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威击着桌子,想了一想,说道:“但不急,一条一条来。先是计划,必然会有争执。刘卿,你先让一让,裴炎此人是一个假道德君子,可是内心却渴望争取更大的实权。制订计划,也是分配落实权利的一个机会。至少他会在表面上把持一下大义,你先让他。不要因为掣肘,让第一条又成为一纸空文。”
    “是,陛下。”
    “第二条招人纳贤,我的策重点,是普及寒减少寒与百姓的怨望。裴炎必不会同意,也不要争执,争执到最后,甚至引起各大世家对我的怨恨。”武三思与武承嗣想到了名世家的力量,李威没有想到?早想到了。
    “其实名世家也没有那么不堪,各地庶族吞并同样严重,”李义琰说道。
    李威在他手上拍了拍说道:“李卿,我对名世家没有敌意,一直以来,我想的是双赢之道。但吞并肯定要解决的。”
    “是,”李义琰脸一红。他是魏州人,可确确实实是陇西李家的后代。在陇西李家的族谱上,还能找到他以及他父母的名字。
    “但必须通过,不通过,何谈什么恩泽整个天下百姓。所以可以含糊带过。”
    具体的怎么做,让刘仁轨思考去了。
    “胡蕃,裴炎既然要以德待胡,此事jiā给裴炎去做。”
    几人一阵窍笑。
    裴炎用李威的矛对李威的盾,刻意曲解。可是李威也没有怯懦,反将了裴炎一军。别以为裴炎在政事堂风轻云淡,此时心中一定很是伤神。他是道德君子,名世家的代表,然而名世家为什么清高,正是因为血统全是汉人,是正统,礼教严格,所以才能连皇室也敢轻蔑。向来对胡人十分轻视排斥,可以想像的,此时裴炎一定陷入两难之地。
    但还是含糊地解决,这一条牵涉的多,比如移民,何为纠纷,何为背叛,如何移民,如何安置汉人官爵。张柬之说的诸葛亮平孟获也是不对的,诸葛亮前面一死,南部诸蛮还时有叛发生。不彻底汉化,无论是软,还是硬,皆不是办法。可不能明说出来。
    “纳谏的事比较容易解决,恐怕是某些人巴不得的。节俭,我只打算放一批宫婢,其他的不能动。”
    “陛下英明,臣正想说此事,若是克扣太紧,内宫必有怨言。内宫不稳,也非是国家吉兆。”裴行俭道。
    “不急,先通过,以后慢慢解决。虽然皇室,也不能奢侈。己不能为,何能教人为之。”
    “陛下此言大善。”
    “立法之事,大约不成了,可以草诏,不必去急,惹起风bō。”
    “是,”几人立即说道。对李威的十条,最反对的恐怕就是这一条。用意是好的,是给了天下人一个公平受法的机会,但实施起来,难度更大,争议声也大,甚至所有权贵都会表示反对。
    “备军少战,朝堂中懂yīn谋的人多,懂军事的人少,即使某些人也不会争执。重农,相信也不敢争执。赎出部曲与奴婢,他们只会在国库上做文章,但是善政,相信也不敢公开争论。”
    这一来,十条就能勉强的通过八条。在面子上,李威不会输多少。
    裴行俭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早知如此,应当同意臣的上策。”
    “裴卿,倒也未必,虽然难些,能保持国家平稳过渡,也不会给后人佼仿的机会。”
    “只怕未必。”
    “一步步走吧,已经到此了。”基本上要说的话也说了,李威正准备送他们离开。狄仁杰忽然道:“西翀要回秦州,让臣拦了下来。他原来准备上书,粮价有些贵,让朝廷暂时各仓不必储粮,以免造成损耗。可是臣一想,若是北突厥谋叛,国家必然会大用兵。现在不备粮,到时候粮价会立即飞涨。”
    这个连狄仁杰都不好说的。
    若是这一两年内东突厥有变,现在就要备粮。若是没有变,现在备粮,就会有严重的损耗。青海一战,国库亏损很厉害的。谁提的建议,最后会找谁的麻烦。
    李威不好答,用眼睛看着裴行俭与刘仁轨。
