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邢忠另一个幸运的地方就是,当今圣上是一位真正务实的皇帝。
  以前太上皇时期,为了显示天朝大国的国威。朝廷对待那些周边属国来朝拜时,大多都要给出大量的封赏以示恩宠。
  到了当今万岁登基以后,圣上一直苦于国库空虚,许多政策不好施行。对那些各国来使早就不愿再给什么封赏。为此他特意吩咐理藩院去应对的时候,正好叫邢忠抓住了机会出了头。
  他从岫烟那里学来了不少周边国家的风土人情、王权兵力等知识。知道每个国家盛产什么,需要什么。
  正是这些知识,叫他在那些国家使臣来访的时候,给朝廷出谋划策。叫朝廷在其中着实得了不少利。
  例如南边的暹罗等国,就盛产宝石、香料、珍贵木材等东西。东边的高丽国盛产高丽参。北边的罗刹国就有那些新鲜的西洋玩意。
  邢忠都建议用大靖最普通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东西,跟他们交换那些在大靖十分珍贵的东西。
  谁知这提议一出,那些属国还都很乐意的样子。毕竟虽然少了原有的赏赐,但是能有这种长久的贸易通路,还是能使他们获得更多利益的。
  如此一来,各方都皆大欢喜。
  皇上也尤为满意,不说长久下来给朝廷带来的好处。就这一次他只不过用内库里历年挤压的布料、瓷器、茶叶等没用的东西,便换回来许多外来的珍宝。当真给他赚回来了不少的银子。
  万岁爷大喜之下,自然要奖励理藩院的功臣。而有着荣国府当靠山的邢忠,不但没有被上司贪墨了功劳,而且还得了面圣的机会。


第136章 邢氏(16)
  皇上问了邢忠这主意他是如何想来的。
  邢忠便把自己知道的周边属国情况大概说了一遍。
  他说的这些; 都是系统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他讲出来的这些东西; 自然要比以往皇上对那些国家的认知要清楚、直观的多。
  加上邢忠的口才不错; 而且讲着讲着进入状态就忘了面圣的紧张,说出来的话也颇为生动有趣。
  甚至邢忠还给皇上画了一张简略版的世界地图,把更远的那些国家也都大概说了一遍。
  皇上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还特意赐了邢忠在宫中饮宴。
  在得知邢忠这些学识都是他家救下的那个商人; 跟一些西洋人做生意时学回来的之后。皇上不但升了邢忠为正六品内阁侍读; 而且还给了那个邢家的管事一个皇商的资格。特旨准许他可以参与大靖跟各个属国之间相互贸易事宜。
  那管事虽然没跟邢家签过身契,但是不管是出于报恩的心思也好,还是忠心符的作用使然,他一直对邢家都是忠心耿耿。
  现在忽然天降福运; 他从落魄街头被人收留; 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御赐的皇商。心里的邢家的感激简直无以复加; 更是不知该如何回报其万一。因此他当即就表示,要把这庄买卖的红利分给邢家一半。
  虽说财帛动人心,那么多钱财邢忠怎么能不眼馋。但是好歹邢忠还是知道,这买卖最好还是要给皇上赚银子的。他一个六品小官哪里敢要那么多好处; 因此一番推让下来邢家只拿了一成的利。
  便是这一成的利他还在面圣的时候; 特意跟皇帝报备一番。同时也表达了那位商人,愿意把六成红利献给皇上的意愿。
  皇上有钱拿,当然心里是乐意的。至于那人为了报恩给邢家的一成利; 他也就不那么在意。于是便大手一挥,给了邢忠三个字只说:“知道了。”
  得到圣上的恩准,邢忠自然千恩万谢。回去就把这好消息告诉了那人; 那人也不耽误,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邢家这边是怎么跟着发财的事儿暂且不提。只说贾赦找到了邢忠,要他帮着把贾家想要还银的密折悄悄递到御前。
  毕竟邢忠之前受到荣国府庇护,又跟贾赦是正经的亲戚。再加上给皇帝送银子,可是叫圣上高兴的好事。这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因此他特别痛快的就应承了下来。
  等到次日,皇帝照例召见邢忠。叫他继续讲海外趣闻的时候,邢忠便把贾赦的密折悄悄递到了御前。
  皇上拿着那折子看了几眼,见是贾家要悄悄还钱的事情。不禁眉头一挑,然后开口问道:“邢爱卿跟荣国公府一等将军贾赦有亲?”
