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快把这个姑娘当女儿养的尤氏,见到她又蔫了下来,也有些心疼了。便安慰她道:“好了,反正你在咱们府里,还打着侍疾的借口,轻易不到那边去。要你喊姑姑的时候不多的。”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起贾珍,可卿就想起他看自己的那种眼神,真是叫人觉得恶心。使劲摇了摇头,把那个恶心的人从脑海里甩开,可卿不甘心的问道:“必须得叫他每天都清醒一个时辰吗?要是一直都醒不过来多好啊。”
  这件事尤氏也是被恶心的不行,谁知道那个王八蛋都病成那个德行了,还这么色胆包天呢。便跟可卿说道:“以后我再找找法子,看看能不能叫他清醒的时间再短一些。完全不醒肯定是不成的,那样估计他就活不了多久了。在蓉哥儿能顶门立户前,咱们还需要这么个人在那里戳着。”
  其实对于要不要贾珍性命这事,这婆媳俩都属于虽然心里恨不得他死,却下不去手真的要他的命。所以也只能找办法叫他尽量少醒一会儿,最好是将将能叫他吃饭、吃药、上厕所的时间就够了。至于洗漱、运动这事,不是还有四个他心爱的小妾在吗,他睡着的时候一样能完成。
  不再提这叫人恶心的人,婆媳两个又聊起了西府里的事情。一会儿说也不知道王熙凤有没有放印子钱。一会儿又说那几个姑娘教养问题。
  等到林黛玉进荣国府的那天,秦可卿硬是要拉着尤氏过去看热闹。这婆媳俩是在王熙凤后头进的荣禧堂。俩人一进去就听王熙凤正在说“吃什么玩什么就告诉我”的话。
  等俩人跟众人都见过礼又落了坐,贾母就问:“你们娘儿俩怎么今日过来了。”
  尤氏说道:“听说姑妈家的妹妹来了,特地来瞧瞧。”
  贾母听了点了点头,又跟黛玉介绍道:“这个是东府里你珍大嫂子,那个是你侄儿媳妇,秦氏。”
  几人互相见礼问好后,尤氏又对着黛玉说道:“妹妹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若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千万要说出来。你自小在南边长大,咋然来到北边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还有一些饭食的口味也不合适。这些你都可以跟你二嫂子说的。千万别因为不好意思就一味地忍着不说。老祖宗最是疼爱小辈的,你要是有什么只管忍着不说,倒辜负了老祖宗对你的一片慈爱之心了。”
  可卿在一旁给自家婆婆点了个赞,也跟着连连点头。
  黛玉才进府里,就看见满眼的花团锦簇。从主子到奴才,个个都是穿红着绿,根本没人想着她还在母亲孝期。后来看见尤氏婆媳,身上穿的素淡,头上除了几样简单的珍珠的首饰就没有什么其他装饰。黛玉终于心里稍稍安慰了些,还好不是所有人都忘了要给母亲服孝这事。如今又见这位珍大嫂子句句话都是真心为自己考虑,心里不免对她亲近了起来。
  其实在荣庆堂的众人看见这婆媳俩的装束,其实也是觉得心里头也有些讪讪的。贾敏去世虽然已经过了百日热孝,可是这些个小辈子侄也是要服五个月小功的。认真算算日子,贾敏过世也才过了四个多月,还差几日才到五月之期。这府里便已经花红柳绿的,实在是不太说得过去。
  若是没有尤氏婆媳比着,倒是也能含混过去。只是如今这婆媳俩一这么行事,倒显得府里行事不怎么妥当了。虽然这事只是大家心里明白,但是也没人明说出来。不过凤姐儿后悔自己行事不妥当之余,难免要怨怪这婆媳两个多事。
  不管心里怎么想,众人还是做没事人一般的继续说话。
  秦可卿还以为这样一来,那个王夫人不会再提什么发月钱、做衣裳这类的话了。谁知道人家照样还是提了。对此她也是无语了。直到黛玉跟着邢夫人去东院见贾赦,尤氏婆媳才一起告退回了东府。
  才一回家,可卿就跟尤氏吐槽道:“老太太还说最疼贾敏,结果连五个月小功那边都没人记得。也不知道这是真疼还是假疼。照这么看来,单独收拾院子给林妹妹守孝也不太可能了。估计她还是得跟那块破石头一起挤在碧纱橱里头。”
