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曾战斗过,当时大食入侵,波斯告急,父王卑路斯从信德带来军队,无奈祖父被杀,只好困于疾陵城,向唐朝求救。唐朝派了使者与波斯王室子弟阿罗憾在波斯等地设置了都督府与州县。接着又让自己担任波斯王,护送自己来到疾陵城主持复国活动。
    但是自己前面来到疾陵城,大食又将自己盯住了,认为疾陵城与塞斯坦是东方***中心,派出大将萨姆拉攻击疾陵城。自己苦战不支,唐朝又受困于吐蕃,不能派出军队援助,屡屡战败,再次逃亡唐朝。
    在那几年,他看到太多的死亡,锐气也在一次次失败中丧失得一干二净。
    临到头来,又害怕起来。
    这时他儿子波善活走过来问道:“父王,你在忧虑什么?”
    泥涅师很喜爱这个儿子,将心中的心事说了出来。
    波善活道:“父王,那么让我去吧。”
    “你还年轻。”
    “唐朝皇帝在做太子时,就远征南方,苦战青海,他那时也年青。父王,唐朝皇帝亲自前来,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我们波斯人能不能复国,对唐朝影响不大,此时不做出果断的选择,唐朝皇帝看到无望,会主动放弃我们。”
    “不行,你去疾陵城太危险了,漕矩吒国(漕利国)又落入大食人手中,几个通向疾陵城的要道上的三个城市鹤悉那城(加慈尼)、鹤萨罗城(居沙里斯坦、迦布罗城(喀布尔)皆有大食将士把守。你如何到达疾陵城?”
    “父王,我不行,但有一人行,我去找他去。”
    说着波善活来到契苾明的军营,将来意一说,契苾明惊奇地看着这个小青年,过了半响说道:“好,够种。”
    很褒义的评价,换作李威在此,有可能说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出忽契苾明的意料,而且他也知道皇帝的种种安排,唐朝军队不可能长期作战下去,打上几战后,唐朝军队必然撤离。波斯却少了一个领军人物,泥涅师是挑不起大梁的。
    李威对这段历史也不知道,太冷门了。历史上大食名将屈底波向河中与吐火罗发起凶悍的侵略后,泥涅师腿一软,又逃回了长安。但正是这个小青年主动留了下来,潜入疾陵城,在强大的屈底波攻击下,顽强的生存下来。若不是大食人挑唆下,唐朝与苏禄反目成仇,说不定让这个小青年复国成功了。所以有的历史将萨珊波斯末代皇帝的名份放在他身上,称为库萨和三世。
    “李将军,你愿不愿意帮助我?”
    “愿意,不过让我想一想。”波斯小王子亲自去疾陵城,对义军的鼓舞作用不可想像的。可是原来的作战计划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想到这里,契苾明说道:“这样吧,你亲自骑快马去一趟碎叶城,找陛下协商,他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复复。”
    善活兴冲冲地退下去,立即带了几名侍卫翻身上马,踏着一地的积雪,向碎叶城奔去。 。
第九十章 先声夺人(上)
    第九十章先声夺人(上)
    李威立即对这个小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问道:“你不害怕?”
    “天可汗不害怕,我为什么要害怕。”
    不称呼陛下,称呼天可汗,小子明明耍了一个小心眼,在拍自己马屁,但李威听得很舒服,拍了拍他肩膀说道:“好样的,你远路而来,下去休息吧,我明天就给你一个答复。”
    “天可汗,我还有一个请求。”
    “说。”
    “我想跟天可汗学习兵法。”
    李威更欣赏了,指了指桌子上的公文说道:“我不是不教你,事务太多,没有时间分身。但用兵法之道,你谨记好下面几点,就可以打胜仗了。一是道义,让民众认可,拥护主上意愿,使他们会有生为主上生,死为主上死的想法,且不怕危险。二是天时,阴阳寒署与四季的变化。三是地利,路途远近,地势险峻平坦,作战区域宽窄,地形对攻守的益弊。休要小看了天时与地利,关羽水破曹军的故事你大约听说过吧,一是特殊的地形,二是关羽知道不日将会下大雨,襄水会猛涨,所以最后大破曹军的。四是将,将帅要足智多谋,赏赐公平,爱抚部属,勇敢坚毅,纪律严明。五是制度,军队体制健全,各级将士的管理,物资的调度,必须有组织有秩序。这是作战的五个要点。再通过七个比较,那一方君王贤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更能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平?有了这七个比较,就能断定这一战是胜是负了。”
    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但看这小子在认真听讲的样子,李威喊来侍卫,拿出一本《孙子兵法》扔给了他,说道:“你在我朝呆了很久,也认识许多我朝的文字,将这本兵书拿去自己揣摩,会对你大有帮助的。我刚才所说的,就在这本兵法第一篇中。”
    “谢过天可汗。”波善活喜滋滋地退下去。
    李威又将王方翼喊来,王方翼听后,也啧啧称奇。很意外的,没有想到这群波斯王室,还有这样勇敢的后裔。俩人再次商议了一下,将计划做了调整,这是第二次修改作战计划了。
    但是第二天天一亮,这个小子顶着一把翻飞的大雪,又找上门来,拿着兵书,问道:“天可汗,这本兵书上说了一句话,凡用兵之法,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锉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锉锐屈力殚货,则诸候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翻开书,照本宣读。
    李威一摆手,不让他继续读下去,说道:“你是说我们唐朝军队于伊丽河畔大破车鼻施部后,大食人不备,就应当南下,也就是这本书中所说的本义,兵贵神速了?”
