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戴宗骞远远望去,立刻便认出了船头立着的那个人。

丁禹廷!

他和丁禹廷同属老上司李绍泉麾下,丁禹廷曾统带长江水师营,后转为马队,同戴宗骞见过多次,而今戴宗骞奉朝廷之命随左季皋西征新疆,丁禹廷被调入直隶,二人多年不见,但让戴宗骞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会在这样一个地方和丁禹廷重逢!

而让他感到奇怪的是,丁禹廷竟然也穿着一身蓝色的奇怪的官服,头顶上戴着和刘超佩一样怪怪的带珠顶的小帽。

丁禹廷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戴宗骞正在胡乱想着,小火轮已经靠了岸,丁禹廷和几名部下快步登上了炮台。

看到丁禹廷环顾炮台,也是一脸惨然的表情,不知怎么,戴宗骞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北帮炮台的情形如何?戴大人?”丁禹廷叹了口气,问道。

“我已派人前去收集溃兵,重新编组,已新募兵一营,就地坚守。”戴宗骞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倭寇来犯,我当死守在此,与倭寇拼命,再无别说。”

“新募之军,似乎已经逃散了。”丁禹廷的声音变得有些嘶哑,“我来时未见有人把守炮位,吴敬荣的两百水兵也不在,想是和新军一同逃往烟台了。”

听到丁禹廷的回答,戴宗骞不由得顿足长叹起来。

“刘大人在这里么?你这里还有多少人?”丁禹廷又问道。

“我身边仅有亲兵一十九人,炮台内有水雷营学生和刘大人所部,共计二百余人。”戴宗骞叹息着回答道。

“倭寇旦夕将至,仅凭这点人,是守不住的。”丁禹廷环顾走出炮台弹药库的一个个面容黑瘦满身硝烟和血腥味道的士兵,眼中满是悲伤之色,“撤吧!戴大人,叫人把刘大人抬出来一起走。”

“撤?往哪里撤?这炮台难道不守了吗?”戴宗骞大叫起来,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悲愤。

“这里的大炮一旦落入敌手。便会用于轰击刘公岛,届时海军诸舰俱将不免。”丁禹廷惨然道,“与其无力防守,任其落入敌手。为敌所用,莫不如毁台弃守……”

丁禹廷的话有如一声惊雷,戴宗骞猛然回过神来,几乎是跳着脚大叫道:“守卫炮台,戴某职责所在也!作战不利。失了炮台,戴某唯有一死以报朝廷!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哪有自行毁弃的道理?”

此时的戴宗骞,说出这番话时,竟然恍惚的觉得,似乎在别的什么地方,他还和丁禹廷这样说过一次。

这样一番话,是完全符合他的性格风骨的。

他现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即使戴宗骞明白丁禹廷的建议是对的,从军事的角度而言,这座炮台应该弃守。但他脑中的传统道德思想却不容许他认可丁禹廷的提议,不战而主动放弃守地,在他看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情。与城池共存亡,才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举动。

一切似乎是上一次争吵的重演,但这一次,丁禹廷没有再和戴宗骞争论,他挥了挥手,几名丁禹廷身后的水兵一拥而上,将戴宗骞架走,炮台上残存的守军也在丁禹廷的命令下开始撤离。

直伸入海的铁码头在海浪的不断拍击下显得格外的孤寂凄凉。小火轮上,戴宗骞看到几名身背步枪的士兵在码头上来回走动。

小火轮渐渐驶近了铁码头,船上的水手熟练的抛出了缆绳,套住了码头上的系缆桩。由于风浪太大。小火轮在码头边飘忽不定,忽高忽低,距离码头也时近时远,两名水兵看到小火轮左右摇摆,上面的戴宗骞站立不稳,便上来扶着戴宗骞。帮助他登上码头。

“谢谢你们啦!老弟!”戴宗骞对两名水兵道过谢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我的事算是完了,单看丁军门的啦!”

