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作为一名妻子,武则天是合格的妻子,对李治百般的温柔体贴。只是作为武则天的儿子,除了小时候李弘享受到一些母亲的爱护外,其他诸子倒是没有享受什么母亲的慈爱。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兼顾。
    见到便宜父亲,李威再次施礼。
    事情也过了这么多天,气渐渐消解,李治语气不太恶,说道:“坐。”
    李威欠身坐下来。
    “怎么想起来看朕?”
    “父皇,儿臣一直惦念着父皇的身体,一路上听到许多孝子的事迹,儿臣惭愧,因此回京后,立即看望父皇与母后。”
    李治冷哼一声,不大相信。心里甚至说道:你这个儿,恐怕是来看看我什么时间会死吧?但这个儿子虽然悖逆,可某些方面顾忌着影响,做得不太恶。事情也发展到这地步,李治也不好怨言了。
    李威又说道:“另外还有一些事,儿臣年青,不知轻重也来请示一下父皇与母后……”
    “什么事?”
    “此次出巡,儿臣不仅是看百姓生活,也是为了另一件事,兴修水利,关中,特别是京兆一带,水利比较完善,然而其他地区,有许多地方,水利不是很完美。不仅是河北河东河南三道,还有山南、谁南与江南道。儿臣曾经看过一些地区,也垂询过一些人,心中有一些想法。特别是江南东南一带,水土肥沃,却因为多泽,开耕落后。东晋南迁,带去大量的人才,于是渐渐出现了圩田。可大多数是自发开耕的,许多地区依是多泽地带。仅此,就有许多开发的空间。”
    唐朝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河北黄河大运河一带,剑南益州,关中,江南。才到唐朝,李威只想保命,没有注意,后来渐渐注意这个现象。这肯定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后世人,中国哪里人口最密集,几乎连儿童都知道这个问题。又有一个说法,湖熟熟,天下足,也就是湖州与常熟大丰收,都能养活天下人。虽然说法夸张了一些,但可以看出江南东南地区粮食产量。
    可现在能不能实现?
    湖熟熟,天下足,是一个笑话,就是人口,一个若大的润州地区,包括后来的南京与镇江地区,仅是三四十万人口,很有可能不及后世这两个地区一个小县的农村人口数量。
    然后过问了一下。
    有多种原因,第一个海岸线没有延伸,包括盐城地区沿海,上海大部地区,与南通绝大部地区,如今还在东海的海平面以下,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淮河多次泛滥成灾,比黄河的灾害还要严重,这一泛滥,从淮河上游地区,一直到苏北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影响。第三个就是圩田没有统一规划哼,不该出现的地区出现了圩田,反而阻挡了航道与水道,有许多低洼的地方,修一下,能出现几万亩与几十万亩大圩田,可因为地势低洼,百姓胆怯,一直没有很好的开耕。所以唐诗里与唐朝一些史书里对江南的记载,大多是四个字,低洼潮湿。后来有没有?这一原因,是因为许多地方没有治理,多是沼泽,天一热,湿气蒸腾导致的。
    道理很简单,可世人都忽视了,一是唐朝重心北移,江南不大管,到了岭南,直接不怎么管理了。若不是蔗糖的兴起,岭南原来只是派一些官吏驻扎,一州上缴几根羽毛,两三两黄金,几件土特产,得,你们了。二也是世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若没有东晋南渡,江南情况更恶劣。仅此一项,就有许多开发的空间。可想要治理,一里一乡一县是不够的,甚至诸道与诸州一些统一规划,上下齐心,就有可能提前实现江南熟,天下足的局面。
    仅是后一项举措,就有可能增加几百万亩的良田。这个几不是小几,有可能是六七**大几,六七百万亩江南富足的良田,能养活多少老百姓?再辅以其他的一些水利项目,只要朝廷肯投资平去,有可能全国性田地压力马上得到缓解。
    这是指眼下的,以后人口增涨,田地压力还会继续。
    但可以将田地所带来的危机,缓上几十年发作。
    有的李威不敢说,可大致上的原因,一一讲了出来。
    这不是糊名制度,得罪的利益不大,不过若不争取父母的同意,只在后面掣肘,同样也完成不了,反而有可能引起争执。
    李治听了后,默然半天,说道:“弘儿,你心是好,可是一动,百姓会有什么样的压力?”
