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威郑重地说道:“不是软弱。战争终会在死人的,这是迫不得己的手段。因此我们汉人孙子曾经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家需要战士的浴血奋战,但不能将它带入治国之道。否则就成了秦朝,若大的王朝,覆亡只是数旦之间。治国需要仁爱为本,以人为本。无论是对百姓,或者羁縻地区的百姓,仁,是最高准则!”
    xiǎo姑娘听了思索了大半天,无言以对。
    但李威这一句话很快传了开去,本来大胜之下,士气高昂。这些士兵当中又有许多是南方各州的士兵,有的本身就是羁縻州的勇士,一听十分感动。这才是好太子嘛,心已属,jī动之下,一起山呼太子万岁(在宋之前,万岁不是皇帝专用的称呼,只是百姓用来发泄内心的jī动,那怕称呼的对象是一名普通人,皇帝也无可奈何,尽管多名皇帝想据为己有,特别是武则天)。
    可是李威听了脸sè不大好。
    欢呼声停了下来,王妃儿才说道:“太子果然是一个好太子。臣民想吹一曲笛子给你听。”
    “行啊。”
    又吹了一曲,十分jī昂。
    当然,此战中她们立下大功,又是一个少不更事的xiǎo姑娘,也没有士兵计较她说的话。笛声停了下来,李威问道:“你今年多大岁数?”
    “臣民十六岁。”
    “可许配了人家?”
    “去年秋天完婚的,可是夫婿已经被抓走,抓到金沙江那一边,不知下落。”
    “这倒是可惜,等到战事一了,孤派人找一找他的下落。”算是对她功劳的回报,又说道:“如果听不到下落,你以后看能不能来到长安。孤可以派人照拂你们姐妹,如你愿意。长安城中有许多好人家的儿郎。”
    “太子,多谢,我的夫君人很好,臣民不想再寻找他人。姑娘一口拒绝。
    李威也没有再劝,一会儿将掳来的几十名fùnv也从寨子里找出来,喊附近寨子百姓认领。但有一些fùnv已经被活活折磨而死。这些蛮子xìng格剽悍,心思也单纯,一怒之下,举起石头往俘虏身上砸。
    李威立即命人制止,又用了山上的一些财物作补偿,这些寨民才千恩万谢地离开。然后开始审问,才知道这些士兵都是从金沙江以西的部族而来的俭还封了领首的顺达延为征东大元帅。李威与裴行俭相视一眼,大元帅不能当真俭利用他们当炮灰。不过也得到一些消息,从他们嘴中证明了吐蕃军队化装成他们部族战士,攻克姚州城的。现在吐蕃人又派了一批士兵潜伏过来。至于派了多少人,顺达延一问三不知。
    这个消息不大管用。而且一件头痛的事出现了,这些俘虏如何安排。不是太子,或杀或送,很好安排的。可是太子心肠好,不能象薛仁贵那样,将战俘挖一个地一埋了事。但也不能放,放是放虎归山。
    连裴行俭眼睛都看着李威。
    '。。'
    。。
    
第二百一十章 仁,是吹笛子
    第二百一十章仁,是吹笛子
    李威有成竹,很淡的语气说道:“将这些俘虏送到潭岳江洪等州安置。!”
