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到乌海。薛仁贵三路军队于舂桑一东一西杀进了白兰羌。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行军;论赞婆就是不敢动。青海兵力不空虚,若需要;党项这群王八蛋可以立即调集数万军队增援。到了九月末;终于所有城堡修建完毕;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打响了。
    得到了许多战利品;党项人士兵高昂;又增赴了一万五千名士兵;薛仁贵将兵力一分;分出了两万人;加土这一万五千名战士;由黑齿常之率领;从白兰羌再度杀向了柏海、乌海;然后进入大非川。契芯明四万大军到达肃州后;突然折入伏罗川;这一次对吐谷浑的残部来说;可是致命的。看到唐朝军队在洗掠羌人;一个个呆在山上肯定不是办法的;终于从各个山岭山谷走出来;重新来到各个草原上。唐朝军队就杀了过来。
    薛仁贵与李谨行又带着余部;还有两万多新到达的府兵;又折头杀向了诸羌。深度还是一百五十里;不过临近边境地区五十里地的所有羌人全部清空。但这一回答应他们投降了;可有条件的;投降可以;必须作出一些补偿;还要派酋长的亲生子女;到朝廷为人质。
    后面的还有一些计划;冬天就要到来;到了冬月;军事行军会停下来;明年春天看吐蕃的情况;有可能继续拉开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让羌人震骇;催毁吐蕃的根基。
    若是论钦陵派出大军前来;不战;利用各个城堡坚守。但消息泄露出去;想在紫山口筑城大约不行了;不过也没有关系;将羌人各道悉数毁去;使他们居住之地;真正成为穷山恶谷;与外界不能沟通。逼迫论钦陵加重对西域的录削;产生更多矛盾。然后一举反攻;再率西域的军队;清刹且末或者祁连山西南的吐谷浑人。使青海真正变成人间炼狱。吐蕃人不能立足;最后只能放弃。
    论钦陵曾说过一句话;过了柏海;你们唐军就不行了。让你们呆在吐蕃高原;可真那么好呆的;羌地一失;西南食盐之道必失。青海一失;青海盐道必失。然后再将原来的吐蕃盐道;也就是西域的昆仑山。盐道扼守。连盐都没有的吃,看你如何扼守高原?破晓神灵提供百度
    后面的想得有些远;实际土三个月雷霆般的行动;也有一些将士又陆续地牺牲。只是以战养战,对国库消耗不是很严重。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己的。有一句话;李威一直没有说;没禄氏临走前说过一些话;会给论钦陵制造一些矛盾;让他处境困难。自己这样做;算不算“配合”?若是生下男孩子;再与他谈和;换取论钦陵的支持。这就要看天意了;若是生男;这个时间段;留给唐朝的只会有两三年辰光。
    但没有想到西域居然传来一件好消息。王方翼为检校安西都护后;立即星夜驰赴安西。与李威一样;先修了一座大城;十二城门;规模相当壮观。而且速度奇快;只是五十天就修好了。取了一个名字,叫碎叶城,作为拱卫安西的重城;接着又招抚各方贵族。正好契芯明率领四万唐军奔向肃州。听到这个消息;西域各部沮气;李遮匐迅速处于孤立状态。王方翼乘机使了一个计策;几乎兵不血刃地将李遮匐生擒活捉。
    李威愕然;这可不容易的;战到现在;自己还没有本事将论赞婆活捉呢。对裴行俭说道:“我唐朝又多了一个名将啊。”
    “是;此人不错;但是臣都想到了一个计策。”
    “何计?”
    “殿下;可以派斥候;到吐谷浑城附近放出风声;就说我们唐朝再给吐谷浑各部一个机会;凡能将论赞婆生擒活捉过来的;计往不究,反而会给予重赏。”
    “好计策;这一来;数番打击之下;说不定真会有一些贵族动心。即便没有;论赞婆会有疑心;此乃曹操渭南破马超、韩遂之策也。”
    “不过殿下;你要准备回去了。”
    打到现在;战功也有了。本来到青海;是避后党、雍王党之争;可是李贤不管用;皇后几下子弄废了;而且手中捏着雍王的致命证据。张文灌去世了;戴至德时病时好的;也坚持不了多久。再不回去,朝堂有可能会全部被皇后控制。这个避;做得就过犹不及。
    “是啊;可是孤怎么回去呢?”