他现在也没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

到了岸上,来到了挂有“海军公所”牌匾的一处建筑内,他独坐于房中,看着四下无人,从怀中取出了几枚金豆,看了一会儿,之后,便放进了嘴里。

“啊!”看到自己竟然吞金自杀,戴宗骞猛地大叫了起来。

周围的一切瞬间消失了,戴宗骞猛地直起身来,这才发现,刚才的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

“啊!”也是一声大叫,躺在对面的刘超佩也从梦中惊醒。

听到两位长官的喊叫,卫兵们全都吓了一跳,一个个跳起身来,刀枪并举,有些惊慌的望着四周。

这座沙漠古城在他们看来,和鬼城一般,是以听到戴宗骞和刘超佩的惊叫,很多人以为有鬼来了,全都给惊了起来。

“没事没事!老子让梦给魇着了!大伙儿莫要惊慌!都睡了吧!都睡了吧!”刘超佩尴尬的摆了摆手,说道。

卫兵们这才惊魂稍定,各自收了刀枪,重新睡去,而刚刚做了恶梦的戴宗骞和刘超佩却再无睡意。

“老戴,做恶梦了?”刘超佩看着面色阴郁的戴宗骞,问了一句。

“是啊,你呢?也做恶梦了?”戴宗骞回想着刚才有如真实发生过一般的梦境,反问道。

“嗯。”刘超佩愤愤的啐了一口,“娘的,简直跟真事一样,吓丢老子的魂!”

“你梦见什么了?老刘?”戴宗骞想起梦中的自己吞金自杀的样子,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

“奶奶的,老子梦见和倭寇开仗,打输了,京里言官参劾,最后……最后定了斩立决!押到刑场砍头!”刘超佩犹豫了一下,骂骂咧咧的还是把梦到什么告诉了戴宗骞。

“你呢?梦到什么了?吓成这样?”刘超佩接着追问道。

“和你差不多,也是和倭寇打仗输了,要弃守炮台,老子觉得对不住朝廷和乡亲父老,吞金自尽了。”戴宗骞叹了口气,答道。

“娘的!怎么都是这样的事儿!真他奶奶的不吉利!”刘超佩骂了一句。

“有人说这梦都是反着的,梦到不好的东西,兴许现实中便是好事儿。”戴宗骞安慰刘超佩道,同时也是安慰自己。

“没觉得是好事儿!”刘超佩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一回咱们没能抓到白彦虎,还折了老万和许多人马,回去后,姓左的肯定是要骂死咱们的,现在仗也差不多打完了,咱们也用不着了,他还不定怎么捏巴咱们呢!”

“反正仗也打完了,不行咱们便申请还回李大人那里吧!省得在这里,一边吃着沙子,还要受他娘姓左的气!”戴宗骞回想起自西征以来左季皋如何对待他们,也是愤愤不平。(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四百一十七章女中诸葛

现在他们俩提到左季皋的时候,不约而同的不再说什么“左大帅”,而是变成了“姓左的”。

“半夜了,睡吧!”戴宗骞知道刚才他和刘超佩说的也都是气话,天一亮,风沙停了的话,他们还得带着部下回去,西征之战虽然基本等于结束了,但是没有朝廷的调令,他们还是无法离开新疆。

仗打完了,他们只盼着能早点离开左季皋。

但现在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离开左季皋,离开新疆,将以一种他们完全不会想到的方式。

虽然刚才做的恶梦让他们二人没了睡意,但因为白天的追击战加上躲避风沙的关系,他们的身体还是处于疲倦当中,于是很快就睡着了,而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辰时(九点)了,外边的沙暴刮了整整一夜,兀自未停,只是比起先前的风力小了很多,这场魔鬼般的沙暴终于要结束了。

大军避风的古城遗迹又有一大截陷入了黄沙之中,露出地面的部分已经不多了,如果再有两次这么大的风沙,恐怕这座无名的古城,就会消失在沙漠之中,不过即使全被黄沙埋住,也不意味着是永远被埋住,这一带有一多半是流动性的沙漠,随着狂风移动沙漠,不久之后它还会重见天日。

