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夜-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怜惜,有些遗憾,有些悲悯。
    宁缺不知道这名僧人在想什么。
    他只想杀死这名僧人。
    所以他毫不停歇,准备继续发出第五箭。
    就在他搭箭上弦之时。
    七念再次动念。
    这一次他动的念不再是防御,而是攻击。
    慈悲的攻击,依然是攻击。
    这是七念今日第一次真正出手。
    ……一座佛像,出现在宁缺眼前。
    他知道这是自己的精神世界。
    七念的禅念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识海中。
    宁缺知道自己的念力有多雄浑,所以哪怕明明知道这名佛宗行走既然以七念为法号,自然禅念惊人,但他依然毫不畏惧。
    他准备用自己的念力,把对方度过来的这道禅念毫不留情地碾杀,给对方造成沉重打击,甚至准备借着这道禅念发起反击。
    然而下一刻,他发现自己失去了所有战斗的欲望。
    不是没有战斗意志,而是没有战斗的欲望。
    在那尊金光灿烂、充满了慈悲与祥和气息的佛像面前,不仅仅是战斗欲望,包括争强好生、暴戾气息……所有的负面情绪,似乎都消失了。
    看着面前坐在天地间的那尊佛,宁缺的心境一片平和,根本生不出任何争斗之心。
    隐隐约约间,有个声音在他耳边不停响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宁缺先前在殿内对宝树大师说过,他不信佛。
    书院有人读佛经,甚至有师兄修过佛,但如果真要往最深处看去,后山里没有一个人信佛,甚至没有人瞧得起佛宗。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起始于小师叔,然后在二师兄处发扬光大。
    宁缺追随小师叔,崇拜二师兄,又继承了把佛宗看成乌龟的莲生大师的遗泽,所以哪怕他在烂柯寺里学了佛法,修了真言手印,被歧山大师感动,但骨子里依然不可能信佛,依然保持着轻蔑的态度。
    便是真有佛敢拦在他面前,也要一箭射了,一刀砍了,更何况,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这尊煌煌佛像,只是个假佛。
    世间一切有为法,信便是基础。
    不信便是破法的基础。
    宁缺回头望向虚弱伏在自己肩上的桑桑。
    如果有佛,这才是真佛。
    然后他望向自己手中。
    他手里握着的不是屠刀,而是一把铁弓。
    于是他站直身体,再次挽弓。
    在这个世界的最深处。
    隐隐传来莲生大师满意的笑声。
    铁箭之前,那尊庄严佛像渐渐消失。
    ……烂柯寺内,只过了刹那。
    宁缺微微一顿,第五箭终究还是射了出来。
    七念神情微异,然后想明白书院弟子都是些疯狂的无信者,不由无声一叹。
    宁缺的第五箭,没有锋利的箭簇,而是小铁罐。
    在红莲寺前的秋雨里,小铁罐已经用了太多。
    先前在殿内,为了对付宝树大师,他又用了一个。
    这是最后一个。
    ……气浪喷溅,轰鸣如雷。
    后寺石坪上的僧人们,被气浪震的东倒西歪,却依然保持着合什的姿式,不停颂读着经文。
    佛殿前梁再受冲击,喀喇声响,渐有坍塌的迹像。
    空中那道极厚的无形山门,终于被轰破。
    无数片锋利的铁片,在七念的身上呼啸而过,啸鸣而入。
    破旧的木棉袈裟,变得愈发破旧。
    七念的身上多出无数道血口,鲜血淋漓。
    然而他的神情依旧平静坚毅。
    宁缺再次拉弓,他的手已经开始有些颤抖,但声音没有一丝颤抖:“我不信邪,自然不信佛,如果你不肯真正出手,那我想试试看能不能射死你。”
    而就在这时,马车后方忽然响起铃声!
    断了一臂的宝树大师,在血泊里艰难膝行,手指触到了盂兰铃!
