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灵机一动;说道:“换薛字大旗;就说这三千军队是薛讷率领的。”
    薛讷脸一红;这个意思知道的;去年与曹怀舜在承风岭表现有些懦弱。但当时自己并没有懦弱;只是害怕损失;又看到曹怀舜没有动静;于是迟疑下来。可此事在青海传扬;说他是小薛婆。老子在青海大败而归;小的也不行。
    实际上今年春天在战场土表现很勇敢;也得到许多人重新认可。可那没有用;在吐蕃人那边;还经常将此事拿出来作为笑料而谈。沾了父亲的光;传得很远。
    黑齿常之语重心长地说道:“知耻而后勇;该是你的;还是你的,不是你的;还不是你的。名声是打出来的;不是别人谈出来的。”
    很早就认识;在姚州还共同作战过;然而黑齿常之;也嫌他成长过慢。至少现在看起来;这个薛讷将来会不及他父亲远矣。
    大旗换了下来;换成了一个薛字;浩浩荡荡地出了赤岭。
    黑齿常之又下令;说道:“广布斥候,遇敌就回;三军速度放慢。”
    再次迷惑。'破晓神灵提供
    与黑齿常之相比;吐蕃的守将逊色多了;铁诺逻;是波窝部的一名贵族。作战也很勇敢;但是那种有勇力无大脑的勇敢。防守鱼尾军的;有营墙可守;论赞婆这个人选倒也没有错。
    但后来局势再次一变;李威在部州城的动静不小;又高调地让这些吐谷浑部族的人返回扬言;不仅让他们扬言;还用斥候扬言,七月开鬼门关了。~嗯从地狱回到人间,赶紧行动吧。
    唐军未必有多少人肯来投归;主要是诺曷钵的召唤。为了子民,他没有返回灵州;呆在郑州城不走了。不仅是安抚;也不放心,省怕唐军将他的百姓又弄消失了。
    本来就有许多人心动;加土艰苦的生活;赤岭以西终于躁动起来。
    论赞婆无奈;兵力少;局面十分被动。只好让莫贺又召了三干军队;在赤心堆依据地形;扎下大营;与鱼尾军遥遥相对;阻止百姓撤离。还是不大放心;又让吐谷浑大将乞伏韦干统率。这员大将倒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然后下了命令;不贪功;只求坚守;阻拦百姓离开。除非唐朝率大军前来掩护,那样得不偿失。即使成功;只能带走一部分百姓。而且风险多多;带了百姓,行程就会慢;军纪就会散乱。这是要带走的;不能象唐太子那样胡乱地杀害。
    十分被动的防御。
    黑齿常之大军一出赤岭;吐蕃人就知道了。派了斥候打听了一下;是唐朝副将薛讷率领的;只有三千人。
    铁诺逻一听心就听动了;将乞伏韦干喊来;说道:“乞伏将军;是机会啊。你看;唐朝太子居然命令那个小薛婆;带着三千人就敢前来攻打我们两营;是不是小看了我们吐蕃人?”
    “铁诺将军;未必;我怕唐朝会有埋伏。”
    “什么埋伏啊;方圆几百里地;除了这一支唐军外;再无其他的唐军;难道唐朝人会长翅膀飞来?”
    “唐太子不会如此大意。”
    “你就不懂了;那个唐太子对这个小薛婆十分欣赏。出行狩猎时;多用他做侍卫保护安全。到了姚州;也让他统军作战;这是载培。是唐太子的亲信;有意培养的。因此;对他盲目信任。”
    “我感觉不是。”
    “要么这样;等他们大军快到了牛心堆;斥候还没有查看到唐朝其他的军队侧应;我们两路军队**;杀一杀唐朝的威风。你看如何?”
    乞伏韦干还在犹豫不决。
    铁诺逻有些恼火;说道:“以六千对三干;还是在野外;在马背上;就是黑齿常之亲来;我们也可以一战了。这样我们还不战;士气会低落到什么样子?一旦唐朝真正大军到来;我们拿什么士气来抵抗?”