趁着风沙变小,天光大亮,戴宗骞、刘超佩和张俊召集部下,检点人员和马匹物资,一切齐整之后,便离了古城,向来时的方向而去。

而走了不久,风沙便完全停了,一时间烈日当头,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戴宗骞身上疲乏未消,骑在马上正自昏昏欲睡之际,却被刘超佩用马鞭捅了一下。

“老戴。快看!那边过来人了!”刘超佩说道。

戴宗骞猛一激灵,立刻抬头顺着刘超佩指的方向望去,看见两骑马飞奔而来,戴宗骞担心是俄国人来袭击他们。立刻拿起了千里镜观看,却见是两名身着乾军服色的骑兵,正快马加鞭而来。

“没事!是自己人!不要开枪!”看到身边有人已经将洋枪举了起来,戴宗骞赶紧阻止道。

士兵们放下了枪,不一会儿。两骑马便奔到了戴宗骞和刘超佩面前。

两名乾军骑兵象是认得戴宗骞和刘超佩,滚鞍下马,分别向戴宗骞和刘超佩施礼。

“你们是从金将军那里来的?”戴宗骞没有看到对方衣甲上的文字,不知道他们是属于哪支部队的,有些奇怪的问道。

两名乾军骑兵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指了指嘴,又摆了摆手,戴宗骞这才明白,原来他们俩是哑巴,不会说话。不由得惊讶不已。

他转头望向刘超佩,刘超佩也是一脸惊奇万分的样子。

但让他们更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两名哑巴骑兵分别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书信,分别呈到了戴宗骞和刘超佩面前。

戴宗骞和刘超佩对望了一眼,各自接过了信。

戴宗骞先看了一眼信封,发现信封上只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戴将军亲启”,显然写信者是想要隐藏自己的笔迹,是以才故意将字写成了这样。

戴宗骞将信封撕开,抽出里面的信纸,信纸不大。只有小小一张,他展开一看,信纸上只写了一个小小的“走”字。

戴宗骞愣住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给自己送这样一个字来。他仔细的又看了看这个字,想要看出是谁的笔迹,但是看了半天,他也没看出来这是谁的字。

他转头望向刘超佩,发现刘超佩也愣在了那里。

“你那信上面,写的什么?”戴宗骞向刘超佩问道。

刘超佩没有回答。而是将手中的信纸递给了戴宗骞,戴宗骞接过信纸一看,上面也只有一个字,不过不是“走”字,而是一个“快”字。

“走……快……快……走?”戴宗骞在心里默念,突然脑中电光火石般一闪。

刘超佩注意到戴宗骞看了两张信纸之后面色剧变,心中一惊,正要发问,戴宗骞用眼色制止了他,并将手中的两张信纸并在一起给他看了一下。

刘超佩看到这两个字,又看了看面前的两名哑巴骑兵,明白了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也是面色大变。

“怎么了?老戴老刘,可是有紧急军情?”张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他们身后问了一句。

“没事,是左大帅要咱们提防俄兵来袭。”戴宗骞不动声色的将两张信纸收好,对两名哑巴骑兵点了点头,两名哑巴骑兵会意,翻身上马而去。

“大伙儿听着没有?俄国人可能会找咱们的麻烦,都给我精神着点儿!”刘超佩立刻接口说道。

张俊不知道信纸上写着什么,但看到传令的骑兵只给了戴刘二人密信,没有给自己,他认为可能是左季皋有什么特别的安排,不想让自己知道,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也没有多问,而是和刘超佩一样向本部骑兵下达了防范俄军来袭的命令。

乾军在漫天黄沙之中跋涉前行,差不多与此同时,另一支乾军,则在另外一个方向的沙漠中搜索前进。

“风沙太大了,回吧。”金顺勒住了马,向地面吐了一口带着沙子的口水,而口水一落在沙地之上,便因炎热而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将军,这人没捉到,就这么回去,大帅那里……”一位副将看到金顺不打算再继续寻找戴宗骞和刘超佩所部兵马了,赶紧提醒他道。

