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就是突厥人。
    打大食人,突厥人都不需要动援的。
    后世有人说吐蕃为唐朝守住了西大门,扯到冥王星了,纯是睁眼说瞎话,比穿越小说更误导少年儿童。但突厥人却是真刀真枪地与大食人激战了多次。包括阿史那都支,前几年为了河中就曾发过兵,然而大败而归。突骑施人曾起到过一定效果,可他是一个反唐政权,为唐朝与大食联手绞杀。即便是***厥的默啜,歼灭了娑葛后,也派了默矩与阙特勤远征大食,兵败而回。在史上突厥人与大食人零零碎碎发生了多次交战,规模远胜于唐朝,至于吐蕃……别当真。
    造成这个观念,是因为在突厥人心中始终认为河中的地盘,是他们突厥的,现在凭白无故,或者因为大唐软弱,被大食人占有了,心中不服。不是为河中争一口气的,是替自己争气的。其实这样一算,自己能打的牌面还有很多。
    但王方翼提了一个疑问:“陛下,那么突骑施的事……”
    李威想都没有想,答道:“继续。”
    若没有大食的事,肢解突骑施会平安进行。就是不知道车鼻施别部与突骑施最后的走向。但有了大食的事,肢解突骑施后果谁都没有预测。并且它的地形独天独厚,北倚夷播海,东倚金山,南倚天山,而西北方则是空旷人烟稀少的地带,几乎没有任何天敌。夏天可以迁移到西北放物,冬天返回。李威不记得历史,可心中有隐约的感觉,这个部族若是任其壮大发展下去,以后必成唐朝的大患。
    此次车鼻施部是叛乱的主流,不乘机整合分化,下次再也没有办法找到借口。只要乌质勒做上十几年乖孙子,突骑施就尾大不掉了。
    于是李威果断地做了选择。
    然后又说道:“将张仁愿请来。”
    张仁愿到来。
    李威说道:“张仁愿,我想让你去一趟大秦国。”
    来到西域,李威就问过各部返回去使者的情况,其实有的河中使者,这一次重新前来拜见。大多数人死活,李威没有兴趣,但中间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比如阿瓦尔人的使者,比如说拜占庭人的使者。
    这么大规模的团队,沙漠里的沙匪不敢打主意的。但是路途遥远,有冰山雪原,有荒漠大泽,有草原丘陵,有高山大谷。也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得到的消息,是全部平安返回了。至少在河中这一段,没有什么使者出事故。但是返回拜占庭,这个国家还要商议,而且大食人也议和了,这些年,拜占庭人也打得很辛苦。先是国内***教派与多神教派争斗,然后哥特人、阿瓦尔人、波斯人,再到大食人。难得的休生养息机会,国内必然产生主和派。
    一时半会,李威也听不到音讯的。
    就是他们派出使者,也会过一段时间。还有阿瓦尔人,路太远,甚至有可能使者才返回去。
    但李威却等不及了,因此派出一名使者前往拜占庭,将大食的情况告诉他们,并且点醒他们,别做梦了,一旦大食恢复过来,不会放过你们拜占庭的。别以为议和,甚至阿维叶为了让大食获得喘息机会,还向你们纳了一些税务,用你们自我安慰的话是大食人向我们拜占庭称臣了。可是你们的伊拉克呢?你们的北非埃及呢,昔兰尼加呢,的黎波里呢,汪达尔呢?你们的叙利亚呢,亚美尼亚呢,阿塞拜疆呢?这都是从你们拜占庭人手中抢走的疆域。
    不要做梦,指望和平,会不会和平,只要一恢复,下一步你们拜占庭小亚细亚(指土耳其)必然会丢失。
