝囚禁于延凌山行宫之中。高炽领兵火速救驾,情急之中调拨了萧山和虎山两个大营,平定叛乱后却第一时间恭恭敬敬地把萧山大营和虎山大营的兵符交还到了被他迎回皇宫的璟晟帝手中。
  至此,璟晟帝对高炽完全放下了戒心,赐下数不尽的财帛封地,对他各种胆大妄为的行为也极为纵容,最近几年更是陆续把福州军和琼州军都交予他管制。
  当然,很大程度也是璟晟帝想以怀阳王制衡闻家,一南一北,互为牵制。
  高炽年纪与原定国公世子闻若白相仿,幼时也常与各公侯家的子弟们来往,不过他从小便与闻家子弟交恶,就连璟晟帝都亲自调解过两回。
  “怀阳王这次回京做什么来了?”闻若青把崔瑾迎进门内,一面走一面问道。
  “听说圣上有意替他在京里选个继妃。”崔瑾接了衙役递来的茶,喝了两口,沉吟,“他这次回来,选继妃恐怕只是明面上的……”
  “这么说来,立储之事恐怕就要见分晓了?”
  崔瑾点了点头,“怀阳王手握重兵,雄踞一方,圣上自然要听听他的意见。”
  立储之事崔家身在其中,他面上自然也有几分焦虑之色,因在至交好友面前,他也就没有掩饰。
  闻若青也不好说什么,遂转了话题问道:“说起来九皇子也到了成婚的年纪,皇后娘娘有什么打算?”
  崔瑾笑道:“正为这事儿伤脑筋呢,他自己喜欢程家的小姐,姑母又觉得她家门第低了些,她看中的是许家的小姐,九皇子又不乐意,正闹得鸡飞狗跳的。”
  “许家小姐,是翰林院掌院许学士家的?”
  “对啊,就是她。”
  “她爹也算是清流一派的中流砥柱,倒是挺合适。”
  两人闲聊了几句,正好这时徐子谦来找他上司,崔瑾也就告辞出去。
  兵马司里既补充了人,闻若青这日晚间也就不必再轮值,他白天带着两名新来的吏目把巡街的路线过了一遍,下午便下了个早值。
  回去的时候赶上了凝辉院里的晚饭,这十来日他昼夜颠倒,与大家难得照面,这时老太君和江氏见了他,自是嘘寒问暖,十分亲热。
  用完了饭,谢霜和尹沉壁单独开了小桌在侧间里吃着,闻若青去了辞云斋。
  他在藏书室里呆了不久,就见锦玉进来了。
  “这里不用你伺候,你先出去吧。”
  锦玉摸摸头,东张西望的,“六少夫人昨儿说您上回给她的几本书都看完了,叫我今儿再拿几本过去,六爷,我还没来得及问您呢,您说拿什么书给她呢?”
  闻若青沉吟了一下,“你去凝辉院看看六少夫人走了没有,没走的话让她自己过来挑。”
  两刻钟后尹沉壁跟着锦玉来了。
  辞云斋水墨疏窗,雅庭淡阁,里里外外种了成片的斑竹,幽簧清幽,清澹古韵,庭院中心的洗墨池边矗立着几块太湖石,可谓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北面的正屋和东面的厢房全都是明间,每间上都悬着匾额,分别题着四雨、闲云、采风,披素和空明等字样,西厢一排三间,全是藏书室。
  锦玉带着尹沉壁去了其中一间。
  里面檀木书架高顶入梁,重影森森,闻若青坐在门边一张小书案边,就着天光翻着一卷书,见她进来,打量了两眼。
  她今天穿的一件樱草色的袄子,下头是松花色的六幅湘裙,刚在老太君那吃饭的时候他就暗地里看过好几眼了,这身颜色她穿起来很适合,并不过于明亮,但也不会太黯淡,透着点姑娘家的娇柔,比刚嫁他那会儿穿的那些颜色顺眼多了。
  “想要挑什么书?”他问。
  她犹豫了一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地问他:“有字帖么?”
