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梦时代-第10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你工作都那么辛苦了,多犒劳犒劳自己,也是好的。”萧奇笑着道。

“其实也用不着这么讲究。”萧旭说了两句,也不多说。

他不是矫情的人,儿子和儿媳妇们都是孝敬自己,才买这么多好东西过来。

他们的钱都是正正当当的赚来的,有什么不好用的?挣得又多,难道不许买好的东西孝敬老人啊?

所以萧旭也仅仅是感慨一下,并没与什么别的意思。

坐在沙发椅上,萧旭道,“这几天省里在开会,张省。长主持,主要是商讨震后地区重建的问题,事情很是麻烦啊。”

又来了。

萧奇暗自叹了一口气。

不用多说,老爹可不仅仅是在感叹,肯定要自己出力了。

萧奇倒不是说拒绝出力,之前他才在那里想着,富裕了就至少要惠及家乡人,这个家乡人至少包括了全蜀川的老百姓,所以他愿意出钱出力来帮忙家乡人摆脱穷困。

但问题是,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想到世界首富,自己这边还好,如果是自己的儿女子孙们,他们厌烦了这样的索取,又该怎么办呢?

“你那是什么表情?敢情我们就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等着你的美金?”萧旭轻咳了一声,“我只是想告诉你,情况很严峻,你能帮忙想点办法来,就想点办法出来。钱虽然很重要,但一个正确的方案,一个正确的决定,却能节约很多钱,还能惠及许多老百姓。”

“您说吧!”萧奇只能点头。

“情况是这样的,距离地震过去,差不多已经一年了。震后地区现在的建设,仍旧是有着非常大的困难。”萧旭道,“遭受灾害严重的地区,山区外面的城区和县城比较好办,但问题是那些处在山区的县城和乡镇,尤其是贝川这个地方,这儿才整理完毕。由于地形复杂,又要考虑到以后的防震防灾需求,县城和乡镇如果要原地重建的话,恐怕得花数千亿啊!

现在全国上下的捐款和国家的拨款,其实倒是还比较充足,可大家现在有两种意见倾向。第一是贝川本来就是地震、泥石流灾害多发区,如果再花那么多钱修建,下一次几年、十几年再来一次灾难,再次毁掉了这个县城,那几千亿打了水漂不说,人员伤亡情况怎么算?

另一种说法是,那里是贝川居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他们自己也愿意迁移回去。我们把那里重新修建一次,既是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又是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表现了我们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是好事儿一件。”

“好事个屁!”萧奇直接就骂道,“说第二种说法的人,完全就是拿民众的生命财产当儿戏,完全就是坐在办公室里面胡扯!他们有去现场考察过?有去实际调研过地质情况?有真正计算过,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做好这个事情?问他们敢不敢立军令状,如果十年之内,原地再次发生大地震、大泥石流灾害的话,拿他们去抵命,行不行?”

第二三七八章分担责任

“你个小子,这么激动干什么?”萧旭愣然的看着儿子,“怎么?你觉得以后还会发生大地震?就在原处?不现实吧?那些专家不都说了,已经释放几百年累积下来的能量吗?”

“咳咳,我只是觉得,这些人太想当然了。”萧奇连忙笑道,“再说了,这些专家什么的话,你也信?还不如把美国那群专家给请来,再让他们仔细的考察一次呢。反正农门山脉是最严重的地震带之一,小心一点总没错。”

他可不会告诉老爹,仅仅是几年之后,就在农门山脉的另一头,又再次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再次引发了不小的伤亡损失。

然后地震一出,无数的网民就上网寻找那些前几年说“几百年之内不可能再有地震”的专家,把那些家伙给骂得狗血淋头。

所以说,许多华国所谓的专家,是没有多少的具体能耐的,全都是上面想听什么话,他们就说什么话,这样久而久之的,就能得意洋洋的挂上专家的牌子,出去坑蒙拐骗了。

这一世刚开始找美国地震专家来的时候,许多国内的所谓地震专家、地质学家,张口就怀疑他们别有用心,然后随意就否定说不可能这边有大地震,全部是凭主观想法来判断,却最后落得脸面尽失的下场,丢尽了科学工作者的脸。

“嗯,你这么说起,倒是有必要再次让联合工作团队来看看。”萧旭对这个是很赞同的,“还是你出钱赞助,没问题吧?”