    烂柯寺内钟声大作。
    那道自瓦山顶峰降落的佛光,变得愈发粗壮,落在黑色马车上。
    马车里,大黑伞伞面变得越来越薄,伞骨都开始颤抖起来,吱呀作响。
    无上佛威之下,便是黑伞都第一次流露出了畏惧的情绪。
    桑桑再次吐血。
    宁缺脸色苍白,霍然转身,一箭向着殿内射去。
    然而这一箭,却射在了七念的身上!
    七念不知何时入了佛殿。
    他盘膝坐在宝树大师身前,目光微垂,神色慈悲。
    那枝黝黑的铁箭,正深深地刺在他的胸口里。
    箭尾还在高速的颤抖摆动,发出嗡嗡轻鸣。
    七念却是神情不变,仿佛感受不到痛苦。
    更令人不解的是,强大的元十三箭,竟然无法射穿这名僧人的身体!
    “不动明王法身!”
    歧山大师靠在观海僧的怀里,看着七念胸口的那枝铁箭,显得虚弱至极,眼神却极度震惊,喃喃说道:“宁缺,他修成了明王法身……放弃吧。”
    七念抬起头来,静静看着宁缺,摇了摇头。
    他依然没有说话,宁缺却听懂了他的意思。
    “你比传闻中要强大很多,但你射不死我。”
    ……宝树大师箕坐在血泊里,脸色苍白而坚定,用剩下的手臂,不停地摇动铜铃。
    佛光大作,宁缺背上的桑桑,不停地吐着血,她体内的鲜血似乎已经吐完了,现在吐出来的血竟是黑色的,浓稠的像墨汁一样。
    宁缺拉弦瞄准宝树,脸色苍白,手指微微颤抖,紧贴着嘴唇的弓弦随之轻颤,在他的的嘴唇上割出了一道极细的血口。
    在他与宝树之间,盘膝坐着一个叫七念的僧人。
    刚刚晋入知命境,便能把佛宗天下行走逼到这种境地,逼出对方不惜佛心受损请出法身,是值得任何人骄傲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这场战斗,最终证明书院战胜了佛宗,他没有给书院丢脸。
    但如果结局无法改变,那么所有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枝蔓
    佛性不断注入盂兰铃内,宝树大师的眼眸变得越来越黯淡,随着一口心血喷出,他再无力摧动,把铜铃搁在血泊里,搁在自己的断臂旁。
    清脆的铃声消失,佛威仍然在持续,烂柯寺前后十七座殿旁的古钟,依然在不停回荡,那道佛光稳定地罩着黑色马车。
    桑桑的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眉尖皱的仿佛要碎了般,显得极为痛苦,一道黑色的血迹从她的唇角,一直淌落到胸前。
    宁缺很清楚就算桑桑没有生病,与自己和莫山山联手,也不可能真的击败七念,所以他有些不理解,为何这名佛宗行没有继续出手。
    “你这时候可以动手杀了我们,给我们一个痛快。”
    他看着七念说道。
    七念缓缓摇头,沉默看着黑色马车上那道佛光。
    宁缺明白了他的意思,不是他要杀桑桑,而是佛祖要灭桑桑。
    “难道佛祖不会觉得这很残忍吗?”
    宁缺顺着那道佛光,望向遥远的瓦山顶峰,看着秋云里的佛祖石像。
    坐在血泊里的宝树大师轻宣一声佛号,脸色苍白说道:“残忍即是慈悲。”
    宁缺说道:“他人的慈悲,就是对我们的残忍?”
    …………“虚伪。”
    烂柯后寺里,忽然响起两道声音,说的是一模一样的两个字,当这两道声音响起时,悠远回复的钟声,仿佛都被惊的顿了一顿。
    身着薄衫、背负木剑的叶苏,和穿着皮袄、神情漠然的唐,从殿前的石坪间走了过来,姿态从容,却没有一名僧人敢去拦阻。
    走到殿前石阶下,叶苏看着宝树大师说道:“杀便是杀,佛祖杀人也是杀人,哪里来的慈悲?佛宗果是外道,失了本心。”
    七念看着叶苏和唐出现,似乎并不意外,平静如前。
    程立雪从廊间闪出身来,对着叶苏下跪。
    叶苏看都不看他,只是专注看着黑色马车里,看着宁缺背后的那名小姑娘,神情变得有些奇怪,说道:“居然真的是透明的。”
    宝树大师知道来人身份,艰难一笑,说道:“既然我佛虚伪,叶先生可以杀。”
    叶苏摇头说道:“你们这些和尚不敢动手,只期望佛光降世,杀死冥王之女,不外乎是想着若要动手,便要杀死宁缺,事后不好对书院交待。”
    宝树大师用左手按着右肩断臂处,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佛门向来沉默隐忍度世,确实不想得罪书院,难道道门也害怕书院?”
