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会天怒人怨。可是两京地区有许多小工程,依然需要百姓的徭役来施工。最好全国徭役全部免除,一律采用雇佣制,但无疑要在百姓身上增加税务。
    其实这是一个搬家家的mí惑人的游戏,对两京百姓放松一些,对其他各州百姓却残酷一些。将其他各州县百姓负担增加,来施私恩于两京百姓。
    又被李威抢毙了。
    第三条是以德感化天下。这是武则天总结了一些历朝教训,尤其是贞观后期以及本朝东西用兵,因此进谏打算停止武力征服,和戎四方,使四海升平。
    李威看到她又在表章里举了许多例证说明,几乎无语。现在知道和平,早干嘛去了,人家王妃就差带着论钦陵脑袋来议和,甚至有可能会推动整个吐蕃动1uan,可不吭声……
    再说,真能以德服人?
    吐蕃契丹突厥会不会与你讲道德?真不修武备,来什么和谐,以德服人,这个国家不完蛋也差不多成了软蛋。顶多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扩张,1ang费财力国力,但武备是必修的。
    还是抢毙掉!
    第四条是禁止朝廷南北中尚各部的浮华风气,第五条是崇尚俭朴。南指南衙,也就是宰相府,中央各直属机构,俗称北衙。中指中书省,也称右相府与西台。尚指尚书省,也称都台,文昌台,中台,南省。第四条与第五条是相互补助的,让上级官员带个好头,然后精减土木建设,节约开支与劳动力使用,特别是宫室建设。先前对东都营建,已造成百姓负担重,有所怨言。
    这两条倒是好建议,可是现在朝堂官吏已经是很清明了,其他各朝各代,李威不见,可以从史书看出一二,象这段时间的朝堂,还是不多见的。无论是郝处俊,或者戴至德、张文瓘都在小心地维护着朝堂。也可以挑出来,再提一下。至于第五条更是好策略,李威也说过,如他登基,顶多将原来的宫室修葺,不会再建。
    可母亲的种种,他却是知道的,明堂、天堂,烧了再造,三阳宫,九州鼎,搜天下铁,包括将农民的农具搜集而来,治铁象山,又搜天下金治大仪钟,因为钟大,天下金都不足以制而止,等等,与俭朴无半点关系的。
    当然,呆得久了,也知道政治只是一场骗骗老百姓的游戏,想要成功,一是厚黑,二是无耻。千万不要将政治家的话当真。
    第六条是广开言路,第七条是杜绝谗言。这两条实际上武则天也玩了一个把戏,分开了,不引人注意。否则联在一起,可以解读为进谏可以,皇帝也要有讷谏的雅量。但不能搬nong是非,混淆视听。也可以指言官对太子作为的弹劾阻挠,但更可以解读为杜绝官员对她的攻击陷害。对太子的弹劾是善意的,总想太子做得更好。可对她的攻击,却是致命的,恨不能将她立即罢废。
    其实这两条联在一起,已经能看出母亲日后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气。
    继续看下去。到了第八条,是学习老子的《道德经》,王公以下的臣民,都要读老子的文章。李渊身上多是胡人血脉,于是牵强附会,一会儿说自己家族来自陇西李家,一会儿说是老子的后代,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因此,投其所好,让李氏宗亲与百官看一看,她还是李家的媳妇,没有外心。
    第九是为母服孝三年,这中间牵涉到了一个古礼问题,有小孝,七七之数,中孝,一年之期,大孝,三年才满。古礼中一些礼制对女子略略不公,因此,武则天做了一些改革,稍稍抬高女子地位。又讲了许多,比如礼节,服饰,丧期。也许用意是好的,可等于是空谈。各个官员对礼制有各个官员的解读方式,百姓有百姓的方式,世家有世家的方式。武则天根本没有能力规范起来。不要说武则天,就是李治都不行,想规范礼制,那些傲气冲天的各大门阀,会不会买李家皇室的账?
