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争锋-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姑娘道:“我叫涴儿,我婶娘在哪。”
  她把手一指,张明顺着望去,那美貌妇人见他看来,似是害怯,忙是低下头去。
  他再低头一看碗中,却是一片黑糊糊的东西,不过这逃难途中,能有一口吃的便算不错了,是以非但不嫌弃,还心存感激,当下以袖遮口,放到嘴边,呼呼喝了几口,觉得有些涩,有些苦,吃不出来是什么东西,但是热乎乎的十分暖心。
  涴儿等他喝完,将碗接过,便去一旁河道中洗刷。
  此时天寒,河水冰冷,张明见伸着小手在水中吃力洗刷,不多便冻得通红,有些不忍,想去帮衬一下。
  于老丈却出言止住他,正容道:“此非小道长该做之事。”
  张明只好坐下,打坐过后,他精神愈加旺盛,正想着师父会到了哪里,忽听着有人吹着叶笛,曲声低婉哀切,还有人低低悲哭了起来,引得许多人也是抹泪,河道两畔,弥漫着一股哀悲之气。
  于老丈听了一会儿,叹道:“那是邓老四,听闻早间出城接了去娘家探亲的妻儿回来,路过城门时,不巧遇到溃逃人潮,他虽无事,可是找到妻儿时,已是不成形了,唉!”
  张明听着也觉难过,这时忽听得远处响起惊惶一阵大叫,“妖怪,妖怪追上来了!”
  霎时,人人脸露惊惶,乱作一团。


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心经曲抚人心
  在人群乱起的那一刻,两声尖利呼啸随之传出,而后就见一具半截鲜血淋漓的尸身从天抛落下来。
  这一下顿时惹起更大骚乱,到处都是四散奔逃之人,还夹杂哭喊悲啼之声。
  张明抬头看去,他目力极好,即便夜色之下,也能一眼瞧见天上有一头好似大雕的黑影盘旋,只是仔细打量,却是一头人面鹰嘴,肩上生翅,下身有脚的妖物。
  这种怪模怪样的妖怪,分明是化形不曾到家,走偏了路数,未来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用老师传授的掌心雷就能打死,可下意识一抬手,才恍然醒觉,这里偏偏无有半点灵机,这雷法却无法施展出来。
  那鸟妖在慌乱人群顶上盘旋一圈,忽然下扑,顿时捞着一个孩童,就往上飞纵。
  下面有一个中年妇人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声,死命拽着孩童双脚不让离去。
  鸟妖扇了两下翅膀,竟一时无法抓了上去。
  这等时候若有人上前帮衬,不定能救下那孩童,只是周围之人畏惧妖怪,没有一个敢上去,都是远远避开。
  张明左右一扫,见地上有一块石头,当即弯腰捡起,可想投掷时,却发现这片刻之间,那妖怪竟已抓了孩童往天中升了五六丈高,眼见就要去得远了,他心下大急,使足全身力气朝那处就是一掷!
  在他劲力驱驰之下,这石子飞掠极快,几乎在眨眼之间。就打在了那鸟妖羽翼之上,只听啪的一声,登时将之打折,此妖痛嚎一声,身躯晃了晃,竟是一头从天掉落下来,而那孩童也是与它一同坠下。
  张明暗叫一声不好,离地如此之高,以那幼小身躯,掉下来定是摔死。
  可想要赶去救援已是不及。
  就在此刻,忽然有一个大汉窜出,须臾跃至下方,往地上一趟。再双手向上一托。一声闷响。竟是将那小童稳稳接住。
  那大汉恍若无事,上下一摸,见其身上无有缺损。便就他放下,翻身起来,自腰间抄出一柄小锤,快步向那鸟妖走去,对着其脑袋连敲数次,后者起初还发出凄厉惨叫,可过去十几息后,便就一动不动,没了声息了。
  一旁妇人见自家孩儿得救,激动异常,上去将他紧紧抱住,那孩童方才被吓得傻了,一入人怀,顿时大哭起来。
  而那大汉了擦头上汗水,喘了几口气,就往张明这处走来。
  张明方才未曾留意,此时才看清,此人身躯比常人高大许多,满脸胡须,相貌很是凶恶。
  于老丈在后面道:“小道长莫惊,这是小儿于端,虽是貌丑了些,但品性却是不坏。”
  于端见张明与自家老父认识,愣了一愣,随即裂嘴一笑,翘起拇指称赞道:“小道长好本事,这些个妖怪皮糙肉厚,寻常刀斧都劈砍不坏,未想被你一石子打下来。”
  张明道:“惭愧,是小道考虑不周,若无于大哥伸手,人也救不回来。”
  于端摇摇头,道:“总比喂了妖怪的好。”
  于老丈道:“端儿,你可又是空着肚腹回来?”
