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梦时代-第1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少芝和冯可欣各拿0。5%,也就是5000万股。

即使是她们预料到了明星们会很喜欢仙女卫士的股份,所以商定了最多一个人购买100万股的规定,但是还是架不住明星们的热情,每个人买都都是100万股,故而仅仅是半天的时间,就被预定一空。

心急一点的明星甚至早就把款项打到了两女的账户里面,生怕迟则生变。

但这样问题也来了,正因为卖得太快,许多明星都还没来得及去询问就没有了,这就让他们是又急又气。

香港的电影明星都不只一百个了,再加上歌星、电视明星、各个导演、监制、电视台的高层等等,算下来三五百人都打不住。

现在有些人买到了,但更多的人就买不到,这纯粹的就是让没买到的人羡慕嫉妒恨的。

剩下的这群明星里面,许多都是很有名气的,于是他们还是找到了冯可欣和李少芝,问问还能不能追加购买一些?

李少芝当明星的时候,以及做“芝芝珠宝”的老板娘。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这么多影视圈的大明星围着她转,这样的被尊崇捧着的感觉,又让她回到了前几年万人追捧的女明星时代,只不过这一次追捧她的是明星。

看着李少芝说得眉儿都笑弯了,萧奇不觉在她的滑润脸蛋上香了一口:“芝芝,你想不想再去拍戏?我觉得你拍戏会更高兴一些的样子!”

“切,我哪里有时间去拍戏啊?”李少芝白了自己的男人一眼,“这只是对以往生活的回味罢了!现在我一边要照顾我的小宝贝儿,另一方面芝芝珠宝也要我时不时的打理,然后少英的人生大事我也要操心……你说我哪里有时间?”

李少芝并不是那种天生爱拍戏的女人,她进入演艺圈都是因为家境困难,只不过想要多挣钱,所以就努力的工作,从而成为一代大明星罢了。

现在有着这么幸福美满的生活,她可不愿意再去起早摸黑的劳累拍戏,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多锻炼,把身体和美貌保持下去,多得到老公的疼爱好呢!

“好了,不说这些了!”看了看旁边还在甜甜睡着的女儿,再看了看时间还早,李少芝娇靥上露出了娇美的笑容:“老公~现在距离吃晚饭还有不少的时间,要不要我们再为儿子努力一下?”

一听到这个,萧奇哪里有不允的道理?

转眼之间,房间里又是响起了动人的声响……

……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明星们大量购买了仙女公司原始股,成为仙女公司股份制里面的股东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开来。

记者们立刻就去采访了多位明星,一开始他们还不肯说,但随着消息越来越多,有一个明星开口了,另外的也顺势说了出来。

“华仔爆料,圈中某位美女明星是萧奇先生的红颜知己,所以有幸为娱乐圈的朋友们谋得福利,每人限量仙女卫士100万股原始股,真是乐翻天!”

“发哥遗憾的表示,自己当时正在内地拍戏,所以没来得及买下,等到他打电话给自己的好友女明星时,已经是完全卖光了!”

“TVB某位高层透露,TVB这一次也因为控股股东的原因,获得了不少仙女卫士的股份,大家TVB的很多人都有份儿,算得上一次福利大发放!”

“歌坛许歌神兴奋的说,自己和几个哥哥,因为以前结下了善缘,所以他们四兄弟都得到了100万股,这样他们以后的生活就会更加的富足!说起来可真是让那些没能买到的明星们羡慕死了!”

“据称,这一次的股份大概是1%左右,现在给各大股份制的股东们的股份,也仅剩下9%,各位财经界的大佬们,是不是也开始慌了呢?”

“许多被采访的市民们都表示了自己的理解,本来股东这个事儿就和他们无关,他们也不可能买100万股!而且这一次的份额不是从30%的上市股份中拿,所以他们还喜闻乐见香港娱乐圈的这一次大家发财的事情!”

“有些人总是在说,萧奇对香港并不好,但你现在看看,有着这么两位红颜知己在,他哪里可能不多多照顾香港人呢?接连两次的上市盛宴,都是我们香港的民众们获得最大的好处,大家应该多多的感恩,并且欢迎萧奇多多来投资、上市,这样才是对香港最好的事儿!”

(更新稍迟,诸兄勿怪!)