    第十条是五年以上有功官员不再考核。主要是指勋官的,也就是什么上柱国的啥,世袭南北朝的北朝制度而来,根据战功多少将赏勋官,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己,是荣誉之职。到了唐朝已经弱化,甚至仅作为荣誉奖励功臣之后代,或者宗室外戚弟子。但在唐初,因为战争多,大量招募士兵,授了不少勋官出去,也赏赐了一些勋田。另外三到品的特级勋官可参加职事常官的铨选,二品以上的勋官,可享门荫特权。因此,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凡是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书记记录将士战绩,骆宾王就是此职,上报尚书省,吏部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报皇上,等候授官。为了防止前线将士nong虚作假,谎报战功,或者击杀百姓以充军功,这个审核很严格。甚至数年后,能翻出来,再次验核。
    同样,这也是一个优良的传统。但经武则天这一变,五年以前的勋功,那怕就是谎报军功的,也停止追究不问。看似是简化管理程序,实际是与学老子收宗室之心,免京城徭役收京城百姓之心一样,这是收将士之心。
    第十一条是八品以上京官增加年俸,京城物价日贵,增加俸禄也是必然。可是又要轻徭薄赋,又要加薪,请问朝廷上哪里变出钱来?或者母亲看到国家收入略增,特别是自己为朝廷带来的一些收入,也动了这个主意?
    这些钱是为了减少百姓赋税谋划的,不是让你用来收买官员心的!
    第十二条是任事已久,又有才德官员,可晋升。所有十二条,如果让李威来选择,最少抢毙六到七条,剩下的也是统统在放屁,唯独这一条李威认可了。
    许多有才华的官员,因为出身寒薄,虽然在职有作为,却得不到重用。刘仁轨那是特例,是上了战场打出来的功劳,否则同样会没没无闻。有了这条言策,可以提拨一些这样的官员升阶重用。
    但这十二条,对母亲很有帮助的,能收买许多人的心,京城百姓,宗室,官员,将士……
    将这个表奏还给了母亲,武则天说道:“弘儿,你看本宫之议如何?”
    其实李威心中在说,母亲这头史前巨熊终于从冬眠的巢穴里走出来,向世人展示她的种种手段了。
    但李威也不急,父亲优柔寡断,对自己再三猜忌,母亲又要走出前台,当然,这时候的父亲已经逐渐在失去掌控,母亲也不会不抓住“机遇”的。父亲大义不能扳倒他,母亲又斗不过她。
    虽然母亲坐在这里,气象万庄,雍容华贵。可数一数倒在她裙下的人,王皇后、萧淑妃、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柳姡А⒂谥灸⒏呗男小⑸瞎僖恰⒘跸榈赖龋院笏挡欢ɑ褂懈嗟娜搜。ü砩衲獾呐嵝屑蟆
    因此,李威已经准备再次出逃。条件创造了,有了船队,可以从容经营南海诸岛。
    也不是那么悲观,既然母亲询问自己,似乎对自己不是很恶劣。只是母亲倒底是何用心,猜不出来。于是答道:“母后之策,对社稷对百姓将会立下大功。母后思绪稳妥,儿臣不及万一也。”
    “也不是,你父皇病情越是恶化,所以你与本宫,更要为你父皇出一些力,分担一些重任。”
    “……是……”
    “不过,本宫觉得还有一些不稳妥的地方,弘儿,你能不能替本宫参考一下?”武则天说完了,又将这个表奏递到他手中。
    李威有些晕,其实所谓的十二策,李威后世倒听过一些,许多人将它吹得天上才有,地上全无。现在看过了,大约相差不大的,除了空dong外,要么就是收买人心。
    你收买人心了,置我于何地?
    还要我替你参考!
