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嫌妻当家-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强人的手下救了他,素不相识,又能把他背去医馆救治……只见了女儿一面,心生爱慕。纵家里反对,心意也不改……女儿提出和离,坚决不依,在他面前又是磕头又是起誓……为了女儿,又辞了可见的前程只愿回家守着妻女……如今为了妻女,又执意分家远赴京城,只为求一份前程……

乔景昆跟蓝氏谈过乔明瑾的婚事,自回了益州,他和蓝氏心里的想法更是坚定。

自家女儿虽然低嫁了。婆母为人还克薄,但好在岳仲尧待瑾娘始终一心。

如今又有益州乔家在,谅岳家也不敢对自家女儿如何。将来要给女儿气受,也得掂量掂量。

虽然世人嫁女皆高嫁,但娘家势微。高嫁女在婆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几多辛酸只怕也不是外人能够了解的。

瑾娘如今虽然低嫁,为人看不起,但好在女婿爱重,将来在女婿的前程上,乔家在后面再推一把,想必岳家也不敢对瑾娘不好。瑾娘以后自然会有一份幸福安宁的日子可过。

乔景昆想清楚后,一大清早便派小厮把岳仲尧叫走了。

乔景昆陪着女婿用过早饭,又耳提面命了一个多时辰,又是对女婿的衣着品头论尾了一番,又让人拿了香囊玉佩与他戴上,直至满意了,这才带了他出门。

岳仲尧的衣裳,乔明瑾早交待针线房的人赶制了出来,大氅也是现成的。乔景昆一家子回来后,备了好些衣料、皮毛,从库里挑一件合身的大氅给岳仲尧不是件难事。

乔景昆一早带着女婿出门,便先往代族长和几个族老家里拜访。

那岳仲尧长得本来不差,又身材魁梧,穿上锦缎大氅,便像是天生的衣架子似的,丝毫看不出是乡下地方来的。面目虽然黑了些,但男人嘛,太白了,倒让人觉得男人气势不足。

故这天的岳仲尧,在代族长和几个族老家里穿梭拜访,倒是让那些人意外连连。

这些人早知道乔景昆长女嫁了个庄户人家。

这些人哪家没个庄子田地的?

佃户庄户的也有不少,自然见过不少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本以为岳仲尧和这些人一个样,却不想这岳仲尧除了为人不够圆滑,有庄户人家的质朴之外,倒是落落大方,见识还不浅,竟是丝毫瞧不出半点庄户人家的模样。

代族长和几个族老对他的印象大大改观,拉着他热情地问长问短。

得知他年后要进京到安郡王府里当护卫,纷纷出谋划策,还各自搜罗着自家能用得上的人脉。

这番作为自然让岳仲尧感激在心。诚心诚意地给这些长辈、族老们施礼磕头。至傍晚归家时,额头都青了好大一块……

第二百八十九章 走动

自那一天开始,岳仲尧就异常忙碌了起来。跟着乔父日日天光一亮就出门,挨家挨户拜访。

这益州乔家是个百年大族,家大业大,族人众多。不说本家嫡房、庶房、旁支,就是那众姻亲故旧都不少。不止益州本地,就是邻近几县都有不少。

等着乔景昆走访的人家,就算他一早天亮出门,夜落方归,要走访完这些相近相熟人家,就算他一天要上几家,只怕也要排到年后去了。

而乔景昆年后要接任乔家族长一职,那乔家庶务众多,他要多认识些人多交好些人家,与族人友善与姻亲故旧联络往来,这走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可怜他从回到益州就没在家浑沦歇过一天。