“没问题。”萧奇很干脆的答应道。

“那么说回之前的话题吧。”萧旭道,“你的意思是,贝川县干脆就在现在的地儿继续存在,或者直接合并了事?这样也有很多矛盾啊。”

因为被摧毁得太严重,贝川县已经搬迁到隔壁的县份上,暂时借用别人的地方来安置民众和办公。

长期下去这样是不行的。

所以要嘛他们回到原址重建,要嘛干脆就合并到别的县份。

贝川县的官员当然不愿意合并,这样一来,他们大部分都会被边缘化。

贝川县的农民们也不是很原因,因为他们眷恋故土。

现在暂居的这个县份青莲县,原本的民众们,心里也有些疙瘩,毕竟人多了,地就少了,本来他们自己也不富裕,这下子日子恐怕更难过。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所以省里才在考虑要不要迁徙回去的事情。

萧奇听着老爹这么说,沉吟着点头道:“困难是很多,但这只是暂时的。现在的那个青莲县,荒地是很多的,大小的群山也多,其实开垦出来,也是够用的。而且安置他们的费用,也肯定比不上重修贝川县来得多吧?一旦等到他们安定了下来,一代两代过后,对谁都是一个好事儿。”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问题就是在于这一两代的生存空间啊!”萧旭道:“青莲县是最穷困的县份之一,人均耕地也不足。你光是说得这么轻巧,具体怎么操作?人们要吃饭要生存的事情,可是不能凭空想象就觉得可以的。”

“老爹你说得也对。”萧奇道,“不过你只看到了他们贫穷的一方面,却没看到他们有值得发展的另一方面。”

“你不会又说,让青莲县也加入你的现代化农场计划吧?”萧旭对儿子搞的那个“物联网农业公司”,还是很感兴趣的,具体的也去了解了很多。

“他们现在想要加入,那可不是时候。”萧奇摇摇头,“我先要在远殷市试点,然后再去单曲县那边,接下来才能轮到他们。”

“为什么?”萧旭不解的道,“远殷市那边还缺钱吗?那边的农民的年均收入可是位于蜀川省上百个县市的第一啊,拿到全国去比,都能排到20以内的。你怎么还要把好事儿先往那边搬?难道分不清轻重缓急吗?”

“老爹,我把你这话传到远殷市,你说你会不会被骂?”萧奇笑道。

“少在这儿插科打诨,说正经的。”萧旭作势要敲儿子的脑袋。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啊,因为目前阶段,只有远殷市最适合我的农业物联网公司试验。”萧奇说道,“农业物联网最需要的三个必要优势。第一个是完整的产业链条,农牧果蔬等等都要有,这样试验出来的数据才有意义。第二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地,这一点远殷市这两年都在实施,大面积集中农田、大牧场、大蔬菜基地,只有规模大了,才能减少农业物联网铺设和采集数据的难度,才能降低成本,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三是必须经济比较发达,至少是3G网络要通畅,这样才能保证农户在田间地头都能接到信息,都能进行手机遥控操作。”

萧奇说完,萧旭就没有意见了。

萧奇说的东西,特别是第三点,就只能注定在远殷市当试点。

因为早在今年的年初,华国电讯就屁颠屁颠的把远殷市的所有村镇,都安装好了接收信号基座,保证没有一点死角——远殷市周围也没有大山的阻碍,信号可以确保畅通。

“不过呢,我说的不能加入农业物联网的计划,也只是说他们现在。但他们现在完全可以做生态农业啊,顺带发展一下原生态的农村旅游,让大家吃上农家菜,在大自然之中畅快的呼吸玩耍,这不挺好的吗?”萧奇又道,“恰好国家是优先修建了蓉城等大中城市通向青莲、文川、雷县等地方的国道公路的吧?我问了问,说是大部分路段都是双向四车道,基本上2个小时就能到,很适合汽车过去嘛!”

“农家乐?那能有多少人啊?”萧旭对这个想法不感兴趣,“如果真的合并了,青莲县就有150多万人,这么多的人靠农家乐吃饭?你想得要不要这么天真?”

“农家乐只是一个普通的称呼,当农家乐开在山上山下,河畔湖边的时候,这种就是休闲度假山庄了。”萧奇道,“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青山绿水之间休假方式,未来肯定会更加的流行。青莲县穷是没有错,但正因为他们穷,所以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持得很好,完全就是自然的环境,最让都市的人们喜欢。而且一家农家乐如果生意好,完全可以带动上百户的农民的收益增加。要是能发展出几个农家乐聚集地带,那么成千上万的农民就能因此得利。

然后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觉得农家乐不够,那还有现代生态农业,就像是前几年远殷市做的那样。他们也不用担心收益的问题,仙女公司可以跟他们签署10年的购买合同,只要质量过关,我们就以不低于远殷市的采购价格收购,怎么样?”

“这个还不错。”萧旭点了点头,“不过只有青莲县也不好啊,周围文川、雷县等等地方,可都是嗷嗷待哺啊!你能不能有实力把这些地方的生态农业产品都给收购了?”

“可以。”萧奇颌首道。

他答应得太爽快,反而让萧旭有些不确定了,“儿子,你可别吹牛,几个县份数百万人的产品,你一个仙女公司怎么消化得了?浪费可是最不好的习惯!”