    武则天倒是意气风,不知道她从父亲嘴中又得到了什么承诺,比前几个月见到的萎靡又有所不同,说道:“你有了儿子,大唐江山等于又有了后继之人。这是喜讯,因此你我合力,将这篇策表做好,喜上加喜。”
    “是……”
    还是nong不懂,这是母亲拉拢人心,要走出前台的奏表,为什么让自己修改?
    “来人哪,”武则天喝了一声,又让仆役拿出许多进贡的人参、燕窝、灵芝、银耳等补品,赏赐给碧儿的。
    走了出来,天气睛朗,阳光居然有些刺眼儿,李威手里拿着这个十二条,不由地说了一句:“难道还会是日月当空?”
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听
    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听
    以后不管了,眼下得想明白。。
    母亲需要时间,自己同样需要时间。然而立即感到母亲选择时机的巧妙,自己能商议的人,最好的人选是魏元忠与狄仁杰,皆在长安,就是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姚元崇与西门二人,一个在太原,一个也在京城。
    当然,还是有可托负的人,裴行俭,见识不亚于狄仁杰。不过他与母亲很不感冒,如果行军作战,或者选用人选,可以找裴行俭帮助。这个十二条,本身就是切关母亲利益,这一求助,即使裴行俭,也不能站在公平的立场看待问题。
    或者还有一人,刘仁轨,但他是宰辅,是自己可托负的人,不能这些小事也求助,父亲同样都会反感的。刘仁轨的作用,是关健的时候,力撑自己一把。也不能求助。
    戴至德等人态度暧昧不清,到现在不知可信不可信,同样是宰辅,不好求助。就连崇文馆中对自己十分亲近的学士裴汲,也留在长安了。
    不过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些年成长,李威同样也有不可小视的力量,比如侍卫,没有带到他们殴打什么官员了,父亲也没大注意,但自从原来一群忠心的侍卫离开后,东宫又有许多侍卫为自己收心。
    于是立即喊来一个侍卫,让他将这个十二言,用快马骑回长安,询问狄仁杰,让他给一个回复。
    这才回来。
    几个兄弟皆在,这一次回洛阳,不仅是李威,也将李贤等人喊来,包括大部分重臣,真正的整个领导班子,一下子来个搬家,全部挪到了洛阳。站在行宫门口,李贤拱手道:“大哥,恭喜了。”
    “谢过谢过。”李威微微一笑,又问道:“怎么在外面?”
    “nai娘在喂nai,良媛不肯,要自己喂。”
    一般这些皇子皇孙生下来后,都请nai娘来喂nai的。毕竟这时候结婚很早,比如去年李显纳的那个王妃,才十三岁,没有生孩子,生孩子才十三四岁,想喂nai都没有nai水。有些民间的孩子,就这样死去的。要么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请nai妈子,或者借nai。皇家不会,直接请nai娘进宫,择人标准不一定要美丽,而是要健壮,年当益壮,nai水充足,出身良家子即可。
    当然,nai娘进了宫后,很少能出宫了,至于自己的孩子,只好托丈夫哺养,不过百姓不以为苦,毕竟一旦选中,朝廷会有很丰厚的赏赐,特别是太子的儿子,说不定以后就是皇上,全家都能飞黄腾达。
    都知道碧儿产期将临,但这时候的医学,只能估算一下,误差有可能在一两个月,因此,提前在长安就找来了nai妈子。
    李威走了进去。已经喂好了nai,nai娘站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儿子却躺在摇蓝里睡熟,边上还有婉儿、月儿与自己小妹,趴在摇蓝上看。李令月说道:“好丑哦。”
    碧儿气得哭笑不得,刚生下的孩子皆是这样的,脸上许多皱皮,是丑点,但毕竟是自己儿子,心中很不高兴的,可是小公主有多宠,那一个不知道?
    然后李令月看了看孩子,又看了看碧儿的肚子,问道:“良媛,这个孩子这么大,真从你肚子里生下来的?”
    江碧儿点头。
    “是怎么生出来的?”
