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就看着图;裴行俭发呆了。
    不知道太子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如何得到这个兵力分布图的。当然;太子也不会打诳语;若是假的;他也能分辨出来。这倒是次要的;关健从图上能看出论钦陵已经布了一张天罗地网;太子如何逃出去。
    还是唯一的一条道路;强行突破白兰羌;这个难度也不大;从唐蕃大道,进入多弥。若太子从这条道进入多弥;论钦陵因为兵力因素;无法阻拦。可是论钦陵会乐于其见的。到了多弥;地势更高更冷;唐军体力会变得更虚弱,而且多弥不象吐谷浑;能抽出数万士兵就地协助论钦陵堵截。
    这看似是一条退路;却是一条最不明智的退路。
    逼到万不得己时;太子只好从这条道撤退了;因此;裴行俭在与李治交谈时;说过一句话;逼到一定地步;说不定能从天竺撤出来。不过生机却是很缈茫的。
    而且只要太子上了这条道;将唐蕃古道封死;再派一支军队进入蜀西生羌部;观注唐军的动向;一步步将唐军向南逼;向深处逼;吐蕃大军也腾挪出来;压力大减。
    想不明白了;无论是裴行俭;或者论钦陵;皆没有想到会有借种这场荒诞无稽的事发生。
    只好又将诸将百回;问大家有没有想法;到哪里能有什么想法;一个个皆是不解。只好先行将另外两封信寄到长安。人不在长安,可以想的,长安城中现在一定会是群魔乱舞。这两封信;能压一压魔气。
    大军鱼贯进入起石山。
    这条通道也不是很宽大;可若不是考虑庞大的插重拖累;可选择的道路多;除了两侧有许多高山绝壁外;中间却有许多河流、河谷、盆地与湖泊;还有不少矮山可以攀越。当然;所谓的矮是指与地面相比的;海拨到了这里;即使是盆地也很高了。甚至还有一些温泉;现在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若是四五月过来的时候;这里风景十分秀丽。
    但有一点;防守笨拙的大军通过;有可能的。可防守一支轻装骑兵;却不容易。因此论钦陵不知道李威最终走党项道还是白兰道;于是让论赞婆将军队驻扎在积石山东麓;将这个通道丢弃不顾。
    队伍行进的速度很快;不离开没有关系;一离开;论钦陵与论赞婆的大军会立即开动。
    走了一天;晚上扎营。
    得实现诺言。不好太公开,将两个帐蓬扎在一起;夜色降临;没禄氏悄悄掀开帐蓬钻了进来。还化了一下装;美则美矣;李威有些无语。
    不过总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衣服脱光了;李威同样有些浴血沸腾。没禄氏想了想;时间短啊;自己当真能带这一支唐军钻上四个月半年的?于是将明崇俨给的小瓶子拿了出来;说道:“这是求男的药;吃了它;容易生男孩子。”
    李威也没想到其他;若是害自己;没禄氏自己也危险;不值得。不知道管用不管用;但不会比那些道士的小丸子危害性大;道:“你将它拿过来。”
    没禄氏也没有用过;本来一次一粒够用了;其实明崇俨真投错了胎;若是投到后世;说不定是一个医学家;能发明出什么治癌症的药。放在唐朝;想飞黄腾达;只好走歪门斜道;可惜了。
    可没禄氏不知道;觉得一粒不保险;想了想;又加了一粒;还是不保险,又加了一粒;递到李威手上时;又加了第四粒。
    嗯……
    第二天太阳升了起来;李威感到全身散了架;怒吼道:“你给孤吃了什么药?”