  邢忠跪在皇帝跟前,低头回到:“启禀万岁,微臣家中长姐正是那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继室。臣与荣国府确实沾亲。”
  “邢爱卿可知,荣国府为何忽然想要归还欠银?”皇上还是没有什么起伏的语气问道。
  “启禀万岁,此番贾家是何因由才要归还欠款,臣并不清楚。
  不过臣曾听闻长姐言说,那府中老太君似乎对那府里二房颇为偏心。
  长姐说过,贾老太君叫二房管着国公府住着正院荣禧堂。
  就是为了叫二房在分家前掏空府里的产业,将来只给大房留个空架子。
  此言虽是家姐抱怨之语,似乎言辞有些夸大,但未尝没有一番道理。
  还有臣曾听闻那府里二房太太,拿着国公府的名帖插手官府办案。
  幸亏被荣府长房知晓,才得以及时拨乱反正。
  并为此贾赦还收回了二房手里的名帖。
  然后不久就有了贾家要还欠银的事情。
  臣猜测,大概也是大房怕将来两房分家,这笔欠银需要大房独自承担。才有今日之事。”
  邢忠说完这番话,半天没听皇上言语,心就有些提了起来。根据近日来他伴驾的经验,邢忠猜测皇上现在应该不至于生气。只是不知一会儿会有什么吩咐下来,因此心里有些没底。
  正在他胡乱猜想时,就听皇上说道:“既然如此,就叫那贾赦去找户部尚书商议该如何行事吧。你告诉他,朕知道他忠心,又体谅他难处。这事定然不会声张,叫他放心。”
  邢忠闻言,再次叩首谢恩,口中三呼万岁。
  皇上摆摆手,示意邢忠开始今日的讲解。
  接下来的时间,邢忠仗着自己过目不忘之能。把从岫烟那里学来的东西,一点一点仔仔细细的给皇上讲说起来。其中他把欧罗巴诸国之间的战争、科技、武器,还有他们如何出海发现新大陆。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尖兵利炮到处掠夺资源和奴隶,这些都讲得特别详细。
  永康帝身为君王,自然能听出大靖朝也有被那些人攻打的危机。因此直到邢忠告退,永康帝都没有多做言语。
  帝王的心思,邢忠不敢猜。皇上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他不过是尽到自己的职责罢了。
  出了皇宫,邢忠找贾赦传了皇上的口谕。便转身回家,继续温习岫烟从荣国府给他送出来的典籍。
  自从邢忠被恩准行走御前,岫烟在贾母跟前就更加得宠了。也就是被接到荣国府小住的时候,越来越多。
  若不是邢忠现在的官职实在太低,贾母都想把岫烟配给她家的宝玉。
  不过幸亏她从来没透露过这个想法,不然邢家才不会叫女儿住进荣国府呢。其实越是跟贾家人打交道,邢家人也就越看不上那个贾宝玉。
  毕竟都十来岁正经到族学念书学道理的少爷,还动不动就往祖母怀里钻。叫别人哪一个眼睛看得上!