“老爹你想哪里去了。”萧奇道,“我不是有一个公司叫做逍遥物流吗?现在逍遥物流正在试验搞冷冻冷藏的储藏和运输,如果这个能试验成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白天采摘青莲县的蔬菜,通过一两天的冷冻冷藏车辆运输,把蔬菜运到东方去销售。只要你把整个市场放眼在全国,这点东西算什么?很快就会被消耗完的。”

萧旭对生态农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倒是不怎么担心。

因为蓉城人、渝州人、湘水人、湘北人等等,已经用最直接的消费告诉了大家,只要东西好,贵点也能被一抢而空。

西南可不算是繁华地带,连这些地方的人都如此了,那么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的居民,自然就更能接受和消费生态农业产品。

但他还有担心的,“你说得这么好,别忘记一路上的高速费、汽油费等等,可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这么运过去,成本该有多高啊?如果是这边两三倍的价格,你能确定还能一抢而空?”

“这是一个生鲜冷藏冷冻链条的重要现实问题。”萧奇正色的道,“所以我打算直接去跟牛大叔、余伯伯他们说,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费用,帮忙降低一些,实行什么免费通行之类的。”

“恐怕不行吧?这关系到各省公路的交通收入。”萧旭表示怀疑。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不行的话那青莲县这些地方,我也帮不了忙了。”萧奇摊开了双手道。

萧旭嘴巴一动,最后还是忍住了不去呵斥儿子。

想想也是,如果全要萧奇担当一切的困难,显然是太苛刻了。

既然青莲县那边的民生问题是国家需要解决的,那么在萧奇提出办法的时候,适当的给点政策,帮衬一下,这也绝对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第二三七九章不能白给

萧旭可不知道,其实这个农副产品绿色通道的事情,几年后就会成为现实。

过几年的那个物价啊,特别是人们餐桌上的相关物价,涨得可叫是一个欢腾,几乎达到了全民痛恨的地步。

为什么这么高的物价?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高速公路收费高,各种莫名其妙的罚款多,却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为了平抑菜、果、蔬的物价,为了方便偏远地方的菜果蔬等农副产品运向大城市,降低生活成本,国家就出了规定,凡是这些蔬菜水果之类的农副产品车辆,一路通行一路顺畅,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来收费和罚款。

这样一来,南方的蔬菜就更加凶猛的涌向了北方,着实的缓解了北方的菜价贵的问题。

接下来,各省市之中,也多多的选择了这种方式,在省内也都选择了这样的绿色通道方案,也成了控制打压物价的一种好手段。

当然,平心而论,萧奇现在提出的想法,还是有着不小的实际困难。

不说是时间提前了好几年不说,单是说逍遥商城的农产品想要免费通行全国,并不是季节性的,而是一年四季都如此,这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会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并不是说很简单就能行的。

以后的绿色通道,也是在菜价水果价格高涨数年,多方面的诉求之下,无数老百姓的殷切希望之下,才能通行的一个政策。

现在虽然也是金融危机时期,但物价上涨得并不那么明显,也就是刚刚才开始。

民众们对菜篮子的埋怨,并没有多大。

在这个时候把逍遥商城的产品全部免通行费,让它可以低价去和当地、附近的农民们竞争,无疑是对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一种利益损害。

所以就算知道萧奇这个是好法子,既能让灾区的民众们获得安居乐业的机会,又能发展生态农业,把蜀川建设得更加美好,还能丰富大家的菜篮子,让大家有更好的选择……恐怕上面的巨头们,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萧奇当然知道现在要求免费通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困难不代表着自己不去做。

本来为青莲、贝川、文川、雷县、泽县等等地震灾区规划生机,已经是他额外的帮助了,如果还要承担起完整产业链条,负责收购和销售,那他就成了地震灾区的保姆。

萧奇不是不愿意为困难的人们做事儿,但问题是还有国家啊。

国家的职责就是在危难的时候帮助这些民众,负责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如果萧奇把这些责任担当了过去,那又算什么?

有些事情,你做多了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

比如别人看到你帮了这么多人,立刻就觉得,啊,原来萧奇这么有钱啊,那好吧,吐蕃、新江、黔州等等穷困地区的事情,也都交给你了……什么?你还有余力?那修建道路、整理水利等等,也都你来吧!

因此,萧奇就算是要做这些好事,都要做出一副斤斤计较的商人模样儿来,非要让国家也付出一些东西,才会让人们觉得,这样的帮助来得不容易。

这样也能算一种交换,即使是国家给萧奇的,并没与萧奇付出得多,但是总不是无偿的给予。

免费的东西谁不想要?

要得习惯了,那可就是一个灾难!

所以萧奇不但要提出这个免费通行的要求,而且必须是很强硬的,就算不能把全国道路给我开通了,你也得把周围几个省先给我开通,然后税收什么方面也要有好处,否则我就只提出建议,他愿不愿意做和我无关,逍遥商城更不会全部收购,一切按市场的机制来。

萧旭很明白儿子的心理,对于萧奇这样的考量,他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更何况这事儿用不着他去出面,由儿子这个商人直接和闻书。记、牛副总他们商量,讨价还价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暂时放下了这事儿,萧旭又和儿子说起了刚才提及的农业生产。

其实大家对于生态农业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觉得生态农业,特别是大米小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