    没禄氏十分委屈;揉着某一处地方道:“我哪里知道;你来看一看;是不是让你弄坏了。”
    PS:注;看了资治通鉴;说679年;器弩悉弄立;八岁;有弟六岁在论钦陵军中;国人畏之强;欲立弟;钦陵不可;与大臣悉弄其舅麴萨若共立悉弄。这段史料是误写,悉弄是76或77年出生;芒松芒赞有可能砧76或77年死;没禄氏掩瞒了赞普死讯两三年。最准确说法;是芒松76年生;悉弄77年出生;是遗腹子。何来个弟弟?即使有也不会放入权臣军中;能做什么;做人质?(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忆往难寐(三)
    昨天弄了一个好笑的段子,准备开码第二更时,感觉不舒服了。、【叶*子】【悠*悠】往床上一倒;蒙头烧了十几个小时;发了发汗;稍好些;头还是很痛。爆到现在;手上肯定没有存稿,所以昨天一更;见谅一下。
    “外面的动静如何?”武则天问道。
    “启禀天后;坊间已经有了一些议论之声;但几位宰相并没有发难。雍王监国;表现还可。”李首成小心地说道。
    这与武则天当初的预料有了差距。
    想了想;武则天忽然会意。坊间有谣传;那是自然;论钦飚派人拉着那个太监天天阵前喊话。青海各关诸将士气愤之下;动用了伏远弩与炸药;但在吐蕃人保护之下;都没有成功。喊了几次;青海就有了议论声。
    可相信的人不多;现在传回长安;并不足奇。
    至于几位宰相;郝处俊、李义谈、张文罐与刘仁轨是长子的人;或者说只有长子才能让他们心折。对于其他人选;皆不是很支持;可长子生死未明;于是不管丈夫推出什么人选;只会缄默。
    裴炎难得地对江碧儿说了一句;以他很深的城府;已经算是对自己拔他为宰相,给自己一个回报了。不到关健的时候;裴炎是不是会出手的。
    崔氏兄弟要支持三子;现在三子力量还很弱;没有必要立即竖起大旗;与雍王党为敌。薛元超原来是次子的人;'破晓神灵手打 百度首发'抹不开脸面。倒是一个王德真,可一个人的力量终是小。况且次子还有张大安等一干诸臣鼎力支持。
    “莫要急;武则天说道。
    丈夫的身体还得杠得住好几年,这时候丈夫依然想扶持这个不孝子。
    换作自己也是这想法的;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可是帝国总要有一个继承人。长子是好;生机却十分缈茫。三子资质过差;不到万不得己;是不会让三子继承帝国基业。至于老四因为太小;就不用考虑了。
    但是不是如此呢?
    所谓的监国,不是真让你代替皇上批阅各种奏折;是在各个宰相帮助下,学习批阅各种不重要的事务;然后观摩学习。真正的大事情,还是各个宰相政事堂协商解决;政事堂解决不了的;上报皇上与皇后。
    李贤不差,否则李治都不会容忍他做出这种悖逆的行为。【叶*子】【悠*悠】以前大哥数次监国;照葫芦画瓢,他还是能学得来的。但手再长一长呢?郝处俊他们能容忍;可是宰相,到了这地步;能有几个是差的,心中当真不怀疑?当真开心?只要手一长;新仇旧恨一起就涌上来了。
    想到这里;她说道:“李首成,你替本宫小心地在宫中散布一个谣传;就说这个不孝子是韩国夫人所生。”
    “这不可能啊。”
    当时武则天生李贤时已经进入内宫;刚刚进;李治还在外面等候生产的。再说;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得宠,是在武则天为皇后以后;得以自由进出内宫,被李治看上的。
    “什么叫不可能?本宫问你;弘儿被遇的真相有几人知?”
    “是。”
    “再说,本宫怎么会有这个悖逆的儿子?”