    父亲不下旨;自己不能真率着大军返回长安。感觉一切到了火候;就站在门前;隔着一层帘子;帘影子在动啊动的;却不知道怎么将这个帘子揭开。(未完待续H
    ┏━━━━━━━━━━━━━━━━━━━━━━━━━┓
    ┃网┃
    ┃┃
    ┃。┃
    ┃┃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帘影动 文字更新最快……】@!!
第四百四十五章 散红光成绮(一)
    如何将这个帘子挑开,看了看天上翻飞的黄云,裴行俭高边一百五的智商;也想不出来办法了。。
    青海战役要收工;京城大戏;继续在上演。
    听了李贤的话;段夫庆觉得很想要哭。觉得章好自己是吐蕃人;否则听了这句话;又协助了这个皇子;能立即跳洛水自杀。
    道:“殿下;那个婉儿可是东宫的良媛啊。”
    那意思;也是你的大嫂;怎么比吐蕃那些不开化的野蛮人都不如呢?
    “我知道;但我今天不知为什么;感到心动;而且婉儿今年十五岁(上官婉儿出生月份晚;这时才十三周岁)。去了一趟青海;可回来后;还是云英之身;我替她不服。”
    那也是你大哥的事;你自身都难保了;有什么资格管你大哥东宫的事务?再说;你大哥不愿意动她;难道你就要替你大哥替她开苞?这都是什么道理?
    “殿下啊;不容易啊;东宫几个妃子;平时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是一群人。难不成;你闯入东宫;当着东宫各位妃子的面;给那个婉儿读《采葛》?”
    估计李贤前面将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读出来;东宫会立即将他用扫帚生生撵出去。
    “所以才让你想一个多法。”
    劝了没有用;但是段夫庆忽然灵机一动。随他了;自己能劝;算是对他不错的。若不听;关自己屁事?自己这条小命;还不知道那个皇后什么时候玩腻了;派人索取。但这事真若办成;倒是一个机会。
    然后自己来到天津桥上;特别是上早朝时;文武百姓皆在天津桥等候放行;远处有许多百姓观看。然后自己大声一说,自己是吐蕃大论的手下幕僚,让皇后发现了。那么为什么不抓?不抓有好处啊;继续让雍王做挡箭牌;太子又在青海;皇后好发展势力;满足她的野心。当然,张大安肯定不会让自己说的;可还有刘仁轨;戴至德,郝处俊;必然阻拦,让自己将真相说下去。
    然后再说雍王如何地不孝;陷害几万唐军于死地不算;继续在害太子;甚至公然与太子的良媛有那么一回。事情传扬;在唐朝会引起多大的动荡?一下就乱了。自己再来个自杀身亡。也不负大论的嘱托。
    想到这里;态度转变;说道:“殿下;可不大容易。”
    “是。”
    段夫庆就在苦思冥想;这也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可居然让他想到了一个主意;问道:“那个土官婉儿才气如何?”
    “很好;我看中的正是她的才情。”
    “现在朝中执掌宫中诏命的有那些人?”
    执掌宫中的诏命;不是掌握宫中发下来的诏书。是皇帝或者皇后有什么诏书;可不能什么诏书都自己来书写。特别是现在的诏书;要讲究押韵骈仗。书写十分不易。比如李治发颁天下的诏珠矶;句句对偶。破晓神灵提供百度
    实际上用李威的话来句九句是废话;完全为了对偶而对偶,内容空洞;关健的就那么两句话;直接说;不就得了。但写给李威的书信;也略略注意一下;可一半却不对偶。有那份心思么?
