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争锋-第6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今后会否乱了本性?要是变成玄阴天魔,那更不好对付,唯有在未壮大之前灭杀了,才能人人安心。
  就在这时,耳畔闻有无边浪涌之声,由远及近,轰隆一声,悬当庐上空顶壁应声破裂,一道万丈之长的浑浊河水冲灌下来,一撞之下,整个庐身摇摇晃晃,似要坠落下来。好在山门大阵已启,方未被一举冲垮。
  司马权哼了一声,立化一道烟气,举身全力上行,不多时,就到了地表之上。
  抬头一看,见一条滔滔冥河横漫,漫山遍野皆是水泽,里间有无数魔头咆哮怒嚎,一名清癯朴雅的道人站在天穹,正用冷漠眼光看来。
  司马权环顾四周,却未曾见得他人,冷笑一声,道:“李真人,只你一人到此么?”
  李真人并不说话,只把袍袖一挥,轰然一声,底下滔滔冥水倒卷上来。
  司马权面露狞笑,这又岂能伤得自己,把身一晃,立转无形,再现身事,已在其身前,把身一长,顿化百丈高下,一张嘴,就将之整个吞下。
  那冥河没了人操驭,顿化烟气消散,所有魔头也是齐皆不见。
  司马权却觉有些不对,李真人毕竟是门中洞天之一,虽功行未必最高,可也没有这么容易被自家收拾了,况且方才吞去的也不过只是其一具分身而已,他想到此处,却是猛然醒悟过来,“不好,上当了!”


第七十八章 阴风拂玄尘,浊气侵东海
  司马权横指在肩上一划,霎时摔下一臂,随后如嫌弃一般将那断手甩走。
  其飘出去百丈之远后,忽化为一股黑气,而后原地团旋一转,就又变化为李真人的模样。
  司马权恨恨看了他一眼,他方才不曾防备,这具分身之中竟暗藏一道法符,他若将之炼化了,固然可使李真人道行损折,但自此之后,无论遁到何处去,都会被其察觉到,可以想见,到时来杀他之人,就绝不止李真人一个了。
  幸而他察觉得早,果断将其斩了出去,否则任他再能变化,这天下也无他藏身之地。
  险些被算计了一次,他也是起了忌惮之心,自忖难以胜得对方,又不愿在这里纠缠下去,于是把身形一转,变化无形之躯,须臾遁去不见。
  他逃去未久,天云之中忽然升起两道浊烟,化为两团黄云,就见有两名道人立在其上,当中一个,正是方才与司马权斗法的李真人,他看向身侧那道人,言道:“于真人,方才为何不出手?可是还顾念往日旧谊么?”
  于真人坦然道:“往日情分又怎比得过山门安危?只是司马权乃天魔之身,难以一气打杀,终究不好逼迫太过,免得打坏了这方洲陆,驱赶走了便是了,若能逼得他去了外洲,那是最好不过。”
  李真人道:“怕是不易,出了东华,他又何处去寻灵穴。”
  于真人道:“我洲纵有灵穴,亦有十六家宗门,他无有腾挪闪转之地,就是吞了些许低辈弟子神魂,也长不了多少功行,终究是待不住的。”
  李真人道:“也罢。看他神智未乱,只要不来我冥泉宗麻烦,也不必去理会了。”
  司马权一气逃出万余里,见后面无人追赶,这才停下身来,思忖自家该去往何处。
  既然回山门的路径走不通。那只好去其他地界找寻魔穴了。
  他原来身为冥泉宗长老,知晓不少小魔穴所在之处,其中大多在六宗统摄之下,但亦有不少在玄门之旁。
  只是找哪家动手,却是有些犹豫。
  一番思忖下来,方才李真人虽与他动手,倒似是有意放他一马,既然如此,那便暂且就不去招惹灵门。只去寻玄门晦气。
  少清、玉霄、溟沧这三派实力强横,他却不敢往这几家宗门所在之地去。
  而元阳派实力不俗,山门在东华正中,若有意外变故,怕难逃去,也是不取。
  南华、太昊两派向来交好,彼此同进同退,不好轻易涉足。
  补天阁山门行踪不定。他也不知在何处,还真观擅除魔之法。还有镇派至宝伏魔双镜,他最是不愿撞上的就是此派。
