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嫌妻当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高兴的莫过于明琦和小琬儿了。

姨甥两个开心地在院里跑来跑去,还到村子里去找了平日里玩得好的伙伴。把他们全拉来家里看。恨不得告诉所有人她们家里要挖井了,以后再不用去挑水了。

秀姐、苏氏、张氏等人也很是替乔明瑾高兴。当初看她一个人带着女儿住到那村子外头。左右又没个邻里的,家里还没田没地,连张床都没有!就忍不住替她们娘俩担心。

如今看她们娘俩越过越好,打心里替她们感到高兴。

家里包括云锦何父等人都停下活计,忙着帮衬。

之前乔明瑾已是让云锦购了好些地砖青石板回来了,挖好井之后还是要在周围铺上一圈地砖青石板之类才好,洗衣洗菜也方便,不用又是水又是泥的。

再砌两个石头池子,一个用来洗大件衣物被子之类,一个用来清洗地瓜等物。

打井不需要看什么吉日,打井的师傅只在院里四处看了看,连地都没怎么挖,就择好了一处地方。还跟乔明瑾说都不用挖上几米就有水了,地下水源很丰沛。

大家都是高兴得很。当天就开工了。

有那打井师傅及带的三个徒弟,加上何父云锦岳大雷等人帮忙,只当天下午日落时分就出水了。

隔天上午就把井砌好了,人多,加上秀姐张氏等人也来帮忙,井台的地砖青石板也在下午全铺好了……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闲情

水井弄好后,家里人人笑意开怀。

下河村取水虽然很方便,那方水井造服了全村的人。只是乔明瑾住在村子的外围,而那水井就在村子里,要挑满家里的两个大水缸还真是要走好多趟。

加上现在家里人多了之后,又因为雕刻也要洗涮之类,这水便不再是每日挑上一回了,有时候一日要挑上三四回。

虽然对于何晓春等男人来说两水桶的水真没有什么重量,可是挑得多了这也是件费力费时的事情。

而如今家里有水了,自然更是便利好多。想何时用就何时打,再不会省着算计着用了。

明琦和小琬儿两个东西更是开心,兴冲冲地拿了专门为她们量身订做的小木桶就去打了水忙着浇院里和屋外的菜。

没水井时,两个小东西不舍得从水缸里舀水,都是用大木桶接了各人用过的脏水,或是两个人去村外的小河里打来水浇菜。如今可算是随便用了。

两个小东西乐此不彼,恨不得把院里和房前屋后的小草小花都浇上一遍方好。

家里的水井弄好后,周宴卿那边也让人传消息过来,说是把时间定在了本月的二十。那天是大大的吉日。正宜动土。

而今正离二十还有七八日。乔明瑾便根据周宴卿请的工匠及人数,又让秀姐在村里请二十个青壮男人,再请五个妇人帮着做饭及做一些小活。

村里好些人得了迅,纷纷寻上门来。

好些妇人也都相携寻了来。乔明瑾也不太认识这些人。便听着秀姐她们的话,定了五个妇人,其中就有一个马氏。

这五个妇人包括二十个男人,都是家里多余的劳力。虽然现在各家里全跑去挖木桩子,他们也仍是剩下来的。

这二十个男人多是半大的孩子和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瞧起来跟青壮男人一点都搭不上。

只是秀姐说了如今各家里都在林子里挖木桩子呢,这些半大孩子和略年迈些的,家里人也舍不得让他们到林子里太过辛苦。再说建房也无非是帮着递一些东西,再就是和和泥之类的。大都不是多费力气的事。