    这些诏书其实不是李治;或者武则天书写的;而是皇帝或者皇后嘴授;名儒学士旁听;然后草拟;写好了再修;让皇帝或者皇后过目;再颁发天下。也就是一个代笔。
    李贤立即答道:“现在执掌宫中的诏命;是刘懿之、刘律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这几人;也就是老百姓嘴中的北门学士。”
    然后迟疑起来;道:“你是说…这不大可能的;执掌诏命的;皆是鸿儒擘文。”
    在李渊与李世民有这个权利的;是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没有一个是差的。到了李治早年;有许敬宗、上官仪。后来二圣出来;上官仪杀死了;李治又有意打压妻子的权利;扶持了一群反对妻子的大臣为宰相。于是武则天仗持自己才情还可以;强行为之。李治也无奈;眼睛看不清楚;还要听妻子读奏折;妻子将眼前这一关卡住;没有办法;只好让武则天书写。
    所以狄仁杰说武则天是一个铁人;一天要做那么多事;身体健康;吃嘛嘛香;也是天性异禀。一般人早就倒下去了。不过后来;武则天渐渐也吃不消;正好扶持了北门学士;略略分了相权顺手让他们代笔;书写一些诏命。因此;自北门出入禁中;又常在北门候进止;看两位圣上有没有什么诏命;要这些人书写;北门学士这个称号;也是这样来的。
    “有何不妥?诏命也分为几等;有大事;有小事。若是才情够,书写一些小的诏命;难道不成吗?况且天后是女子之身;天皇身体时好时坏;不是太监;是一群大臣;进进出出;是不是有所不便?而且太子执掌国政;似乎成为定局;太子的侧妃协助天后;传扬出去;是不是天下美谈?”
    “是啊;是啊;李贤会意了。
    在东宫不便;可是在后宫;少了太子的那一群人监督;自己这些天经常去内宫请安;机会便来了。
    段夫庆心里冷哼一声;我的机会也来了;若是在别处出事;唐朝这对皇帝皇后;还能推卸一些责任。可在他们眼皮底子出事;到时候十张嘴也洗不清。
    李贤又说道:“那么谁来进言?”
    “张相进言即可;他是你的人;自不愿意看到北门学士与天后搅在一起。进这份谏;合乎情理。”
    “是;李贤喜不自胜地喊来张大安。
    张大安也疑惑;问道:“殿下;你是……?”
    “不用问;这是孤的妙计。”
    又有什么妙计?狐疑地看了一眼段夫庆;然后想;难道分北门学士权?似乎也不大对啊;北门学士一直低调行事;几年来似乎从开始的争议;到现在;所有人都忘记了。又或者离间太子与皇后的关系;可上官婉儿这个小丫头能做什么?
    想不明白;又不好意思问;这个就象皇帝的新装;雍王已说了妙计;自己不懂啊,问了;自己岂不是很笨?
    奏一书;听闻东宫良媛上官婉儿才学过人,又是太子的良媛。皇后这些年为国家做了许多贡献;讴歌泣血;然后后宫禁地;北门学士才高资浅;出入不便;因此恳请两位圣上;让上官婉儿学习起草诏命。这也是为了帝国将来着想。
    说得颇有些道理的;北门学士;才学是足够了;可能资历太浅;不象以前那些大臣们;那一个是差的。许敬宗不出事之前,同样也是国家的重臣。
    可是这对夫妻有些奇怪。
    李治想不明白;问:“皇后啊;为什么张大安上奏这个奏章?”
    武则天也在钻牛角尖;万没有想到李贤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如何亲近上官婉儿。也在往政治利益上想;可想了半天;同样是无解之题。笑了笑;道:“张相公;说得颇有道理;陛下啊;他是为了本宫;不要多想。”
    张大安会为了你?李治不大相信。
    武则天又说道:“陛下;可诏各位宰相商议;毕竟此事犹关重大。张相公是好心;可是本宫若真随意用了;又有人会说闲话的。”
    李治“恍然大悟”原来张大安埋伏在此;不过妻子识破;张大安也失败了。争就争将各位宰相喊来蒂议。
    大家表情一个个差不多;然后全部看着张大安;你这个厮;究竟安了什么用心?也不知还是说不是。可就是说不是;总得需要一个理由。这是皇后在向太子表示亲近;难道也要阻拦。或者说上官婉儿岁数小?也不成立啊;现在起草诏书的;武则天本人就成;起草了多年。还有一大群北门的学士;也不一定非要土官婉儿起草。这并不妨碍国家大事。
    而且这也表达皇后的大度;昔日;我杀了上官仪;可是他的孙女;本宫照样让她进入东宫;做太子的侧妃;今天还让她执掌诏命。君子不避亲仇;是美谈。怎么阻止?