而岳仲尧一来,乔父自然没把他落下。

二人一起,又伙同明珏、明珩兄弟二人,这父子翁婿四人,天一亮就出门,不到夜幕拉上不归。

乔父有心提携岳仲尧,自然是每次走访都把他带上。生恐他阅历不够,为人处事、交际应酬不足,便时刻把他带在身边,不时提点一二。

碰到有能帮衬他一二的族人,自然更是不放过,领着他表示出万分诚意。

而临年节越近,外出授官或是在别处谋生做生意的族人也纷纷归家,在京里任职的族人就回来了好几位。乔父自然更是要带着岳仲尧上门拜访。

这些族人对离家多年一朝归来的乔景昆也表示出了极大的欢迎。

做为乔姓族人,眼前之人便是下任的族长,自然是不敢怠慢。

这乔姓先祖早有明训,族长一职需由嫡长房担任。

而乔景昆的三叔祖任这代族长一职,不过是因乔兴存一直在京任职,代为掌管族中庶务罢了,大事还是要禀报给乔兴存。而乔兴存一死,在嫡房无人可托的情况下,族中事务便由着与乔景昆祖父同父同母,同为嫡房的三叔祖代为掌管。

做为乔姓族人。不管内里如何看待乔景昆这个人,不屑也好,不服气也罢,但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里,这个乔姓族长之位也没人比他更有资格的了。

固族人都向乔景昆表示出了最大的善意。对乔景昆如今唯一的女婿,自然也有心提携一番。

世上这人脉关系便是这样,也许人家现在屈居你之下,但谁知别人以后不会有好的前程呢?

与人善意,也许对自己以后也会多出一条路来。

于是,有那对京中熟悉的。便与岳仲尧把酒言欢。对他分说了一通京中各家各族各门各官宦家里的一些事。

而那京里局势、国之大势、官场、人际等等情况也一一与他言明。

而有那在军中任职之人。对于这个实打实从战场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乔家女婿更是喜爱几分。不吝与他说了一些军中事宜,包括他要服侍的安郡王及他所领的京中禁卫营。

有一些有拳脚功夫的,也对岳仲尧指教了一番拳脚。

这对于从没进过京,还是一脸迷茫的岳仲尧来说。实实受益匪浅。

于是这一个年里,岳仲尧认识了不少人,他的头也磕了不知多少个。不过却磕得他心甘情愿,诚心诚意。

而随着年节越来越近,乔明瑾和蓝氏等一干家人也忙碌了起来。

这是她们一家首次回本家过年,又是初初执掌乔家大宅事务,那族人都盯着呢,自然不能出一丁点差错。

乔母两眼抓瞎。她从来没被人伺候过,也从来没管过人。更不要说安排这么大一家子的各项事务。

越是年近,乔母很是不安。生恐出错遭人耻笑,害丈夫孩子被人笑话,很是忐忑难安。

蓝氏自然知道她的心结,便很是安慰了她一番。

这个媳妇虽然并不是她心中最合适的人选。但这二十几年来,与她和景昆患难与共,她和儿子都不懂田地事务,这个媳妇便一肩担下了一家生计……

家里地里日夜操劳不说,服侍她更是尽心尽孝,对儿子景昆也是事事顺从,更是为她们乔家生养了五个孙子女。这二十几年来,云氏任劳任怨,上养老,下养小,吃糠咽菜从无怨言……

她没什么不满意的。

蓝氏便时时刻刻把乔母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教她一些家中庶务,与人际应酬往来事体。

好在乔母虽然从没接触过这些,但她为人很是利落。以前在家就是家里家外操持的,做事又利索,又有蓝氏时时教导,还有蓝氏安排的婆子在旁不时提点,乔母又是个愿意学的,所幸没有出过错。

而这个年里要办的年货很多,要安排的事体更是牛毛一般,还不能落下一二。

那年货不止是本家本宅要准备,还要准备一些应酬往来之用,还要备着给族人及众烟亲故旧的年礼等等。

家人、族人、姻亲、故旧,还有一干下人佃户……要采买的东西便越来越多。而要顾全的事务也实在太多,蓝氏带着乔母及乔明瑾三姐妹完全忙不过来,于是蓝氏便把乔景岸的妻女及乔景仓、景山、景涯三人的妻子都唤了来。

乔景岸夫妻与蓝氏自然亲厚几分。他姨娘没了,而他本人又没多大建树,分的家产又少,还有几个子女示曾婚嫁,以后都要仰仗这个嫡母嫡兄。自然是要好好亲近来往的。

而乔景仓等人,对于这个嫡母的吩咐,也不敢不听,不说族人都看着呢,就是情理上也过不去。

嫡母还在,做为庶子女自然是要在身边服侍的。能放他们出外自在过日子实是嫡母大度。故对嫡母的吩咐自然是不敢不从的。

蓝氏对乔兴存的这几个庶子自然是没什么怨恨的,再者如今这四家人都搬出去各过各的日子了,她自然也不好说些什么。

这四家的媳妇一直随乔兴存在京里生活,娘家也不是普通人家,掌家理事的本事自然是有的。请她们来祖宅帮忙,自然是省事省心之举。

而这四家人自然也想在族人面前得一些好,故蓝氏一唤便来了。

世人哪个不在乎名声的?