    裴行俭想了一下,说道:“还是备得好。陛下,想一想,为什么西突厥会谋若不是殿下将计划提前,西突厥必然成为青海的掣肘,去年七月份就没有那么辉煌的战绩。论钦陵此人不可小视啊。他们吐蕃一国不是我们大唐的对手,必然会派出使者蛊突厥人,不仅仅是西突厥,东突厥力量更强大。”
    “裴卿言之有理,刘卿,我写一份制书,明天你在政事堂提出,若有人不同意,请他承担后果。”
    “喏。”
    狄仁杰又说道:“臣昨天会晤了二人,颇有些才学,虽然迂阔。还写了两封疏章,请陛下过目。”
    将徐有功与张柬之的奏折递给李威。
    看了看,没有在意,徐有功说以道德治人治国,自己何尝不知。可几个人能做到,说以法治国,自己理想化了,可至少让法律进一步完善,能杜绝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张柬之说羁糜地区以无为为本,当真无为了,就是上策?
    然而眼睛却盯着了名字。
    徐有功他不知道,但是张柬之可是知道的。这个人胆子大,对李唐很忠心,似乎历史上自己母亲就是此人掀翻的。不是需要人与母亲作对,是要一些果敢的人,将裴炎这股邪风压住。
    说道:“麻烦狄卿,通知二人,让他们到东宫一叙。”
    亲自谈一谈,看一看这个张柬之倒底有多牛,居然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母亲顶翻F
    ┏━━━━━━━━━━━━━━━━━━━━━━━━━┓
    ┃网┃
    ┃┃
    ┃。┃
    ┃┃
    ┗━━━━━━━━━━━━━━━━━━━━━━━━━┛
    【……第六章 愿春暂留(二) 文字更新最快……】@!!
第七章 春归如过翼(一)
    第七章  n归如过翼(一)
    “陛下,不是不能立法制,还是人治啊,”徐有功说道。、
    李威有些愕然,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呢?
    不过对此二人他颇为欣赏,换作一般的人,就算张柬之是一个县丞,并不是京畿要县的县丞,南方一个小县丞,在他面前,与平民百姓并无什么区别。然而见到自己不拘束,侃侃而谈,单凭这份气度,就非是常人。
    “继续说。”
    “比如陛下昔日为太子时,曾为逃兵向太上皇央求过,但是不立法制警告,逃兵现象会很严重。”
    “嗯,是一理。”
    请求宽大处理逃兵与自己无关,是李弘做的,可在外人面前,却是一个人。以法做警告,处理时宽大,是仁爱。可以兼并实行,但这样一来,就不能以法治人,而只好以人治法了。
    “逃户也是这样。大唐律中,对逃户处理很重,可实际上,朝廷很少真正用严法处执过逃户。此为一也。为什么陛下恩准党项人为我大唐羽翼?”
    “形势需要,还有他们知错能改。”
    “是如此,再比如偷盗,若是家中不缺衣少食,那一个百姓愿意偷盗?为什么百姓会缺衣少食,是朝廷还没有做得完善,官员没有做得更好。”
    “这也是一理,可是徐君,我问你一句,若是国家没有法制该得如何?”
    “那也不行,以人为本,以法为辅,这才是治国之道。”
    “但我再问你一句,如何让每一个官员做到公平执法,以人为本,以道德化民?”
    “陛下……”
    “徐君,勿得多言,”李威转过头,看着张柬之,问道:“你说国家不应当与胡人争地,更不应当置兵置官移民,减少纷争。”
    “是,不相信陛下看,青海过了几年后,都会有纷争出现。”对此张柬之一直很反对,认为是无用之功,徒增麻烦,还费了国家大量财政。若仅是为了屯兵之举,还可以的。但再到西域,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不是青海,中原各地就没有了争执?”