    此时,大食乱成这种样子,而且是我们两国联手出兵,你们不反攻的话,以后再也找不到这个机会了。
    也就是说,乘你病,要你命。
    然而再到教廷游说。问他们大食人信仰的是什么宗教,难道你们不想让你们的上帝、圣母玛丽亚与耶稣的荣光重新降落在耶路撒冷这块圣地?为了你们的上帝,为了你们的耶稣,动援你们所有的教民,鼓动你们所有***教或者天主教的国家,发动圣战吧。
    这个使者最佳人选是王方翼,要么是唐休璟。可这两个人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将会有大用。移民要保护安全,肢解突骑施要防备一手,况且突骑施离碎叶城又很近,其他突厥周边各部也对移民排斥,不派一员重将镇守,李威不会放心。还有吐蕃,对论钦陵李威还是很忌惮的。这个人一天不死,李威一天心里面就不踏实。
    手中能用的大将很多。然而一分配后,又感觉到不够用了。于是才选了年青的张知愿前往拜占庭。
    仔细地说了一遍。张知愿也算是知识分子,但对西方宗教不清楚,李威又刻意地讲解,并且侧重地讲解了伊斯兰教与***教的狂热。
    张知愿退下,准备动身。
    又将斛瑟罗喊来。
    这段时间观察了一下,做事很果敢,手段霹雳。可是稍嫌狠辣了一些。不狠是治服不了这群突厥人的,但光狠还是不够的,要软中有硬,软硬兼施,才是治理的王道。
    不然长久下去,西突厥各部必然不服。如果造成那样的后果,树立这个可汗,还不如不树,让各部分化而治。
    叮嘱再三。
    又下了一道制书,送到洛阳与长安,让朝廷送来更多的武器,仅是第一批带来的武器,是支持不了即将到来的战役的。不但是武器,还有其他的物资,这是与河中各国交换粮食与牲畜的。但是移民若是很多的话,有可能还是不能维持到明年收成上来。不过这一点李威不用担心,我们唐朝为了你们河中地区,都不远几万里,向大食人挑战,你们河中不向我们唐朝纳税,可多少得表示一下意思吧。至少比安国一年交纳一百万迪勒木,比康中一次性抓走三万多战俘要好得多。
    就在这时候,李威接到黑齿常之用快马送来的信函。
    黑齿在信上继续喊冤。
    拿到李威的制书后,黑齿常之认为能解决青海的危机。但想法又错了,愿意前来碎叶城的百姓少得不能再少。大多数百姓心中抱着一个想法,到西域不安全。反正赖在青海不离开,等到灾害渡过,再返回关中。就是做一名佃户,也比前往西域,生死两茫地强。
    方法还是有方法的,与以前迁往西域的百姓一样,强行迁移。可此时正值多事之秋,而且前几次迁往轮台三县的百姓数量少,争议也不会大。这一条道路也行不通。
    要么将百姓重新往关中趋赶,将他们逼向死路,只好同意迁往西域了。然而争议同样会多,甚至有可能被朝中一些大臣当作借口,将黑齿常之罢废。又是行不通。
    但这么多百姓扎在了青海,给当地造成了许多困扰,时常有冲突发生。粮食这样继续下去,青海也不大够用了。黑齿常之与吐蕃交战时,都没有担心,然而生生让这些百姓愁得头发都白了。
    可此次青海的变化,改变了历史。史上这次关中大难,死亡的百姓数不胜数,许多地方都能看到一具具死尸,都没有人前来收尸。灾情一直维持到次年夏天到来才结束。
    另外两渠开通与国库充足,也减轻了大灾带来的危害性。死了人,但情况不恶劣。许多百姓逃到青海,以及粮食不计成本源源不断地运来,关中的粮价终于涨了一段时间后,跌到每斗九十多文。