    乞伏韦干虽不大同意;但想一想铁诺逻的话说得不无道理;于是默认下来。
    也派了大量斥候打探;果然这一支唐朝军队有些懦弱;同样派了许多斥候;可一看到吐蕃的斥候过来;立即扬马就跑。眼看离牛心堆就近了。乞伏韦干在铁诺逻催促下;两部军队会合;迎了上去。
    不战则罢;一战务求有功;集中兵力;以多胜少。
    听到消息;张虔勋笑嘻嘻地说:“薛将军;看来你这面旗子真管用啊。”
    “那又怎么的?“薛讷终于有些生气了;黑齿常之压他;没有办法;你一个小小的张虔勋;不就是随太子逃了出来;换自己也会立功。有本事;刘审礼部陷时;决战到底;为什么要逃跑?
    “薛将军;我只是开一个玩笑;你不会这么小气吧?”
    “你一个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开我的玩笑?”
    这一下子张虔勋可不乐意了;当时刘审礼全军覆没;他一个人能起什么作用;孤身杀出数万大军重围;这个容易吗?到现在满身的疤痕还没有好清呢。一把揪着薛讷;说道:“你说谁啊;谁是败军之将啊。回去问一问;随殿下杀出生天的;那一个不是好汉?”
    揪来揪去;两个人就打了起来。'破晓神灵提供
    好一场龙争虎斗,士兵也不敢拦;只好回去禀报黑齿常之。黑齿常之恼了;这两个浑球;吃饱着撑的?赶到了现场;将他们强行分开,喝道:“大战在即;为什么要内斗?”
    两人象斗败的公鸡一样,不吭声。但好问的;一问问了出来。敢情如此;黑齿常之说道:“我不谈你们对错;先记上一过,回去后再处理。是英雄是好汉的;马上让我看一看。
    两人怒哼一声,扭头离开。
    黑齿常之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较上劲了;到了开战时,这二人潜力能全部发挥出来。忧的是这二人自此恐怕不和了;不知如何向太子交待。先没有管;算了算吐蕃的行程;喝道:“扎营;扎营。”
    太阳还在天空中间;就开始扎下大营。并且中规中矩地扎了一座牢固的大营;周围用栅栏全部围了起来;栅栏的缝隙中间;还插满了削尖的木桩做成的角刺;防止敌人骑兵冲撞的;然后在营寨前面挖了一些陷马坑。就差没有带拒马;否则还会布下大量的拒马。做也容易;可来不及了。
    听到这个消息;铁诺逻大笑道:“乞伏将军;我说是吧;这个薛婆是一个胆小如鼠之辈。”
    乞伏韦干没有作声;但心中也在渐渐怀疑是唐太子用人失误。不管有什么计划;这个中午扎营;对士气就不大好。两人率领六千军队一路尔下。
    沿途还看到一些吐谷浑的百姓;仅是两军;是完全阻拦不了的。不过离七月还有近十天时间;倒也不用太急。看到他们的军队;这些族民一个个仓惶而逃。好不容易才逃到这里;离赤岭近了;离生路也近了。这一驱赶回去;恐怕就没有多少逃出来的机会。
    乞伏韦干心中戚戚;开始迷茫。都打到这份上;不知是打得对;还是打得错。最少有一点;无论最后吐蕃胜利;或者唐朝胜利;赤岭以西将会成为一片废墟或者逃到灵州;倒也是一条生路。
    连他都这样想了;况且普通的百姓。
    没有立即攻上去;离唐朝军队十里路外;扎下大营。天色渐晚;自己又是远路而来;这时候开战不利。扎营休息一夜;明天交战。
    按照兵法是对的;以疲军对养精蓄锐之兵;总是占劣势一方。纵然胜也是惨胜。'破晓神灵提供
    可是乞伏韦干不知;他遇到了一个夜战的恐怖对手。后世称黑齿常之为夜战之王;单论夜战能力;当世无人能敌;论钦陵都不行。所以恰算一下;一是中午休息;正好夜里有精神起来。二是算了行程;保持敌人傍晚时分才能碰上;迫使对方扎营休息。
    睡了一个大觉;三更时分;一个个被从床上叫醒;黑齿常之说道:“立即进食干粮;半饱;马塞嚼裹蹄;准备出发。”