乔明瑾听了也就做罢。

这二十人中还包括了岳家的老二和老四。

开始孙氏和于氏找来时,乔明瑾是不打算要他们的。

可是想着这岳老二岳老四算下来跟她也没什么冲突,之前在林子里喂鸡时,还会帮她些小忙,倒不像他们的女人一样是有花花心肠的。

她正好要找人,若是把他们剔除掉。没准村里人还以为她对那家子还有什么怨言呢。

乔明瑾便应了下来。那孙氏和于氏便笑眯眯地朝她道了谢兴冲冲地回去了。

工钱她们也是满意得很。

周宴卿和乔明瑾为了早日把作坊弄出来,工期上要求很紧,所以定了四十文的工钱。这工钱可是不少了,就是去了城里,也多是三十文一天。

众人皆心满意足,就等着开工了。

而乔明瑾因家里挖了井。作坊的事也有了头绪,难得闲了下来。

这天。一大早乔明瑾和明琦和小琬儿一起吃过早饭,便在院子里带着她们打算盘学算术。

如今有了云锦等人,她还真是清闲了不少。

早上也不用她挑着鸡笼子到林子里放了。水也不用她挑了,家里的根雕等事何父等人也都上手了,杂事也都由云锦帮着她办妥了。

如今她除了画些图纸倒是日日清闲,能闲下来逗弄孩子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让她挺烦心的。

就是家里的鸡眼看着一天一天长大,如今把它们放到林子里放养倒是省心省事。可是这万一生蛋的时候可怎么办?

还能每日在林子里转悠,寻鸡蛋?再说了。那林子里也不止她一家在养鸡啊,难道是谁捡了算谁的?

而且村子里皮实孩子又多,还轮得到她家两个孩子去找鸡蛋?怕寻到的都只是一地鸡毛。

“娘,看琬儿打的对不对?”

女儿奶声奶声地声音打断了她的思路,乔明瑾回头看到女儿正拽着她的袖子指着算盘上的数字给她看。

乔明瑾一看,五零五零。

女儿算得虽慢,不过却把正确的数字都打出来了。

“哇,我们琬儿真棒,都算对了呢!好厉害,娘亲香一个……”

乔明瑾抱过女儿,在女儿粉嫩的脸上重重地亲了一记,惹得女儿扭着身子咯咯直笑。学着乔明瑾的样子两只小手捧着乔明瑾的脸也左右各香了一下。

让乔明瑾欢喜不已。

旁边的明琦嘟囊道:“笨琬儿,我都算了好几遍了。都会减法了。”

乔明瑾转身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嗯,我们明琦也是最厉害的。这么短时间速度就这么快了。还要把减百子好好练练,等琬儿加百子会了之后就教给她。”

明琦脸上顿时阳光明媚了起来,重重地点头:“嗯!姐,你放心吧,我一定天天带着琬儿练的。我一定好好教她。”

“好,真是好孩子。”

“娘,娘,我也是好孩子!”

“对,我们琬儿也是好孩子。真棒!”

乔明瑾自从把算盘做出来之后,就开始教明琦和女儿练算盘。平时除了教她们数数之外,还教她们一百以内的加减。

用算盘是个最好的方法,不仅脑手眼并用,脑子活泛了,手指灵活了,而且在打算盘的过程中,整个人也变得专注了,做事也学会了专心。

明琦学得很好,短短时间内就把算盘口决背得滚瓜烂熟了。加百子也算得又快又准。有时候不用算盘她也能做一些简单的算数。

只是琬儿毕竟小,乔明瑾教她的时候,也只是想着让她专心学一样东西,练练她的脑力眼力和手指的灵活性,又能磨磨她的性子。

乔明瑾并不要求她学会多少。只是教她数数,一百以内的数,要她能数顺溜了。算盘打得不对也没关系,眼手脑能灵活运用就行。

只是琬儿的记忆极好,乔明瑾之前教她念一些简单的古诗的时候,就发现女儿记性极佳。

一般来说,教她的东西,给她念上两三遍,她就能记住了。

乔明瑾便试着教她背珠算口诀,一天教她三句,还让她反复地在算盘上练,到如今她竟然磕磕绊绊地把口诀背熟了!