  还天天说什么大造化,就这么一个把当官的都称为国贼禄蠹。结果他自己却不喜读书的草包,能有什么作为。
  因此岫烟每次被接近荣国府,邢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的拜托邢夫人。叫她一定要注意隔开岫烟和那块宝玉,万万不能叫邢家女坏了名声。
  不说邢夫人被用了忠心符,本就会主动护着岫烟周全。便是因为她跟王氏的龃龉,大房跟二房之间的矛盾,她也不愿意叫这么优秀的娘家侄女给二房王氏当儿媳妇。那不是又给王氏添了助力吗,肯定是对她不利的。
  因此她对岫烟的名节也十分的重视。每次岫烟去荣庆堂时,不是她亲自带着,就是给她配足了丫鬟嬷嬷。
  等岫烟到了贾母这边,又有王熙凤时时看顾。因此贾宝玉虽然喜爱岫烟样貌有心想要亲近,但是也没有什么机会跟她亲近。
  总之岫烟时常要到荣国府小住,现在邢忠又要跟女儿学习这些知识,因此父女两个只能鸿雁传书。岫烟每次把跟仙子学到的东西都抄录出来,再叫人专门送回邢家给邢忠学习。然后邢忠再现学现卖去给皇上讲解。
  每当这个时候,许丽心里就要庆幸当初果断给邢忠夫妻用了忠心符。叫他们夫妻俩无条件的相信岫烟。不然岫烟光是解释这些知识的来源,恐怕就说不清楚。
  看现在多好啊,岫烟说什么,他们听什么。甚至还能主动帮助岫烟圆话,这得省了多少事。
  不过许丽感叹忠心符好用之余,又进一步发现了系统的抠门。因为自从那回她主动跟系统要好处之后,这么多次的抽奖,除了金银就再也没出来过别的奖品。
  就连金银也是小额的银子居多,像之前的千两万两的黄金白银再也没有出现过。
  反正之后抽奖最多也就白银百两,那还是运气好的时候才能抽中。不然基本上抽中的都是五两、十两的银子。黄金已经很少见到了。
  许丽也暗自庆幸,幸亏邢家现在不缺钱。还有手里积攒的丹药,和几张秘方,应该能撑过这次的任务。
  不过现在丹药的数量都明显减少了,谁叫岫烟经常来荣国府。到处都是许丽的熟人,你说她能不伸手帮忙吗。
  就像三春,给迎春用过了丹药。那许丽再看见上次任务活的肆意洒脱的惜春,现在又成了原著的样子,当然也要出手帮忙了。
  许丽帮忙的方法,就是趁着宁国府请这边的女眷过去赴宴的时候。给贾珍用了叫他慢慢虚弱并且叫他那啥功能逐渐丧失的药。
  中了这种药的人,叫人家把脉结果肯定是说他之前消耗太过,损了根本。以后只能好好保养。
  同时许丽还把秦可卿的命给保住了。不管她跟贾珍有没有爬灰,有这么个皇家血脉留在贾家,对完成任务应该是有帮助的。
  另外为了管住贾蓉,许丽也坏心眼的给秦可卿和贾蓉吃了同心丸。叫俩人都老实老实,别都想着出墙。
  当然有同心丸,许丽也不会忘了贾琏和王熙凤两口子。毕竟凤姐儿可是许丽的第一个目标人物,感情自然也是不一般的。这有了条件,又是顺手的事,许丽当然再次给她的健康和美貌都加成了一番。不过因为许丽觉得能保证王熙凤顺利的生下原著中流产的那个男胎,所以还没有给她吃过生子丹。
  还有岫烟父母兄弟、甄英莲一家人、巧姐儿、邢夫人、贾赦等人也都被关照过,就连那个有情有义的刘姥姥许丽都给过她一颗修复丸。
  就这么大派送似的到处给别人用药,直到库存告急许丽才反应过来,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抽到过丹药符箓那些奖品了。
  于是许丽赶紧停止这种行为,把剩下的丹药都收好了。毕竟将来几位姑娘出嫁后,她还想着能帮就帮一把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137章 邢氏(17)
  自从贾家悄悄还了朝廷的欠银后; 贾母就天天的盼着有好消息传来。大老爷贾赦也见天的要去荣庆堂; 给老太太说说外头的消息。
  老太太如此频繁的要见大老爷; 这可是几十年来都没有过的事情。贾家上下难免都要好奇一二,尤其是贾政和王夫人不免心中有些忧虑。
  难不成老太太这是又要看中大房了吗,那怎么能行。毕竟二房能有今日; 全靠着老太太的态度。