    叶苏说道:“此乃昊天之世界,道门统驭世间,何惧之有?只是……你们佛门可以把慈悲拿出来当不要脸的借口,我自然也有不出手的理由。”
    宝树大师问道:“敢请教叶先生,是何理由。”
    叶苏看了宁缺一眼,说道:“我妹妹和他关系不错。”
    宝树大师没想到这位以骄傲冷漠著称的道门天下行走,如今竟然也学会了这等行事法子,微微一怔,说道:“果然是好理由。”
    然后大师望向那名身穿皮袄的强大男子,说道:“魔宗行走又为何来此?”
    唐面无表情说道:“来看看。”
    宝树大师问道:“看什么?”
    唐说道:“看你们中原人怎么杀人。”
    宝树大师艰难笑说道:“魔宗虽说受尽排挤,但毕竟是世间的一分子,值此世界毁灭之前夜,行走愿意来此,想来也是愿尽一分心力,你为何不动手?若你杀了冥王之女,想来定然立地成佛。”
    唐看了宁缺一眼,说道:“要杀冥王之女,便要先杀宁缺,但我妹妹和他关系也不错,而且听说我妹妹和冥王之女的关系更好。”
    宝树大师叹息说道:“那你们何必出现在这里?”
    “因为他们也很虚伪。他们虽然很想杀死桑桑,但不想杀死我,从而得罪书院,他们虽然是道魔两宗天下行走,但还是害怕书院。”
    宁缺在黑色马车里说道,然后他望向叶苏,问道:“道门怎么看这件事?”
    叶苏摇头说道:“不知道。”
    宁缺问道:“你相信吗?”
    叶苏看着黑色马车上的那道宏大佛光,说道:“不得不信。”
    “你不觉得这件事情透着古怪?”
    宁缺看着他的眼睛,问道:“佛宗发现了冥王之女,道门却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就算西陵神殿层次不够,那你们知守观呢?而且你不要忘记,桑桑是道门的光明之女,怎么就忽然变成了冥王之女?”
    他说话的语速很快,又很清晰,没有什么太过强烈的情绪起伏,但听到这番话的人都明白他的用意,却不得不按照他的用意思考。
    叶苏想了想,然后摇头说道:“我不明白。”
    宁缺依然没有死心,望向唐,问道:“书院对你们怎么样?”
    唐说道:“如果不算轲先生灭我明宗,还算不差。”
    宁缺无奈一笑,继续说道:“你们明宗祭拜的是冥王。”
    唐看着他身后的桑桑,沉默片刻后说道:“祭拜不代表信仰,更多的时候,那代表恐惧。”
    宁缺说道:“所以你们不会帮我。”
    唐说道:“我也不会帮他们。”
    叶苏说道:“如果哑巴留不住你们,我还是要出手的。”
    …………听到叶苏和唐的回答,宁缺的身体放松了下来,松开手中的铁弓,解开绳子,把桑桑抱在怀里,撑着大黑伞,沉默坐在佛光里。
    一观、一寺、一门、二层楼。
    这个世界一共有四处不可知之地,便有四位天下行走,四名天下行走,今日齐聚烂柯寺,而宁缺毫无疑问是最弱小的那一个。
    在这种局面下,他就算是小师叔的战意附体,也没有任何可能带着桑桑逃出去,所以他反而放松了很多,抱在桑桑,撑着大黑伞……虽然知道大黑伞撑不了太久,但他只能沉默地等待着,等待着变化的发生。
    便在这时,歧山长老在观海僧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走到殿前。
    长老在修行界的辈份太高,即便与知守观观主也平辈论交,以友相称,所以无论是叶苏还是唐,都微微侧身,表示恭敬。
    歧山大师没有理会这两名强大的天下行走,只是怔怔看着七念,情绪变得非常复杂,说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
    七念沉默不语,神情平静。
    歧山大师身体微微摇晃,面容显得愈发苍老,伤感说道:“为冥王之女治病,本就是大先生和你达成的约定,所以才会有后面这些故事的发生,然而谁能想到,堂堂佛子居然会背信毁诺!”