    “是。”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主意;直接扬言李贤非是李治之子;那时候自己在宫外;一扬言厂对这个不孝子的地位更加不利。'破晓神灵手打 百度首发'可那样的话;对自己也不利。伤敌一千;伤己八百;这样的做法;武则天不喜的。
    李首成忽然心领袖会;道:“天后,奴婢明白了。”
    “你也跟随本宫多年;这都不明白,本宫会很失望。”
    “是;还是太子好啊。”李首成叹了一口气;太子也争;不争不可能的;皇宫本来就是一个大杀场;若是太软;迟早会被人干掉。可争有分寸;对母亲是图谋不轨也好;还是孝顺也好;但是眼中的尊敬;那是不假的。这个雍王李贤;做得太过份了。
    “去吧;此事不急在一时;须做得隐蔽一些;勿得让他人知道。”
    “喏。”
    戴至德带着李敬玄他们就回到长安。
    郝处俊与刘仁轨、张文灌、李义谈一道过来;询问戴至德。
    这几人相交已久;除了李义谈外;其余几人担任宰相多年;也算称职。但时与时不同;政局平静了数年;又开始了动荡;当初动荡第一次是为废立皇后之事引起的。朝中的重臣朝令夕改。第二次是在上官仪罢免之后,其实说起来;他们之所以扶立起来;正是李治为了维护朝堂平衡的。
    皇后的力量过重;要一群对妻子有排斥感的大臣担任朝中宰辅;协助儿子稳定政权。开始几年做得很好的,差一点让武则天消声隐迹。结果太子越来越有作为;皇上的心态又趋向了皇后。
    能理解;但很是反对。
    因为太子的种种做法;已经将他们深深的打动。
    原来不知;现在才感到惋惜。
    至于李贤;或者李显;或者其他人;真没有放在心上;天天吃惯了大鱼大肉;再来吃粗糠萝卜干;一点清油都看不到;当然,饿急了;能管一个饱;可真能好下咽的?
    戴至德将青海的种种说了一遍;张桂东的真相;没有敢说。
    然后问道:“朝堂如何?我一路过来听到许多传闻。”
    郝处俊难过地摇了摇头;道:“朝堂乱了。分成了数党;雍王的一党力量最为强大;近半的大臣倒戈附于雍王。”
    戴至德沉默不言,李敬玄的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儿;太子生死听天由命了;一旦活着回来;一切皆象积雪遇到了六月的太阳,'破晓神灵手打 百度首发'立即融化。一旦不回来;确实要为国家将来着想。落在雍王手中;未必不会拨乱反正,若落在皇后手中;国家才会真正动荡不休。
    可不知道真相罢了;知道了;心中是十分不舒服的。
    但其他大臣不知,太子陷于数十万吐蕃大军之中,还在敌人的后方;命运可想而知的。这时候不投奔雍王,投奔谁?可皇后会这么甘心;问道:“还有呢?”
    “还有新任宰相崔知温与工部尚崔知悌突然别出心裁;扶持周王;崔知悌还将其孙女;择日就要下嫁给周王。”
    “周王啊”戴至德脑海里努力地回想着李显的种种作为,不由摇了摇头。
    “不仅如此;裴炎在天后替皇孙办生宴时,突然高调地赞扬皇孙;似乎是想扶助皇孙。”
    “皇刮啊;也不妥。”戴至德说道;太子的那个儿子才几岁大;等到他成长起来;还得多少年;皇上的身体能拖到那时候?到时候大权必然落到皇后手中。
    刘仁轨突然插言道:“有何不可?别以为我不知道;太子之事;那个张桂东与雍王也有关连!当年太子是如何对待这个雍王的;若不是太子仁爱;雍王早就流放朝堂。我宁肯扶助周王;或者皇太孙;也不会扶助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张文灌、李义谈、郝处俊他们只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想好;若他们加入雍王党;雍王必然会开心万分;这几人可以说是朝堂上的砥柱中流;有很大的话语权。可几个人心中同样不情愿。
    戴至德想到了李敬玄说的话;又想到了李贤的种种做为;也叹了口气:“我也不知。”
    但就是这时候;都疏忽了武则天的作用。李贤现在的力量看似很大;可是不是很大?
