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嫌妻当家-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经过这几个人的宣传,村里人大多都听说那乔明瑾自离了岳家后,竟是饿得吃不上饭了!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还要上山砍柴,还要星夜里赶着进城卖,没田没地的,省了粮食给孩子吃,自己饿得直哭……

村里人听了之后,对这母女俩满是同情。

平时见着了,很是热情,嘘寒问暖。家里有那多余的菜或是地瓜等杂粮,也会送一些过来。偶尔村里人见着了琬儿三个孩子,也都会塞一个鸡蛋或是自家做的一些吃食什么的给几个孩子吃。

不仅送鸡蛋来托她卖,那鸡啊鸭的或是一些其他东西也都托她拿去城里卖,好让她能赚几个小钱。

这样的结果倒是让乔明瑾想不到。就是后来她挣上钱了,也没人说一些歪话……

ps:感谢“不懂变通”“忻伈”的打赏。么么

第三十二章 创意是很值钱的

更新时间2013…9…29 21:13:31  字数:2737

次日,姐弟俩仍是寅初就出门了。

早上更深露重,乔明瑾找了一条厚衣裳把姐弟俩包着,一起坐在牛车上。

牛身上搭了厚毡布,再支根扁担,两头各放着一个装鸡蛋的箩筐。牛走得慢,箩筐也不见晃动,筐里的鸡蛋有稻草托着,一百八十个鸡蛋纹丝不动。

姐俩瞧着很是高兴。

不过,在这样天未明的寒露里赶路,挺着身子坐在牛背上,路上还要晃荡个两三个时辰,真是挺不好受的。

若是像马匹一样快速奔跑还没什么,这牛车慢慢悠悠的,晃得人直想睡,长路无聊得很。

这要是天天这么星夜里赶路还真是吃不消。

还好今天是最后一趟往周府送柴火了,明日开始供余记,隔一天送一次,倒是有时间可以休息一下了。喘口气,还能寻些别的事做。要不然天天这样,乔明瑾真怕自己吃不消。

因今天鸡蛋多,乔明瑾也没把明珩放下来,带着他一起到了周府。

那位周妈妈刚好也在。

乔明瑾到的时候,门上小厮进里通报,周妈妈也跟着出来了。

“周妈妈”。乔明瑾向这位第一位雇主微笑着打招呼。

“哎。你今天可是早。”

“是啊,今天村里有乡亲托我们帮着卖一些东西,要赶早集,所以早了些。”

乔明瑾一边看着府里的小厮们搬柴火一边和周妈妈说话。

那周妈妈看着她说道:“若不是府里那送柴火的人不好打发,我还真想长期订下你的。你送的柴劈得好,弄得又齐整,我都不用操一点心的。”

乔明瑾便笑着向她道谢,说道:“从明天起我隔日便向西街上的余记打铁铺子送柴火,妈妈要是额外有需要的,就到那里寻我。”

那周妈妈听了连连点头。

这家大府大,人多,也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这样的喜事宴请什么的,备着一些人脉总是好的。

两人正说着,那周妈妈看到牛身上横着一根扁担左右挂着一个箩筐,很是好奇,上前问道:“带的什么东西来卖?我看看可是我们府里需要的。”

说着便上前掀了盖在箩筐上面的稻草。

手还抓着稻草,整个人倒是愣在那里。

“这是……鸡蛋?”

乔明瑾也走上去,把上面一层稻草全掀了。

说道:“是呢。就是鸡蛋。”

说着拿起一串,递给还在错愕的周妈妈看,说道:“我们村里到城里路途远,路况又不好,这都是别人托着卖的。也没收几个辛苦钱,可若是路上打了,还得赔上柴火钱,实在不划算。我便想了这法子。”

那周妈妈一脸惊奇,拿着那串鸡蛋看了又看,还对着早晨的阳光照了照。

啧啧称奇:“你这是如何想出来的?真真是妙极。我们府上也有不少庄子,庄里也是隔三差五要送菜蔬肉蛋到府里来的,那鸡蛋装在箩框里一路上可是打了不少。我们老夫人每回都心疼地紧。老人家也是吃过苦的,若是让她知道有这样的法子,还不知有多开心。”