    “那是不同的,中原再怎么争执,也是唐朝的百姓。边境蕃夷一旦争执,有可能兵戈立起。”
    “此言错矣,就是中原,若是百姓无衣可穿,无粮可食,也会立即揭竿而起。边境蕃夷,治理得好,也会忠心不二。关健还是一个治字。”
    “刚才陛下也说过,不能保证每一个官员,都能做到公正道德,况且到边境的官员,多是朝廷犯错的贬官。除了朝争……大多数官员,都因为品行的错失,贬放到边境地区的。官员更是良莠不齐,边境的情况又比中原复杂……治字,是纸上谈兵。”
    这一条说得倒很有道理的。
    可是情况再复杂,也不能阻止李威的移民计划。比如青海,比如西域,再比如辽东,若百分之八十以上皆是汉民,或者汉化的各部胡人,一个个从游牧生活方式,改成农耕的生活方式,会不会再出现以后历史上一次次的伤痛。
    还有一个古怪的因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漠北在冷兵器时代,几乎出了世界上所有最强大的军种。比如匈奴人,仅是一脉,去了欧洲横扫无敌。这样说,有些牵强附会,毕竟那时候匈奴又经过了两百年的发展。但现在的鲜卑人与突厥人种,比如阿尔瓦人,能有多少战士,居然让整个欧洲感到头痛。再比如宋朝的西辽,仅是辽国残余的一支军队,却横扫了西亚。再比如元
    羁縻,能羁縻到什么时候?
    这是妥协的方法。
    若不是nv真人与元的入侵,以宋朝的商业与技术的发展,会不会给后人带来一次机会?就是明朝很黑暗的,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后nv真人入关,什么都没有了。疆域倒是大,关去闭起来了,海也封锁了。然后虎一声炮响,最大的一场悲剧上演。
    这说得长远,就是唐朝,有安史之为什么有安史之多种因素,若不是幽州一带有许多胡兵奚兵,安禄山能不能调动所有汉军反叛?
    移民,誓在必行
    任何人都阻止不了李威这个计划,无论多难,更不要说张柬之了。
    “张县丞,你说的这一点,我都没有考虑过?朝中诸卿没有想过?”
    “陛下……”
    “有的事,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是,可是陛下,移民之举,还要小心谨慎。”
    “别的没有,这个小心谨慎,我做得不比任何人差。”想大意,在这种政局下,李威也不敢大意的。
    “不过这不是唐朝最大的隐患,”张柬之看了看左右,远处几个宫nv与太监站在哪里,准备伺候,近处只有一个宫装少nv,瓜子脸,长得俏丽无比,十五六岁的样子,正坐在李威下首,还有一个更小的少nv,好奇地托着香腮看着他。
    虽未见过上官婉儿与韦月,可能猜测出来,低声说道:“最大的弊病,是在内……宫。”
    “你是何意”李威脸è;一沉,说道:“来人哪,将他们二位送出去。”
    上官婉儿看着他们被卫拉下去,问道:“陛下,此人进的是忠谏。”
    “什么忠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说的话,已经超过他官职允许的范围。”但是李威嘴角一笑,这个张柬之还有意思的。那个徐有功似乎也不错。不过这两人怎么安排呢?