    “妙。”狄仁杰道。江南人口很稠密的,是指扬宣苏常江南东南平原地带。过了江州往南,各州人口依然很少。不仅仅是隋唐更替,也有南北朝宋齐梁陈更替造成的。
    一个国家的强大,人口基数也是关健,并不只能是关中,或者是苏扬,其他地区人口也要稠密。可将河北河南各州县百姓往江南安置,又是不恳。即使高丽百姓,数次安置,山东各州,或者江淮各州,无他,气候不适。这些蛮僚问题却不大,一分散,无论多凶悍的人,去了岳洪各州,也蹦不出来一个天。只是安置,并没有杀害,合乎儒家的仁字,又壮大了国家的实力。
    其实此法,甚至可以在接下征缴中推广。
    李威一句话决定了这一千来名俘虏的命运。然后开始记录功劳,再次出发。但这一次接受了教训,大军未行,大量斥候派了出去。
    傍晚时分,出了乌大军人马在一个坝子扎下大营。
    李威视察着营地,于其说是视察,不如说是学习。没有办法,裴行俭说了殿下,你是轴心,自己还得要动脑子。但士兵的士兵气高昂,这场战役胜得很轻松,就象顺达延送上mén来替唐军祭旗一样。
    不能说是méng俭愚蠢,这些人就是来当作炮灰的,自己只有一万来人俭无非想利用地形,使自己多折损一些人马。没有想到顺达延很愚蠢,来到当地就得罪了当地百姓。要不然当地百姓或者将那条秘密山道说出来。这样的人,胜之不武,即将到来的战争,才是真正的战争。无论吐蕃派出谁为统帅,吐蕃这些年东征西杀,委实培养了一些将才。再想胜利,要费一番心血了。
    没有点破,看到王妃儿坐在一块石头上吹笛子。
    笛声有些悲凉,听不出吹奏的什么曲子,走了过去,问道:“是想家人了?”
    王妃儿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太子,你会救他们出来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的,李威道:“不知道,如果救出来,孤一定将他们送到你们身边,让你合家团聚。”
    “可臣民很害怕,都说太子仁,臣民隐隐发现太子其实不仁。”
    仁,李威可不敢当,本来仁只是代表相互友爱、帮助、同情,可经孔子演变,上升到包含了孝恕勇信、敏、惠的高度。这样的仁,不要说是李威,恐怕孔夫子自己本人都没有达到。仁字不敢,只能说他不算坏而己,在自己无害的情况下,能帮助一下老百姓,或者国家。但象孔子所说,杀身成仁,万万办不到的。
    没有辨解,反问道:“何来此言?”
    “太子,那些人虽然可恶,也是受人指使,太子你不应该将他们押到那么远的地方,远离族人与乡土。”
    “你不想报仇?”
    “我也不知,可看到那些人战死了,我又觉得他们很可怜。更担心以后太子找到我的族人时,也将他们送到那么远的地区。”
    “原来如此。这个你倒不用担心,这些人释放不得,但杀之犹过。将他们送到江南各州,未必是不仁。在哪里,只要他们安份守己,至少比在牦牛河畔生活会好。再说远离乡土倒是不假,远离族人倒也未必。南诏各部,当真与中原人是两样?自秦汉起,中原经过多少战又有多少百姓逃离到了南诏避难?现在南诏各部,有多少百姓血脉里没有汉人的血缘?反观中原,有多少胡人涌入,又有多少汉人血脉里没有流淌胡人的血脉。这是一个大融合的过程。非要分成多少多少家,于是时叛时降不休。如果南诏各部真正融入中原,安心做唐朝的子民,学习唐朝的文化与技术,是不是更幸福些?你不知,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
    说到这里,李威用树棍在地上画着地图道:“这里是唐朝,这里是南诏各部,这里是大食,往南去,还有更大的地区,然后往西,这里是大秦,往西去又有国家,还有隔着大海,依然有大地。看一看,南诏在上面能不能找得到?想要更好,南诏、吐蕃、突厥,我们汉人,不分你我,融合起来,成为一家人,没有了战没有了分岐,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否则,将来总有其他与我们不沾任何血缘的国家崛起,到时候,不但是你们南诏,也是我们汉人的苦难。”
    其实说了这些,李威是有意的。眼前这个少nv,或者少fù很是聪明,又知书达礼,还有很好的智慧,让李威感到怜惜。
    王妃儿低头沉思。
    李威又说道:“仁,是吹笛子。”
    王妃儿愕然。
    “比如吹笛子,想来你也有感受。为什么你吹得一般?”