    这个消息让呆在泰山的李治吃了一颗定心丸。至于黑齿常之发愁,李治就没有考虑了。
    将信看完后,李威立即回了一封信,是信,也等于是制书。
    首先让黑齿常之告诉百姓,我要在西域呆上很长时间,最短有可能也会有两年。反正便宜老爸一天不死,他一天就不会回到长安与洛阳的。一年不死,一年不会回去,两年不死两年不会回去。就是马上死了,与大食交战,以及战后的安排,没有两年,他也不要想回去了。
    在民间李威还有些信用的。说的话老百姓也相信。
    又通过黑齿常之对老百姓宣传,两年时间,足以让碎叶城经营得象金城铁壁一般。而且他离开后,也会派驻一名勇将,使碎叶城继续安定下来。
    但考虑到西域离关中远,百姓的恋根情结,李威又想了一条主意。
    不但让黑齿常之鼓动百姓,另外对百姓中能拉拢其他百姓的人进行奖励。拉拢一户过来,除了朝廷分配的财产外,赏赐一匹马或者牛,或者两头羊。若是他拉拢的百姓当中,又有百姓拉拢了其他人,可以再分配半匹马与一头羊。以此往下类推。
    就象弄直销一样。来一个滚雪球。等不及了,这种新颖的形式,会不会让不好的人利用,李威也顾不上了。
    然后再通过这些机灵的百姓宣传,宣传越早来,越能得到良地,晚来则只能得到恶劣的耕地。而且涌来的百姓越多,大家越安全。不知道青海有多少难民,若是能涌来二三十万,三四十万难民。以后从中能就挑选出五六万,六七万的战士。还有朝廷的驻军。这是居住在一起的,这么多的士兵,就不是中原人,在西域谁敢侵犯。
    最后写的话不能公开。
    大战开始了,而且不是原来的计划,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很大规模的战役。因此,让黑齿常之动作加快。
    信送走了,各国再次派了使者来到,相比于前次,这次来的规格要高得多,有不少国家真的连国王都来到碎叶城了。
    大战真如李威信中所说,要开始了。
    更多的斥候,象飞蝗一样,自河中,自吐火罗,向呼罗珊与塞斯坦潜伏过去。 。
第八十五章 前夕(二)
    第八十五章前夕(二)
    李威是派了他手下侍卫秦十八通知黑齿常之的。。
    唯一要求,你得我快,有多快就给我多快。不然眼看到了秋高气爽的时候,天气是好天气,也适合赶路。可青海逃荒的百姓也到返回关中的时候了。
    秦十八有这个名字,肯定家境不好了,但他在青海之战中表现好,又随李威逃亡的,因此让李威一直带到身边。听到李威说完,几乎马不停蹄,向青海赶。
    唐僧去天竺取经时,很苦的,那时候唐朝还没有真正经营西域,幅射的范围也不过到了龟兹,所以去也苦,来也苦。可是自唐朝将西域拿下来之后,有了完整的驿道。这也是形式所逼,西域远,没有良好的驿道,就不能将消息尽快通知朝廷。
    不但有完整的驿道,还有各个驿站,象几道珍珠链一样,分布在西域的南北,从碎城城到青海有六千多里地,生生地让他在半个月内,将信送到了黑齿常之手中。
    黑齿常之正等着这封信。
    他不但在同李威联系,也在同刘仁轨联系。
    刘仁轨同样忙得焦头烂额。
    关中这次大灾影响太恶劣了,甚至连长安都飞进来密密麻麻的蝗虫。多方调剂之下,长安城的粮价终于压了每斗三十几文,偏远的地方四十几文。稍缓了一口气,手工业者能勉强维持生计。这是指城中的手工业者,然而城外的农民怎么办?