  至于骊山派,玉陵真人几近飞升,不好招惹,那么剩下唯一的去处,就是平都教了。
  仔细一想。平都教周侧,确有两处小魔穴,且此派位在西南,若见情形不对,大可逃去海上。倒是方便自己下手。
  不过方才与李真人一斗,他也发现自身不足,虽成天魔,但不知该如何与洞天斗法,下回撞上了,恐还要吃亏,故想着是否借用法宝来补足短板。
  只是他天魔之躯,所要炼造的法宝也自与常人不同,除了一些地阴宝材,尚需修士神魂精血。
  “不如这般,我先往东海上去,大闹一番,顺便凑齐宝材,让天下人皆以为我已遁出东华,远去海上,然后待风波平息,我再暗中潜回,料也无人知晓。”
  主意拿定之后,他立刻起得阴风,一路向东,往海上遁行而去。
  此刻天下诸真,大多坐镇宗门,倒无人察觉他行踪,令他极为顺利的出了东华洲。
  一到海上,因无了诸真威胁,顿觉海阔天空。
  这时他察觉到十余处灵机勃旺之地,知俱是修道人所在,这里他却无所顾忌,当即挑拣了其中一处,飞遁过去,径直穿过山门大阵,到得山门之中。
  他也是小心,未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先瞥去一眼,见这门派从未过听闻,便不再顾忌,腾身在上空盘旋一圈,片刻之间,就将此间数百修士神魂吞尽,然后出了此间,又直奔下一处宗门而去。
  不过小半个时辰,他就将这十余处宗门屠尽,其中亦不乏魔宗散修聚集之所。
  自他窃占天魔之身以来,尚是首次吞吸修士神魂,一时竟觉甘美无比,如饮琼浆,自身功行虽不见长进,但亦不再退转,尤其是那一缕魔性,也不再出来作祟。
  此回他还搜罗到了不少精血,但要炼成法器,却还不够,再一感应,察觉数百里外还有一门派,其灵机比先前任何一家都要强盛,自然也不会放过,当即遁起一阵阴风飞去。
  少顷,到得这宗门之前,不去管那大阵,直直穿入进去,一抬头,见得那匾额上“蓬远派”三字,却是动作一顿,忖道:“此派名字似在哪里听过。”
  这时恰见一巡值弟子过来,立时腾身附入其躯体之内,使了一个搜魂之术。
  只是看过其之后,他却是心头一惊,“原来溟沧派渡真殿主的弟子在此修道。”
  他犹豫了一下,暗忖道:“此人法力神通强横无匹,便连那晏长生也败在其手中,我现下还不可招惹他。”
  想到这里,他果断弃了此处,转身退了出去,感应片刻,又往另一处宗门飞去。
  太昊派,都广山中,黄羽公与史真人初始见得西天之中有冥河一道,知是冥泉宗有人动手降魔,本还想着能将就此除去这魔头,却不想其等雷声甚大,雨点全无,斗了不过片刻,就又收了声息。
  黄羽公叹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天魔若不抓了出来,实是叫我等难以安心修持。”
  史真人道:“玉霄派刻意纵容,冥泉宗也是姑息养奸,再这般下去,这天下终究是要大乱的。”
  天魔可变化无形,穿阵过禁,如入无人之境,他们虽是洞天真人,可也怕一个不小心,被其侵入神魂之中。
  黄羽公沉吟道:“不如去请得还真观道友出面了解此事。”
  史真人却不看好,摇头道:“天魔不是易与,还真观同道便能降伏,怕也要大损功行,而今大劫未过,他们是不会轻易出面的。”
  黄羽公想了一想,觉得他得不无道理,还真观修士纵有除魔卫道之心,但自家道统显然更为紧要,要请其出面,那非有足够大的代价不可。
  这时有一道灵光过来,史真人伸手接了,打开一看,道:“玉霄派还算守信,已将丹玉送到,再加冥泉宗送来的那些,我等又可撑得一段时日了。”
  黄羽公叹气道:“要早知会这般坐不安枕,倒宁愿当日是冥泉宗接下除魔之事。”
  史真人道:“事已故去,也无需再提了,你我还是商议如何应付那魔头。”