    想了想,拿起笔写了两道授命,让张柬之擢为殿中御史,不是胆子大嘛,让你做重要的御史,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水平。徐有功没有功名在身,于是让他为商州法曹。
    官职皆不是很大,可对于他们二人,已是破格荣升,多少起到千金买骨的作用。
    然后又让人传倭国使者河边兽生过来。
    四方馆就在东宫的南边,一会儿人带了过来,立即伏在地上,涎着谄媚的笑容说道:“臣仆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李威对他可不象对其他人那样客气,让他伏在地上,又没有说起来,道:“我喊你前来是有一事通知你一声。”
    “陛下请明示。”
    “关于出兵之事,我朝群臣皆不大同意。张相公故终之前,特地对父皇说过,不可出兵新罗。”
    “陛下,不可啊,别人不知军事,难道你不知道军事?若没有新罗人的勾结,高丽怎么会多次谋叛,甚至还多次勾结靺鞨人。他们新近得到大片领土,在消化融合各部,一旦融合完毕,还会出兵辽东。”
    “你认为他们有没有这胆量?”
    “可是陛下啊,ā无百日红啊,一旦贵国……”
    “你是什么意思”
    “臣,仆,仆说错了。”
    但这个倭人说得很有道理的,新罗是抓住了华夏王朝替更之时,多次扩张了领土,这是一只丑陋的打不死的小强。然而你们倭国呢?则是一群禽兽。
    可自己在利用他们,没有必要流lù;更多的厌恶感。语气缓了一缓,道:“是啊。可是你也知道的,军国大权,并不是我一人掌握……但对你们遭遇,我也同样愤恨。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
    “陛下,我们国家几百万臣民,是大唐永远的朋友。”
    “当真?”
    “当真,此心可表日月。”
    你nǎnǎ的,你们这群人还人心么?但还是没有揭破与抬杠,厉喝道:“那你们当初为了什么帮助百济出兵新罗,又与我们大唐对抗?”
    “那是我们一时糊涂,不知道大唐的威严。”
    “我不是怪你,当时百济不肯臣服我朝,可现在百济已经是我朝子民,新罗嘛……因此,你们倭国是我们唐朝的朋友。”
    “正是,正是。”
    “可能理解其中的苦衷,朝中的大臣不多,我也不好抹诸卿颜面,但看到你们倭人忠心可嘉的份上,我指你一条明路。你去寻刘仁轨刘相公。”
    听到刘仁轨,河边兽生吓得一哆嗦。道:“臣没有那胆量啊。”
    “他是人,不是狼,不会将你吃掉。此一时,彼一时也,若是他同意,说不定会想出一条妙策。”说着,李威挤了挤眼睛。
    河边兽生“会意”,伏在地上,爬了几步,就差一点要ǎn李威的鞋子,然后感谢零涕地说道:“谢过陛下。”
    “不用谢我,去吧。”
    “恶心,”上官婉儿差一点过来,将李威那一只靴子脱下来,扔掉。
    “不仅是恶心,他们还是一群野兽,婉儿,不相信你过一段时间看,只要我一误导,他们会在新罗做出什么样的事。”说完了,李威坐下来沉思。这件事要抓紧去做,然后将这些倭人送回去。避免夜长梦多。
    最后终会察觉的。
    但也没有关系,一旦西域与北方用兵,国库更空虚,到时候看到大笔的进账,就是裴炎都不敢做文章了。想到卖军火,他又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卖得更远一点。比如现在拜占庭的弓箭不是很犀利,还有一些强弩,这都是秘法制造的。
    以现在拜占庭的工艺,就是看到实物,还是无法仿制,增加他们的实力,让他们与大食人打得你死我活。这也是一种削弱。一旦大食持久不胜,后果很严重的。他们与吐蕃一样,只不过是总督制,很象后世的殖民地形式。不胜,就可以崩溃,西亚危机则能解除。或者想削弱未来的欧洲,大食势弱时,也可以反过来支援大食武器。
    甚至可以将眼光放长远一点,让阿瓦尔人、斯拉夫人、哥特人、法兰克人,全部战。不说没有机会,眼下这些国家或者势力大多数派来了使者。还有一个公主,请求“勤王”。阿瓦尔人也来攀亲认故。这就有许多作的机会。
    又想到了这个公主。
    上官婉儿笑她白痴,李威倒是能理解的。她前来就是寻求帮助,也做好了嫁人换取利益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