说完眼睛转了转,又道:“瑾娘,你在这等着,我拿这鸡蛋去给老夫人看看。我们府里虽然不缺鸡蛋,但这种装鸡蛋的法子我还是头一次见。我们老夫人若见了定也是极高兴的。你在这等等,若是我们老夫人瞧着高兴,说不得把你这鸡蛋都买了下来。你先等一等啊。”

说着都不等乔明瑾反映过来,就拿起两串鸡蛋转身往院内跑去了。

乔明瑾只好在门外等着。

柴搬空后,守门的小厮还有几个搬柴火的小厮丫头也凑到筐子旁边围着看。

像是见着了什么难得的宝贝一般,每人抓了一串在手,左瞧右瞧,只差把稻草拆下来研究一番了。

乔明瑾也不在意,任他们拿着看。她和明珩拆了包袱拿了烙饼卷咸菜吃。

一个七八岁的总角小男孩从门口窜出来:“你们在看什么?”

几个小厮丫头忙全都站直了向他行礼:“四少爷。”

男孩打扮得浑身贵气,头上戴着一个金箍,身上杭绸直裰,腰缠玉带左右香包玉佩压身,脸上圆圆的瞧着一副讨喜的模样。

男孩小大人一般挺胸拔背应了一声:“嗯”。

就背着手踱到箩筐前:“你们刚才在看什么?”

男孩后面跟着的两个小厮一个拎着食盒,一个背着书箱,两人忙拨开人群,凑上来,伸手进去拿了一串:“少爷,他们在看这个。”

小男孩子从稻草须上拎过来凑到眼前:“这是什么?”

“少爷,这是鸡蛋啊。”

那小男孩回身踢了他一脚:“本少爷不知道这是鸡蛋吗?”

那小厮又转身问身边站着的几个家下的小厮丫头:“这是什么?是咱家庄子里送来的吗?”

有个小丫头就答道:“不是的,四少爷,是这位小娘子拿来卖的。”

小男孩便转身看了乔明瑾和明珩一眼:“是你拿来卖的?为什么装成这样?鸡蛋不是一个一个的吗?这样还要拆开多麻烦。”

乔明瑾看了他一眼,也不知这小少爷为何从偏门出来了?这是厨房的位置,怕是一早过来找食吃的。

看了明珩一眼,明珩便说道:“回小少爷,我们家里离城里远,这样绑着是为了避免它们碰撞,这样才不会打碎了。”

小男孩哦了一声,又扒着箩框的边缘,踮着脚往箩筐里看。

伸手拿了几串出来,对明珩说道:“这多少钱一串?我要拿到书院给同窗们看。我要告诉他们这么聪明的法子可是我们家下人想出来的。”

乔明瑾朝上翻了一个白眼,小少爷,咱们可不是你家的下人。

明珩看了他姐一眼,便说道:“这一个鸡蛋是两文钱,我们还要花时间绑稻草还要浪费稻草,一串便多卖两文。”

乔明瑾看了明珩一眼,她这弟弟还真是个人才,精明着呢。得好好培养。

那少小爷一听:“这么便宜?”

低头想摸腰间的荷包,发现自己两只手都抓着鸡蛋串,便回头对两个小厮扬声道:“阿大阿二,快给钱!嗯,就给一两银子吧,多的是赏你们的。以后想出什么好玩的一定要告诉我哦。我是这个府里的四少爷!”

说完也不看后头两个小厮,就左右提溜着两串鸡蛋跑了。

其中一个背着书箱的小厮立刻跟了上去,另一个一边掏荷包付钱一边喊:“少爷,等等我!”

明珩把一两银子接了过来,道了谢,那小厮早飞快追他家少爷去了。

不一会,远远看见那周妈妈过来,几个围着的小厮丫头便飞快溜走了。

那周妈妈笑容满面:“瑾娘啊,也不知你是如何想出这等好法子来的!我们老夫人瞧着可高兴了!说以后她再吃鸡蛋啊,就是再远的庄子送过来都不怕打了!”