    “父皇,儿臣知道,也没有指望地方经营,所有经费,可以参照两渠,有朝廷拿出来,再派一些得力的官员监工,这样一来,地方上一些强户不敢过份阻拦,所得之田,朝廷也有支配权利。并且儿臣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朝优容士族与权贵,这是昭奖。然而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吞并严重。祖父手中这一现象并不严重,到了父皇手中,已经一年威过一年,这才过了几十年。因此?这些地大多数还是交给少地与无地百姓经营,也能缓解一下贫富不均的压力。父皇,儿臣还想说一句话,太宗说过,民能覆舟,这个民不仅是指士族与贵族,也是指所有老百姓的。陈胜张角之辈,是不是士族与贵族?”
    李治皱了一下眉头,又说道:“你心意是不错,然而国库里还有多少钱帛,你知道不知道?“
    “此事不急,若想兴修,必须全国统一规划,对各道河渠圩堤测量,没有几年不可能完成。”
    这个测绘工程十分巨大,必须测量河渠的长度、深度与宽度以及水流量气候,还有对航道与其他水道的影响。圩田圩堤自然越是宽大越好,最好修成长江大堤与黄河大堤那样,可得不如所付,不值得,也需一个合理的长度、宽度与高度还有对水道的影响也要计算进去。不但如此,要花费多少,需要多少人工,工程的先后以及与一些牵连的大户人家的扯皮都要考虑进去的。
    有可能花费都有可能超过两渠,因此,李治是听了出来,有许多好处。但心中认为李威想法有些迂阔。
    李威继续说道:“至于钱帛的事,儿臣来解决。”
    “你如何解决?”
    “到时候两渠大约已经结束能抽出一部分款项。这是其一,其二儿臣还有一个门路,能为国家带来大笔款项,并且已经落实下去。”
    李治不语。
    他呆在上阳宫因为病情无法处理政务,可总得要过问大的事情李治心中还有数的,包括倭国使者的事,与武则天都知道是曲线救国,但一直没有过问,在看儿子如何将这场戏上演下去。
    这个款项,大约指此。
    李威又说道:“另外还有郑家一行,儿臣稍后再说,也能为国家增加一些收入。”
    对李威在荣阳郑家呆了好几天,李治也在关注,不过他涵养很好,儿子不说,也没有急着发问。
    李威继续说道:“父皇身体越加康复,儿臣心中很是欣慰。”
    李治再次闷哼一声。
    “儿臣年青,这等大事恐怕办起来很是吃力。因此,等到刘卿与李卿、韦卿巡查回来后想交给父皇母后处嗯……”
    这不是交给李治与武则天处理,是给他们增加功绩的。便宜老子没有多久了,这是给便宜老子在史书再记上一件功绩。不仅如此,此次回来,先是怀州的事,那是巧合,武承嗣做得也太过份了。然而母亲却来了一个乱点鸳鸯谱,让李威十分汗颜。于是有了东邙山之事。
    能想出真相的人不会超过三两人,恐怕连李治都没有省悟,可母亲必然怀疑。这样做,有很多用意,如果胡来,母亲大人,你会,我也会。最好大家还是按照规矩来行事,在一个谱子上争。
    又再次增加了这次谈判的础码。李威在城门口说得好,不计较,然而除了这几个智慧之辈外,那一个不相信。只要相信,矛头必然再次针对武承嗣。母亲能胡来,自己同样胡来。
    谈好了,商议好了,什么事都没有了。可对母亲还有一些消积影响的,母亲心中不平,对这个母亲,李威能不能不忌惮?所以主动将功劳让出来,毕竟牵涉的利益纠纷不大,只要资金跟上去,就是大功一件。
    李治眼睛闪动了一下,有些不大理解。
    武则天则是十分狐疑。
    拍了拍母亲的小白手,李威说道:“母后,儿臣在青海说过,这个朝廷不管什么样子,只要母亲尚在人世,必须有母亲过门的权利,这是智慧的力量,天下间,有几个智慧能及父皇与母后。《周易大传》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战场也有一句话,上阵亲兄弟,作战父子兵。民间又云,家和万事兴。儿臣侥幸不太愚笨,再有父皇母后睿智英明,天下还有什么事做不好的?”