    用冷水泼了脸;头脑清醒;这三千士兵皆是精挑细选过来的;无一不是悍卒。很冷静地吃个半饱;不能吃全饱;肚子撑着;行动不便。悄无声息地打开大营的营门;三千将士一起土了战马;张虔勋与薛讷相视一眼;那意思是比比瞧。
    主要还是太年青;一个三十略出头;一个才二十几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黑齿常之也没有心思管;说道:“出发。”
    大军迅速向吐蕃大营驰去;只有十里地;速度很快的。一会儿就到了吐蕃大营前面;乞伏韦干还是小心翼翼;将大营驻扎在一处高岗上。当然,时间问题;除了乞伏韦干外;其他人皆是信心满满;这个大营扎得也是很草草。
    到了近前;无论马如何塞嚼裹蹄;也看见了;号角吹响。
    此时四更不到;所有将士一起睡得正香;听到号角声;一个个匆匆忙忙爬起来。
    有人开始借助地势放箭;可守值的;与及时起来的士兵毕竟还是少;疏疏的几十箭划空而过;是击中了几个唐兵;然而大部已经冲到了大营的门前;黑齿常之拨打了一支射来的箭;大喝一声:“某乃黑齿常之是也;快快送死。”
    喝完了;九环大刀一下子将大营的门栓劈断;一拍马;营门轰地倒了下去。
    吐蕃人听到这一声;呆若木鸡;不是说是薛婆子率兵前来的吗?怎么变成了黑齿常之这个杀神。正在发愣的时候;黑齿常之已经杀了进去;一刀将站在营门旁的一个士兵拦腰劈成两半。
    如此的黑大个;如此的大九环刀;还有如此的暴虐;不是黑齿常之是谁?一下子吐蕃大营混乱不堪。
    此时;铁诺逻刚刚将盔甲穿上;六神无主地说:“怎么是黑齿常之?”
    三千唐军已经杀了进来,要比拼嘛;张虔勋变得狂暴了;横刀拼命地收割。薛讷也没有认输;论勇力他不及其父;可是箭术却走出神入化。每一箭出;立即会有一名吐蕃士兵倒下。
    这个杀人速度比张虔勋更要快。张虔勋还要拍马追上敌人;遇到凶悍的;交战上几回合;才将敌人杀死。然而薛讷裹在众多唐朝军队中间;只是从箭壶里掏一支箭;拉一下弓;一名敌人倒了下去;这需要多少时间。
    三个杀神率领下;一分为三;黑齿常之在中间横冲直撞;张虔勋与薛讷一南一北进行扫荡。只是一会儿功夫;吐蕃六千士兵全部崩溃;一个个象乱头苍蝇一样;四下逃跑。
    大营很快空了下去;黑齿常之说道:“追。”
    还是分成了三路;继续追杀。一直追杀到鱼尾军;前后击毙了近四千名吐蕃士兵;至于还有两千余人;逃到什么地方;估计找也找不到。进了军营;然后一把火将鱼尾军与牛心堆两处军营烧得一干二净;这才离开。
    但没有多久;就有吐谷浑人跑了上来;说道:“唐朝军爷;带我们离开吧。”
    黑齿常之说道:“不行;殿下有令;七月放关;八月闭关;早一天休想离开;晚一天;也休想离开。”
    这个安排;有很多作用的;打到现在;**万将士死了;想降就降;想战就战;那有这么容易的事?说完;丢下这些难民不顾;重新返回赤岭。这个消息很快送到李威手中;李威很高兴;这一下子攻心战更有把握了;于是立即率领一万军队来到宛肃城下。(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神灵の觉醒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斗罗(9比叭b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H
    ┏━━━━━━━━━━━━━━━━━━━━━━━━━┓
    ┃网┃
    ┃┃
    ┃。┃
    ┃┃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喧阗且止(二) 文字更新最快……】@!!