  “快住嘴吧,怎么越发嘴里没个遮拦了。”尤氏直接上手捂着可卿的嘴说道,“要是叫别人听了去,可怎么好呢。你若是再这么不管不顾的,以后出了事我可是不会管你的。”
  “我知道错了,母亲别不管我啊。我是看好了没有外人才敢说的。下次我一定注意。”可卿一边讨饶一边说道,“再说我又没有胡说八道。幸亏咱们自从得了消息,就给惜春的嬷嬷提了醒。没看今天只有那三位姑娘比往日素淡了些。就是王熙凤和那个贾宝玉不管不顾的穿着大红衣服,也没个人说一句。”
  “怎么还胡说,那些你都得叫姑姑、婶子的。宝玉也是小叔叔呢。怎么总是改不了口呢。”尤氏点着可卿的额头,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只顾好了你自己吧,一直这么没遮没拦的万一叫人听见可怎么好。”
  对此可卿也很无奈啊,她实在对着几岁的小孩叫不出口啊。但是她也知道这封建社会对辈分孝道的重视,要是被别人知道她这么说话,确实她得不着什么好。于是赶紧又是认错又是卖乖的,才揭过了这一茬。
  尤氏也被可卿说的对黛玉充满了怜惜,所以再次给惜春送东西的时候,特意也给黛玉准备了一份。还叫人悄悄的跟黛玉说,若是想往南边给林大人写信,这边可以帮着安排送信。
  黛玉对此心里自然感激不尽,所以平日跟姐妹们一起相处的时候,难免要跟惜春更亲近些。
  如今的惜春可是跟原著中大不一样了。
  虽然她依然寄养在荣国府,但是尤氏这个嫂子隔三差五的不是打发人送点东西,就是亲自过来看望一遍。
  不但每月都有单独的份例送来,还有她亲娘嫁妆田地铺子收益的一半给她做私房零花。
  而且现在的宁国府一直都低调行事,一点儿不好的名声都没有。甚至名声比这边府里还要好上许多。
  再加上惜春也听尤氏说过为什么叫她在这边住的缘故,也知道那边府里一直有自己的院子预备着。甚至她还回去住过一晚。
  所以她再也不是书中那个孤僻冷漠,一心出家的小姑娘了。
  这个惜春虽小,心里也是明白的。平日里二姐姐懦弱、三姐姐虽然精明也是要看着太太的脸色生活。加上她自己有亲嫂子照顾,日子过得比两个姐姐都要自在许多。所以难免跟两个姐姐有点不同,三姐妹相处起来也并没有特别的亲密。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个能说到一块儿的林姐姐,她自然也是愿意跟她亲近的。
  对于黛玉跟东府女眷走的近这件事,贾母倒也没说什么。反正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大褶子。
  这下倒是方便了林家父女互通书信。尤其在黛玉给林如海写第一封信的时候,尤氏婆媳逼着贾蓉执笔,把黛玉的情况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告诉了林如海。还特意强调了一下荣国府现在种种的不妥之处,以及为什么要偷偷写信的原因。
  这封信贾蓉写的是心惊胆战,起初他是万万不敢应承的。奈何继母和妻子都坚持,他也只能被逼无奈硬着头皮把贾家的丑都揭给他看。
  可卿看他那个不情愿样子就说道:“你别老想着什么家丑不可外扬,我和母亲这也是为了咱们家好。
  你想想那边二房自从当上了族长以后,是不是行事就张狂了许多。
  二太太的陪房周瑞一家干的那些个胆大包天的事情,连我们都听说了。
  也不想想,二老爷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官,便是当了咱们贾家族长,在外人看来依然是个小官。他们也不过是仗着两个国公府的势。
  只是咱们都是小辈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别忘了咱们府里谨小慎微的这么些年,万一被他们带累了岂不是冤枉。