  于端有些尴尬,道:“本来荣候赏了些吃食,只是来路上见一朋友处境艰难,便就都给了他。”
  于老丈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但却未怪他,道:“乱世之中,人人皆是不易,帮就帮了吧,此也是道义,不过需记得你身后还有寡嫂幼侄,一家人俱是少不了你。”
  于端道:“阿父教训的是。”
  于老丈又道:“兰姑为你备了些汤粥,去喝些吧,稍候我还有话问你。”
  那妇人牵着孩童跑了过来,对着张明和于端千恩万谢。
  同时过来的,还有一个两目通红,书生模样的人,他对着拱手道:“这位道长,想请你做个度亡法事。”
  张明目光留意到他身后有几个人在收敛那半截尸首,那书生目光黯然道:“那是家兄。”
  于老丈息一声,道:“小道长,能帮就帮一吧。”
  张明有些迟疑,他记忆中,自己这一门求得乃是仙道,乃是出世之法,自不会做什么度亡法事,但又不忍心拒绝,想了一想,便道:“那小道便问这位兄台颂一段我师所传的《平心经》如何?”
  那书生不曾听这本道经,不过他只是来求个心中慰藉,一礼拜下,道:“那就拜托道长了。”
  张明盘膝坐下,调和内息,待气息匀了,便缓缓启口,将经文一句句唱念出来。
  他语声抑扬顿挫,好似涓涓细流,清清悠曲,又如那春发草木,于寂静之中蕴含无限生机。
  在场听到之人,无不心神宁和,心头自生出无限希望,连那悲离之气也淡了几去。
  许久过后,这一段经文终是念毕。
  于老丈叹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那书上来对他一拜,放下两包肉干,再是一揖,便就带着人离去了。
  于端盯着张明看了几眼,道:“小道长是有个真本事的。”
  张明有些不好意思,道:“于兄过誉了。”
  于端哈哈一笑,他去后面喝了粥汤,就又转了出来,随后就地一坐,道:“阿父,有什么话要问孩儿的?”
  于老丈捋了捋须,道:“你可能认出这妖魔是从哪里来的?”
  于端道:“好似孤央王手底的喽啰兵。”
  于老丈面泛忧愁,道:“如此说来,那妖王就要追上来了?”
  于端道:“阿父放心,这处有三百候府亲卫,对付那些小妖不在话下,那妖王每次吃人,都要睡个一年半载,那时我一家人早已到了大乐城了。”
  他露出坚信不疑的神情。加重语气道:“定会好的。”
  于老默默点首。
  于端转过头,对着身旁的侄女道:“涴儿,方才妖怪来时,你怕不怕?”
  涴儿道:“有二叔在,涴儿不怕。”
  于端哈哈大笑,将她抱了过来,举高几次,引得小姑娘咯咯直笑。
  张明受了几许感染,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此时忽然想起一事。好奇问道:“于兄。方才见你跃动之间,似是比常人远些,臂膀也很有力气,可是修习过炼气之法么?”