第二七一九章衰退的香港

早上,吃完早餐的萧奇,也在看这样的香港新闻。

毫无疑问,每个地方的人,对于自己的孩子总是很宽容的。

香港明星凭什么比老百姓更受优待一些,这个问题不是没有人问,但根本不是香港民众的主流。

主流就是大家羡慕明星们,却也并不怎么的嫉妒,只觉得自己也有机会买到仙女卫士的股票。

这样的感觉,跟全民参加一个欢乐派对一样。

除开这个新闻,萧奇看到过后的一个新闻,却是讲香港的办公写字楼地产,因为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原因,所以遭遇了大幅度的滞销,甚至于许多已经租出去的写字楼办公间,也纷纷被退了合同,出现了许多空置的情况。

香港的房子租金,从来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

无论是写字楼租金,还是营业商铺的租金,能和香港繁华区域比较的,只有伦敦牛津街、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东京银座、纽约第五大道等几条街道而已。

就算是不那么繁华的地方,香港的房子租金也是贵得可以和北上广深的繁华区域相比的。

问题是,香港人口就那么多,平均收入也不比伦敦、巴黎、东京、纽约等地方高,所以这样的经济模式,毫无疑问是非常畸形的。

香港也只有靠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最重要是华国内地的游客的光临,才能让他们的高商铺租金运转得下去;只有靠香港拥有很多的内地优惠政策,才能吸引许多有志于华国内地庞大市场的外国公司入驻,把这里当作他们的亚太总部。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华国内地越来越开放,根本就用不着香港这块跳板,反而会因为香港距离首都和东方非常远,很多时候在决策上就慢人一步。

再加上香港的租金、人工等等费用,完全是高得离谱,所以这些年来,至少有60%以上的世界500强大公司搬离了香港。不是去首都就是去东方市,这也是造成了香港写字楼和商铺出租下降的原因。

至于说游客嘛,最近两年还好,自。由行开放了这么多年。无数缅怀自己儿时的TVB、电影的年轻人们,都喜欢来香港走一走、看一看,中老年人也想要到这个曾经的殖民地、东方的明珠来瞧一瞧,所以游客生意是非常的旺盛。

但这个世界也只有萧奇知道,过了几年。香港那些恶心的人就会窜出来了,那时候针对内地游客的行为就会不断出现。

虽然港府辟谣说赴港旅游的人没有减少多少,但这也是自己给自己一块遮羞布罢了,去香港旅游的人,最少也跌去了30%,旺季的时候更是暴跌50%,可谓是让香港的经济雪上加霜。

好吧,这些都是后话。

就现在来说,香港的经济衰弱,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场的金融危机。而是因为这么一二十年以来,香港彻底抛弃了制造业、创新行业,只是往金融、港口和房地产行业发展有关。

我们如果再仔细算一算,就知道香港的这个决定有多么的不靠谱。

先说金融吧。

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绝对都是重中之重,根本不可能拿给别人去占领——希腊已经到快要破产的边缘,都咬着牙不肯开放金融系统,这就是一个明证。

反面的例子是韩国,在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被迫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从而把本国的金融市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放,从此韩国的银行金融业就收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直到2013年都没有摆脱。

所以这几年韩国的金融学者评选的“百年以来最丧权辱国的行为”之中,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控制了本国金融。就是名列第二的,仅次于当年被日本占领成为殖民地。

香港的金融业的确发达,弹丸之地,居然有大大小小几百家的银行,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极其夸张的。

但他们能往哪里发展?

东南亚的金融行业全被华人控制,可他们也是提防着香港的。甚至于香港的许多银行都是他们成立的,又怎么可能反过去反攻本地?

华国内地那就更不可能了,中农工建四大银行就如同巨无霸一样,碾压着所有想从他们嘴里抢饭吃的人,就算是招商、交通、民生等等银行也算后起之秀,但在档次上和规模上,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上面,也远远不是一个档次。

在这样的大鳄的虎视眈眈之下,就算香港最大的汇丰银行,也没能在内地杀出一片天地来,更别说你其它的中小银行了!

所以香港的金融行业,完全就是没有远期发展前途的。

再说说香港的港口行业。

是,从香港开埠以来,港口行业就是香港的支柱,尤其是49年建国以来,整个960万平方公里、6亿人口的对外需求,就如同一块等同于香港大小的金子一样,砸在了香港人的头上。

从此香港就从一个小港口一跃成为世界赫赫有名的超级港口,成就了东方之珠的美誉。

但也也只是以前,随着华国的改。革开放,连城、津卫、东方、凌波、全州、粤州等等自古以来就是优良港口的城市,也逐渐的开放了开来,华国的对外贸易也逐渐的变成了以它们为主,由此这些港口就越发的繁荣起来。

内地沿海港口的繁荣昌盛,自然就伴随着香港港口的衰弱。

如果不是因为香港是免税港口,恐怕香港港口行业现在一半的规模都达不到。

饶是如此,在未来几年,香港的港口行业还是不断的萎缩,渐渐的沦为了为内地游客代购外国商品的地步——多达数万人的香港水客,就如同蚂蚁搬家一样,既方便了内地的民众,又让香港的港口货物有了用武之地。

最后再说香港的房地产。

因为香港只是弹丸之地,人口却有700万,又加上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迅猛,所以造成了房价不断的高涨,至少有20%的民众是住不起房子的,只能住在政府提供的的公租房、廉租房。

香港政府倒是在自吹自捧,说香港政府手里还有60%以上的地皮可以提供,所以未来一百年都不用担心香港的地盘不够用。

但你叫香港政府把土地放出来看看?