    “……”
    李威听不下去了,走过去说道:“这是大人的事,你小孩子不要过问。”
    “我只是好奇嘛,大哥,你告诉我,”李令月又象树袋熊一样吊在他身上。
    但对李令月,李威也很怜爱,自从来到唐朝后,与这个小妹来往最多,况且她对自己十分倚赖。怜惜地敲着她的头,道:“你渐渐长大了,可不能这样。”
    “我偏不……”
    李威无奈,只好抱着她,来到门外,对李贤他们说道:“你们进来吧。”
    进入屋内,生着炭火,不是木炭,是煤炭,一屋皆net。李旦同样因为年幼好奇,在李潞身边转来转去,又是一番恭喜。李威心中同样开心,看着他们说道:“二弟,三弟,四弟,等到姚璹回来,挑起丹水渠重担,让韦郎中回京,我就带你们去邙山狩猎如何?”
    “大哥……”李显有些yù言yù止,去年在九成宫,本来大哥要带他们狩猎,可让明崇俨这厮nong了一个祥瑞,打搅了。回到长安后,到骊山狩猎,又让父亲喊回去监国,然后两渠出现。
    提起狩猎,李显心中不大有底。
    “如果你不相信,或者我向父皇母后请求,以视察民生与水利为名,前往三门一行,然后到熊耳山狩猎如何?”
    这大约行的,而且熊耳山更大,猎物更多。李显拍手称乐。
    李贤则说道:“大哥得子,是喜事,我想求大哥一件事。”
    “什么事?”对李贤只是警惕,但毕竟是兄弟,所以感化为主,李威不想玄武门事变再次上演。况且父亲越来越昏暗,不是早年的父亲了。母亲跃跃yù试,老二也不能掺合。
    “久未见大哥之诗作,大哥,能不能作一诗?”想观诗是假的,是示好的,至于是真示好假示好,不得而知。
    “好啊,”李令月一下子从李威怀中跳下来,拍掌说道。
    “小点声,”李威指着睡熟的儿子,李令月吐了吐舌头。毕竟十岁,也多少知道一些事理。
    李威沉思了一下,以现在自己古文水平,也能作诗yín赋,不过不大好,即使写出来,也与以前写出的截若两人,所以不如不写。记得诗赋倒是很多,也不能一一引用的,比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冲冠,凭栏处这词十分喜欢,可怎么引用?
    看到满脸母爱的碧儿,忽然想到一诗,说道:“我在丹水听到一个故事,可以改写成一诗。”
    裴雨荷立即亲自拿来纸笔,来到东宫时久,也没有看到太子写过什么诗赋。这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有可能后人不明白,唐朝人对诗的看重,宋朝人对词的看重,就象柳永,因为词写得好,所有粉头免费甚至倒贴陪宿,不是因为柳永长相好看,他扬名时,渐年老,又穷困潦倒,士大夫又对其鄙之。正是因为写了一手好词。
    所以听到太子许多佳作流传出来,京城许多少女皆怀了net,杨敏立即改变态度。亦为此故。
    磨好了墨,李威在纸上写道:妾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nong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里在后来的南京城南,长风沙则在安庆的怀宁,几人皆不知了,但大约猜出来会迎很远。
    《长干行》还有第二,写此少女到了长风沙后的种种,有些凄苦,造诣也远不及第一。其实长干行有了第一,已经是佳作,就此结束,余音袅袅,耐人寻味。李白补作了第二,有些画蛇添足之嫌,此例在柳宗元《渔翁》一诗中也出现过,前面四句写得意境十足,偏偏又加了两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反而不美。
    写完了,微笑地看着碧儿,与这个商妇很相似的,每当自己离开东宫时,这个小丫头,不对,真正是小少fù,都在东宫担心盼望。其实她也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可对自己的关心,涔入心骨。
    虽然文字很白,但刻画人物形象生动,特别是那种关爱细腻的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