    “我知道天可汗是有高明的安排,可我不大明白,想请教一下。”
    说明他还没有看懂,王晙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是轻敌。但不会问为什么。因为下面还有一些话,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故智将务食于敌,取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也就是不要二次征兵,一旦出现这情况,定下来前方吃紧了,国内百姓不安,士兵失去士气。粮食也不要多次来回运送,不然会增加百姓的怨言。最好武器物资运之于国内,而粮食取之于敌人。取敌人一钟粮食,当抵从国内运输十钟粮食,取敌人一石草料,当抵从国内运送十石草料。一是节约了消耗,二是节约了人力,三是减少了被截粮的危险。
    此次出征,兵力不会少,唐朝的数万军队,加上突厥人的,吐火罗人的与河中地区的,甚至再加上波斯义军配合。
    然而消耗从哪儿来?难道从长安调来,长安百姓还没有粮食吃呢。
    这是取自于波斯。
    中国的冬小麦就是从波斯传过去的,到了夏初,波斯春小麦就收割了。在之前,还有谋夫等城内的粮食,提供支援。但有缺点,到了夏天,失去了天时,气候对大食人有利。所以王晙要兵贵神速,反正谋夫等城内有大量粮食,不愁供给。可是李威不能仅考虑天时,还要考虑整个大局。
    碎叶移民没有安定下来,他就不能出兵。
    况且方方面面没有准备好,拜占庭人的音讯,河中与吐火罗士兵的初步训练。以及斥候带来更细致的消息。
    要么锉兵钝师,那也不存在的,没有交战,何来锉兵之说。
    不能对波善活言明,搪塞道:“你再看这一段,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但为什么有许多战例,明明是士兵少的一方,却主动出击,还取得以少胜多的战例?因为有将帅的智谋,士兵的士气,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士兵数量虽少,质量却胜过了敌人的五倍,所以才主动作战。可是敌人强大,将帅智谋,这时候以少击多,无疑又是以卵击石了。再看这一段,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败也。首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为什么史上多次出现空城计、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空城计是知道对方多疑,偶尔在特殊的时间与地点下使用,能见奇效。如果对方比自己更聪明,或者是一个木讷的莽夫,反而是抱石头砸自己的脚。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皆是将自己士兵逼上绝路,换取绝路逢生。若是激励不起自己的部属士气,或者对方防守严密,没有了粮食,没有了退路,士气反而很快跌落,那么灭亡起来更快。只要对方派一使者,全军就投降了。”
    “因此这本书中又说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你自己慢慢揣摩。对了,我也安排好了你。”说着吩咐一番,又说道:“我再让朱穹与郑庆泽两名校尉一道随你到疾陵城。他们在军务监都学习了很长时间兵法,有不懂的可以向他们请教。回到缚喝城后,你也常到契苾将军大营中看一看,看他如何训练军队的。两相对比。”
    有意载培这个小子,不然波斯人太弱了,抗不住打,自己一番心血就白费了。
    同时也有意载培朱穹与郑庆泽的。
    汉将太少,若是全部用胡将,很让他不放心。
    然而汉将也是一个问题。
    以前看史书时,恨刘邦与朱元璋杀开国功臣,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到了自己,才明白他们苦心,休说五代十国,看一看南北朝,无论曹操、司马昭,或者是刘裕、高欢、宇文泰、陈霸先,皆是以权臣与名将取代旧王朝的。所以李世民用胡将分解李靖等人给唐王朝带来的压力,宋明索性用文官代替武将。前者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后者直接让国家饱受外侮。
    要么淡化皇权,形成一个原始的民主制班子,使某些人不再垂涎皇位。那样也不行,看到希腊的民主,什么下场。看看大食的哈里发,开始形成父子世袭制了。再看看明朝的内阁制,几乎将皇权彻底架空,除了嘉靖斗得不亦乐乎外,明朝中后期几个皇帝,都成了空架子。够民主的,可实际呢?成了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不仅是阉党,东林党等文人系统,对明朝造成的破坏力更大。
    几乎成了无解之题。
    他也在做一些小范围的偿试,不过眼前最大的一道难关,没有化解。他那个厉害的母亲,离开洛阳后,能感到浑身上下一阵轻松,可早晚还得面对的。
    波善活不知道此刻李威心中竟转过这么多念头,感谢地伏下说道:“谢过天可汗。”
    高兴地离开。
    ……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新年到来,碎叶川依然是一片冰天雪地。但迎来了第一批移民。其实在他们到达之前,已经陆续地用马车接来了许多老人与小孩子。还有一些身体不好的妇女。
    但西域冬天的酷寒,无论一路上准备得怎么充分,每天都有不好的消息传来,陆续地因为寒冷,冻死与病死的百姓达到一千多人。也是无奈的,就没有寒冷,换在其他季节前来,这么多的百姓想一路上不死人是不可能的。
    只是因为数量多,这一数量被无限地放大。
    然而出忽李威意料之外,国内好象没有官员拿这件事做文章。
    不知道父母亲是怎么想的。但这一年唐朝情况很不好,先是关中大灾,甚至蔓延到河南道,然后是兵事不休。阿史那骨咄录危胁北方,吐蕃人在秋后又跳了出来,论钦陵找了几条蹩脚的理由,率兵入寇松、柘、翼三州。不知道吐蕃国内发生了什么事,论钦陵居然能抽出身?