    “难怪宝树他能够拿着净铃离开悬空寺,难怪今天烂柯寺里来了这么多人,难怪转眼之间,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小姑娘就是冥王的女儿。”
    “我本可以治好她。”歧山大师看着七念,伤感说道:“你也答应了大先生,让我替她治病,结果最终你还是破不了自己的执念,非要她死去。但你想过没有,你在骗之前能骗过所有人,一旦开始骗,你又如何骗得过大先生?”
    叶苏听着烂柯寺里的钟声,看着寺院上空那道隐而不见的佛门大阵,若有所思。
    他转身望向七念,说道:“哪里是执念便能解释?这一切,都发端于去年冬天长安城湖畔雪林里你与大先生的那场谈话吧?”
    七念依旧沉默不语。
    “知道大先生看似木讷,实则聪慧至极,稍一推算,便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自去年冬天至今,你一直隐而不发,直至宁缺和那丫头来到烂柯寺才动手,你想要的就是这道佛光和这座大阵,因为你已经算清楚,就算大先生此时发现事有变故,也没有办法入寺阻止你。”
    叶苏看着七念缓缓摇头,看不出是赞叹还是惋惜,说道:“没想到,自莲生之后,佛宗又出了你这样一位大阴谋家,真是可惜可敬可叹。”
    …………长安城南,书院后山。
    绝壁之前,流云如丝渐碎,寒冽秋风依崖而上,吹得廊间未落尽的紫藤枯果不停晃动,看上去就像是佛寺檐下悬着的铜铃。
    一身黑色罩衣的夫子坐在崖畔,看着东南方向,忽然说道:“那处有事。”
    大师兄今日随侍老师前来后崖迎风酿酒,正在做准备工作,听着这话,不由心头微凛,算着今日正是盂兰节正日,而小师弟和桑桑姑娘正在烂柯寺里。
    秋风轻拂黑色罩衣,夫子欲起。
    大师兄以夫子身后跪下,焦虑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又道:“一切由来,皆是弟子愚钝嗔痴而不自知,我一定把小师弟带回来。”
    说完这句话,崖上秋风再起。
    夫子看着远方缓声说道:“我一直都是个很懦弱的人,因为看不明白某些事情,所以始终在两边摇摆,因为冥冥中那丝不安,所以不想与那个小姑娘的命运纠缠在一起,慢慢啊,你当年大违本性也要针对一个弱女,如今更是以命相逼不让我出手,想必你也看到了那抹阴影?”
    崖坪之上早已没有大师兄的身影,夫子觉得有些孤单。
    他回头望向廊上悬着的紫藤果和那些牵缠在一起的枝蔓,忽然笑了起来,说道:“然而其实不早已经纠缠在一起了吗?”
    (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风落烂柯寺
    今日长安无风。
    高耸入云的城墙上,一面旗帜有气无力地耷拉着,忽然,这面旗无由振起,猎猎而舞,似告诉这个国度的人们,将要出征。
    城墙青石间的鹰巢内,一只雄鹰正在给雏鹰喂食,忽然感应到一道极恐怖的气息,鹰羽乍乱惊恐回头望向空中,但除了秋云,它什么都没有看见。
    大唐南方那道青翠峡谷里,一辆马车正在官道上寂寞地行走,忽然道路上有数十颗圆形的石砾滚动起来,险些惊着马匹。
    穿过峡谷,掠过清河郡的溪桥,广漠无垠的大泽忽然起了大风,半在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