  林姑老爷能叫皇上放心管着盐政,至少说明他是个明白人。叫他知道那边的不妥,也好规劝一二。便是不能规劝那边的行事,也叫他能为了林姑娘多打算打算。省的叫他们毁了一个无辜的小姑娘。”
  贾蓉没了贾珍这个坏榜样,又有个高明的先生专门教导,人也是长进了许多。这些道理他也明白,西府的种种他也是不赞同的。只是想着都是贾家人,不愿意被别人看到自家的不妥而已。
  如今听了妻子的话,虽然有些歪理,但是说的又都是事实。他只希望林姑老爷真的能规劝一二也是好的。
  林如海收到宁国府的的来信,心里还有些奇怪。等看了信的内容以后,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也不顾其他赶紧派了管家安排人手到京城打听一番。
  等接到打听回来的消息后,他反而冷静了下来。
  因为这封信出自宁国府,所以他也叫人特意打听了宁国府的消息。结果一看打听来的那些事,他也有些明白宁国府为什么会向自己揭贾家的短了。
  林如海在京城也有自己的人脉。所以秦可卿的身世,还有宁国府偷偷还了朝廷欠银的事情,他也略微知道了一点儿。但是作为一个在官场多年的老狐狸,有这么一点儿风声,他也能把事情想个大概了。
  再结合荣国府的行事,就不难明白宁国府为何如此行事了。甚至林如海还猜到了贾珍的病不简单,只是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出动手的人是谁。
  这件事倒也给他提了个醒,那个贾珍还是在自己家里,就因为行事不妥而被迫卧床养病。那他自己在江南这个旋涡里管着盐政,可是着实拦了好多人的发财路。那些人要是通过内宅对他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林如海赶紧叫来老管家,细细的吩咐了一回,叫他把林家上下都好好彻查一遍。看看到底有没有内鬼。结果这一查还真叫他查出不少的问题。被查出来的结果惊出一身冷汗,林如海心里不免庆幸自己突然来了这么一遭。
  然后林如海马上就有了行动。先是巡盐御史府里放出了一批下人,又换了好几个管事。这其中有林家的世仆,也有先头太太贾敏的陪嫁。接着就是林家一个姨娘忽然得了重病,没两个月便亡故了。
  当然在整顿林家之前,林如海还是先顾着自己的女儿。他很是大张旗鼓的给黛玉送了两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还有好多东西银钱之外,又给贾母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
  文采斐然的探花郎在信里说了对发妻早逝的哀伤,还有自己孤身一人对独女的思念。又说知道老太太多为嫡亲的外祖母,定会好好教养女儿。但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只能多为女儿打算,才能稍稍慰藉他这番思女之心。还望老太太能理解他这番慈父心肠。
  贾母看着女婿安排来的这些人,还有送来的东西。就是心里再有不满,在看了女婿的信后,也不好说什么了。谁叫女婿就玉儿这么一个骨血,也难怪会思念成疾了。
  可是这么一来,黛玉就不能跟宝玉一起在碧纱橱住了。一番思量后到底又在荣庆堂旁边收拾出一个小院子,给黛玉和两个嬷嬷住。
  为了这事贾宝玉还哭闹了一回,一个劲的说着要和林妹妹一起才好。贾母是哄了又哄,又许了好多东西,才把这个小祖宗哄好。
  黛玉因为一开始贾宝玉在母亲孝期穿了一身大红衣服,而对他心有不满。后来到底因为她年纪还小忘性大,又和宝玉住的近便。再加上宝玉惯是会哄着姐妹开心的,所以俩人的关系已经很亲近了。不过幸好俩人相处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对于能有个自己的院子,她心里还是高兴的。并没有什么对贾宝玉的不舍得情绪。
  两个嬷嬷在一旁看了半日,心里有些明白林大人为什么会有那番特别嘱托了。实在是这荣国府的行事太没规矩了些,这俩人心里也对将来的行事有了章程。