    朝廷开始讨论对李敬玄的处罚。
    李敬玄闭门不出;家人一日三惊;李敬玄倒没有害怕。其一;薛仁贵全军覆没;只是流放;并没有处死。其二;自己提拨的官员遍布朝堂内外;会有不少人替自己说话。其三,自己替皇土挡了一箭。
    但心中羞愧;已经动了致仕的念头。可这时候想致仕;朝廷也不会容可的。
    大年三十到来;文武百官被喊到大明宫守岁。
    宴席摆开;戴至德看了看;除了官员;还有后宫的嫔妃;太子的几个妃子;以及一个宗室弟子;包括李贤、李显、李旭轮;当然嫔妃与几个妃子另外设席;与官员离开一段距离的。
    众人到齐了;李治与武则天姗姗来迟。施礼后;李治病秧秧的说了一句:“各位平身。”
    让大家坐下来;还没有从打击中走出来;身体基本康复;可精神不大好,三省呈上来的奏折;几乎很少过问;都交给了武则天批阅。
    诸臣坐下;李治冲武则天努了努嘴。武则天说道:“各位爱卿;新年在即;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然后挥了一下手;一个太监打开奏折;是李威写来的信;以及裴行俭写的奏折。
    李威信很简单;有的事没法说出口;只说了形势所逼;我要撤退了;但会安然无事;几月后自会脱险;至于如何退;退向哪里;没有说。又说了一句:儿臣失误,以至三军败于黄河西岸;儿臣孤军陷于囹圄之中;让父皇母后焦心操挂;儿臣罪当万死。
    并没有将过错推于任何人身上。
    戴至德叹息一声;还是太子好啊;与太子相比;李敬玄、郭待封这些大臣;或者李贤这个王子;差得太远了。
    然后是裴行俭的奏折;大约将从撤回来的将士口中听到的经过;写了一遍;怎么前去营救的;怎么被围困的;连论钦陵为之心动;在三军前面与太子敬酒的事;都写了出来;然后是怎么逃跑到积石山北麓的。太子没有回来;裴行俭也写了出来;但没有写对军心与民心的收买作用;只是写道:三军未战;将帅光沮;所以李敬玄之败也。殿下若孤身脱逃;日后我朝大军迎战;皆以榜样;军将不军;帅将不帅;臣虽垂泪戚戚,然以为殿下应有此举。
    很淡的将这件事带过去;就是怕李治到了这时候还会胡思乱想;那么大事必去。
    又写了;正在调动青海大军;甚至请救松州都督武居寂配合出军;强行牵制吐蕃兵力;打出空挡;让太子脱困。
    这封信也不能说明太子安然无恙了;只是说明他还活着。
    武则天举起了酒杯;说道:“本宫昨天才收到这封奏折;想到我儿的过去;一夜没有睡着。不管如何;本宫为我儿感到荣章。祝我儿早日脱困回来。”
    说完了以酒泼天泼地;再敬诸臣。
    喝了一杯酒后;武则天忽然望到末席处;说道:“明崇俨;你善长巫术,来;来;为太子做一法术;祈福太子平安。”
    知道明崇俨倒向武则天的人没有几个;听到这一句;全场鸦雀无声。李贤脸色立即变得苍白起来;连明崇俨都被母亲收买过去;那么自己这一派的大臣;敢保证谁是忠心的?
    明崇俨也不后悔;借雍王搭一脚;况且前前后后给了他多少钱?对得住他。
    走过来伏于地上;虔诚地说道:“天后之命;臣敢不从?”
    立即于众人面前施展“巫术”。
    表演完了;李显又走了过来;说道:“父皇;母后;儿臣有句话当不当问?”
    “显儿;你问。”
    “儿臣听到许多谣传;说大哥之陷;除了吐蕃论钦陵做了手脚外;还有二哥刻意让张大安挑唆父皇;让内侍张桂东前去青海做监军使;然后重金收买了张桂东。所以张桂东一到青海;立即前去大拔斗谷军营。工部尚刘审礼在张桂东的挑唆下;加土论钦陵用了反间计;引出汉胡分岐;这才按捺不住;最后才没有征求大哥之命;强行出军的。是不是有这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声羌笛(一)
    郝处俊不由地看了一眼武则天,又看了看崔知温兄弟,还有远处的李贤。、
    这一句问得太及时了;他很怀疑李显有这智商。
    “休得胡言!“李治愠怒地说道。
    “父皇;儿臣不是胡言。大哥为国家出生入死;现在下落不明;不管此谣传是真是假;儿臣认为二哥不当窜夺群臣;迫父皇让出监国之权。这样做;儿臣感到很心寒。还有各位大臣;张相公;平时我只是游畋一下;各位皆是横眉冷对;干夫所指。可我不明白;大哥趣武双全;仁爱节俭;这样的储君;你们为了私利;个人的**;居然敢陷害。你们对不对起朝廷给的俸禄;对不对起父皇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