  于端道:“小道长看得不差。不过那非是什么炼气法。而是荣候府上传下的精力药散。服下之后,气力倍增,能管一个时辰。不过之后却是手脚酸软。”
  张明道:“可否给小道看上一看。”
  于段爽快道:“无有什么不成的。”他自怀里摸出一个纸袋,递了过来。
  张明接过,倒在手心上一些,闻了一闻,发现其中有几味他熟识的草药,药力俱是霸道的很,但另有一些杂散却是认不得,但能确定是激发血气之用。
  常人服了,气力的确会大上一些,对付一些未曾化形的小妖倒是够了,但其中却有一个弊端,人若久食,必伤根本。
  他想了一想,提醒道:“于兄,这等药物还是少用为妙,我给你一张符。”他拿了一张淡黄符纸出来,“此名‘扛鼎符’,用了可得十人之力,用之前烧了,和水喝下就可。”
  于端大咧咧道:“那就谢过小道长了。”他随手接过,往怀里一塞,似未怎么放在心上。
  于老丈道:“端儿,小道长并非信口胡言之人,这话你需记着了。”
  于端道:“阿父,你当孩儿不知这药有古怪,只是孩儿身为候府劲卒,不用又能如何?还不如借着此物多杀些妖物,做了候府正经的亲卫,到时自有炼气法门赐下,此法炼成之后筋骨充实,几可与那些个妖将一斗。”
  张明看了看地上那具妖怪尸首,道:“那这具妖物可有用么?”
  于端摇摇头,道:“要是无有小道长那一石,我哪能将它打死?此物该是你的。”
  此时距离他们往东数里开外,停有数十辆车驾,正中则是围着一座装饰华美的高厢车,四周都有帷布遮蔽。
  荣候杨爽此时斜卧车中,他四旬出头,保养甚好,皮肤光润白皙,发须齐整漆黑,只是面上却有一层掩不住的阴霾。
  帘布一掀,世子杨统走了进来,轻声禀言道:“阿父,南面固山城被妖魔破了,听闻又亡了数万人,这山黄道上,如今也只是北面的大乐城和东面的古阳城尚是完好。”
  荣候眼皮也是不抬,“左右死的都是贱民,王梁那个老狐狸怕是早就是逃了吧?”
  “阿父明鉴。”
  荣候正欲说话,这时外头一阵热闹,他不悦道:“什么事?”
  杨统道:“孩儿出去问一问。”
  不一会儿,他转了回来,道:“听闻是后面打死了一头雕妖。”
  荣候听了,精气神稍微振作一些,关照道:“去,命人把那鸟妖尸首拿来,把皮剥了,筋骨熬成肉汤,给欢儿他们几个喝下,可先把气诀修炼起来了。”
  杨统诧异道:“欢儿他们才舞勺之年,还小了些,怕是承受不住,是否再过几年?”
  这妖魔骨血配合一些练气法门,可以为人所用,三百名亲信府卫,个个都是如此炼了出来的。
  但寻常人若不知秘法,年岁不到或调养不力,吃了下去,反而脑中溢血而亡。
  荣候一听却是大怒,道:“再过几年?你们个个都是不成器,本候哪有那等闲工夫去等?到了大乐城,让乐候那看我笑话不成?便是灌也要给我灌下去,若是死了,那便不是我杨家子孙!”
  杨统被骂不敢抬头,只好狼狈退了出来,冷着脸招呼一名仆从过来,道:“去,唤上两名府卫,把那雕妖尸首给我取了回来。”


第二百九十七章 竹牌爪痕惊上候
  虽是除了鸟妖,但众人已觉在河道安歇不安全,便多移到了河畔一片树林之中躺卧。
  这里人数众多,倒也不怕什么野兽,但唯恐妖怪再是来袭,故而尽管夜凉风寒,却都不敢生火。
  于老丈把被盖都让给了那有身孕的少妇,自己与涴儿抱在一处取暖,祖孙二人都是冷得瑟瑟发抖。
  张明见状,便拿出一块玉牌出来,道:“于老伯,此物可以暖身。”
  于老丈反应稍迟,想说什么时就觉一快暖融融的物事塞到手里,随后就觉身上渐渐暖和了起来,道:“多谢小道长了。”
  张明道:“老伯客气了。”
  于老丈握了一会儿,觉得身上暖了,看他一眼,道:“小道长在这世上还有什么亲眷么?”
  张明摇摇头,因还寻思着找到自己师父,便问道:“于老伯,这天下间,似小道这般的道人多是不多?”