第四百三十章 听得念奴歌声(一)
    骑着马,来到宛肃城下,冲城上的士兵喊道:“孤是大唐太子。。(网)~”
    一听,城上的士兵一个个恨得牙直咬,有的放箭,有的在准备拖投石机。但李威也不可能站在射程内,让他们射到的,投石机倒有可能,可等他们瞄准,李威早将话说完离开。
    不理他们剧烈的反应,继续说道:“城上的吐谷浑士兵,你们听好了。七月孤将开关,你们还是立即回家去吧,跟随你们的家人,族人,一道前去灵州,投奔你们真正的大汗。孤已经替你们安排一片乐土,还提供了足够你们吃喝的粮食。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否则孤不戒意,从宛肃城开始,一路搭人头山,搭到乌海、柏海。”
    说完了,立即退了下去。然后让士兵开始向城中投放大量的火药包与石头。
    打得久了,双方各有精彩之处,原先害怕,后来渐渐想起来,在城中准备大量的水桶,里面盛满了水,看到火药包落下来,一边躲让,一边泼水。起了一些作用。于是裴行俭想出一个办法,用牛皮捆扎火药,用竹管放引线,开三四处引线,即使浇灭了一个,其他两三个引线还继续燃烧。这一下,吐蕃无辄了。只好看到火药包落下时,开始闪躲。
    轰炸了一番,炸死了一些守城的吐蕃人后,又带着大军返回。
    明着告诉论赞婆,我对九曲是势在必得。
    赤岭以西的地盘,李威一直不感兴趣。不仅是因为兵法,侥幸还记得一些历史,好象哥舒翰一度曾在岭西开田,还在龙驹岛上修了一城,这一着看似很巧妙。
    修完城后,以青海为城墙,可以修一些船舶,北可以拱卫张掖等道,南可以穿过大非川岭,直到大非川,西可以威胁伏俟城。但冬天一来,青海结冰,包括岭西的戍卒,一起全军覆没。无险可守!
    黄河冬天也结冰,然后河岸不是长江下游河岸,大多数河岸很陡,人马不能立即下去。只能说比渡河好,可就那么几处,人在冰上,容易遭受攻击,还是易于防守的。
    不但是岭西,就是乌海到拍海,这一片地带,都不易防守。若能防守,名将苏定方早在此驻城防守,虽那时没有新式的投石机,更没有火药,可有城守比没有城守肯定有利的。
    所以后来李威出逃后,论钦陵几万大军不敢动,正是因为这里空挡大,兵少了怕堵不住。
    只有一条,拖守紫山口,这需要两个前提,收服白兰羌,否则内外夹攻,就是现在的石城堡也必然会失守。然后从紫山口夏天筑城,派不怕冷的将士,以及高山原居民,两部共同组起一支守军。吐蕃就无法北下,要么从西羌绕道。
    兜了一个大圈子,还是白兰羌,因此李威计划,赤岭以西的吐谷浑,一直就没有想过真正收服。也不大可能,这些部族百姓好办,主要是贵族,与吐蕃人相互姻亲,假如攻打,我投降,吐蕃人一来,里外夹攻了。就象马上上演的大战一样。
    论赞婆就在洪济城。
    赤岭无险可守了,只好以黄河为天险,将百姓拢牛心堆以南以西,兵力不足,只能拖守黄河。这是重心所在。
    先接到的是牛心堆大败的消息,恼怒之下,派出亲卫,找到了铁诺逻,将他拉出去斩首示众。本来手中的士兵就少,折腾了一点,就更少一点,一下子让他折腾了四干多将士。
    然后就听到李威在宛肃城下喊话的氟
    心中很是疑惑,唐朝重新攻占九曲三城,这是早晚发生的事。然而不会在这时候,七月要放人,必须派驻大军侧应。否则自己只要重新派上几千军队,会有百姓逃到河涅,但不会多。到了八月,还要割麦子,一些士兵家属到来,这又要安顿。
    按理说这时候不会攻打九曲三城的。
    然而他心里摸不准子飞
    沉思了一下,下了几份命令。第一份命令就是针对移民的,凡是有部族想逃向河谨的,部落酋长全家处死。杀全部百姓,论赞婆没有这胆量,怕激起民变。但杀族长一家,还是可以的。
    第二份命令就是从党项再征一万名士兵,拱卫河曲。党项士兵死伤没有吐谷浑重,这是明处的借口。实际上这一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