速度虽然不快,但念着口诀已是能准确地在算盘上拨出珠子了。一百以内的加法,在算盘上她也能拨出正确的数来了。

乔明瑾觉得很是欣慰。

之前一天教她三句口诀,看她反复地在算盘上练,连乔明瑾看了都觉得枯燥。女儿却能一个人搬张小凳子坐在院子里,把算盘放在她的膝盖上,安安稳稳地坐着,一边念一边拨,磕磕绊绊地练熟了。

乔明瑾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

自女儿学了算盘之后,乔明瑾在忙碌的时候,回过头都能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子坐在檐下或是院子里,拿把算盘自己一个人在玩。嘴里默默地念,一边念一边拨算珠子的小小身影。

那个专门为她做的小算盘已是成了女儿不离手的玩具了,睡觉都把它放在枕头边。

女儿自她在家里忙活根雕的事后,也总是懂事地不吵着她,就跟前跟后地跟着她小姨的身边。她家小姨在厨房忙着大伙的饭菜的时候,她就一个人搬张凳子坐在院子里,一个人拿算盘在玩。

每每就在乔明瑾转身能看到的地方。

让乔明瑾见了心里又酸又涩。

女儿已是日渐开朗,可她也不想因着她的原困让女儿封闭了起来。

“琬儿,娘今天有空,娘帮你扎小辫子好不好?”

小东西一听,两只眼睛立马就睁得圆溜溜的,亮晶晶得如同一汪清泉。

点头如捣蒜:“恩恩!娘,琬儿去拿梳子和头绳!”

说完小身子立马离了小凳子摇摇摆摆跑向了屋里。

“姐,你也帮我梳头好吗?”明琦睁着大眼睛看向乔明瑾问道。

“好,姐今天也帮我们明琦扎头发,就扎个好看的!”

“恩!”

九岁的明琦虽然很懂事,帮她做着各种家务,洗菜做饭帮她带孩子等等,但到底还是孩子。

乔明瑾看着她风风火火地冲向房间,摇头笑了笑。

很快姨甥两个便抓了各自的东西跑出来了。怀里还各自捧着一个小木匣。

那小木匣是何晓春他们来了之后,这些天为她们两个做的。两个小东西很喜欢,把平时她们俩最珍爱的东西就放在里面。

“娘,先帮琬儿梳!”

“好,那你搬张凳子坐在娘前面来。”

“姐,我去搬!”明琦风风火火去院里搬了两张凳子跑过来。

小琬儿立刻接过一张跑到她娘面前,转身背对着她娘坐下。

还很快地用手去拽她头上的两个抓髻,弄得一团乱蓬蓬的。

乔明瑾坐在凳子上,两腿曲起来把女儿圈在自己面前,拿了梳子慢慢梳理着女儿的头发。

她已是好久没顾上帮女儿梳头了。

她起来的时候,女儿还在睡着。所以女儿醒的时候,都是明琦帮她梳的头。姨甥两个也只是随意地抓了两个髻绑着。两边多少头发,有没有头路皆不管。

乡下人也没那么多讲究。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两兄弟归家

乔明瑾虽然每天看着女儿乱糟糟的头发,总是莫明会心酸。但她也没时间顾得上。

就是她自己的头发都懒得打理,经常是随意拢了,然后一扭一转再随意地盘在脑后。最后用一根细木钗插上固定了事。

之前一直忙得脚不沾地,日日天不亮就起身去山里砍柴,就为了能吃饱饭,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做。哪里有空打理自己。如今就是不砍柴卖了,也有一摊子事等着她。

不过倒是比日日进山砍柴那段时间好多了。

女儿的头发很细很软,之前黄黄的,跟了她到了村外后,倒慢慢养黑了。摸在手里也软软的舒服得很。

“琬儿想绑什么样的发髻啊?”

“娘绑什么琬儿都喜欢!”

“真乖。”

“姐,就两边各绑一个,先编辫子,再把它们盘起来,然后再扎上表哥买回来的头花。”

“好。”

“用表舅买的头花!”

“好……”

乔明瑾很有耐心地帮两个孩子梳着头发,难得地闲享了一回清闲。

在给明琦也缠上头发之后,两个小东西互相看了看,高兴地咧着嘴笑,手拉着手就要去外面得瑟。

乔明瑾高高兴兴地看着她们出门,正搬了几张凳子要放回檐下,又见两个小东西飞跑回来:“娘,娘,舅舅回来了,舅舅回来了!是大舅舅,还有小舅舅……”

乔明瑾很是意外。走到门口。

远处两个身影步伐很快地朝她走来。

两个人都有些不一样了,新衣在身给他们多添了一份读书人的儒雅,脸上也似乎更神采飞扬了些。

“姐,姐,我们回来了!”