    咱们合悄吧。
    再争下去,连一个小小的武举,也因为糊名制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李治想了一下,说道:“朕准了。”
    怎能不准?
    李威又说了第二件事,这件事先说出来之前,必须将荥阳郑家一行经过讲出来。大部分说了,有少数地方略过。听到郑家有意嫁女,李治有些惊讶。这个儿子有些本事的,所以五姓七家对他不恶。可毕竟是五姓七家女,嫁入东宫,也要地位的。当初崔家与裴家争嫁东宫,是为了太子妃。太子妃水落石出后,崔家看到太子妃无望,也没有再提。尽管还有良娣,可人家不想要了。
    现在儿子不但太子妃都有了主,连两位良娣也有了主,郑家女到东宫做什么?
    也不能这样说的,郑家不是不知道,裴家女长相弱,才智弱,只有一点,能稳住事,肚量大,品性贤淑,竞争力不强,两名良娣是有了,可是皇帝升级了,东宫早迟也会升级。有两名良娣,但升级后就是四名夫人,至少四妃能占住一名。一旦升级后,皇帝将四妃名额填满,郑家女再嫁,难道做九荆现在进入东宫,为时不晚。说不定还能争一争未来的真正皇后。
    李威继续说下去。
    大约经过说了一遍。李治再次惊讶。
    此行郑家是表达了很多的善意,李威所付出的条件并不高昂。一旦再放出海名额,也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钱帛。大量的海关税务,又是一条长久生财之计。航海的人越多,所得的关税会越重。而且也看到大量钱帛了,条件稍稍宽一些,并不紧要。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让这个儿子出尔反而尔。
    可赢得五姓七家的配合,就是出尔反尔,有什么关系?
    至于李威所说的带一批郑家子前来国子监,又让一批郑家子参加科举,李治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有可能都不算条件,朝廷也在拉拢,只是人家高傲的不理不睬。
    但还不是惊讶的。
    当听到李威作主,让郑家嫁女给梁金柱,李治与武则天同时说道:“弘儿,你在胡闹!”
    “没有啊,郑家似乎答应了。“
    “咳,咳!”李治呛着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 时叩窗隔(三)
    “父皇,你怎么啦?……李威关心地问。
    “这怎么可能?”
    这又是错误的想法。!
    '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其实李世民与李治的打压,五姓七家很难受的。只是这些大家族有着大家族的高傲,始终不肯低头服输。到了武则天手中松了松,这也是无奈之举,武则天打压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关中新贵与代北戚贵,可不能全国性的大家族一起打压,也不敢。因此,反而拉拢了山东士族。一度崔家与郑家、李家、卢家有许多子弟乘势进入朝堂。包括让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折腰的美男子崔湜 等人。但作为整个大家族,对武家并没有看好,并没有出动。到了李显时,连自己妻子都没有管好,更不要说打压五姓七家了。
    可是李世民与李治遗留的政策仍然存在,包括科举制与门荫制用人。科举制本来是一个机会,但早期的科举制度是以两监贡生为主,五姓七家机会不大。因此五姓七家局面依然没有好转起来。
    直到安史之乱后,对整个国家失去了控制,已经这样了,不如拉拢几大望门支特。
    李唐宗室主动放下架子,连科举制度也放松起来。放到什么地步,唐宣宗爱女万寿公主嫁郑家的起居郎郑颢鄯颢弟重病。宣宗派使慰探,还,问我家公主在何处?使答曰在慈恩寺观戏场。宣宗大怒,将万寿公主喊来,说道,岂有小叔重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狠狠地斥责了一顿,命使者送往郑家请罪。
    只是一个小叔子,何必作贱自家女儿?