    想不出来;刘仁轨犹豫了大半天;说道:“可是东宫那个良媛有没有这个才学?臣好象听说她还没有到及笄之期。”
    武则天在帘后说道:“有没有;诏她进来试一试便知。”
    历史的轨迹;砸中了李贤;可不章的没有砸在上官婉儿身上。
    李贤走后;上官婉儿将那几张字纸全为用火舌烧了。
    碧儿心思单纯;问:“婉儿;你在干嘛?”
    “那个王;看过了;烧掉。”
    上官婉儿才情好;可肚量很不好。
    倒是裴雨荷安慰道:“碧儿;虽然雍王种种做法;让人齿寒。可他毕竟是殿下的二弟;殿下友善;兄弟和睦。”
    “太子妃啊;你当这是什么地方?是石奋之府啊?这是帝王之家;你见过帝王之家;有几个夫妻、父子、兄弟和睦的?”
    这个尖锐的问题;让裴雨荷不能答。
    统率后宫;裴雨荷才气差了很多。狄惹秋好是不会争的;碧儿心思单纯,看人的眼光不一样。若是听到没禄氏的一些做法;她有可能第一个举手赞成;将这个王妃接到东宫。杨敏与徐俪稍好一些;可在才情上;依然对裴雨荷构不成危胁。
    但东宫两个小萝莉渐渐长大成人;这才是最要命的。一个比一个心眼子多;而且看待问题;很现实。
    秋惹看着裴面荷不能言;走了过来;劝解道:“婉儿;太子妃说得对;小不忍则大乱;这是在东宫。雍王做作;我们也不能做得太过小家子气;传了出去;让人说东宫器量狭”
    上官婉儿这才忍看怒火。
    可是她这一顶;裴雨荷依然下不了台;秋惠又说道:“走;我们去看燕子;马上就要飞走了。”破晓神灵提供百度
    “好;几个女子说道。走出去看燕子;表面上看皇室不平静,可是东宫很平静;几个妃子同进同出;十分和睦;被百姓传为美谈。可实际上;有也争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明显。
    事情过去也就算了;可到了第三天;皇土传旨;让上官婉儿去一趟大明宫。
    几个女子神情古怪;诏东宫妃嫔入大明宫不是没有过;可全是武则天召传的。现在却变成了皇帝召传;还召传了上官婉儿一个人;这是为什么?狄慈很不放心;青海临走前;太子特地将自己与狄好喊出去谈话的,将东宫托负给自己。于是拿出一锭金子;悄声问道:“陛下召婉儿进大明宫有什么事?”
    想偏了;李治不是早几年的李治;就是有明崇俨的那个小丸子相助;也不会有其他心思的。
    太监接了金子;敢接;是好事;为什么不接。然后笑嘻嘻地说:“是好事;能不能成;就看良媛今天发挥。”
    点到为止;不敢再说。在众女一头雾水官婉儿来到大明宫;看到皇帝在;皇后在;还有八个宰相;行了礼;问道:“陛下召臣妾;有何吩咐?”
    李治看着还没有长成熟的上官婉儿;也是一笑;觉得张大安在胡闹;妻子在瞎起哄;就这么兴师动众地将八位宰相一起喊来了。这才多点大;弘儿够聪明四五岁时;在做什么?
    但事已至此;只好对裴炎说道:“你出一题吧。”
    裴炎出了一题;当然;心中也好奇;难度还不小的;出完了;看着这个长相清秀绝顶的少女。
    可是全部低估了;连李威也低估了;在李威面前;上官小婉只是撒娇。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