明珩还是那样喜欢大呼小叫的。高兴地仰着头等她夸奖。

乔明瑾细看着两个弟弟,这养了一个月,脸上涣发了神彩不说,明珩脸上也好像长了些肉。

明珏则越发俊秀了。

乔明瑾很高兴。

“怎么回来了?”

“本来早就该回来了!别人家的书院都是每旬就有一日假呢!只刘员外怕那刘淇好不容易定下心却因了放假又野了,就一直等到现在。刘员外夫人要带刘淇回娘家。这次就放了三天假。”

乔明瑾听了明珩的话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那你们回家了吗?”

“回了,我们是前天天黑时到家的。昨天也在家呆了一天,奶奶就打发我们来看看姐。”

明珏看着乔明瑾说道。

还真是多亏了他这个姐姐,如今他又能有机会安安静静地看书了。

“那快进屋吧。明天中午吃过饭姐再送你们走。”

“娘,给舅舅做好吃的!”

小琬儿趴在明珏的怀里大声说道。

“好。娘给你舅舅做好吃的。那一会你去问问吕奶奶,看她家还有没有南瓜。我们给你舅舅做南瓜饼和南瓜圆子吃。”

“姐,我去!”

“小姨等等我,琬儿也去!”

小琬儿挣扎着从明珏的怀里下地。两个小东西连屋子都没进,就牵着手跑远了。

进了屋,云锦等人见了他们哥俩,也纷纷来打招呼。

两人也很是热络地和众人打招呼。又看到他们这才走了一个月。家时就有水井了,都很是高兴。

兴冲冲地扑上去轮着打了一桶水。高兴地在脸上手上又是泼又是洗的。惹得乔明瑾摇头暗笑不止。

“姐。这水真清!还清清凉的。”

“嗯,这井水就是地下水,冬暖夏冷。挖了这口井,姐如今可是省事多了。”

“姐之前太累了,我在城里还一直替姐担着心呢。怕我们走了后,姐一个人忙活不来。”

明珏不无担心地说道。

“把你表哥当什么了?纸糊的吗?”

云锦从厨房端了两碗米桨出来,装作生气地说道。

那头明珩很快就接了过来。而明珏则向云锦施了一礼,说道:“多谢表哥了。有表哥在。我们俩也放心多了。我姐她们可全靠你了。”

云锦拍了拍明珏的肩膀,嗔道:“都是一家人,哪里需要这般客气。”

几个人便坐了下来,听明珩二人说他们在城里的生活……

乔明瑾听说明珏如今已是在一边教书一边备着来年的秋闱,很是欣慰。她虽不知道她祖母和父亲的过往,不过如今看明珏这般求上进一定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

而明珩在城里也是如鱼得水。这孩子本来脑子就活泛,又有自家兄长拘着,定是能学出一些本事来的。

乔明瑾遂放心了不少。

之前她一直替两个弟弟担心着。这毕竟是到别人家去,就算明珏是以先生的身份去的,可还是有那么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两个弟弟素来又被祖母和爹爹教养得骨子里骄傲得很。

如今看他们都过得好,并没什么不适应,也就放下心来。

两人和乔明瑾聊了一会,便又去看何父等人创作木雕,很是赞叹了一把。也跟前跟后地帮忙。

乔明瑾知道他们闲不下来,来之前定是得了家里人的嘱咐了,遂也就随他们去了。

下午两人又随着乔明瑾进了一次山,看了几户人家挖出来的木桩子,并看他姐给人家定价钱。

两人又带着明琦和琬儿在林子里玩了一个多时辰,在林中深处的溪涧处两人都学会了乔明瑾教的用竹竿撑着过河的本事,连明琦都学会了。只小琬儿在岸的这头眼巴巴地望着。

几人在岸的那头,还真捡到了几个野鸭蛋。又用渔网兜了一只来不及飞走的野鸭。像是欢迎二人似的,还有幸扑到了一只来溪涧边喝水的野鸡。

几个人很是高兴。

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