“府里不缺鸡蛋,不过你还是要留十串给我,老夫人说她要让府里的老爷太太们都看一看,还有一些相好的家里也拿过去,他们也跟我们一样,每个月庄子送鸡蛋过来也都是要损失不少的。有了这法子,这下可好了。”

说着从怀里掏了一锭银子塞到乔明瑾手里:“拿着,这是老夫人赏的,说是我们买了你这个法子了。还说年年打坏的鸡蛋都不止这个钱了。你也别推,快收着。老夫人也不缺这个银子。今天不逢初一十五,不然府里的太太们也是要过去请安的,怕也是要赏下银子的。她们手里哪个没一两个庄子的?”

乔明瑾听了,便连忙道谢,谁还嫌钱多的?

再说这创意确实是她想出来的,她们这样大的府,还有邻近相好的一些人家,谁个没有庄子的?那老夫人卖个好给别家,得的好处就不少。

遂安心收下。给周妈妈又多拿了十串,总共二十串鸡蛋。姐弟俩才告辞离去。

这周府门口卖了二十四串鸡蛋,竟得了十一两银子。

姐弟俩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中瞧出那股欢喜。就是这两筐鸡蛋全拉回家里自家吃了,也是够本了。

ps:感谢“680722”的打赏。回来晚了。要放假了,跟同事聚餐去了。这公众版没有定时发布功能,发布时间是个问题。对不起各位。

第三十三章 钱没捂热

更新时间2013…9…30 20:09:04  字数:2790

从周府离开,姐弟俩寄了牛车便径直去了集市。

有些人还认得她们,很快就给她姐弟二人腾了一个空位置。

一百八十个鸡蛋总共串了三十六串,周府门口去了二十四串,如今也只剩下八串了。

几十个鸡蛋她也不着急。本来就不愁卖,就是卖不掉带回去,她今天也赚够本了。

看见别人给她腾了地,乔明瑾连连点头道谢,和明珩一起把筐子放了下来。

“小娘子,你这是卖的什么东西啊?不卖柴了?”

有一个大婶问道。旁边的人也很是好奇地望了过来。这稻草盖着面,还挺严实的。

乔明瑾在喘气,这几十个鸡蛋虽不重,可这拎了一路也不是件容易的活。

明珩便说道:“还卖柴的,这筐里是乡亲们托着卖的鸡蛋。”说完快手快脚地把筐子上面的稻草掀开了。

“咦?小娘子,你这是鸡蛋啊?”

“这怎么串成一串了?”

“哎呀,还挺新鲜的。”

周围还在摆摊的人全围了过来。

姐弟俩看着围上来凑热闹的人,有些错愕,有那么新鲜吗?

这周围都是一些跟她一样的来集上卖自家出产的乡里人,乔明瑾和明珩也很是大方地有问必答,把来由说了一遍。

这鸡蛋不仅把周围卖东西的人都吸引来了,连来采买东西的顾客都吸引来不少。

众人纷纷称奇,抓了一串围着看。

趁热打铁,乔明瑾姐弟俩很快就把剩下的鸡蛋全卖了。

明珩是个嘴皮子利索的,在每一串鸡蛋上都加了两文钱。来采买的人瞧着新鲜,人家也确实加了稻草加了人工,头一回也新鲜,倒没人在意多的那两文钱。

这年头鸡蛋也是送礼佳品之一。哪家没有儿女亲眷的?自家儿女或亲眷家有人生产,这鸡蛋可是必拎的礼品。

这年头交通工具又落后,一路晃晃悠悠的,为怕鸡蛋打了,不少人都是一路小心捧在怀里的。

如今可好,有这样的好法子,可不用担心一身新衣会皱了,可是能省不少心呢。这鸡蛋要是路上打了,送到别人家也不是什么好兆头。

有好些来采买的,甚至来卖东西的乡人都向乔明瑾请教如何捆扎稻草。

乔明瑾也大方,这一看就会的东西,自己也不是为了拿它来卖钱的,于是很热心地教了一遍。

姐弟俩的鸡蛋卖得快,明珩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来晚的人还在扼腕,明珩就说明天还有,请早来。

脸上笑眯眯地,动作极利索地把筐子往扁担上一套就扛在肩上,姐俩便离开了集市。

乔明瑾买了一把小刻刀,一点红漆。又到肉铺那边割了三刀五花肉,二十文一斤,花了她五百文。

姐弟俩把肉放进筐子,对视了一眼,不免咋舌,这肉还真是吃不起呐。

也不敢再买其他东西了,取了牛车便匆匆赶路。

明珩这会才有空问他姐:“姐,你买这么多肉做什么?”