  因此贾政不但每日亲自给贾母请安的时候比原来勤勉了不少; 而且他还没忘了再三的叮嘱王夫人; 叫她伺候老太太要精心。
  王夫人自然也知道这其中利害,因此每日侍奉贾母的时候也更加精心了不少。
  这些贾母自然都看在眼里。她也在心里再次确定,只有叫两个儿子相争,她这个老封君的日子才能好过。
  加之贾母心里有事惦记; 因此也只是暗示小儿子叫他放心; 倒是并没有多做什么解释。
  这日贾赦再次被贾母传唤到了荣庆堂说话。知道老太太这是心里着急; 于是他一进屋便赶紧安抚贾母道:“老太太,您且稍安勿躁。总不能才给了银子,皇上就给咱们家恩典吧。总要对外有个说的过去的由头不是,毕竟别人可不知道咱们家还了银子的。而且皇上也不能叫咱们做臣子的以为; 只要用银子就能换好处似的。”
  这话听着也有些道理; 贾母便也勉强压下心中的急躁,摆手就叫贾赦回去了。
  谁知贾赦这话说了才没多久,就在贾政生辰这天。酒宴中的贾政忽然被宫里的太监宣召进宫。
  事情来的突然; 一家子也都跟着提心吊胆。贾母甚至没忍住,扶了丫鬟亲自出了堂屋。
  见着老太太亲自出来了,贾赦赶紧上前扶住贾母。忽然他心中一动; 便伏在贾母耳边,轻声低语道:“老太太,大概这次是有动静了。”
  贾母一时心绪激荡,抓了贾赦的手问道:“当真?”
  贾赦拍了拍贾母的手,安抚道:“最近咱们家可从来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更别说有什么能惊动圣上的事了。儿子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一桩,只是不知道最后是应在二弟身上还是大侄女身上。”
  这话也对,既然府里没出什么坏事。又有那么个缘故在前,此番定然就是好消息了。想罢贾母一叠声的,又叫赖大等人赶紧出去打探消息。
  心中有了这番猜测,贾母倒是安稳了许多。也就不再在这外头站着了,于是又被丫鬟扶着转身回了正堂,与府中女眷一起静坐等着外头的消息。
  贾赦为了避嫌,只把贾母送至大堂门口并没有进去,便往外头去了。
  等了不到两个时辰的工夫,赖大、林之孝等几个管事终于气喘吁吁的跑进仪门报喜。说是贾政升了礼部郎中,元春也被皇上临幸成了贾贵人,赐住凤藻宫偏殿。叫贾母领着众人进宫谢恩。
  虽然心中早有猜测,不过小儿子和大孙女一起都得了恩赏,贾母不禁大喜。府中诸人也无不跟着欢欣鼓舞,整个府邸顿时一片喜气洋洋。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几位身有诰命的女眷,也都按品大妆起来一起进宫谢恩。
  因为贾珍身体不虞,怕进宫冲撞了圣人,只得报病留在家中。倒是贾赦换了朝服,带领贾琏、贾蓉等子侄奉侍贾母进宫。
  大房诸人都认为皇上此番恩典,定然是宁荣两府还上的那一百多万两银子的功劳。只不过恩典都叫二房得了去,心里未免有些不平。
  尤其是王熙凤,眼见着她平日里瞧不上的尤氏今日也是一身三品诰命装扮,也能跟着老太太等人进宫谢恩。
  这着实叫她眼热的不行,当下便在心中立誓,一定不能叫府里的爵位被二房夺了去。她早晚也有诰命加身的那一天。
  才立下了一番雄心壮志,王熙凤马上就叫自己冷静了下来。她知道府中有这么大的喜事,接下来几天恐怕是要好好热闹一番的。便赶紧叫来管事,安排接下来的事宜。
  许丽跟着岫烟一起看到了贾家这番热闹。心里想着其中的些许变故,猜测着是不是皇上觉得贾家还算识趣,只要以后他们不上赶着作死,就能饶过他们。
  再看看系统任务,说是叫管住大房那几个人,不叫他们违法乱纪,避免大房获罪。发现这个任务跟现在贾家的情况不冲突,她也就懒得在这事上操什么心了。
  只把心思放在继续给岫烟传授一些乱七八糟的知识上。什么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之类的。又系统的帮助,开了挂的岫烟学的飞快。然后再由她交给同样开了挂的邢忠,也便于加深邢忠对西洋国家的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