  作者有话要说:  从零点奋战到凌晨三点,再看到我支付宝的账单后,心头流了一升的血。
  于是就下定决心好好码字,今天就真的小小的爆发了一下。
  第一次一下写了9千多字,看来我还是很有潜力的嘛。
  明天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緋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1章 尤氏(12)
  有了林如海撑腰,再加上宫里出来的嬷嬷操持和教导; 林黛玉在荣国府的日子总算顺心了许多。同时那些说林黛玉小性刻薄的流言蜚语; 也全都消失不见了。
  秦可卿看见林妹妹因为她的帮助; 生活才有了这些改善; 心里头高兴的不行。于是接下来她就更缠着尤氏一块讨论、谋划着应该怎么帮助那些书中的女子们。
  尤氏也被她缠磨的不行,只得每天听着这个姑娘那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可卿把书里她觉得要紧的事; 一件一件掰着指头说给尤氏听。一会儿说迎春的奶娘不是好人; 不但一直辖制着迎春,而且还会贪墨她的东西。得想个法子把那个老刁奴处置了才好。一会儿又说薛家买的那个香菱其实也是姑苏望族乡绅家的小姐,要是能帮着她找回自己的父母就好了。一会儿又说王熙凤……
  絮絮叨叨好半日,把尤氏聒噪的不行。她实在闹不懂这姑娘到底要干什么。
  迎春虽然没有了亲姨娘; 而且她亲爹赦大老爷也不怎么在意她; 但是她到底还是府里承爵人一等将军贾赦的唯一女儿。但凡她能直接和老太太或者王熙凤说一句; 或者直接拿出主子的款儿管住了自己的奴才; 也不能闹成那样。就好像尤氏自己; 当初要不是她主动找伯父伯母做主; 估计也不能带着一副能看得过去的嫁妆出门。
  还有薛家买来的丫头香菱。都已经成了一个皇商家的少爷拿银子买回来的奴籍侍妾; 并且还为了她闹出了人命。便是真的给她找到亲生父母又能如何呢。尤其她们家还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光是那些流言蜚语就叫她只能青灯古佛一生了。或者也可以远远的发嫁了去; 可是一个失了贞洁的女子; 便是嫁了人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听着可卿还只一个劲儿的说; 尤氏也只是摇头失笑,并没有开口阻拦。她只是在心中想着,这个姑娘还真是个心善的; 只是心思太简单直白了些。不过能有这么个姑娘相伴左右,自己生活也逐渐有了些许乐趣。也罢以后还是多护着点她吧。可不能叫那边算计了去。
  尤氏正想的出神,就听见可卿说道:“要不然咱们叫惜春请几个姑娘们一起过来小住几天。这样咱们就能找机会拿住迎春那个奶娘的错处。也好早点儿处置了她。您说好不好”
  尤氏无奈笑道:“你想的也忒简单了些。不说那个奶娘在外头会不会轻易叫人拿住手脚。只林姑娘还在孝期,不宜出门做客玩乐这一条就行不通。你总不能只留她一人在那边,叫别的姑娘都过来玩吧。”
  “也对啊,我怎么也把林妹妹守孝这事给忘了。真是该死。”秦可卿懊恼的说道,“还有那个贾宝玉,咱们要是叫姑娘们过来小住。那个贾宝玉肯定也要跟过来凑热闹。我可不愿意哄着他玩。”
  话音才落,可卿又接着说道:“母亲,要不然咱们还是先把迎春乳母这事悄悄告诉王熙凤吧。叫她直接把那婆子处置了不就好了吗。”
  尤氏叹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呢。二丫头被下人辖制,也是她太软弱的缘故。你便是换走了这一个,难保下一个来的就真是个好的。她要是一直不自己立起来,便是换掉多少也是没有办法的。再有你当这事儿凤丫头真不知道呢。她不过是看那个奶娘是二太太给迎春挑的,怕处置了非但二太太脸上不好看,还会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