“给大舅二舅和咱家里一家一份。”

“姐要回云家村?”

“嗯。”一边应着一边看着路上没人,便把包袱解了,数起钱来。

开头的二十四串得了十一两银,后来的八串得了六十文。加上卖柴的六十五文,又去了买刻刀油漆的二十五文,再去了买肉的五百文,还要再去掉一百八十个鸡蛋的本钱三百零六文,今天赚了钱还能余下十两零一百九十四文。

十两多呢!终于能看见银子了!乔明瑾欢快地明珩一路说笑……

牛车一路晃晃悠悠的终于到了云家村。

“奶奶,爹,我姐回来了!”

没想到明瑜瘦条的一个,这声音还挺大。乔明瑾笑了笑,在门口的大树上拴了牛车,就和明珩拎着筐子进了家门。

“奶奶,爹!”乔明瑾看着迎出来的两人很是亲热,好像自己就是在这里生这里长的一样。

“怎么回来了?琬儿和明琦呢?哪里来的牛车?”

“是秀姐的。我们没从家里来,是刚从青川县回来的。”

乔明瑾刚说完,那头明瑜就已钻进厨房端了两杯凉开水出来了。

乔明瑾接过仰头喝尽,又让她去倒。

她也没太多时间在云家村耽搁,便打发明珩去看大表哥在不在,或是让小舅过来一趟也成。

看明珩拎着两串五花肉小跑着出了门,乔明瑾便把别居之后的事说了一遍。

“你是说你砍柴卖?”

蓝氏看着坐在身边的孙女有片刻的不敢致信。

乔父也看向她,这女儿从小到大被自家母亲教得跟大家闺秀一样,大门都轻易不出的,那手就只是拈针拈线的手,去,去砍柴卖?

“是啊,奶奶。只有卖柴不用出本钱,而且明珩和明琦也能帮我。这几天我都是跟明珩到集上卖柴,一车能卖六十五文呢!”

蓝氏看着乔明瑾一脸开心的模样,拉过乔明瑾的手,掰开来细看,看见那掌心手指有骨刺划破的伤痕,顿时心痛难忍。

用手不断地抚摸着乔明瑾的头发,有些哽咽道:“祖母这里还有一些丝线,你拿回去,好好绣副大的绣图,也能卖个几两银子。”

乔明瑾笑了笑,说道:“没事的,奶奶,那绣图大些的要绣好几个月呢,等到能拿到钱,我们几个都饿死了。如今这样就很好,从明天起我就不用天天去了,只要隔天去送一趟就成。还有一天时间可以在家休息,我还能做些别的事。这砍柴总不是长久之计。”

乔父看着这个女儿,心里有些酸涩。都是他没用,才让儿女跟着他吃苦,自己这副身子,连下地都不行!

很是沮丧。

乔明瑾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心里不好受了,便和他说起乡亲们托她卖鸡蛋的事。这卖鸡蛋还能有一些小钱挣呢,今天还好运的挣到了十一两银子!便翻出包袱里的十两银子给他二人看。

乔家养了几只鸡,也存了一些鸡蛋,乔明瑾看他二人惊讶不敢致信,便让明瑜去拿一些稻草和几个鸡蛋来,对着他二人演示了一遍。

蓝氏和乔父看了都啧啧称奇。明瑜更是欢喜地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又快手快脚地把余下的几个鸡蛋也照着样子串了起来。出的成品比乔明瑾做的还要好。

不一会,乔母和明珏也从地里赶回来了,那头明珩也带着云锦和云小舅过来了。

几人自然又是一阵热闹。

众人听说乔明瑾这几天在砍柴火卖,也是沉默了一会。虽然明知辛苦,但也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

云锦看着乔明瑾说道:“你也不要太拼命了,你一个女人哪里砍得动那些大的柴火?我们两家总不会看着你和琬儿吃不上饭的。那床再有几天就做好了,到时我再给你拉过去。”

乔明瑾听了便笑着说道:“没事的,那些大的我砍不动就捡小的砍,我会注意休息的。对了,这次来还要拜托小舅和大表哥一件事。”

把包袱里的十两银子拿出来,又把今早的事说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