  于老丈摇摇头,道:“以往还有些,现下确实不多了。”
  张明奇道:“这是为何?”
  于老丈才这时渐渐有了精神,摸着胡须道:“老朽在典籍上观得,数千年前,诸国奉道,倒也兴盛过一段时日,只是不知后来出了什么变故,道人们不是离去,就是遁隐山林,少再涉足世间的。”
  “百多年前,妖魔肆乱,在位圣君听臣下谏言,曾请过几个道人出山来收妖,只后后来才知。这些却多是装神弄鬼之徒,不被妖魔吞吃了去,就是自家跑了,经此一事,道门天下信众渐少,名山之上的道观也是逐渐荒废,到得这几年,很难再见得道人影踪了。”
  张明道:“可老丈初见小道时,似并未有歧见?”
  于老丈笑道:“那是有缘故的,老朽五六岁时。家父有一好友便是道士。我曾亲眼见得他剪纸化人,将一口千斤重的大鼎搬去运去,知这世间果真是有奇术的,只是可惜。听闻这道士故去之后。再无一名弟子能使得这此法了。”
  张明点点头。搬挪之法,只是小术,并不难学。
  不过这等法门。应也是靠了灵机驱使,可如今他却感应不到半点,这位同道门下弟子后来不曾学会,想来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两人小声说着,于老丈渐渐睡意上来,便就合身安卧。
  可偏偏在这时,却得外面一阵急促马蹄声,直奔河岸树林而来,张明站起看去,发现来者有二人,皆是作仆卫打扮,其急驰河道,绕着那鸟妖转了转,用马鞭指着道:“这是谁打死的?”
  他喊了两遍之后,于端站了起来,大步走出,抱拳道:“是兄弟我。”
  那为首仆卫看他几眼,皱眉道:“我似是哪处见过你?”
  于端道:“是,兄弟于端,半月前在荣候驾前拉住惊马,得赏在府前做个劲卒,现下在李尉长营下听调。”
  两名仆卫一听,顿时露出失望之色。
  他们本来以为此来是个好差事,如是对方无甚根底,他们大可找人把打杀妖魔之事昧了下来,可对方与他们一般是在荣候处效力,那却不好下手了。
  劲卒虽非府中亲卫,可也能走通门路,详情一问,立刻通透明白,那是做不了手脚的。
  那为首仆卫不由悻悻道:“既是自家人,想必规矩你是懂得,但凡打下妖物,都该交由侯府,此回小候爷等得及,你快些送了过去吧。”
  于段对张明道:“小道长,你随我一同去吧。”
  张明本想推拒,但是见出自一片好心,再一想,自己要找着师父,可人海茫茫,又哪里去寻?若是能得候府之助,想来也能方便一些,于是便点了点头。
  那仆卫诧异道:“这是何人?”
  于端道:“打死这妖魔非我一人之力,若无这位小道长,难以成事,是以兄弟我须得带他前去。”
  那为首仆卫道:“于兄弟是想在容候面前推荐此人?
  于端不答,来个默认。
  两人都知荣候平日招揽一些奇人异士,这倒也不算坏了规矩,嘀咕了一阵,道:“来时匆忙,未备多余马匹,就劳驾两位快些带着那妖怪尸首跟来了,否则小侯爷怪责下来,你我都可吃罪不起。”
  留下这句话后,二人拍马而走,竟是丝毫不给他们说话机会,一会儿就随声音去得远了。
  他们没拿要到好处,心里终究有些不爽利,于是借此机会给于端、张明二人造一个难堪,好让心气顺些。
  于端嘿了一声,道:“此地离荣候所在,有七八里路,虽是不远,但若匆匆赶去,还要拖着这鸟妖尸身,想想也是狼狈,倒是连累小道长受过了。”
  张明问道:“于大哥,好似荣候对妖魔尸身很是看重?”。
  于端道:“妖魔尸骨能打造弓箭兵器,要是卖得别处州郡去,也能换得些粮食布帛,在这乱世,可比金银合用多了。”
  张明嗯了一声,这个解释倒是说得通,妖物身上筋骨坚韧异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