    秋天到来,颗粒无收,要等收成,必须熬到明年五月。若是冬天来场大寒,老百姓还是没法活了。
    并且秋天一来,冬天也要到来了。本来运河里的河水就浅,到了秋后,粮食更难以向关中运输。于是动用了手中的职权,不要命地将粮食从山南从江淮向关中调运。这个压力是很大的,关中百姓多达几百万人,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他地调运是一部分,主要还是靠本地的粮食。史上此次灾难一直影响到来年。李治身体不行了,很想“叶落归根”。结果看到关中的形式不容乐观,他一回长安,连带着官员家属,与各国使者,是几万人甚至近十万人的回归。于是只好继续呆在洛阳,直到病死。
    最后怎么缓解的?一饿,得死人,死了几万几十万的百姓,人口消减,将最缺乏粮食的一个群体消灭了,到后年武则天主权时,关中才渐渐恢复了生机。
    经过多方的变革,比史上造成的危害要小,至少死的百姓肯定没有史上的多。若是没有其他变动,到了明年夏收上来,关中就能恢复过来。于是刘仁轨写了一封信给黑齿常之,你得我坚持住,百姓想办法留在青海,不能遣返。
    逃荒逃到青海的百姓有多少,无法统计了,能核实的就有五十多万,实际数字有可能还会超过十几万二十几万人。这么多百姓马上遣返,无疑又是一场蝗灾到来。不能送回来,至少将他们留到明年夏收到来。
    黑齿常之看到信后,忍不住骂了一句:“大母的。”
    这半年的糟蹋,青海余粮几乎全部耗空。花的钱,不由他来承担,朝廷源源不断地将钱币布帛运到青海。就地取材,便宜,关中最高时一斗米一百多文,而青海一斗米最低时只有三四文,让灾民生生涨成了***文。可成本也比关中便宜。但继续下去,青海粮食肯定不足,并且灾民回返,青海还要支持路上的粮食,否则这几十万百姓的流动,无粮可吃,不反也得反了。造成的后果,那一个也不敢承担。
    而且这么多难民,给治安带来了什么?几乎所有官员都忙得焦头烂额了。要么还有一条去路,去西域,然而百姓不愿意去,黑齿常之也不能逼迫。好劝歹劝,劝动了四五万百姓,准备了粮食,这是第一批迁往碎叶城的百姓。但少了四五万百姓,青海局势依然无法化解。正好这时李威的信送到了。
    看了信后,黑齿常之大喜。
    传销带来什么危害不知道了,只看到这个方法很妙。
    立即布置。
    首先派人对灾民宣传,你们有条件的自己回关中,我不阻拦。然而关中情况不好,刘相公写信来了,认为你们最好明年夏收到来后,才能回去。现在回去多半是死路一条。也未必是如此,但一起回去了,关中形势会很恶劣。所以刘仁轨想他们留在青海,两地分担压力。没有这几十万百姓涌回关中,救援压力会轻。
    也不是朝廷不好,这么大的灾害,放在那一个朝代,那一个地区,都吃不消。为了救灾,朝廷从国库里拨出了三百多万缗钱津贴。还要继续往下软贴,直到明年。李治虽然昏到在这种大背景下继续封禅,这一点做得还是不错的,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无论现在还是史上,关中百姓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起义。也是很难得了。
    只要百姓继续留在青海,到了明年夏天,关中就能提前恢复生机。一旦全部回来了,明年夏天恢复不了生机,这个冬天关中的官员有得受了。
    中间的种种百姓不知道,可是刘仁轨白纸黑字上是写了这样的话,还盖了他的大印。灾民中也有一些识字的人,将此事就宣扬出去。然后又拿出李威写的信,给大家看。看到没有,皇帝给你们做了担保。
    你们只有几条去路。第一条返回关中,我不阻拦,可我是不会提供给你们粮食回去的。这不是不救你们,让你们回去,是害了你们,害了朝廷。要么安屯在青海,挤一挤,顶多再收留一个五六万,七八万的百姓,是青海的极限了。要么去碎叶,我提供粮食,让你们支持到碎叶,并且大食发生了许多事,呼罗珊百姓在起义,导致呼罗珊总督两年多没有入侵河中地区。因此河中地区存储了许多粮食,你们不用担心。
    也没有欺骗,有消息灵通的人,已听到朝廷自关中发出了大批的货物,运向西域,第一批货物已经抵达河西走廊了。甚至从剑南调来货物,剑南到碎叶,必须经过青海,百姓也看到了。原来不知道原因,一对照,即便是百姓同样也能领会,是与河中诸国交换粮食的。
    要么你们留在青海慢慢熬。冬天就快到来了,青海有多冷,你们是知道的。青海就这么点大,而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