    就是这样,郑颢还不大乐意,当初娶万寿公主是白敏中的主意。不乐国婚的郑颢一辈子因为娶了公主,对白敏中一直恨之入骨。
    士族高贵如此。
    后人对一这段历史不大清楚,甚至一度以宰相多少排名,竟然将裴家、萧家与韦家排在郑家之上。这是错误的想法。比如现在,裴家有数名官员在朝中做了高官,裴行俭是皇帝手中得力干将,能文能武,裴居道等于是国丈,裴炎是武则天手下头号大将,裴家敢说比郑家高贵?再比如武周时,武家数人为王为公,李显时,甚至一度有四韦为相。但能不能做到武半堂、裴半堂与韦半堂?
    然而唐朝一旦对山东这几大望姓放开,立即有郑半堂、崔半堂这样的故事。
    这是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家族子弟成员十分庞大,培养了大量人才。以及存在了许多年,垄断了许多资源。还有就是举止作风严谨。另外受胡风影响,不象吐蕃没禄氏为了血缘那样,找李威借种,但对婚姻十分看重,想方设法保特血缘高贵。示问天下间,有几家有五姓七家血缘高贵的?
    因此,现在郑家那怕没有一人为相,也远远比裴萧韦数家高贵。
    可这终是假相,高傲只是空中楼阁,如李威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候景之乱,江左遂成丘墟,于谨破江陵,衣冠士伍,并没为仆隶,两次打击,江左士族彻底垮台。到了黄巢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然后唐昭宗手中,寒门李振策划,朱温出力,称衣冠宿望者难制,于是将裴枢等名门朝官斩杀于白马驿,投尸黄河。自此以后,不要说九品中正,什么流品也没有了。
    在五姓七家中,太原王家最弱,李唐又是在太原起事成功,因此最早与朝廷“不清不楚”。但太原王家,郑李崔卢只是将他们视为金缕玉衣,可其他各家族中,郑家又稍微弱了一些,最洛阳又近。
    李威登基后,就隐隐指向五姓七家。所以荥阳郑家才更担心。一代比一代强硬的态度打压,对自己家族终是不利的。而且似是英主登基,越是英主,对他们家族危害性越大。正好李威到了怀州,而且此行十分巧妙,兜了一个大圈手,似乎刻意绕过荥阳,更让郑家联想翩翩。于是有了郑连叔一行。
    这是五姓七家内部的事务,外人依然不知。在李治心目中,这几大家族十分顽固不化,朝廷数次打压,然而这些家族关起门来偷偷乐,甚至朝廷的诌书,不许七家相互联亲,不许高价出嫁女子,仍然不听。又拿他们没有办法,而且大臣也不争气,连房玄龄、魏征、李绩这样的宠臣,也不顾皇帝的意愿,竟相与之联亲。凡此种种,造成这双方,比李威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还要复杂,互相幽怨,互相的怨恨与不理解。
    所以季治惊讶万分。
    李威再次将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弘儿,做得好啊。”这时候李治也不顾得郑家联亲的对象是一个商人了。心里面恨的,最好嫁女给一个乞丐,这才出心头之气。
    武则天也是眉开眼笑,拍着李威的手说道:“弘儿,别先乐着,等到郑家将女嫁出,才能作数。“
    这是积怨,导致这天下间最尊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