一来可表示他们的孝顺,二来可展示他们的能力,三来可获得一些好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乔景岸的妻子黄氏自然是真心实意唯蓝氏之命是从,但小方氏、杨氏、张氏三人自然有各自的小算盘。便好在三人重名声,明面上的事做得自然是漂亮得很。

蓝氏对于几人的小心肠视而不见。只要这几个人还认她是嫡母,还顾及名声,事情就好办。

这血脉亲情,谁也逃不掉。不管这几家人心里如何想,但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家人,父亲没了,但嫡母还在,世情都容不得他们对蓝氏不敬。

而蓝氏这个嫡母初回本家,若是对几个庶子庶媳妇不闻不问,恐也会遭人诟病。

故蓝氏不时让几家人来请请安,又让乔父和明珏、明珩几人与他们几家频繁走动,又吩咐乔明瑾带着明瑜、明琦经常与堂妹堂嫂等人不时来往,赏景喝茶聊天。

于是这乔家长房的做派看在族人眼里,便算得上和乐相融,嫡房庶房一家亲。代族长和几个族老也是不时点头颌首,对乔景昆和明珏、明珩几人不免更是亲近了几分。

第二百九十章 不信

在乔明瑾和一众家人正忙着准备年节之事时,远在青川的周府也是一片忙碌中。

下人奴仆奔走忙碌,却又不免带了几分小心。

府里的气氛实在有些压抑。

主子们不展笑颜,下人们自然要紧闭唇舌,一心只埋头做事。

那听风院里周宴卿自从京城回来后,把自己关在房里已是数天了。

他无论如何不敢相信,当他冒着风雪炎寒,不顾冰雪封路之险,紧赶慢赶回到青川,拉着那从京城喜铺采购回来的满满当当一车的喜帐喜被、红绸红缎、盖头凤冠、首饰衣饰,及一干成亲所用的喜庆用品回来时,却不料,那佳人早已是人去房空……

他呆呆地站在铜锁把门,旧日曾欢笑饮宴,佳人坐陪过的大门口,久久不能回神。

作坊里外,不论他走上多少圈,都再是看不到那旧日空谷幽兰般的靓丽容颜……

他掌周家庶务多年,手中自然有一些人脉,要打听乔家之事自然是易如反掌。更何况周耀祖也亲口向他承认过他益州乔家嫡房二女婿的身份,周宴卿便不得不接受了乔明瑾身份转变,举家回归本家的事实。

那乔明瑾留下的书信他已看过数十遍,每一个字都能背下来了。

他回来时才进腊月,在得知乔明瑾踪迹后正待快马去寻时,却不料被其母周老太太拦了下来。

在周宴卿回城后,为着乔家的事四处打听,在回来隔日便迫不及待往下河村去寻访佳人时,周老太太并未拦着。

反正人都不在了,就算儿子日夜蹲守又有何用?

她放心得很。

就算乔时瑾身份华丽转变,由一普通穷酸农户转为世家大族嫡房嫡女,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一个二婚且还带个拖油瓶的女子成为她的媳妇。

等着成为她媳妇的人选能从她周府门口排到青川城门口。再者说京里那官宦之家娇生惯养。琴棋书画皆通,貌美端庄的黄花大闺女不照样跟着儿子回来了?

她犯得着去求一个二婚女吗?