  黄羽公思忖片刻,道:“我门之中有灵禽名换‘星宿’,若见邪秽,必会鸣叫,有此示警,当能防备一二,只是豢养这等灵禽不易,除我南华之外有一些外,也只碧羽轩尚存几头,贵派如需,我可去书讨要过来。”
  史真人并未听过碧羽轩名声,料想应是南华派某个下宗,便打个稽首,道:“那便劳烦道友了。”
  昭幽天池之外,一驾云筏飞至,在禁阵之外停顿下来,两名侍女举玉杆将帘挑起,张蓁自里步出,她秀眸望去,见远空之下,山如大柱,触地通天,景致堪称雄奇。
  再抬首仰望,见天中有一道天河盘旋,不但笼罩龙渊大泽之上,更将三泊之地皆是圈入进去,她不觉赞叹,再看有一会儿,清声道:“汪真人可在,还真观张蓁前来拜望。”
  不一会儿,就见阵门开启,自里间飞出十数彩衣女修,俱是脚踩金环,一到外间,便分列左右,作恭迎之态,而后一团云霞飞出,汪采薇站于其上,衣带飘荡,乘风御气而来。
  到了近处,她一个万福,欣喜道:“终是把道友盼来,快请洞府中安坐。”
  张蓁回了一礼,寒暄几句,就随她往昭幽洞府中去。路上她问道:“我来时不见贵派巡山弟子,可是因那天魔之故么?”
  汪采薇点首道:“确实为此,那天魔无形无影,又有许多诡奇神通,故山门传谕,命我辈无事不得外出。”
  张蓁一指天中长河,好奇问道:“这河水滔滔无尽,有雄声实象,却属无形之气,天魔若至,必难过去,敢问汪真人,不知那是哪位真人手笔?”
  汪采薇把声音提振几分,道:“此天河是我恩师所起。”
  张蓁思道:“原来是渡真殿主所为,难怪了。”
  两人再往前去,忽然见一条凶狞墨蛟爪踏云岚,遥遥飞至,上方鞍座上站着一名大头童子。
  汪采薇一见,道:“那是恩师座下童儿景游,定是恩师知晓真人到来,故着他前来相迎。”
  景游驾蛟到了近处,牵动缰索,将蛟首拉住,而后对张蓁一礼,道:“可是还真观张真人么?我家老爷特命小童前来接应,还请真人上得蛟背,随小童去往浮游天宫。”


第七十九章 血脉重逢诉前尘
  张蓁见这位渡真殿主派竟遣身边童儿来迎自己,心下微微讶异。
  此番虽是携得这位真人所需之物而来,但在她眼中,也并非什么重宝,自觉还当不起一位洞天真人这般礼遇。思忖这里缘故,觉得当是对还真观表示好之意。
  她出来时也曾得了师命,要设法与溟沧派交好,这也正合心意,于是与汪采薇客气几句,约了后见之期,就欣然上了蛟背。
  景游暗暗看了她一眼,只这片刻间,已是转过数个念头,脸上却是笑容不变,微露讨好之色,道:“这畜生不老实,真人千万要站好了。”
  墨蛟很不服气,咕哝了几句,但也不敢大声。
  张蓁不禁一笑。
  景游一拉缰索,墨蛟扭首甩尾,搅起一团浓厚云雾,再轻一耸身,倏尔飞腾,忽忽上去天穹。
  到得千丈高空,却见一云壁在上,此蛟一声吼,奋力往上一跃,轰然撞了出去,天地为之一阔,顿见一幢天宫浮于顶上,恢廓浩大,周有灵潮吞吐,罡风呼啸,云海如怒涛一般,波澜起伏,涌动不止,可谓秉至正之清气,聚万里之玄流。
  张蓁有过听闻,这座浮游天宫乃是溟沧派开派祖师太冥真人置下,其所处之位,正是那灵眼之所在,不觉观望良久。
  这时那墨蛟又猛地向前一窜,耳畔罡流啸声俱皆隐去,再一别首,拖着长长身躯偏下云头,绕着天宫一处侧角转去。
  半刻之后,其绕过一处巍峨高阙,望见一大殿,就缓缓而下。爬落在殿前空地之上。
  景游先行下来,对她恭敬一揖,道:“真人,且进去吧,老爷在里间等着你。”
  张蓁并未因他是一名侍候人的童子而有所轻看,郑重道一声谢。下了蛟鞍,就往玉阶之上行去。
  很快到了殿门前,还未到得里间,心中却忽然涌起一股奇异之感。
  她摇了摇头,略定心神,移步向内。百多步后,到了殿内,抬头一看。见殿上坐有一名丰神俊朗的年轻道人,然而她这一眼下来,不觉攥紧了衣袖,怔怔凝注其面,久久不言。
  张衍含笑言道:“小芽儿,莫非不认得为兄了么?”