    黑齿常之只好从青海赶到松州,李治又下诏令李孝逸与卫蒲山分兵御之。看到唐朝军队到来,论钦陵撤兵回去了。
    李威倒是猜出他的用意,这是为了***厥崛起,牵制青海兵力的。也是一种对骨咄录一种表态。手中没有证据,很有可能论钦陵与骨咄录搭成了一种默契。
    论钦陵老奸巨滑,入侵规模不大,一侵即退。
    接下来论赞婆又乘黑齿常之前往松州之即,率军借着冰冻的黄河入侵九曲。却被娄师德于宛肃城拒之,数战皆败。但交战的规模不大,论赞婆退回大非川。
    用意与论钦陵一样,不过青海将领中有许多人对黑齿常之,坐视青海吐蕃残众秋天顺利收割表示了疑议,不应当让他们得到大量的粮草。没有粮草,论赞婆有没有胆量入侵?
    黑齿常之不语。
    这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更危害的却在北方,击败了张虔勖之后,再次入侵单于都护府北境,破塞上重镇云中都督府治所定襄县,然后转攻岚州,又陷岚州,杀岚州刺史王德茂。然后兵力一转,率近十万突厥人,向并州方向进攻。
    不过阿史那元珍这一次踢到了一块钢板。
    大军到了云州时,与唐朝军队交接,看到旗帜上一个薛字,元珍问了一句,唐朝大将是谁。
    答曰是薛仁贵。
    元珍大惊失色,不相信地问道:“不是听说薛仁贵已经死去了吗?”
    薛仁贵脱去面甲示之。
    元珍与众胡相顾失色,下马列拜,率军退却。
    造成这原因,是薛仁贵在南方战绩不突出,南诏一战,对于各国来说是一场小战役,没有人在意。青海一战中,薛仁贵只是攻击了诸羌,骨咄录与元珍反叛不久,情报掌握得不多造成的。
    而且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薛仁贵天山一战,坑杀十几万铁勒战俘中。所以一听这个杀神到来,一个个吓得列拜撤退。
    李威对北方战事并没有干涉太多,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行驶,因此再次出现古代战争中一场罕见的奇迹。
    薛仁贵率军追杀,此役杀敌近万人,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牛马羊三万余头。经此一役,北方才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
    但是这一战并没有击败突厥人的主力,北方的危胁仍然存在。
    可发生了这么事,李治也不好意思用开耀这一年号,又改成了永淳。
    交通的不发达,得到这些消息,已经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
    直到二月末,最后一批百姓才抵达碎叶城。比李威预想的还慢了半个月时间。将百姓安排下去,另外就是清点府兵。沿用了青海的规矩,凡是府兵者,每户拥有唐朝标准的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这一百亩的均分田与因战功赏赐的封田,不征纳任何税务。想多种,那就要交纳税务了,以十取一纳税。这是在做小规模的改革,强行将唐朝以丁纳税向以地纳税扭转。为什么保证士兵作战时勇敢,又定了一条规定,凡是府兵牺牲于战场之上,亲属享有二十年免征税务时间。保证牺牲将士后代有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成长。
    不过与青海略有不同。
    青海移民就是为了征兵的,每户无论部曲或者佃农贫农,必须保障有一壮年男子。但碎叶城却是以移民为主的,有少数百姓家中没有壮年劳力,那只好征税了。地税的十取一,少量的劳役。
    因为是移民,每户人口少,二十几万移民,多达近六万户,征府兵五万多人。将这些府兵集合起来,进行简单的训练,发放武器。再次让他们回家,还要继续修房屋、耕耘以及到河中搬粮食去。
    离安定下来,还是十分遥远。不仅是粮食,各种生活物资,与军用物资武器,碎叶城严重匮乏。这只能从两条道路获得,一是继续向中原讨要,二是从战争中掠夺。
    大约地处理了一下,张仁愿带着拜占庭的使者,这才返回碎叶。
    带回来的消息不太理想,听说唐朝愿意与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