    王妃儿也不生气,不解地看着李威。
    “因为你没有用心,没有用心去学习,没有用心去吹,所以不能技艺高超。仁,也是如此。不是你吹出一首欢快的曲子,就是欢快的,不是你吹出一首忧伤的曲子,就能忧伤的。虽然吹对了曲调,听者却不会有你曲调的感受。仁也是如此,不用心,做一些表面工作,例如孤让士兵协助一些百姓,做一些好事,是不是仁?很惭愧,虽然百姓不恶,可孤却没有感到仁。只是惺惺作态。所以说,仁是在这里。”
    指了指
    儒家中讲仁,不知多少理论,李威皆不说,这一番比喻很浅,也是讲师的料,基本让他说了出来。而且他说出这番话,也有份量,如果他能顺利继承帝位的话。
    但如何变成一家人,却不知。说到底,还是大道理。
    还有一点,吐蕃一天不平,南诏一天就不得安份。不是这一次征缴,就能取得的结果。更不会说出来。
    王妃儿若有所思,当然,连李威自己都没有办法搞清楚,这个xiǎo丫头也只有象李威听了裴行俭一番话一样,最后是云里雾里。李威又说道:“别要想那么多,你这个年龄,要吹一些欢乐的曲子。来,孤吹一曲给你听。”
    让shì卫拿出笛子,乐器他也很可怜,会的是笛子与口琴,口琴是不要想了。所以只剩下笛子,吹了一曲《喜相逢》。十分欢快,连渐渐飘起的暮气,都带着一份喜sè。
    ……
    点拨了一下王妃儿,回到营帐看书,看《孙子兵法》,以前也看过,现在继续看,临时抱佛脚,无可奈何的事。
    朱敬则走了进来,说道:“殿下,以严治军,军队焕然一新,臣很赞同。”
    “嗯。”
    “就连殿下为了正军纪,没有带来随身的宫nv伺候,臣也很钦佩。可为什么容纳畹氏这对姐妹?”
    “朱监军,她们也有功劳。”
    “功劳无非是医治几个伤兵。至于道路,没有她们,斥候同样能找到。就算她们有功劳,可殿下也不该与一个僚蛮nv子不……清楚。”本来想说不清不楚的,忍了一下,稍稍改了口。
    对朱敬则十分敬重,连父亲都敢大炮轰轰,但不代表着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可是朱敬则的话让李威愕然了,说道:“朱监军,孤只是与她们说说话,那有其他举动。再说,她们都嫁了人,丈夫虽然生死不知,可万一活在世上,孤岂不是闹一个天大的笑话。”
    “这才是臣最担心的,又是蛮nv,又是有夫之fù。”
    “难道你也不相信孤?”李威郁闷地说。
    “殿下其他方面,臣十分相信,可在对nv子上,臣永远不相信。”朱敬则还真实话实说了。李威与几个少nv纠缠不清,天下皆知。风流债有些多,确实有不相信的理由。
    李威只好郁闷地说:“孤还没有这口味,连人妻也想要。”
    “什么人妻?”
    “别人的妻子,”但李威有些心虚,自己人妻口味没有,可同样很重,至少抱着碧儿入睡时,有时候很想的。换在刚来到唐朝,万万没有这个想法。也觉得很冤枉,不是他想,是这个时代所bī,父母所bī,碧儿还好一些。后世的中学生,也不是没有xìng经验。可那两个xiǎo萝莉算是怎么回事?
    “殿下你心软,臣就怕那个畹家的妹妹,最后看上殿下,殿下心又不忍。”
    “得,你不要再说了,”没有办法,李威只好说道:“你附耳过来。”
    在朱敬则耳边嘀咕了几句,朱敬则十分愕然,然后面sè慎重。
    李威笑了笑,说道:“刚才孤对畹妃儿说了,仁象吹笛子,现在要对你说一句,看待事情的真相,要象听笛子。无论吹奏者吹什么曲子,别当真他有这个心情,要仔细听,听他的曲调的变化,才能听出他真正的心情。”
    听心情能明白,可朱敬则也犯了傻,问道:“仁怎么象吹笛子?”
    李威得意地大笑,说道:“朱监军,你慢慢想去。”
    朱敬则纳闷地离开营帐,想了半天没有想明白,直接找到了王妃儿,将她喊到一边,问道:“太子是不是象你说过,仁,象吹笛子?”