保证让香港的房价直接暴跌,房地产商也直接破产——得到好处的是香港民众,但这样对政府和商人却是没有好处的!

所以香港政府肯定会很少很少的放出土地,绝对不敢放多点土地来平抑房价,因此香港的地产商人才能赚那么多的钱,前十大富豪里面,就几乎都是地产富豪。

再说香港地产商人北上到内地来修房子,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他们的技术和经验的确是比内地的好太多,再加上内地重视引进港商资本,所以他们的确是风光了好一阵子。

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过后,华国的住房需求不断的膨胀,本地的地产商人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冒了出来,他们有着更深层的关系,和官员、民众都更合拍,知道本地民众的需求,所以通常情况下,他们就渐渐的把香港的房地产商给挤了出去。

发展到了2010年过后,香港的房地产商基本上也就占据很少的份额了,他们在内地的风光日子也再不复返,迎来了新的一轮的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先知先觉的刘大头才去了英国,在英国赚得盆满钵满,比留在香港和去内地的地产商人风光多了。

综合起来说,香港的金融、港口和地产,都是注定没有什么前途的,所以这就证明了香港的发展道路也是不可靠的,未来必然会不断的衰退,最后泯然众人。

其实,香港这样的地方,原本是有发展前途的。

如果他们在80年代经济转型的时候,选择做亚洲的硅谷和高科技附加值产业,那么依照香港当时的人才济济,完全是有能力占据亚洲方面的高科技电子市场的,肯定比宝岛要容易得多。

可惜香港人当时有着内地方面近乎于无穷无尽的需求支撑,在随意倒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他们哪里静得下心来做科研开发、实体经济?

说起来,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最好写照啊!

当然,也不是说香港人就活不下去了,香港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了。

香港有着首都那边的支持,日后如果好好的打造,成为对东南亚的一个港口集散地,他们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免税港口对于两广一带的影响,也至少能维持他们过上比较不错的生活。——内地政府根本不可能像香港这样,完全搞零关税的港口!

而且,这么700多万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还是有着很好的消费市场,至少萧奇为老婆们选择的TVB、屈臣氏、香港地铁这些,肯定是很顺利的发展下去的产业。

这样对于萧奇来说,就已经足够了,香港人的烦恼,就让香港人去操心吧!

第二七二零章股份分配方案

香港财经证券界,对于仙女卫士的股东股份购买额度分配一事,一直都没有和仙女公司达成统一。

一方面他们是觉得10%太少了,这么好的股票,比起前面的美图分享分给大家的还少,完全不合道理。

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内部也是有分歧,谁都想要多要,谁都想要多占,谁也不愿意退让,所以分配方案也没办法达成。

但等到萧奇把10%中的10%分给了香港的演艺圈明星们,这些富豪们就坐不住了。

首先来问萧奇的是香港排名第五的那位地产富豪。

“为什么把仅有的10%都拿走一部分给那些唱歌演戏的,奇少你太不厚道了吧?”他是这么问的。

萧奇的回答是,“在我眼中,你们没什么区别,我想要给谁就给谁,轮不到你们说三道四!”

好吧。

那位富豪当场就下不了台,幸好也是打电话,不然可就出了丑。

可这事儿不知怎的也被传了出去,让一个二个火冒三丈的富豪们吓得赶紧打消了主意,不敢多话。

他们这才想起,他们要面对的可不是什么后辈,而是直接能碾压他们的超级大富豪、世界首富!

然而,仅仅只有9%,实在是太寒碜了,他们始终有些不甘心,便商量了一大阵之后,就又走了迂回路线,找到了萧奇的两个老婆。

李少芝是聪明人,对于这些人的旁敲侧击是根本不回应,冯可欣就要单纯一些,晚上吃完饭后,就对萧奇说了别人拜托的事儿。

“增发股份,从而让大家得到更多?”萧奇哈哈一笑,又不屑一顾,“亏他们想得出来!300亿美金的估值已经是很高了,再扩大估值,上市之后怎么让大家买?当真香港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赚钱。其余的人都是奴隶吗?”

看萧奇话说得很重,冯可欣有些忐忑,“老公~~”

“好了,我知道不是你的意思。”萧奇拍了拍她的香肩。“这事儿你话带到了也就行了,其余的就不用管了。”

“嗯~~”

冯可欣芳心这才落了地。

这也是拒绝不了的人情,否则她哪里会去管萧奇生意上的事情?

但她不知道,她带的话也让萧奇很不高兴,态度进一步的强硬了。第二天就对这些迟迟没办法达成统一意见的富豪、精英们说了自己最后的意见。

“如果不能在今天之内达成统一,那么我将分出2%给券商,其余的全部并入上市公开股里面!”

富豪和精英们听到就倒吸了一口冷气。

和之前的美图分享不同,美图分享的股东只有十几个,最大的股东萧奇和冯克伦就占据了超过90%的股份,这样的股权架构是没办法通过香港港交所的上市条件的,所以必须卖出股份来引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