“呆会儿要是起了流沙的话,你还要在这里找他们么?”金顺仰天打了个哈哈,没有好气的说道。

“将军说的是,反正他们也是要回来的,不如回大营等着好了。”副将登时明白金顺的心意,赶紧接口说道,“这沙漠天气变幻无常,若是真碰到了流沙,命都难保,还管得了别的么?末将以为,不如现在趁天气尚好。赶紧回转。”

“嗯。”金顺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副将随即传令,大军不多时便改了方向,沿来路折返。

金顺率军回到大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左季皋见他并没有带回戴刘两头替罪羊,便出言询问,金顺答以恐遇流沙,左季皋也知道流沙的厉害。是以没有多问,而是下了命令,只要戴刘二人一回来,便即刻捉拿。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戴刘二人再也没有回来。

翌日天明,追击白彦虎的军队回到了大营,不过只有张俊一人带队,万淮、戴宗骞和刘超佩都不见了踪影,左季皋大惊之下,立刻问张俊二人去了哪里。张俊惶恐不已,答以戴刘二人及卫队数人昨夜突然失踪,恐是为流沙所没,或是为野兽夜袭带去,他遍寻不得,又虑流沙再来,只好带军队回转。

听了张俊的回答,左季皋大怒不已,他已然猜到,定是戴刘二人得了消息。趁夜逃走了,他顾不上去骂张俊,而是叫来了董福祥,命他立刻带领人马前去搜寻捉拿戴宗骞和刘超佩。

左季皋之所以要董福祥前去捉拿戴刘二人。一是担心军中有和戴刘二人要好者故意放人,二是董福祥虽未同戴刘二人不睦,但他已然知晓这当中的利害,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一定会下力气去捉拿戴刘二人的,果然如左季皋所想的那样。董福祥得令后便立即率兵出发了,并且还发动了回维等部落人马一同追索。

董福祥出发后,左季皋便立刻回到行辕,开始拟起奏稿来,按照他原来的计划,他在这份折子当中将乌城之战大军惊溃的全部责任推到了淮系将领戴宗骞和刘超佩身上,并在折中称戴刘二人“畏罪潜逃”,要朝廷发布海捕文告,通知各地,协助捉拿。

福州,长乐镇。

福州城郊的长乐镇,名义上是个小镇,实际上只是一个较大的乡村跟四周几个较小村落的组合,较之一般的自然村落,它相对具有更完备的商铺、私塾、驿站以及药店等一个小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人类生活的基本设施。镇子主要由一条十字形小街道构成,在这条小小的街面上,汇聚了全镇几乎所有的商业店铺,它包括六家杂货店,两家米店,一家药店,两家布店,一家日式料理店,三家乾式小酒店,一间小茶馆,一所驿站,一个药铺,它们分别处在镇子地理位置最好的十字街交汇处,而乾国兵队所驻扎的马祖庙则在街西一个位置很不错的林荫覆盖的幽静场所,旁边是乾国人开的一家小小的钱庄,紧挨着钱庄的是一所私塾学校。妓楼等位于北街,至于那些由乾国乡民开的水果摊、菜店,豆腐坊,卤菜店,活禽店,小吃店及两家小裁缝铺,两家铁匠铺和一家铁皮箍桶店以及大饼铺包子铺肉铺,小鞋匠之类的则若明若暗地隐在南街。

此时,在北街一处小小的乡间四合院中,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坐在书房的桌子旁,摆弄着一些写好的纸片。

这所四合院本是一位乡绅盛夏消暑的地方,甚是清幽典雅,但在几个月前,却被一名年轻女子以高出原价很多的重金买下,成为了镇上为数不多的轰动消息之一。

这名女子生得很是美丽,穿的是西洋衣饰,会说京师官话和西洋话,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出手阔绰,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但自从买了这所四合院之后,她便深居简出,不再和外人接触,只是每日在宅中摆弄报纸,丫环下人除了照料她饮食起居之外,也几乎看不到她外出。

一开始这名怪异女子的到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