  “你要练字?以前练过没有?”她的字他看过,只能说还算端正娟秀,没什么格韵和风骨,练一练也好。
  “小的时候也是练过一点的,后来我娘病了,就丢下了,现在再练不知还练不练得出来。”
  他站起身来,引她去了西边靠墙的书架。
  “练总比不练好,你小时候练的什么?簪花小楷么?”他躬身去架子下层找字帖。
  尹沉壁道:“不是,练的是瘦金体。”
  他有点意外地直起身子,“瘦金体?姑娘家练这个的很少啊,这字可不太好练。”
  瘦金体筋骨劲瘦,铁画银钩之间锋芒毕露,很难能练出奇倔之妙,不过他想了一想,好像这字跟她还挺合适,都是瘦而不见骨,细硬锋劲,好像……她细瘦却有力的胳膊射出的雷霆之箭一般。
  他便没说话了,弯腰找了一卷《楷书千字文》和《怪石诗贴》给她。
  她很欢喜地接过,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瞧。
  “还要什么?”
  “……还有类似《燕闲清赏笺》的书或者是讲述文房四宝、装潢类的书么?”
  他看她一眼,引她去了另一个架子前。
  “文房四宝和装潢的话,”他沉吟片刻,“就看看《文房四谱》、《装潢志》吧。”
  “哦。”
  “古玩那些东西,现下你没必要学太多,横竖府里的人情往来暂时还用不着你操心。你看过《燕闲清赏笺》,有点基本的了解也就差不多了,要紧的是现在日常能用得着的,除了这本《文房四谱》,《长物志》你也好生看看。”
  他递了一本《长物志》过来。
  尹沉壁翻了翻目录,见分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十二大类,果然是平常用得着的,很是欢喜。
  闻若青想了想,又道:“如果你真对古琴古砚古画或是古玩感兴趣的话,这本《洞天清录》和《格古要论》都可以看一看,不过曹格的《格古要论》和高廉的《燕闲清赏笺》有些意见相左,但见仁见智,多吸纳点百家之言也是好的。”
  他一面说,一面伸手到架子上层去拿书。此时天光沉暗,室内幽光朦朦,他忽觉得有点不对,转头一看,就见她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昏暗的光线也没挡住她眼里的光亮,很有点灼人,让他心下一跳。
  又来了!知不知道用这种眼光看人,会让人有点……心跳加速?
  “你看我干什么?”他虚张声势地说。
  她赶快垂下了眼,“没什么,就是觉得您懂得挺多。”
  他轻咳一声,转过头去,“那什么,既然要学,古画的鉴赏肯定逃不过,这本《云烟过眼录》著录了四十多副画作的来龙去脉和鉴别论断,闲时也可瞧瞧。”
  她接过他递来的书,点头道:“好,今儿就这些吧,等看完了再来换。”
  他手撑在书架上,又瞅她一眼,“谅你一时也看不完,就先这些吧,要学的虽多,还是要分清主次。”
  “是是是。”尹沉壁赶紧答应着,觉得他挺有做先生的潜质。
  “咱们家的库房里有不少东西,你看了书可以叫大嫂带你去认认,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他拿来一个书匣,帮她把书装在里面。
  “行啊。”她笑道。


第046章 墨宝   “浮光跃金,静影沉……
  两人出了藏书室; 尹沉壁拿着书匣往院门口走,还没出门,就见锦玉端着茶小跑着来到她跟前; 笑嘻嘻地一手接过她手里的书匣; 一手将托盘往她手里一递。
  这茶水没撒出来也是很难得了。
  “麻烦六少夫人给六爷送茶去,我帮您把书拿给栖云姑娘。”锦玉说完; 不等她回答; 一溜烟跑了。
  他一面跑,还一面想:好不容易能和栖云姑娘说几句话,六少夫人可千万在书房里多呆一阵子!
  尹沉壁只好转身; 正巧见闻若青的身影进了东厢 “披素”那间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