家大业大,世家大族又怎样?成过亲。又生过女,在她这里无论如何也通过不了。

而临到这时。周宴卿才知道跟着他一路从京都冒着风雪炎寒,不逢店打尖轻易不出车厢的,京都礼部结事中的庶女颜氏,原来并不是来青川寻什么亲戚的。

实打实是不远千里,来给他当续弦的。

直到这时,他才得知早在他远赴京城之前,他那个母亲就与京里身居要职的族叔书信频繁。议定了他的亲事了。

在京时,母亲还去信让他在京里喜铺多多采购成亲用品。他以为母亲是看不上青川的东西,想给瑾娘一个体面,没想到这一切都不是为瑾娘所备。

母亲说的让他赶在年前回来。要好生为他筹备婚事原来竟是真的,只不过对象却不是他心中认定的罢了。

早知道在走前就托媒婆下了定,也省得如今要承受这般变故。

只是,他母亲为他做了这一切,若是再来一次。走前他真能与瑾娘互换庚帖吗?

周老太太直接击碎了他的念想。

就是再来一次,仍是这样的结果。因为她根本就没打算接纳乔氏明瑾。

对于京里族弟为儿子选的颜氏女,她满意得很。

颜父虽只是小小的一个礼部给事中,但人家颜氏好歹是京中官员之女,她周家虽家财万贯。但地位低下的商家如何能跟那士宦相提并论?

儿子一个丧了妻的商户,能娶京中官员二八花期之女,已是祖上保佑了。

人家还没有让他千里迢迢去京里迎娶,直接把人送来青川,让儿子能从青川直接迎娶过门,那嫁妆也已备置妥当,这已是亲家看重了。

如何还敢挑三拣四?

得罪了颜家,得罪了京里得居高位的族叔,也不是周宴卿一已之力能承担的。

他周家遍布全国各地的生意,若没有京里相助,只怕也不过是一能糊口的普通商户罢了。

她承担不起这个结果。

周宴卿同样也做不了家族的罪人。

族人仰仗她们周家而活的人家多着呢。

再说赵丽娘,自周宴卿从京里带颜氏女回来之后,她就坐不住了。她感觉她不堪一击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

虽然颜氏女并不住在周府,但她仍能感知到她灰暗的前景。

一个不受宠且无子的妾室,在娘家得力的正妻面前,如何还有她的立足之地?

赵丽娘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求神祷告,烧香拜佛,求人奔走,皆是无用。还是要紧紧抓住她的夫主周家六爷,方为正道。

“呦,赵姨娘这又来了?这回又是做了什么补身好汤啦?”

听风院看门的两个婆子看着赵丽娘款款袅袅而来,对视一眼,二人那眼里不免露出几分轻蔑。暗中撇了撇嘴,朝赵丽姨戏谑道。

赵丽娘把她二人的神色看在眼里,只是形势比人强,她虽是周府最说得上话的六爷的枕边人,但长年不受宠,在看门的婆子及听风院的一干下人眼里,她赵丽娘的身份竟是与她们不差分豪,也许在她们的眼里更是不堪。

起码不说近身伺候的丫鬟,就是院里的粗使婆子也是经常能得见六爷一面,而她则被放逐到偏院,有时候几个月都不能得见她心心念念之人一面。

她同样是京里的族叔所送,但如何能与那位族叔亲自牵线拉媒、京中官家小姐相比?

只怕颜氏女一进门,她也许就要老死在偏院了。

“见过两位妈妈。这食盒中盛的是丽娘亲自熬的人参鸡汤,六爷一路辛苦,又是风又是雪的,只怕体内积了不少寒气,这人参鸡汤此时吃着正好。丽娘可是从天不亮就熬到现在了。就请两位妈妈看在丽娘一番辛苦份上,让丽娘亲自把这份鸡汤给六爷呈过去吧。妈妈看。如今天冷得很,这鸡汤受了凉,只怕便凝住喝不得了。”

赵丽娘说完看两位妈妈只盯着她手里提的食盒。撇嘴不说话。眼睛一转,便从袖管里掏出几个散碎银子塞到那二人手中。

“妈妈也知道丽娘在府里不易。身上钱财不多,这还是丽娘从月例里抠下来的,两位妈妈且拿着打些酒喝。哦,对了,这食盒里还有专门给两位妈妈做的一些点心,妈妈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