  张蓁听得他唤出自己乳名,哪还不知殿上在座之人就是自家亲兄。
  悠悠数百载岁月,寻常人早成一坯黄土。然而她身为修道人,对过往之事却是历历在目。仿在昨日一般,霎时万般情绪一齐涌上心头,秀眸微红,轻声道:“果是大兄么?”
  张衍听她虽轻轻这一声唤,但却是真情流露,其中既有惊喜欢悦。又有委屈酸楚,更有几许抱怨亲昵,仿佛在责怪自己为何如许久也不来寻她,心下也是一阵感叹。
  他对前身之事,实则不甚在意。不过既承此身,自也接下因果,当年用了寻脉之术后,也曾去往二弟张展处探看了一回。
  但这位小妹却是不同,当年只略莫感知到其也是修道中人,并不知晓其身在何处。
  那时他自家道法未成,玄门两家之中,还有不少对头,也无暇出去找寻,待真正听得张蓁名声,还是在韩王客出使还真观,求取《降魔宝典》之时,不过天下名姓相同者甚多,也难知是否一人,更不好贸然相认,这才拖了下来。
  他一指身前席座,招呼道:“小妹,且到为兄近前来坐。”
  张蓁毕竟修道人,很快把心神持定,道:“兄长当面,请受小妹一礼。”
  张衍伸手拦住,温声道:“我二人本是至亲,些许礼数,能免则免吧。”
  张蓁认真道:“小妹听兄长的。”言毕,她款步来至张衍身前坐下。
  张衍看她几眼,感叹道:“你我兄妹分别数百载,而今再聚,不想已俱入道途。”
  张蓁轻声道:“小妹原先听得溟沧派中有一位真人名讳与兄长一般,心下也曾有过猜测,不想真是大兄。”
  张衍道:“当年祖父去云州上任,路上遇蒙面强人劫道,你与二弟俱是失散,后来祖父收拾人手,遣人追寻无果,本以为你二人已是遭劫,后来为兄用了寻脉之术,才知你与二弟尚在人世。”
  张蓁秀眸一亮,喜道:“二兄也是逃得性命么?不知二兄又身在何方?”
  张衍道:“为兄当年也曾去探望过二弟,他虽为一方之主,却无我二人缘法,这数百年过去,应早已是不在人世了。”
  张蓁微觉黯然,他们兄妹三人乃是一母同胞,感情甚笃,她犹记得两位兄长待自己都是极好,常想着法子带着自家出去玩耍,为此不曾少了家法责罚,未想突如其来一场分离,就是数百年故去,其中一位,更是天人永隔。
  她美目投来,问道:“兄长既随祖父赴任,不知又是如何入道的?”
  张衍现下还不便将周氏之事说与她知道,故只言祖父故去后,自家因一事看破尘世,故来山中求道。
  虽他只寥寥几语,听着很是平常,但张蓁自家便是修道人,知晓修道此途何等之难,自家兄长能自那许多惊才绝艳的同辈之中脱颖而出,走至今日这一步是何等不易,背后不知要经历多少困苦磨难,争斗杀伐。
  张衍微笑道:“不说为兄之事,倒是小妹你,又是如何拜入庞真人门下的?”
  张蓁自不隐瞒,将以往之事详细道出。
  原来当年遭遇强人时,因对方骑兵众多,又来得突然,车队被一下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