    连站在一边观看的梁积寿也奇怪起来。
    王妃儿点头。
    “为什么象吹笛子?”
    王妃儿复述了一遍,众将士一头,原来仁装到太子心中。至于太子心中装的所谓仁是红的、黑的、白的,就没有一个人得知了。
    ……
    第二场战役很快到来。
    又是三天的行程,很顺利,大约是顺达延埋伏失败,聪明反被聪明误,连在一处峡谷的埋伏也撤了下去。其实不撤,斥候也打听到了,十有**能重新上演长草岭大捷的大戏。
    méng俭直接在龙川江畔设下了第二道埋伏。龙川江水流湍急,能摆渡的渡口就那么几个俭将所有渡船撤去,然后在几个渡口设下营寨,想利用龙川江做为第二道天险,阻挡唐军。
    这也说明吐蕃不但派了士兵,也派了将领前来相助俭的本事,不可能想到利用天险重重设伏的。梁积寿羞愧地低下头,虽然太子与裴行俭早就知道,前天就计划好了,可正因为他的疏忽大意,姚州才失守的。不然大军直接到达姚州,现在都开始替méng舍诏各部解困。不仅是设伏,还要拿下姚州城、昆仑关,一个比一个任务重,而在这之前,都是不需要的。
    李威倒不急,很坦然地命令军队在龙川江边一个叫虬龙渡的地方扎下大营,开始中规中矩地编扎木筏。无论用什么计策,最终得要用木筏渡过龙川江的。
    既然唐朝大军在虬龙渡扎营俭也开始陆续地派出士兵增援。看到对岸士兵增加,王妃儿担心地说道:“太子,你们要尽快渡河,再不渡,他们人更多了。”
    “人多嘛,才好。”
    “为什么?”王妃儿有些不解,不但是人多,而且叛蛮怕出现万一,又陆续用马车牛车拉来许多石头,开始修石墙与防御工事,拖一天,攻克的难度将会增加一份。
    看着对面的牛欢马叫,李威忽然眉头一皱。行军作战,出谋划策,现在自己能力还是有限,可是自己会许多“奇形怪招”。就想到了一个怪招……
    '。。'
    。。
    
第二百十一章 渡(上)
    第二百十一章渡(上)
    “王妃儿,你想学我们汉家的经义诗文,还想学行军作战?”李威有些不悦。、
    蛮僚nv子,不大知事务可以理解,可是军事布署,岂可随意询问?但他的不悦无疑对牛弹琴,王妃儿依然在追问:“我只是担心,敌人越少越好,现在人很多,又在砌石墙,渡过去难度岂不是更高?”
    李威一拂衣袖离开。
    即使是王妃儿,也不能说的。
    但李威很淡定,象没有看到河对岸的布置一样,神情轻松地安排着事务。这种淡定也传染了士兵,也许殿下有什么计划呢。比如长草岭,当然那一战是xiǎo试牛刀,一群乌合之众,人数又不多,占了天险,却连旁边的道路都不察看一下,胜之不武。
    也不是没有准备,召集了善长水xìng的士兵,又在中间挑选了勇士,只是选定了人选后,又开始正常训练,要么扎了不少的木筏。士兵安心,但有人不安心。薛讷毕竟年青了一些,又看了许多兵法战策,懂得一些。
    与长草岭还是有不同的,龙川江水流湍急,上下游的几个渡口皆有敌军把守,其他地方不能泅渡,即便能泅渡,过去也是悬崖峭壁险岭,无法再上演长草岭的战例。也意味着只有强攻这一条道路,可耽搁一天,强攻的难度增加一份。就是没有敌人再增援,石墙越砌越高大,就快成城墙了。最后怎么渡过去?
    找到了李威,说道:“殿下,不能再拖。”
    说到底,太子从未打过仗,裴行俭没有辉煌的战绩,黑齿常之不了解。遇到困难,薛讷有些不大相信。当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